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九年级必修)

时间:2024-11-03 04:36:25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语文导学案              年级:九年级

课题: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总课时: 课型:预+展 2010年  月  日

主备人:王国民 学生姓名: 督查人

标 知识目标 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能力目标 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情感目标 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学法

指导 首先,学习文言文要做到“三多”:多读、多背、多练。古人讲究烂熟于心,“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虽然我们不一定要像古人那样摇头晃脑,但其重视诵读的习惯无疑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多读”,不仅要读课本,而且要读读本。“多背”是指凡是要求背诵的课文都要不折不扣地背诵,最好能一字不落地把它们默写下来,连标点符号也不要弄错。你千万别以为这只是死记硬背,倘若你能坚持到底,那么,在潜移默化中,你自然就掌握了古人的用语习惯和遣词造句的方法,你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自然而然就会培养起来了。“多练”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捷径之一,不仅要认真完成课后训练,而且要多做相关的字词句的分类训练,以拓展视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知识

储备 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教学程序:                     第1-2课时

环节预设:

导入  2 自主学习10  3合作交流10   4展示20   5巩固3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三、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委而去之

         亲戚畔之                                   池非不深也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三里之城                                    

环而攻之而不胜                           以天下之所顺                       

多助之至,                           天下顺之                      

         (4)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5)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四、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学生回答,形成背诵思路。

  2.学生依据提示,背诵课文。

五、总结升华

      教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也许可以这样回答;第一,合乎国家与国家平等的原则,也就是说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在平等的原则下参与国际事务,第二,有利于维护和平共处,这是鉴于20世纪的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维护和平,避免战争,对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中国儒家的思想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受到我们的重视。

六、达标练习

(一)、文学常识填空:

   1、孟子,名       。            时期        学派的代表人物。

   2、《孟子》是一部记录              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  篇。南宋朱熹将《孟子》、         、             、              并称为“四书”。

(二)、解释一词多义:

 道:1、会天大雨,道不通(           )

2、得道者多助(                 )

    3、伐无道,诛暴秦(              )

  固: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池: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池非不深也(               )

  国: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

(三)、解释加点词:

1、环而攻之而不胜(         )(         )2、夫环而攻之(                    )

3、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4、兵革非不坚利也(                 )

5、委而去之(        )(           )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8、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

(四)、翻译下面句子:           

1、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五)、回答问题:

天时不如地利 ……战必胜矣。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 。

3、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

4、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5、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

个性化

设计

 

高占军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九年级必修)】相关文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10-19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最新02-07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优秀05-18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必修五)名句整理09-19

地理必修二教案10-10

苏教版必修二字音字形汇总(苏教版高一必修)10-06

语文必修教学计划09-01

语文必修一教学计划06-16

高中物理必修二教案04-26

生物必修二教学计划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