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江南的冬景教案(精选8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江南的冬景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江南的冬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散文情与景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于江南冬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2.学习文章捕捉对自然万物独特的审美感悟,并用美的 形式把它们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理解散文情与景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联系写作背景,体会 作者于江南冬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文章捕捉对自然万物独特的审美感悟,并用美的形式 把它们表达出来。
【教学方法】
1、本文体现了郁达夫散文 “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 笔随意转,舒卷自如” 的特点,在学习时,主要采用文本研读的方式,通过问题讨论来理解、体会。
2、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重审单元学习重点
谛听天籁 : 表述自然之美;
感悟自然 :体会自然风物引起的人生感怀;
湖山沉思 : 思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
二、导入新课,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
导入:可以学过的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导入,或以其他方式。作者及时代背景可指名回答(学生借助“导学案”),教会学生“勾画圈点”读书法及筛选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
三、自学质疑
(一)读准字音
煮茗(míng) 蛰居(zhé) 曝背(pù) 亘古(gèn)
涮羊肉(shuàn) 赭色(zhě) 绿林豪客(lù) 谛听(dì)
正月(zhēng) 乌桕(jiù) 恣意(zì) 剥花生(bāo)
剥削(bō) 槎桠(chá yā) 丰腴(yú) 夹层(jiá) 间或(jiàn) 中间(jiān) 夹衣(jiā) 搁不住(gē)
月晕(yùn) 晕头转向(yūn) 搁下(gé)
(二)阅读课文,思考问题,理清思路
1、作者笔下的“江南”主要指哪些地方?
明确:对江南有明确的区域界定。指江浙地区(第6小节),而不指中国极南地 区闽粤地区。
2、江南的冬景给郁达夫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快速浏览找出文眼。 明确:江南的冬景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3、郁达夫是怎样来表现它的明朗的情调的?写了几幅画面?
明确:写了屋外,写了植被,写了江南的雨,雪,无雨无雪时冬郊的闲步
屋外曝背谈天图 午后冬郊图
农村冬雨图 江南雪景图 旱冬闲步图
四、交流展示 、互动探究
通读全文,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思路。
明确:
第1至4段,
第5段,作者写到了江南的植被。
第6段,作者作了一系列的对比,突出了其所钟爱的江南冬景的主要特征。
第7段,写了江南的微雨。
第8段承接上文说到的雨,又写到了江南的雨雪。
第9段写到了江南旱冬的晴和,将话题引到“散步”上来。
文章最后一段(10节)语言平实而又活泼,照应全文行云流水般的描述,既是一个巧妙的收束,又是一次洒脱无羁的荡开。
《江南的冬景》里,作者从各个角度描写江南的冬天,写自己的切身感受,描绘出一幅江南暖冬的水墨画。比较的着眼点各不相同,但都突出了作者所钟爱的江南冬景的主要特征。第五段,写江南,不能不写到江南的河港湖泊。
五、精讲点拨
讨论:为了突出江南冬天的美好,作者作了多方面的比较。请在横线上用最概括的语言分别填写出比较的内容。通过这些比较,作者写出了江南冬景的哪些重要特征?
(1)北国冬天与江南冬天的比较:
北国冬天:
江南冬天:
(2)江南秋天与江南冬天的.比较:
江南秋天:
江南冬天:
(3)北方夏夜与江南冬天的比较
北方夏夜:
江南冬天:
(4)闽粤地区与江南地区冬天的比较
闽粤冬天:
江南冬天:
(5)德国寒郊散步与江南寒郊散步的比较:
德国寒郊散步:
江南寒郊散步:
概括江南冬天的特征:
明确: 第一至四段,第六段,作者作了一系列的对比,
(1)北国冬天最有劲;门外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屋内温暖如春,闲食与节期更让人怀恋;江南冬天温暖可爱,可以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
(2)江南秋天与江南冬天的比较:江南秋天是读书写字的人的最惠节季:江南冬天则有明朗的情调。
(3)北方夏夜和江南的冬天都有明朗的情调,大致可抵得过。
(4)闽粤的冬天过于和暖,以至像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不像冬天;江南的冬天有独特的冬天特征。
(5)德国南部地区四季变迁与江南差别不多,冬天均适合寒郊散步,那是一种享受清福的机会。 江南冬天的特征:晴和-润泽如春:清朗一一有明朗的情调;不肃杀,有生气;有画意,有迷人的美景。
六、迁移应用(见“巩固案”)
1. B(A项“出神入化”形容文学、艺术达到了非常高超的境界,不用来形容人专注的态度;C项“果不其然”与句意相反;D项“格格不入”形容互相抵触,不能结合在一起,用在这里与句意不符)
2. D(A项主谓搭配不当;B项指代不清,句意不明;C项“尽管美好的理想”改为“尽管理想美好”)
3. B
4.重实际行动,不夸夸其谈。(或:要言行一致,不要言过其实)
【反思与感悟】
江南的冬景教案 篇2
一、预习目标
找出自己读不准和不会读的字词并查字典,找出文中描写的画面并用四个字分别给每一幅画面命名,概括作者对江南冬景的感情。
二、预习内容
1.给标线的字注音:
煊羊肉()蛰居()乌桕()赭色()
槎桠()给予()剥花生米()剥削()
拿出纱衫来着()用不着()夹衣()夹克()
泊船()湖泊()月晕()晕头转向()
搁笔()搁不住()
2、找出文中描写的画面并用四个字分别给每一幅画面命名。
3、概括作者对江南冬景的感情。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品味语言,鉴赏、表达自然之美。
2.体味作者对江南冬景的热爱之情,掌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3.激发珍爱自然,敬畏自然的'情感。
重点:品味语言,鉴赏、表达自然之美。
难点:体味作者对江南冬景的热爱之情,掌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二、学习过程
品味语言,全心体验
1、快速阅读文本,然后独立思考:本文的体裁是什么?文本中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江南的冬景?
2、认真研读五至九自然段,先个人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作者共描写了几幅画面?请分别给每一幅画面命名。
3、谈一谈四幅画面给人的总体感受。
合作探究,感受真情
1、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上述四幅画面中,同学们最喜欢哪一幅?
2、同学们带着四个问题,分组讨论、合作探究、赏析文本中的这三幅画面,并首先推选代表用富含深情的语言朗诵最喜欢的画面。
课件投影:
⑴写了哪些景物?
⑵景物有何特点?
⑶作者感受如何?
⑷运用何种手法?
3、寒郊散步图赏析
⑴所写之景:
⑵景物特点:
⑶作者感受:
⑷所用手法:。
4、江南冬霖图赏析
⑴所写景物:
⑵景物特点:
⑶作者感受:
⑷所用手法:
5、江南雪景图赏析
这幅画,作者并没有从正面去刻画,而是巧妙地引用了前人的诗句来表现江南冬景的意境。诗句往往简洁洗练,意象丰富,所以我们应学会运用想象对诗句所营造的意境进行还原,进行再造想象。
江南的冬景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欣赏大自然的美,热爱大自然的美。
2.理解郁达夫的散文风格,郁达夫散文语言的清丽明快。
3.学习从文章结构、语言特色、写作方法等方面赏析散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是美的源泉。大自然向我们展示着它的崇高和优雅,我们感悟自然,会理解自然,从大自然中得到某种启示。
江南,人间天堂,仿佛大自然独自钟情于那里,安排下最美丽的景致。那里山水清丽,风光宜人。去过苏杭吗,西湖的山水,苏州的园林,美在旖旎。去过周庄吗?小桥流水,杨柳依依的景致,粉墙黑瓦,烟雨迷离的村舍,美在婉约。江南,说不尽的江南。
郁达夫文中的江南,究竟指哪里?是长江以南的所有地区?
——指江浙地区(第6小节),是长江以南江苏和浙江两省的部分地区,也可指长江三角洲一带。
能说出一些古人描写江南的诗句吗?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以上的诗句都是说江南之春景,江南的冬景如何,郁达夫给我们描绘了江南的冬景。冬景在我们的感觉中,总不是太讨好的,冷是一大特点。可郁达夫描绘出了江南冬景的可爱之处。
二、阅读课文
(一)用八到十分钟时间仔细阅读课文,画出生字词,画出文中的关键句。
(二)思考明确:作家写了哪些江南冬天的景物?江南冬景有哪些特点?
三、老师带领同学阅读、讨论、分析、欣赏
1、检查课本上要求画出的字词,注音解释有关词语,亦可在讲析文章时穿插着讲。
煊羊肉(xuān) 蛰居(zhé) 乌桕(jiù) 赭色(zhě) 槎桠(chá yā)给予(jǐ yǔ)剥花生米(bāo) 剥削(bō) 拿出纱衫来着(zhuó) 用不着(zháo)夹衣(jiá) 夹克(jiā)泊船(bó) 湖泊(pō) 月晕(yùn)晕头转向(yūn)搁笔(gē) 搁不住(gé)
2、检查画出的关键句,一起看,有哪些句子概括了江南冬景的特点?
——回答:每二段末——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是也可爱得很么?
第三段——江南的冬景,……,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还画出了哪些句子一并可讨论一下,画得好不好,是否是主旨关键句。要多表扬鼓励。)
2、文章一二段写什么,各用一句话概括内容。(概括能力很重要,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
——北国的冬天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
(说“异境”,美啊,说明北国冬景也有特色。不过江南冬景也有特色。江南冬天里,人能做些什么,有何特点?)
——江南冬天“可营屋外的生涯”,是可爱的冬景。
提示:
我们可以把一二段理解为是文章的引子,对比北国的冬天“是一年中最有劲的蛰居异境”,写江南冬天可以“屋外生涯(活动)”的可爱。
第三段为文章的纲。写出江南冬景的总特点——“江南的冬景,……,有一种明朗的情调”。
3、下文作者是如何写江南冬景的“明朗“的?第5、6、7、8、9段的各有哪些句子你在课本上画出来了?明确:
——江南大地让人感觉到“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5段)
——寒郊散步,是特异的恩惠。(6段)
——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名胜,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7段)
——江南雪景非常“美丽”。(8段)
——旱冬给瓷意享受江南的人更多快活。(9段)
如果我们给这四段,各概括为一个画面,可怎样概括呢,某某图,某某图?
——“大地微微暖气吹图”“寒郊散步图”“微雨寒村图”“冬雪图”“旱冬逍遥图”
(同学们有更好的概括,谁说得好就用谁的,不过,此处不应多化时间。)
4、你觉得这些段落中哪些写的景物美,而语言也生动优美?
——着重朗读第5、7段,体会语言之优美。5段着重色彩,突出江南冬天的生机。7段着重场景,用画画的笔调来写作,写出了冬景的层次:小村、白雨、乌篷船、酒客、黄晕的灯光。(可讲细一点)
作者在写景中,我们有没有体会到作者的情感,甚至我们也被作者的情绪所感染?
——有,这就是作者在江南冬景中的喜悦之情,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这就叫做情景交融,当然也有些句子是直接抒情的,大家朗读时要体会,作者写完景,往往情不自禁地直抒感情了。
5、朗读第8段,从古人的.诗句来领略江南冬雪的美妙。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生活的悠闲,友情的深厚)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美丽的雪景,怡人的酒香)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夜深人静后的温暖)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雪后冬晨的惊喜)
总结:江南的雪不是苦雪,而是令人欣喜,让人感觉温暖的美好时光。
6、第10段,照应了哪里?
开头的“引子”,即第二段,体现了文章结构的完整。又照应第三段“明朗的情调”。
7、读完本文,你觉得在写作方面有哪些启示?
——讨论。大致明确:
要善于观察或体察大自然,要感悟自然的美。注意景物的细节(以第5段为例),细腻便生动。写作时要有纲,还要有条理。语言要形象生动一些,优美一些,能让人身临其境,能感染人,所以要学习锤炼语言。可用一些写作手法,如对比着写,如引用来写,来加深文章的内涵。还要注意情感的充沛,笔端带有情感,或间接抒情,或直接抒情。(以上可突出几点或一二点来讲,不必俱到)
8、迁移。讨论我们此地属什么地区,冬天有什么特点。一个地方总有特点,在于我们的发现。老师感觉江北的冬天,过年特有气氛,如门联啊,鞭炮啊,蒸馒头啊,做豆腐啊,洗涮啊,比江南有特色。老师在江南,觉得过年的气氛没有江北浓。我们可以想想江北的冬景怎样,过年的情景怎样,写一篇文章作周练。
四、课外作业:
熟读第5、7、8节。背诵8节的诗句。
江南的冬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对自然的观察、感受能力和文本阅读的审美感知、发现、鉴赏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交流探究,品位文本意境美。
【情感与态度】
热爱自然,提升审美品位,加强生态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习对比的修辞技巧,琢磨避实就虚的写法。
【教学方法】
文本研读,比较赏析法,师生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ppt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法、学法设计】
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
一、导入新课:我们曾经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出示幻灯片),词中诗人把北国风光写得那么的壮丽多姿,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江南的冬景给郁达夫留下的总体印象又是什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江南的冬景》(亮出ppt课题)设计意图:快速浏览找出文眼,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生快速阅读,齐答:“江南的冬景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二、文本对话,整体感知
1、学生简介作者,老师适当补充。(知人论世)
2、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请同学们听课文录音
a、注意文中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b、郁达夫笔下的“江南”指哪些地方?
3、在冬季里,作者发现了江南什么样的美景?请把这些景点找出来。(显示幻灯图片)
4、江南的冬景有什么特征?运用什么手法?
设计意图:通晓文意,初步把握作品。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纠正明确。
a、给予、剥花生、泊船、月晕、搁笔b、指江浙地区(第6小节),而不指中国极南地区闽粤地区。
教师提示:写了屋外,写了植被,写了江南的雨,雪,无雨无雪时冬郊的闲步。学生讨论明确:屋外曝背谈天图、午后冬郊图、农村冬雨图、江南雪景图、旱冬闲步图学生讨论明确:
a、特征:温润晴暖优美
b、对比:与北方冬景、江南秋景、闽粤地区的冬景等的对比。
三、突出重点、比较鉴赏以“江南雪景图”为例:我们学习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同是写雪景,与《济南的冬天》比较,《江南的冬景》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学生讨论交流:不同:《济南的冬天》更多的是在进行直接的描写。而《江南的冬景》是引用诗句、避实就虚地写江南的雪景。
教师小结: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写法,是郁达夫散文常用的笔法,他常在散文中插入一些旧诗,以补散文里没有说尽的余意,没有抒发的情愫,使文章在整个行文上显得跌宕多姿,也增加了文章的诗情画意。
四、品味语言、深入思考
1、朗读文本,思考:评论家认为郁达夫的'写景散文充满了诗情画意,哪些文字能体现这个特点?谈谈你感受。(出示右边幻灯文本)
2、作者对江南雪景有没有作实景描绘,为什么?
设计意图:品味语言所体验的或表达效果,通过朗读使学生的理解更具个性化。引用的诗词: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马上会来。暮雨潇潇江上村。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五彩的文字:灰云、霜白、红叶、雪白的桕子、赭色的草根边带绿意、青天碧落、白雨、淡墨背景、乌蓬小船、红黄的垂暮天
学生交流、老师归纳:作者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用意在于巧借诗句意境,并通过自己的品评将这个意境推到一个新的境界;虽则语句简省洗练,但所包容的意象十分丰富。
五、拓展延伸、创新实践
1、我们可以从郁达夫散文中学习到散文的哪些写法?
2、假如你要以《xxxxxxxx的冬天》为题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要求通过对冬景的描写,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如喜悦、惆怅等,你会选择哪些景物呢?怎样写呢?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让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得到及时的反馈。
学生讨论可得:
a、多引用诗句,多用色,使文章诗情画意。
b、运用比较写法突出景物的特点。
c、文章要溶进自己的个性。学生当堂写作,师巡视、点拨。请几位同学范读自己的短文。
六、课堂小结
画家刘海粟曾说过:“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也读不通达夫的妙文。”这是对郁达夫写景散文的高度评价。郁达夫曾经说过“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做到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自然的美,欣赏自然的美,并能运用所学到写作方法去写散文,写出有个性的散文。
七、课外作业
1、走进大自然的活动,体验自然,了解风物。
2、选择一张风景照写解说词,图文并茂讲你和自然的故事。
八、教学反思:
1、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者成功的扮演了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
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简介作者、尤其是进行比较阅读时,学生按小组通力合作,自由交流,进行合作学习。
营造了融洽的教学氛围,教师作为引导者、组织者,更好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与学生配合很是默契,借助多媒体的优势,多次成功地将学生带入了江南那美妙的冬景中,流连忘返,激发了学生美的情操,
另附板书
江南的冬景
↓
明朗
↓ ↓ ↓
寒郊植被图微雨寒村图江南雪景图
↓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含无尽之意,见于言外。
↓
形散而神不散
江南的冬景教案 篇5
一.说教材
从教材上说,《江南的冬景》属于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模块一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本专题分为“谛听山籁”“感悟自然”“湖山沉思”三个板块并分别侧重了欣赏自然、感悟自然、沉思自然三部分。
本课是第一板块第一篇,大纲对本板块的要求是感受鉴赏,把握文章本身的审美韵味,培养学生的审美探究能力。
《江南的冬景》一文明显地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点即“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本课用美丽的江南冬景激发学生在亲近自然中陶冶性情,培养学生感受和欣赏自然之美的能力,并为后面两个板块打下基础。
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思考,本课的教学目标具体分为:
从知识与能力上说,引导学生掌握本文引用诗句、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
从过程与方法上说,让学生通过品味散文语言,感受和欣赏散文意境之美。
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说,使学生学会感受和表达自然之美,提高对自然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从语言特色、修辞技巧、文章意境三方面赏析散文。
教学难点:
学会虚实结合、引用诗句、营造意境这些艺术技巧。
二.说学情
从学生方面看,我们北方人没见过江南冬景,但此陌生感带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经过上个专题“月是故乡明”的学习,学生已具备欣赏品味散文的能力。
三.说教法学法
从教法上说,本课将采用新课程提倡的教学模式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旧模式。用问题引领学生朗读课文,通过品读完成教学目标。
从学法上说,本课将创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采用分小组合作探讨的学习模式,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
综合以上所有分析,我把教学过程分为情境导入、整体感知、品味鉴赏、写作探究、拓展延伸五个过程。
(1)情境导入:
用课件在屏幕上展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方冬景图,引导学生思考江南冬景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近郁达夫的写景散文《江南的冬景》,去发现和感受江南冬天的美景。(板书课题和作者)
这样导入本课,并快速介绍作者,处理预习字词。
(2)整体感知:
用课件在屏幕上展示“作者描写了江南哪些冬景,并给每幅画加个标题”,要求学生先读5分钟课文,之后展开小组讨论。此处要注意分组方法:一要明确分组人数;二要选个组长,让他负责组织讨论、组织展示讨论结果。
等小组讨论之后,老师示意各小组积极主动展示本组讨论成果。若在一小组展示成果时,其它小组有疑问可以提出来让学生讨论。老师注意引导点拨,多表扬学生。
经过讨论会形成以下内容:
曝背谈天图、冬郊植物图、寒村微雨图、江南雪景图、冬日闲步图五幅画面。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从整体上感知文章,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为下一步品味鉴赏作好铺垫。
(3)品味赏析:
用课件在屏幕上展示“你们组最喜欢哪幅画,为什么?”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找到自己喜欢的段落继续品读课文。之后进行小组内部讨论。
此时在屏幕上展示欣赏提示:从品味语言、写作技巧、感受意境三个角度欣赏段落。这样就给学生鉴赏本文指明了方向,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
这样形成小组讨论成果之后,各组选一人把他们的赏析分享给全班同学。当这一组的成果不全面时,请另外一组补充,当其它小组有疑问时就让全体小组讨论研究。当学生不会时,老师适当引导点拨,注意调动积极性。
这样就可以完成本文教学重点,提高了鉴赏散文能力。
(4)写作探究:
用课件在屏幕上展示“作者所写之景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为什么引用诗句”问题,让组内同学展开讨论,稍后展示讨论成果。
本设计意图在于引导学生掌握引用诗句、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
(5)拓展延伸:
用本文所学写作手法,描写自己家乡之景。写完之后读给全体同学。
此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完成教学难点。
王立新,梁秀英,教师,现居山东滕州。
江南的冬景教案 篇6
一、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什么节气?
生:大雪。
师:对!那你们感觉到冬天很冷吗?
生:不冷!
师:是啊,我们地处江南,气候适宜。现代小说家、诗人郁达夫南迁杭州后,对江浙一带的山水极为赞赏,写下了富有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江南的冬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教师板书)
二、整体感知,说出景物及其特点
(让学生速读全文,找出重点词语。)
师:江南的冬天给作者的感受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词语回答。(板书方法指引:抓重点词)
生:可爱、悠闲、迷人。
师:很好,我们就用“可爱、迷人”来概括。(板书)
师:为什么说是“可爱、迷人”的呢?请从课文中找出依据。先请大家读1-4节,看作者用什么方法来突出江南的冬天的“可爱”的。请大家看看,除了写江南的冬景,作者还写了哪些地方的景色?
(学生速读后回答)生1:还写了北国之冬。生2:还写了南国之冬。生3:还写了江南的晚秋。
师:很好。(板书以上内容)那写这些地方的景色的`目的是什么呢?这是一种什么写法呢?
生:这是比较的写法。目的是为了突出江南冬天的可爱。
师:很好。那具体一点讲,突出江南冬天的哪些特点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生1:温暖。生2:明朗的情调。生3:适宜。
师:很好。老师再用四字短语概括一下(板书晴暖温和、明朗情调、冷暖适宜)。
师:让我们再读5-8节,看作者又用哪些画面来表现江南的冬景“迷人”的特点的?请各选用文中的一个短语来概括,后面再加一个“图”。
(学生速读后回答)生1:江南山野图、冬郊散步图、冬雨农村图。生2:还有江南雪景图。
师:好,其他同学还有没有补充?没有!那行,老师觉得大家概括得很好。(板书江南山野图、冬雨农村图、江南雪景图)
师:这些画面体现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请从文中各找一个词语来回答。
生1:生气、悠闲。生2:江南雪景图是为了表现雪景的美丽。
师:(板书生气、悠闲、美丽)同学们找得很准。好,老师小结一下,以上环节,我们学会了抓住景物特征描写,同时学会了用文中的词语来回答问题。
三、 抓关键句,探究作者情感
师:面对这么可爱、迷人的冬景,作者产生了一种什么愿望?请同学们齐读第10节回答。
(生齐读,齐答):想要散步。
师:文章还有哪些地方写到散步的呢?读读,画出关键句。(板书:析关键句)
生:第6节、第9节。(教师让学生读读关键句子)
江南的冬景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 欣赏大自然的美,提高审美品位;学习捕捉对自然万物独特的审美感悟,并用美的形式把它们表达出来。
2. 体会郁达夫的散文风格。
3. 学习散文构文特点,学会从语言特色、修辞技巧、文章意蕴等方面赏析散文。
学习方法:颂读法;讨论法;比较赏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曾经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词中诗人把北国风光写得那么的壮丽多姿,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那么南国的冬天又是什么样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郁达夫笔下的“南国的冬景”吧!在黑板上书写文题:《江南的冬景》。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一)、读准字音:
涮羊肉 (shuan) 蛰居(zhé) 曝背(pu) 闽粤(yue) 胸襟(jin)
乌桕(jiù) 赭色(zhě) 槎桠(chá yā) 煮茗míng 丰腴(yú)(二)、多音字:
jian 间或 jia 夹袄 yun 晕头转向
间 夹 晕
jian 中间 jia 夹菜 yun 月晕
zhuo 着落 bo 剥削阶级
着 zhao 着凉 剥
zhe 沿着 bao 剥皮
zhao 着数
三、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一)、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5~1945)现代作家。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由于聪颖好学,少时已有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厚基础。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1913年赴日本留学,广泛涉猎了中外文学和哲学著作。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异国生活,激发了他的爱国热忱,也使他忧伤愤世。他于是从研究经济学转而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创造社,出版了新文学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以其“惊人的取材、大胆的描写”而震动了文坛。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部。回国后 参加编辑《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刊物。1930年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郁达夫为发起人之一,并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初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白色恐怖威慑下由上海移居杭州,徜徉于浙、皖等地的山水之间,写有不少文 笔优美的游记。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日军宪兵秘密杀害。作品有:《沉沦》《屐痕处处》《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出奔》等。
(二)、交代文章写作背景:
该文创作于1935年,是郁达夫自1933年4月移居杭州后,写下了大量山水游记和诗词,本文即是其中著名的一篇。
四、快速阅读课文,并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一)、郁达夫笔下的“江南”指的是哪些地方?
(二)、江南的冬景给郁达夫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三)、文章既然是写江南的'冬景,那么作者又为什么要写北方的冬天呢?这运用什么手法?文中还有这种手法的运用吗?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明确:
(一)指江浙地区(第6小节),而不指中国极南地区闽粤地区。
(二)江南的冬景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三)都是为了突出作者所钟爱的江南的冬景的特征(温润 晴暖 优美)。对比手法。
和北方的冬景比较
和闽粤的冬景比较
和北方的夏夜比较
和德国的寒郊散步比较
五、再读课文,并思考:文章选取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哪几幅画面?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明确:
写了屋外,写了植被,写了江南的雨,雪,无雨无雪时冬郊的闲步
(屋外)曝背谈天图
午后冬郊图
农村冬雨图
江南雪景图
旱冬闲步图
六、选点突破,局部赏析:
针对上述五幅画面,引导学生讨论哪一幅最精彩,并简要说明理由。经过讨论后,尽管欣赏的理由各不相同,学生喜欢的画面大致应该集中在三幅上:午后冬郊图、农村冬雨图以及江南雪景图。教师明确告知学生对江南雪景图进行详细地赏析,(午后冬郊图、农村冬雨图按雪景图的赏析方法,学生课后自己赏析)。赏析时要求学生针对此画面,回答教师提出具有思维梯度的一组问题。
江南雪景图赏析:
(一)、学生齐读课文第八节。
(二)、师生共同赏析:
郁达夫先生在描绘本幅画面时,并没有从正面去刻画,巧妙地化用了前人的诗句,借前人的诗句来表现江南雪景的意境。而诗句往往简洁洗练,意象丰富:
日暮时分,瑞雪纷纷,寒意森森,佳酿既陈,炉火正旺,与老友围炉对坐,推杯换盏,暖意融融。更深人静,瑞雪已停,月下梅花,投影于路,阵阵酒香,沁人心脾。偶尔传来几声犬吠,乃是行人叩门投宿。清晨破晓,孩童雪中嬉戏,忽一孩童跑来,报告惊喜发现:“前面村口,深雪之中,一枝红梅,傲雪怒放!”
巧引前人诗句,以补散文没有说尽的余意、尚未抒发之情愫,使文章在行文上跌宕多姿:时而使人沉浸在古典诗词点拨的意绪中,时而又将人带进优美的画境里,取得了“以少许胜多许”的艺术效果。
指名学生回答下面四组问题:
1、所写景物:围炉对酒、月映梅花、美酒飘香、柴门犬吠、行人投宿,雪中红梅,凌寒怒放。
2、景物特点:色彩浓淡相宜,对比强烈。
3、作者感受:淡雅高洁、优美宁静。
4、所用手法:写意传神,表现精髓。
(三)比较赏析:同是写雪景,与《济南的冬天》比较,〈〈江南的冬景〉〉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附: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中关于描写雪景的语段: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像些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学生齐读关于描写雪景的两段文字,并讨论回答,教师再作进一步明确:
《济南的冬天》更多的是在进行直接的描写,是详写。而《江南的冬景》是引用诗句、避实就虚地写江南的雪景,是略写。
七、从郁达夫的这篇散文中,我们可以学习到散文的哪些写法?
1、多引用诗句,多用色,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2、用对比手法突出景物的特点。
3、文章要溶进自己的个性。也就是用自己的情感体验去感受景物。
八、探讨心境: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篇文章让我们看到了“可爱”“迷人”“美丽”的江南的冬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郁达夫的心境是怎样的?(悠闲 洒脱)
而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枯腾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夕下,断肠人在天涯。”诗中的“枯腾老树昏鸦”给人一种苍凉凄清之感,衬托了“断肠人在天涯”的感慨。这也是一种美,只不过是一种“灰暗”的美。
从以上可以看出美实际上是一种感受。我们常说的“即景生情”,景色可以引发人的某中感情。反之,也有“境由心生”的说法,也就是说你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去感受景色,那景色就会带有什么样的色彩。
由此作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我们明白了生活中其实根本就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感悟美的心境。让我们敞开胸怀,用我们的情感体验去感受周围的各种景物,把自己的审美体验用最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
随堂练笔:如以“沭阳的秋天”为题,你会选择哪些景物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
九、布置作业:
1、熟读全文,并背诵第8节的诗句。
2、按江南雪景图的赏析方法赏析午后冬郊图和农村冬雨图。
江南的冬景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筛选、归纳作者笔下江南冬景的特点。
2、较深层次分析、探究作者写景的“神奇”之处,看作者如何巧妙点化使景物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3、深层次理解作者笔下江南冬景与江南人的关系,进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1、较深层次分析、探究作者写景的“神奇”之处,看作者如何巧妙点化使景物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2、深层次理解作者笔下江南冬景与江南人的关系,进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一缕清风,一片悠云,一份随意,感受梦里水乡的风姿绰绰;一杯香茗,一窗碎月,一份闲心,细读江南文化的古韵悠悠。对于我辈生活于北方的人来说,江南是一种魅惑,这种魅惑首先就体现在江南的四季。江南的四季各有风韵,今天,我们就走近江南作家郁达夫,来细加品味他笔下的《江南的冬景》。
二、朗读全文
Ppt投影:
带着问题朗读全文 :
1、作者笔下,江南不指哪些地方,而是特指哪些地方?
2、江南的冬景有哪些特点?作者是如何将这些江南的冬景写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
师: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响起朗朗读书声!
(同学读课文)
三、解读“江南”
师:声音渐小渐无声,说明大家读完课文了。那么,我们来看问题,江南不指哪些地方?
生:不指闽粤。
师:从哪句话能看出来?
生:“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
师:在作者看来,闽粤的所谓冬天,只能算作是——
生:“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
师:这说明闽粤所谓的冬天冬味怎么样?
生:不浓,没有冬天特有的韵味。
师:江南还不指哪些地方?(老师提示:看第一自然段)
生:北国。
师:那么,江南指哪些地方?
生:江浙地区。
师:作者郁达夫是什么地方人?看书下注释。
生:浙江富阳人。
师:可以说郁达夫是纯正的江南作家。由这样一位江南作家来写江南的冬景,一定能——
生:写好。
师:写好写不好,我们学完这篇课文后再下结论。但最起码是合适的。
四、赏冬景,析手法
师:文章的题目叫《江南的冬景》,我们已经知道了江南指的是哪些地方,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赏析冬景。
Ppt投影:
江南的冬景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是你从文章的哪些语段的哪些词语中归纳出来的?作者又是运用了哪些手法使江南的冬景如在我们眼前?请同学依照文章的语段顺序来找。
师:江南的冬景有哪些特点?请同学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
生:可爱。
师:非常准确。你是从哪句话中归纳出来的?
生:“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师:那么,写江南冬景“可爱”特点的这一段,你觉得哪一句写得最有意思?
生:“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
师:我也觉得这句写得最有趣,最耐琢磨,那么,黑女脸上是略施粉黛还是厚厚地盖了一层?
生:厚厚地盖了一层。
师:为什么?
生:黑女想遮盖自己脸的黑。
师:同学试想,如果包拯愿意敷粉的话,他脸上的黑能够被遮盖住吗?
(同学笑)
生:不能。
师:黑女脸上一定是略施粉黛。关键是从文段的哪些词句看出来的?
生:“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
师:对。并且文段一开始就提到“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三个“又”写出了天气——
生:不冷。
师:既然天气不冷,那么清晨的霜一定——
生:不厚。
师:对。这就提醒我们,我们的任何结论都不应该脱离文本。那么,同学再想想,作者是如何将江南冬景的可爱的特点写得让我们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
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师:对,比喻式的摹形法,我们似乎已经感知到了那层薄得近乎透明的“黑女脸上的脂粉”。
师:请同学再往下面的语段找一找,看看江南的冬景还有什么特点?
生:明朗。
师:从哪一句可以看出来这一特点来?
生:“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师:作者是运用什么手法来写江南冬景这一特点的?
生:对比。
师:对比是两种事物或一事物的两个方面相对比较。而作者这儿是让人用“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来体悟江南冬景“明朗的情调”。这是什么手法?
生:联想。
师:对。联想就是由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一种手法。
师:请同学依照语段,再来归纳江南冬景的特点。
生:生气。
师:非常好,这个不太容易归纳。你是从哪一句看出来的?
生:“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肃杀,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
师:那么,江南冬景的这一特点,作者是如何写活的?
生:——
师:《鞭打芦花》这部戏,同学看过没?
生:没有。
师:这部戏很值得一看,同学下来可以抽时间欣赏一下。那同学知道芦花是什么颜色吗?
生:白色。
师:同学在本段找找,作者还写了哪些色彩?
生:红叶——红色,桕子——雪白,草——赭色,草根——绿色。
师:那么,青天碧落的天空是什么颜色的?
生:蓝色的。
师:作者笔下的江南冬景不是我们想像中的灰色,而是五彩缤纷的,这样一来就显得不单调,极富生气。那么,作者在此运用的是什么方法?
生:色彩。
师:请同学翻看74页,看本单元单元导读第二段。
(老师朗读提示)
“文字不是绘画,如何构图敷彩?文字不是音乐,如何摹声拟音?但是,文字恰恰能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这是怎样的一种神奇!”
师:在这样一个北国的秋天,作者神奇的让我们如临其境感知到了江南冬景的“生气”,请同学用一个更加准确的词来概括作者是如何做到的?
生:敷彩。
师:好。那么,江南的冬景还有什么特点?请同学继续寻找。
生:悠闲。
师:从哪一句能看出来?
生:“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
师:那么,作者是如何写江南冬景这一特点的?
生:——
师:那么我们来补充一则材料。
Ppt投影: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东坡
师:摩诘指的是哪位诗人。
生:——
师:摩诘,是唐朝著名诗人王维的字。王维是山西祁县人,和大家是老乡。苏东坡的这句话意思是说:王维的山水画浓缩之后就是极佳的山水诗,王维的山水诗铺展开来就是一幅意境契合的.山水画。
师:不仅好的山水诗铺展开来是一幅意境契合的山水画,好的山水散文铺展开来同样是好的山水画。这正暗合了大画家刘海粟对郁达夫散文的评价。
Ppt投影:
“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也读不通达夫的妙文。” ——刘海粟
师:那么,这一段作者写江南冬景的特点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
生:绘图法。
师:画面在文字中铺展,写得极美,极有江南的韵味。我们来配合一下,我来读,请同学在脑海中铺展开这幅“江南冬景悠闲图”。
(老师深情朗读,学生沉思构图)
师:提到冬景就不能不提冬天特有的精灵——雪,请同学往下面的语段来找作者笔下江南冬景最后一个特点?
生:可爱。
师:从哪句话看出来的?
生:“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的多?”
师:运用什么方法来写的?
生:引用前人诗句。
师:引用前人诗句分别写出了与雪相关的什么情景?
生:江南日暮的雪景,雪月梅冬宵三友会合的情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弄雪的情景。
师:作者运用了摹形、联想、敷彩、绘图、化用的手法写出了江南冬景可爱、明朗、生气、悠闲、美丽的特点。写得是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当然了,为了赏析方便,我们将各种手法分开了,其实,有些语段是多种手法共用的。请同学课后继续探究。当然,我们还应该学习作者巧妙地扣着一个特点来自成一段的这种写景方法。
五、品情感,悟关系
师:分析到这儿,我们似乎才发现第6自然段似乎一次也没有提到,并且第6自然段夹在了写江南冬景特点的语段中间,那么——
Ppt投影:
第6自然段可否删去?这是作者明显的败笔,还是生花的妙笔?
(同学集体朗读第6自然段并思考)
生:我认为是妙笔。
师:为什么?
生:因为第5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第6自然段一开始就提到了“寒郊的散步”。
师:这说明什么?
生:二者之间有潜在的联系,不能删去。
师:哪一段还与第6自然段有潜在的联系?
生:第9自然段。“因为晴和的日子多了,去郊外闲步逍遥的机会自然也多。”
师:有联系说明不能删去,但不能证明这一段就是妙笔,你能否找出证明这一段是妙笔的证据?
生:——
师:请同学再次翻看74页,来看单元导读第一段,第一段段末有这样一句话,“人与自然的关系更需要我们深切关注” 。这其实在提醒我们,作者郁达夫写江南的冬景一定不是为了写江南冬景的特点而写江南冬景的特点。那么,作者写江南的冬景目的是为了写什么?
生:为了写江南冬景与江南人的关系。
师:在江南的冬景里,江南人可以怎么样?
生:寒郊散步或郊外闲步。
(老师提示:景 人)
师:那么,北国的人在北国的冬天里又在做什么?请同学返回第一段去找。
生:“围炉煮茗,或吃涮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
师:这些北国冬天特有的活动,其实用一个词就可以概括,哪个词?
生:蛰居。
师:相比只能“蛰居”的北国人,江南之人可以在“可爱”、“明朗”、“生气”、“悠闲”、“美丽”的江南冬景中“寒郊散步”或“郊外闲步”,这对于江南之人来说是——
生:是“一种特异的恩惠”,是享受“清福”。
师:第9自然段中还有相关表述。请同学再来找找。
生:“享受江南的冬景的人”“倒只会感到快活一点”。
师:写到这儿,作者也忍不住了,在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下了这样的句子。
“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去湖上散散步罢!”
师:本节课,我们跟随着江南作家郁达夫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地品味了“可爱”、“明朗”、“生气”、“悠闲”、“美丽”的江南冬景,知道了江南冬景对“江南人”而言是享受,是快活,是恩惠,是清福。那么,现代人是否也能够享受这份雅福呢?
生:不能。
师:举个例子。
生:我们半个月放一次假,放了假就想看看电视,玩玩,可还得做作业,做完作业就又该开学了,很苦恼。
(其他学生笑)
师:如果你能决定的话,你觉得一个星期放几天假比较合适?
生:七天。
(同学笑)
师:那平时能不能睡足睡醒?没关系,大胆说,你们校长不在。
(同学笑)
师:其实,朱自清先生早在《荷塘月色》中就为我们开出了药方,“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抽课间时间眯一会儿。
(同学笑)
师:刚才同学说得都是真心话,我挺理解大家的,因为我们那儿的学生也是半个月放一次假。睡觉也好,看看电视也罢,都是室内活动,其实打开门,外面是什么——
生:操场。
师:操场外面呢?
生:马路。
师:那马路再往外面呢?叫什么?
生:大自然。
师:对。对人类而言,不管你见或者不见,始终在哪里,不离不弃的就是大自然。
Ppt投影:
“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诗意是最缤纷多姿的。烂漫春光里有诗意,萧瑟秋风中有诗意,夏日骄阳下有诗意,寒冬冰雪中也有诗意。只要你善于生活,你会在清晨的朝阳中发现诗意,你会在林中的鸟鸣中感受诗意,你会在枫叶飘飘中寻找诗意,你会在溪水潺潺中倾听诗意……”
(学生齐读)
(老师提示:人 景)
六、课堂结语
师:在自然中感知自然,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将自然美景摄入,再用文字将这些自然美景再现出来,尽可能写得生动些,让读者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之感。也许,这方是我们学习郁达夫先生《江南的冬景》后最好的反馈。
师:语文课就应该有语文课特有的韵味,特有的声音。语文课堂上特有的声音应该是朗朗的读书声和沙沙的写字声。还有一小会儿时间,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或饱含深情地将将自己记忆中的美景述诸文字,将其再现。
(学生读课文,写片段)
七、板书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景——————临其境
人—————享雅福
【江南的冬景教案】相关文章:
《江南的冬景》教案07-28
江南的冬景教案4 教案教学设计12-16
江南的冬景教案9 教案教学设计12-16
江南的冬景教案10 教案教学设计12-16
江南的冬景教案11 教案教学设计12-16
江南的冬景教案16 教案教学设计12-16
初一冬景作文02-19
冬景_小学写景作文04-17
《江南》教案04-15
《江南》教案优秀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