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文言文,学什么?(教学论文)
文言文,应该学什么?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在一次评课活动中(一位年轻教师执教的《爱莲说》),有位同志说,初中生学习文言文就是积累积累语言,理解理解文章内容,至于学习写作方法么,主要由现代文教学来承担。对此见解,笔者不敢苟同。
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当然,这个例子,既是阅读的例子,也是写作的例子。而文言课文更是典型的例子。因为,众所周知,能选入教材的文言文篇章,都是经过千百年历史长河大浪淘沙般的反复遴选,都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精品。他们以凝练简约的语言,承载着传统文化,记载着先贤思想,写法精妙经典,具有极强的示范性。现代文是在文言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诸多现代作家,无不有深厚的文言功底。且不说现代文坛三巨头的鲁迅、郭沫若、茅盾,单是巴金老先生就将《古文观止》倒背如流。即使是现今出名的一些80后作家,其文言功底也不可小觑。比如韩寒的文言功底就颇为了得。这些现当代名家无不从文言文中吸收大量的营养。这个营养既有语言方面的,也有思想方面的,当然还包括写作方法方面的。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不正说明熟读文言即可学得方法么?
当然,从现代文中也可以学得方法,但现代文相对文言来说,篇幅一般比较长,要想将其背过且不忘是有难度的。退一步说,即使当时学得了方法,时间一长,文章内容记不清了,写法套路也恐怕早已模糊不清。文言文可就不同了,篇幅短小,易记易背(初中阶段的文言课文大多要求背诵)。反复朗读了、背过了,就将其布局谋篇的方法了然于胸了。自己写作时便会有意无意地模仿借鉴。这一点,一些现代名篇的写法与古文名篇相类似即可证明。例如《白杨礼赞》是茅盾先生的名篇,细察其行文布局的章法,与宋代大儒周敦颐的《爱莲说》何其相似!这两篇作品开头都用衬托手法,且都是以环境来衬托,中间都着力描写事物的外形神韵,表现其内在气质,然后点出其象征意义,结尾都用到反衬手法,在对比中使主题得以深化。(详细分析参见拙作《古今大儒同手笔,一样笔法两样情》)我想,茅盾先生当年正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借鉴了《爱莲说》的写作章法,才写出了《白杨礼赞》这篇美文。再如现代诸多写景状物的名篇如《雨中登泰山》《天山景物记》等,其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也完全可以在《小石潭记》《满井游记》等古代名文中找到依据。诸如此类的还很多,这里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我以为,今天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如果仅停留在积累语言、理解内容的层面,岂不有浪费教学资源之嫌。相反,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学习先贤思想,同时注意揣摩文章写法,并及时进行迁移练笔,学生那怕只就其中某一方面的方法有所悟有所懂,乃至会运用。这样教材这个例子才可以说用得充分,学生学文言的收益也才会更多。
艾子
【文言文,学什么?(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文言文教案设计:为学06-24
《文言文》教学反思10-19
文言文教学反思10-05
文言文的教学反思10-07
【精选】文言文教学反思05-22
文言文教学反思05-20
文言文教学反思(精选27篇)10-13
《文言文》语文教学反思11-17
文言文教学反思15篇09-16
初中文言文教学总结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