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07 00:57:56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按照时间顺序,有重点的选取材料的写法。

  2、学习语言朴素,质朴中见深刻的写作特点。

  3、理解回忆录的特点。

  德育目标:学习朱德同志献身革命,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高尚品德,增强学生对党,对母亲的热爱。

  教学重点

  学习按照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材料的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选材和布局

  教学方法

  指导分析法

  学习方法

  阅读理解法

  电化教学

  教学软件,投影仪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回忆录的特点。

  2、理清文章的结构。

  教学环节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一、导语:朱德同志是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的母亲钟太夫人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平凡而伟大的女性。1944年她逝世,朱德同志怀着悲痛心情写下了这篇朴素感人的回忆录。

  讲授

  二、了解回忆录的特点

  三、听课文录音,欣赏朗读

  布置学生自读阅读提示,圈划出回忆录的特点。

  教师操作电脑软件,播放课文录音,指出听读要求。

  自读,圈划,口头回答,教师指正。

  听录音

  检查

  巩固

  四、理解字词

  1、要求读准的字:佃 睦 豌 庚 妯娌 溺 塾 衙 辍 差役

  2、要求掌握的词:

  周济:给人物质帮助。

  聊叙:随便谈谈。聊,姑且,随便。

  辍:停。

  任劳任怨:不辞劳苦,不怕埋怨。

  教师用投影片出示字 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在书中注音,口头轮流回答问题。

  理解

  五、读课文,理清段落结构

  (一)(1)痛悼母亲逝世引起对母亲一生的回忆。

  (二)(2-15)追忆母亲一生的事迹。

  (三)(16-17)对母亲的沉痛悼念

  巡回指导

  阅读,标清层次。

  布置作业

  回忆录中共回忆了母亲几件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作者赞美了母亲哪些品德,把握选材特点

  教学环节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提问

  一、提问字 词

  提问

  口头回答

  分析

  二、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1、本段点明主旨的句子。

  2、表明叙事线索的句子。

  3、表明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

  三。讲读课文第二部分:

  1、作者回忆了母亲哪几方面的事?

  (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对革命的支持,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

  2、在回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这一方面记叙了母亲哪些具体事情?

  3、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作者通过哪几件事说明母亲具有朴素阶级意思,反抗精神和对革命的同情与支持?

  4、当作者走上革命道路,加入共产党后,母亲又是怎样支持的?作者寄予了什么感情?

  四、总结:

  课文第二部分追忆了母亲一生的主要事迹。

  指导学生读文。

  指导学生找出写母亲煮饭,种田,养蚕,挑水,不打骂孩子,周济穷人等事。

  指导学生概括出退佃搬家,送我读书,同情革命,坚持劳动等事。

  指导学生概括出(1)母亲过着俭朴的农妇生活。(2)作者永远想念母亲。

  读文并圈划。

  讨论并回答

  阅读,讨论,概括,回答。

  独立总结。

  作业

  读课文,体会语言特色。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文章选材和布局,学习语言朴素而深刻的特点。

  教学环节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提问

  一、检查上节课的内容

  边提问边纠正

  思考回答

  理解分析

  二、讲读课文第三部分:

  提出问题:作者怎样把对母亲的热爱与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结合起来的?给我们什么启示?

  解决难点,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感情的升华,由母爱推广到爱劳动人民,决心尽忠革命事业的感情上。

  读课文,分小组讨论,指派代表回答。

  总结概括

  三、概括文章主题:

  1、本文围绕哪个特点写母亲的?

  2、选了哪些小事?

  3、这些小事体现了母亲作为“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的什么本质特征?

  四。总结写作特点:

  1、以时间为经线,以母亲的优秀品德为纬线,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2、语言朴素,简洁,字里行间却流露出一种真挚深沉的爱。

  边指导朗读边帮助学生整理

  特征:勤劳俭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态度,坚强不屈的性格。

  讲述写作特点

  感情朗读课文,分析概括。

  整理笔记。

  布置作业

  独立完成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回忆我的母亲

  朱德

  整日忙碌

  勤劳俭朴 节衣缩食

  宽厚仁慈 任劳任怨

  周济穷人

  退佃搬家

  反抗压迫 送我读书

  支持革命 同情革命

  坚持劳动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回忆我的母亲 教案教学设计08-15

回忆我的母亲 教案教学设计10-22

回忆我的母亲(创新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9-08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反思10-03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反思07-16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8-06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6-19

我的母亲 教案教学设计11-01

我的母亲 教案教学设计07-24

我的母亲 教案教学设计08-27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按照时间顺序,有重点的选取材料的写法。

  2、学习语言朴素,质朴中见深刻的写作特点。

  3、理解回忆录的特点。

  德育目标:学习朱德同志献身革命,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高尚品德,增强学生对党,对母亲的热爱。

  教学重点

  学习按照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材料的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选材和布局

  教学方法

  指导分析法

  学习方法

  阅读理解法

  电化教学

  教学软件,投影仪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回忆录的特点。

  2、理清文章的结构。

  教学环节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一、导语:朱德同志是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的母亲钟太夫人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平凡而伟大的女性。1944年她逝世,朱德同志怀着悲痛心情写下了这篇朴素感人的回忆录。

  讲授

  二、了解回忆录的特点

  三、听课文录音,欣赏朗读

  布置学生自读阅读提示,圈划出回忆录的特点。

  教师操作电脑软件,播放课文录音,指出听读要求。

  自读,圈划,口头回答,教师指正。

  听录音

  检查

  巩固

  四、理解字词

  1、要求读准的字:佃 睦 豌 庚 妯娌 溺 塾 衙 辍 差役

  2、要求掌握的词:

  周济:给人物质帮助。

  聊叙:随便谈谈。聊,姑且,随便。

  辍:停。

  任劳任怨:不辞劳苦,不怕埋怨。

  教师用投影片出示字 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在书中注音,口头轮流回答问题。

  理解

  五、读课文,理清段落结构

  (一)(1)痛悼母亲逝世引起对母亲一生的回忆。

  (二)(2-15)追忆母亲一生的事迹。

  (三)(16-17)对母亲的沉痛悼念

  巡回指导

  阅读,标清层次。

  布置作业

  回忆录中共回忆了母亲几件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作者赞美了母亲哪些品德,把握选材特点

  教学环节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提问

  一、提问字 词

  提问

  口头回答

  分析

  二、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1、本段点明主旨的句子。

  2、表明叙事线索的句子。

  3、表明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

  三。讲读课文第二部分:

  1、作者回忆了母亲哪几方面的事?

  (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对革命的支持,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

  2、在回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这一方面记叙了母亲哪些具体事情?

  3、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作者通过哪几件事说明母亲具有朴素阶级意思,反抗精神和对革命的同情与支持?

  4、当作者走上革命道路,加入共产党后,母亲又是怎样支持的?作者寄予了什么感情?

  四、总结:

  课文第二部分追忆了母亲一生的主要事迹。

  指导学生读文。

  指导学生找出写母亲煮饭,种田,养蚕,挑水,不打骂孩子,周济穷人等事。

  指导学生概括出退佃搬家,送我读书,同情革命,坚持劳动等事。

  指导学生概括出(1)母亲过着俭朴的农妇生活。(2)作者永远想念母亲。

  读文并圈划。

  讨论并回答

  阅读,讨论,概括,回答。

  独立总结。

  作业

  读课文,体会语言特色。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文章选材和布局,学习语言朴素而深刻的特点。

  教学环节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提问

  一、检查上节课的内容

  边提问边纠正

  思考回答

  理解分析

  二、讲读课文第三部分:

  提出问题:作者怎样把对母亲的热爱与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结合起来的?给我们什么启示?

  解决难点,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感情的升华,由母爱推广到爱劳动人民,决心尽忠革命事业的感情上。

  读课文,分小组讨论,指派代表回答。

  总结概括

  三、概括文章主题:

  1、本文围绕哪个特点写母亲的?

  2、选了哪些小事?

  3、这些小事体现了母亲作为“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的什么本质特征?

  四。总结写作特点:

  1、以时间为经线,以母亲的优秀品德为纬线,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2、语言朴素,简洁,字里行间却流露出一种真挚深沉的爱。

  边指导朗读边帮助学生整理

  特征:勤劳俭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态度,坚强不屈的性格。

  讲述写作特点

  感情朗读课文,分析概括。

  整理笔记。

  布置作业

  独立完成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回忆我的母亲

  朱德

  整日忙碌

  勤劳俭朴 节衣缩食

  宽厚仁慈 任劳任怨

  周济穷人

  退佃搬家

  反抗压迫 送我读书

  支持革命 同情革命

  坚持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