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美育的渗透
我国的识字教学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从古至今有多少学者来研究它的教法。如集中识字,分散识字,拼音识字,部件识字,循环识字等。这固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那如何给识字教学以更广阔的天地,增强识字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呢?笔美教育,可得到事半功倍数的效果。
美国当代美学家H.C.布洛克在他的《美学新解》中谈到:“事实上,世间任何一件事都有可能成为一件审美对象,或者说都可以对其作审美的观照。只要有一种审美的态度,任何事物(不管是一棵树,一个用轮胎或一只墨水瓶)中包含的审美性质都被人感受到。”
对,只要我们对识字教学采取积极的审美态度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每一个字都有它透着的、蕴含着的美。
汉字是人类文学史上历史最悠久、充满生机的、既形象美丽又蕴含智慧的文字。汉字从图形表意到符号表意,再到音、形、意为一体的表意文字的历史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应充分提示其美的因素,让学生欣赏汉字的优美造型,领略字形结构之美和蕴含的意义。如最具创造力的形声字,教师通过读其声、绘其形、写其意,使学生认读和书写时体会其独特的美质。
那如何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一、 通过识字教学使学生感受中国文字之美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它是我们运用书面语言交流思想的工具。认好字、写好字,是儿童阅读写作的重要基础。今天的汉字形美、音美、意美,积聚着我国文字美的魅力。要想学生体会到中国文字之美,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根据汉字的造字原理、利用汉字的结构、凭借课文的情境,来创设学生易学、易懂、易掌握汉字的情境。这样可使抽象的汉字符号形象化,又可让学生领略中国文字的古代美与现代美。笔者在教学“日、月、水、火”这四个汉字。如教学“日”时,在黑板上出示彩色画片:
图 1
于是便像讲故事似的,边讲边画,边演示,把对字形、字音与字义的感知结合在一起。教学“日”,先画一个太阳如图(1)。提问:这是个怎么样的太阳?(圆圆的太阳)古时候我们就根据太阳的模样,创造出了表示太阳的这个字。起初就是这么写的,如图(1)。后来慢慢地变得越来越像今天的“日”字了。如图所示。然后再教学“日”的读音及笔顺。教学“月、水、火”三个汉字也用同样方法。这样教汉字,表形、表意的特点就充分显示出来了。儿童识字的难度在创设的情境地中减小了。更能让学生体会到中国文字的形美、意美。汉字外在的形态,使其具备了一种超越具体形象的抽象意味,即字形美。汉字内在的字义,可以引发儿童无尽的想象和联想,在脑海中形成具体形象,即意美。如看见“日”字便可想像太阳,它的光与热。
当然每个汉字的读音又有独特的情态,可以组成高低回旋的韵律,如毛泽东七律诗《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支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此诗共八句,每句七字。双句押韵,各句用字的平仄都有一定的交错,语音语调抑扬顿挫,富有音律美,使诗句读起来朗朗爽口,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对于语调中的那种特有的韵味的欣赏,还往往有助于学生在情感上引起变化,从而产生联想和想像,使学生“目视其文,耳醉其音,意会其境,心同其情。”更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文字组成的语言的音韵美。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更要注意汉字的形美、音美、意美三者相结合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这更能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从而感受和认识到汉字既是传情达意的工具,又是集形态美、音韵美和意蕴美于一身的文字系统。
二、通过识字教学使学生感受身边到处都是美
识字教学中渗透美教育,这更促使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朝着美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了他们鉴别真假、善恶、美丑的能力。形成健康高尚的情趣,逐渐塑造出美的灵魂。
1、让学生领略自然之美
自然界的事物纵有万千情态,它的美总让人陶醉。对小学生来说,可以通过识字教学中的美育,使他们真正去体会自然界的美。我们中国的汉字有一大部分指称的是自然界的具体事物,特别是象形字更是“画成其形,随体诘屈”直接以自身的形体概括而抽象地描绘自然界的景物。笔者认为教师可针对汉字的这一个特点,大胆地去尝试。在识字教学中有意制造汉字与学生脑海中有的自然景物联系起来,进而体会自然界的美。
如笔者在教学“山”时,围绕“山”这一自然景物,引导学生想象、联想或出示有关图片。使“山”这个字具体到雄伟壮阔的泰山,高大挺拔的黄山,让学生感受到动人心魄的力量;可以把它具体到延绵不断地群山,此起彼伏的山陵,让学生感受到山的淋漓酣畅通、活泼跳宕的情态;或者可以具体化为高低不平的丘陵,农家大小不一的土堆,体验到山的清纯活泼。在这样的细致品味中,自然界山的万种情态灵活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认识“山”字。来感受到强烈的自然之美,从而掌握“山”字。
2、学生感到社会之美
自然美通过具体的自然界景物形象地表现出来,更多地表现为形式美。而中国的汉字也有一大部分所内含的是一种审美价值。在识字教学中的美育,是要让学生看到某个汉字,脑中反映的有仅有它的字表意义,还有它所蕴含的精神内容即审美价值。如“松”作为一种树的指称;但是通过教学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它内在的审美价值:(1)可以想到松树的挺拔与遒劲;(2)生活环境的恶劣;(3)生命力强;(4)具有奉行精神……等等。又如“鸟”本是一种天空中飞翔的动物,但是通过识字教学中的美育,就可使学生想到轻快灵捷、春天、欢乐等。这样,一方面汉字的意义清爽透彻,另一方面使学生对汉字的审美把握自己的意愿、情感。这就要让学生通过识字美育,来体会整个社会带给的美。
三、通过识字教学使学生感受到课文之艺术美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它所选定的基调,不管是欢快的,还是悲伤的;是雄壮的,还是轻柔的;是幽默讽刺的,还是赞美歌颂的。都包含着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或说明的道理。都有它所存在的艺术美。如《司马光砸缸》中的纯朴美;“低头思帮乡”中的思情美等等。但是这些蕴含着的艺术美,要让学生去体会,必须理解字、词的含义。那就有必要加强识字教学的力度。
把识字教学融入在具体的环境中,既能识字又能解字,而且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来感受课文所体现的艺术美。如笔者在教学《爸爸回来了》这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片断:
师:冬冬、毛毛、亮亮三位小朋友看见爸爸回来了,都……(学生自己说)。有谁上来做“迎”这个动作?
(请一位小朋友面对大家做“见到妈妈回来了”,其余小朋友仔细观察他的动作、表情。)
师:谁来说说刚才这位小朋友的面部表情?
生:非常开心,满面笑容……
师:你是怎样理解“迎”的?
生:看见爸爸回来了非常高兴,就扑上去……
师:客人来了要“欢迎”
生:谁要来,我们去“迎接”。
……
这样,把认字、理解字放在实践表演中,使学生对“迎”的意思理解得丰富细致,印象深刻,还感受到“迎”的动态之美。体现课文中冬冬、毛毛、亮亮见到爸爸时表现出来的喜悦美。
在实践表演中以情促知,推动学生在美的氛围中兴味盎然地学习。这对于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丰富审美感受,提高审美能力大有帮助。这样创设识字教学的情境美,不仅能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地中掌握、理解更多的生字,而且能体会到课文呈现出来的艺术美,以便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及陶冶自身美的情操。
四、通过识字教学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识字教学的审美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文字美的启迪,感情上得到文字美的陶冶,还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口来表现文字美,用自己的笔来模仿文字美和创造美文字美,这是美育过程的归宿,也是形成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
从美育的角度来讲,学生说话的过程,应该是再现文字美的过程。学生再现文字美的要求,则来源于对文字的感知美和鉴赏美的体验。因此,这个实践不是枯燥乏味地认读生字,强记字形,而是令学生倾心、愉悦的趣味活动。如教学了《鹅》这首古诗,就让学生自己配乐读,看图读,画画读等,这就是让学生用口头表现文字美的极好形式。又如教师在教“远方”这个词中生字时,指导启发学生造一句句子,有学生这样造“远方的小树穿起了碧绿的衣裳。”多美的句子。又如教学“爸爸、妈妈、我”这些词中生字时,让学生串起来编成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并分角色有情味地表现出来。使学生在再现文字美的实际活动中,拓展想象力,丰富领悟内容,完善对美的感受,使获得的美感得到深化,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创造性思维是充满奇幻色彩的,文字教学应该有天真烂漫的异想天开。
总之,汉字作为表意符号系统除了具有深厚的内在意蕴,记载着大量的表意信息外,还涵有丰富的审美信息,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汉字“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如果教师能够把审美教育渗透到识字教学中,那汉字的美会在学生面前显示的淋漓尽致。心理学认为,如果对事物的整体感受越长久,事物在脑中留下的记忆表象也就越牢固,保持得也越长久,而以审美的方式去掌握客观事物,正是着眼于对事物的整体性把握。识字教学中美育的渗透,同样也具有这样的功能,学生如果能自觉对汉字的音美、形美、意美加以体会和感受,充分把握了汉字各方面的特性,对汉字的认识和掌握也是就越准确越深刻。
参考资料:
《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情境教育》
李吉林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 李吉林著
美学与小学语文教学 徐汝智主编
摘自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美育的渗透】相关文章: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04-14
对高等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美育教育的思考05-02
语文教学中美育渗透方法摭谈(教师中心稿)04-14
浅析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网友来稿)04-14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与情感渗透04-14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反思04-21
语文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美育实施04-14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口语交际04-14
语文识字教学反思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