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有效语文课堂评价标准之我见(必修教学论文)

时间:2024-07-08 08:19:38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新课改下有效语文课堂评价标准之我见(人教版必修教学论文)

 摘要:课程改革的过程,是一个长期内化沉积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创新的过程。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是新课程理念的执行者、完善者、创造者,检验一位教师是否真正是新课程理念的执行者、完善者以致创造者,很大程度体现在其课堂上。课堂的评价就尤为重要,只有正确的评价才能形成正确的导向,才能有利于课程改革的深入。

新课改下有效语文课堂评价标准之我见(人教版必修教学论文)

关键词:课程改革  有效  语文课堂  评价

课程改革的过程,是一个长期内化沉积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创新的过程。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是新课程理念的执行者、完善者、创造者,检验一位教师是否真正是新课程理念的执行者、完善者以致创造者,很大程度体现在其课堂上。评价一堂课究竟看什么?是看教材或者教参上提供的教学目标,还是看教师的经验?是看学校或者教研室、研究机构拟的教学评价条文,还是看学生的反应? 语文教学,我们在传承传统语文教育经验的同时,更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最终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笔者执教近三十年,听了许多教师的随堂课,公开课,课后均参与了评课,从中发现一些不良现象:一是参评的教师囿于同事关系,出于一团和气,报喜不报忧;二是部分教师由于自身认识的局限,缺乏正确的评判标准,不能评判优劣;三是照搬<<新课程理论丛书>>上的条条框框,实施教条式的评判,表面上显得理论十足,实质上指导性不大。可想而知,这样评课的结果往往会把错的、不足的说成对的、成功的。

怎么样的语文课才是一节好的课?”目前,教育专家、教材论专家、课程论专家眼中的标准并不一致。在20世纪90年代对语文有工具论与人文论的争论,而进入21世纪后,都逐步归结到课堂上的“以人的发展”为最高标准,在“综合素质”的旗帜下,许多语文课上都闻不到语文特有的气息--“语文味”。在我个人看来,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  

我听一教师教《死海不死》,下课前5分钟,执教老师开始总结,问:本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学生纷纷作答:1.知道了死海不死的原因;2.知道了死海的位置;3.知道了死海的现状与未来;4.知道了死海得名的原因。最后,在教师的提醒下,一学生才回答说:“还学到了列数据的说明方法。” 

就学生的回答而言,我们很难区别这是一节地理课(自然课),还是语文课,我们教了七至九年级3年说明文,学生不会条理、清晰地介绍一个物体,一种科学现象,一种动物等等,不会用一些说明方法,尽管学生们知道列数据、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有的专家认为,只要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了生动活泼的发展,这就是一堂好课;但我认为如果不有意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语修逻文等方面的训练,我们语文课的功能怎么体现?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侧重于教师讲授功底的高低,如教师基本功占30%,教学过程占60%,教学效果只占10%。而新课程理念下课堂评价指导思想是,在教师提供的条件或创设的特定情境下,每个学生自我发现了多少新东西,在这一过程中又发现了多少解决问题的策略与途径。笔者认为一堂好语文课堂教学的标准如下:

标准一:教师自我定位准不准?

仿佛只在一夜之间,各种带有鲜明西方文化色彩的新名词、新理念、新方法、新要求……如春江之水,一下子涌进了我们的教学生活。这不仅使许多一般老师的知识结构和价值观念遭到了毁灭性打击,而且,也使诸多名家名案面临着轰然倒塌的危险。新课程到处充满着自由的精神,洋溢着民主的氛围,呼唤着博爱的品格。凡此种种,虽然应该并正在逐步成为我们社会生活的主流意识,但却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稀有元素。今天突然要来教学这样的教材和传播这样的观念,不但既缺少理想的教材,同时更缺乏必要的听众与合格的教师。

有人说:“语文教师是感性与理性兼有,权威与民主交融的文化使者,让我们因感性而可爱,因理性而可敬,渊博是老师让学生肃然的良方,平等是老师让学生思维活跃的前提。”现在主要结合相关课例从三方面谈谈教师的自我定位。

一是要有卓然不群的教育见识(即“知识的深度”)。实际上,一篇课文的学习,学生一遍读过之后,其内容就已知其八九,如果我们依然停留在学生一样或低于学生的水平上与学生交流,学生就会情绪低落甚至厌倦。可我们的许多老师对课文的解读往往还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上,而无力在“为什么”和“怎么样”上给学生更多的引导和解答。无疑于浪费学生的时间,重复学生的思维,看起来表面热闹,实质里一无所获。更有些老师一向是注释怎么讲,我就怎么讲。教参怎么讲,我就怎么讲。只愿在技巧上下功夫,在结构上动脑筋,却不愿在解读文本上细琢磨,深钻研。所以,往往是有接触,没感触;有广度,没深度;有他见,没己见。有人说一桶的知识只能换来一滴的见识,而一桶的见识又只能换来一滴的胆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要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造就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而要达到这样一种教学境界,在现实背景下,是既需要知识,更需要见识和胆识的。即要有人的终极关怀,要“为学生的进步提供了有力的社会支持” 。在这一问题上,最为重要的是要敢于挑战教材,即作者和编者。如:如《喂,出来》,都说这是一篇科幻小说,定位是否准确?只要我们稍稍静下心来想想就会发现,这篇课文无论是从科学还是从幻想的角度来考量,都太平庸了,几乎连小学生作文的水平都还没有达到。可编者为什么要把它选进我们的教材?这是一个人与自然的单元,人与自然到底应该是抗争,是改造的关系?还是顺从,是和谐的关系?很复杂的,整个人类都还处在矛盾和困惑中。而作者作为一个儒佛文化熏陶下的科幻作家,他借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那就是天道轮回,因缘相报。成、住、坏、空的循环往复,乃自然规律,我们不仅应该保护自然,更应该敬畏自然,尤其应该敬畏大自然里的未知世界。这不正和单元主题相契合吗?

语文自从独立设科以来,许多自然知识,历史知识,地理知识,文化知识,社会知识的教育都被分流到了其他相关学科,而独有情感教育的内容被保留了下来,需要我们独自来承担。这也正是语文教材为什么多以文学作品为主的缘故(说明文几乎可以被赶出语文教材,实用文应在应用中学)。由此看来,民俗单元应该怎么上?文化单元应该怎么上?民俗单元的本意并不是要学生了解那些具体的民俗习惯,文化单元也不是要学生熟识那些具体的文化常识。而是要学生通过这些民俗习惯和文化常识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譬如《竹影》,怎么看都不是一篇说明文,而是一篇记叙文。所以,我们的解读首先不在于让学生明确中西画法的差异上,而在于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童稚中蕴涵的艺术之美(课文导语的原话),“起舞弄轻影,何似在人间?”那么美丽的月夜,那么雅致的话题,那么平静的生活,正是丰子恺自己的人生写照和追求,也是对学生最深入人心的艺术教育。本文和辛弃疾的《清平乐》真是何其相似乃尔啊(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奈,溪头卧剥莲蓬。)。可惜,由于我们一开始就没有从整体上来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从而使课堂变的杂芜了,零碎了。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安排,都应该在通向终点的道路上,不然就是课堂的肌瘤和结巴,也就是说教师要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二是要有准确到位的提问艺术(即“高水平的思维”)。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基本隐含在各种问题中,所以,各种教学问题的设计往往最能看出一个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教学实践中,我们常有这样的感觉:同样的问题,这样问,学生懵住了,那样问,学生会豁然开朗;这样问,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而那样问,则会“一潭死水,水波不兴。”原因何在呢?我们以为,能否科学地设计出灵巧、新颖、易于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是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那么,课堂提问当如何设计,才更为科学有效而富有艺术韵味呢?

常见的提问方法有:1、以问激趣。2、以问引思。3、以问促读。4、以问代讲。5、以问温故。6、以问授渔。如一位老师在教《风筝》一课中就有几个很好的追问。1、作者为什么“不如躲到肃杀的冬天里去”呢?因为他不想看见春天。为什么不想看见春天呢?因为他不想看见春天的风筝。为什么不想看见春天的风筝,因为他不想触动内心的悲痛。层层剥笋,直指题旨。遗憾的是还差一个最有力的追问。即为什么怕触动内心的悲痛呢?因为作者在现实中不被大家理解的并不仅仅是这样一件小事啊,作者不被人理解的事还多着呢,他内心的痛苦也还多着呢。真是有一种知音难觅,欲说还休的味道啊。这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失望,教师忽略这一点是很令人遗憾的。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除了情感上的,还有思想上的,方法上的呢?这不就给学生指明了回答问题的思路吗?

钱梦龙先生在教《故乡》时有这样一个细节:“生:跳鱼为什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师:是啊,鱼怎么会有脚?生:有。师:什么鱼啊?生:娃娃鱼。师;你真见多识广,我想跳鱼也有两只脚,可是我没有见过,你们见过吗?生:(齐)没有:师:可是少年闰土就知道,这说明什么?师:闰土见多识广,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三是要有灵活多变的语言技巧(即“大量的交流”)。一堂语文课,听来能让人如坐春风,心情舒畅,与语文教师的语言修养息息相关。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教师的教学语言虽属日常口语,但又不同于‘大白话’。应该是加了工的口头语言,与随想随说的日常交谈有区别,教学用语既要有人民群众经过锤炼的活泼的口语,又要有优美严密的书面语言,教课时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实际上,于漪在这里不仅提出了一个课堂语言的锤炼问题,而且也提出了一个课堂语言的美感问题。课堂语言不仅要有规范、简洁、严密等等一般特质,更要有优雅动人,回肠荡气的美感效应。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每节课除了能按计划保质保量完成既定教学目标外,还理所当然应该以自己灵活多变的语言、丰富广博的知识,儒雅文明的风度来吸引学生影响学生,从而使学生经常能有一些意外的收获,尤其是教师的语言,更是最优质的教学资源。现在不是学生和教师交流不够,而是教师和学生交流不够。

假如教师的语言总是如一池静水,无波无澜,总是一个腔调,一种语速,一味的平铺直叙,就只能把学生带入昏昏欲睡的境界。而适时适度的语速、语调的抑扬却能使课堂变得起伏有致,富有生气。如果教师讲课时能够或娓娓而谈,明道折理;或心驰神往,妙语连珠,或纵情抒发,饱含深情。讲课人的声音能够时高时低,时快时慢,就像过峦的风,入夜的雨,缕缕吹香,点滴入土,而学生呢?既是在听课,也是在听音乐,听演说,听心跳。那该是一种多么美妙的享受。

有人说,完善的课堂语言应该有:诗歌语言的精炼、小说语言的生动、散文语言的优美、戏剧语言的传神、相声语言的幽默、演说语言的雄辩。还有人说,应该是讲述时行云流水、提问时准确到位,启发时生动形象,过渡时圆润自如,总结时简洁凝练。这虽然是一种近乎苛刻的要求,但它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追求的境界。

标准二:师生关系定位准不准?

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学生?赞可夫曾经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的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样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新一轮课程改革,尽管给我们带来了众多的新观念和新方法,但聚焦来看,最根本、最核心、最主要的原则就是要在教学全过程中真正贯彻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教育思想,过去我们总是提倡“尊师爱生”,实际上是把教师的角色神圣化了,并划定了师生双方一高一低的“尊”、“从”地位,而且因为教师并无尊重学生的义务,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总是受到抑制,所以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互尊互爱的关系,新课改下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平等对话的乐园,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双方应充分展示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使每一个学生感受到人格自主的尊严,感受到独特价值的存在,感受到精神相遇的愉悦,感受到心灵成长的幸福。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不纯粹是一种姿态,而应是心灵的平等。实际上,教师的姿态直接关系到师生关系是否亲密,课堂气氛是否融洽,语言交流是否顺畅。

只有从骨子里流露出来的爱心才是无处不在的爱心,只有从人格里生长出来的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

从社会学家的角度,人有三重生命:肉体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我们要保护学生的三重生命,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两端,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而相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我们更应该关注学生的精神生命。那么保护学生精神生命的例子却时时在我们身边发生着,只是我们没有注意罢了!(比如:一位老师上公开课,到了最后一个环节,这个老师说:同学们,我们来做一道判断题,你认为对的举右手,认为错的举左手。这时有一位叫王**的女同学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不知道哪是右手哪是左手?大家哄堂大笑,这个学生哪是右手哪是左手都不知道,难道不可笑吗?当然后来了解了一下她是一个后进生。但是,这一笑,却使王**同学的自尊心就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她的精神受到了挑战,老师,你想一下,如果是你,你应该怎样来保护学生的精神生命呢?应当说我们这位老师保护得很好!他怎么保护呢?他说:王**同学,请你看好,这是右手,这是左手(示范一下)!听课的老师包括其他的同学还是笑,有的大笑,有的掩口而笑。这个学生的精神生命继续受到威胁。下课后说不定学生还会说王**真笨,说不定还会告诉家长,说她哪是左手哪是右手也不知道,连她家长的自尊心也受到了损伤。这时老师又说:同学们,不要笑,这在心理学上叫暂时性遗忘!也就是说王**同学不是不知道而是暂时性不知道!据说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有一次居然忘了自己叫什么名字,那也是暂时性遗忘。大科学家都会遗忘,我们的王**同学有一次暂时性遗忘又有什么要紧?这个同学的自尊心受到了保护。再没有人笑她,更可贵的是这个老师继续说下去!我非常赞赏王同学,能提出这个问题?有什么问题提什么问题,敢质疑问难,这是学生学习的良好品质。我相信有这样优秀品质的王**同学肯定能学好的。这时,课堂上响起热烈的掌声。我想这掌声一半是肯定王同学,一半是肯定老师的行为,我觉得这个老师保护学生精神生命的案例是非常经典的!如果我们要编案例教学的话,这是个很好的例子,他不仅保护了王**同学的自尊心,还保护了王同学提问的积极性。不仅保护了王同学提问的积极心,而且还对其他同学起到了鼓舞和教育作用。)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在这里,教师的情感,应该浓烈似老酒,厚重如冬衣,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应力求倾注真挚,饱满的情感,使学生回味无穷,终身难忘。

标准三:看学生是不是课堂活动的主体。

学生是不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是不是绝大多数(或者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看教师有没有给学生提供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给了多长时间。应该尽可能地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自读、自学、自练、自我评价,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探索规律,逐步使他们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应做到可讲可不讲的不讲,一目了然的不讲,腾出时间去观察学生问题解决的进度与差异度,以根据需要再给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程度的帮助。 

有位教师上《社戏》,觉得很难处理好这篇课文,怎么让学生进入到教师希望他们进入的那种境界里去呢?他后来设计了“社戏探美”活动,让学生自读课文,并说,能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也是一个孩子心灵美的表现。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很美的地方并概括这种美。课堂上每一个同学都在找美,找到相关描写的句子,品读分析,并概括,一共概括了8种美:社戏的景美、情美;看戏朦胧美;偷豆美;农家兄弟情感美;童趣美;行文构思美;意境美;语言美。这些美几乎囊括了全文的所有内容。有很多同学在品读为何这些东西能给人以美感的时候,都说到了修辞、句式与形成这种美感的关系。整堂课就是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而且所有同学都在找。如果要用几句话来归纳一种良好的课堂状态的话,我想借用这么几句:1.课堂里要有学生发问的声音;2.课堂里要有学生讨论的声音;3.课堂里要有学生思想的声音;4.课堂里要有学生研究的声音。

标准四:学生参与的深入程度怎样?

语文教学的训练目标有两个,一个是思维的训练,一个是语言的训练。要通过你的创设情境,你的课堂设计,使学生有思想的砥砺与碰撞,有情感的体悟与交流,有美感的激发与生成;学生们有想要表现的欲望与空间。通过这些,有效地实现“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的目标。一个小学一年级教师某一节课要教6个生字,第一个教“日”,老师问,谁知道“日”是什么?生1:老师,我知道,“日”是太阳……生2:老师,我知道“太阳”是红红的,红红的太阳挂在天上。(注意,开始偏离老师的提问)老师没有制止,并开始评价:这个“挂”字用得好,了不得。第三个学生马上站起来,红红的太阳挂在蓝蓝的天上,旁边还飘着几朵白云。第4个学生:红红的太阳挂在蓝蓝的天上,旁边还飘着几朵白云,小鸟绕着白云飞来飞去。第5个学生:红红的太阳挂在蓝蓝的天上,旁边还飘着几朵白云,小鸟绕着白云飞来飞去,还快活地与太阳公公聊天。结果这堂课只教了4个生字,老师没有因为影响教学过程而打断学生的思维,反而让思维在相互碰撞、提醒中得到了发展。很显然,这是一堂成功的课。

还有一位老师教“爱”字,“爱”(愛)的本意是:用手(爪)捧着,用丝绸盖着(ㄇ),把最好的东西(心),送给朋友。摆出姿势,让学生会意,且理解。然后让学生写一句带“爱”的话。第一个学生写道:“我爱爸爸妈妈!”:第二位写道:“我爱老师和同学。”;第三位写道:“我爱张娟”。在他旁边的小女生脸红红的。老师说:“爱”是要把“心”挖出来给她的啊!你还爱她吗?那位学生回答:“这要让我考虑一下了。”多么生动有趣啊!且让学生永远记住了这个字的意思及写法。

有时候,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有争议的论题,让学生进行辨析、讨论、争论,表达各自不同的看法。如对《雷雨》中周朴园怀念侍萍这一点的看法,同学们就分成两派,一说虚伪,一说真实,双方引“书”据“典”,各抒己见,在热烈的讨论中,认识了人的复杂性,体会到了作品中人物的鲜活性、主体感。 

  这种过程,是观点与观点、知识与知识在语言上的交锋,在思维上的撞击,既是一种思维的训练,又是一种语言的训练。

标准五:既要看结果,又要看过程。

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互动与对话。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看学生是否参与了,投入了;是不是兴奋,喜欢。其次,要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思考过程。第三,要看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教师对学生是不是进行了有效的了解和引导。第四,从教师的角度看,是不是面向了全体,实行了因材施教。③ 在学生是否投入与参与方面,我们要甄别有效投入与无效投入,主动参与与被动参与。学生的参与与思维活动,应贯串课堂活动始终,我们一些教师,由于课堂设计不严密,往往一堂课只有十分钟,二十分钟的好课,如“CBA”篮球赛,某个球员只有其中一、两节发挥得好,其余时间发挥得不好。要解决这个难点的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参与语文实践,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学生在对事物进行认识的同时会获得独特的个人感受,从而不断认识自我和社会,发现自我,感受到自已的价值和成功感,在语文实践中不断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讨论教学活动中,要避免精英发言而冷落了大部分学生。

标准六:教师情感态度。

态度决定成败。教师在课堂上究竟是什么角色?怎样才能确保课堂的效率与生命力?教师要心甘情愿地从传授主角退而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与帮助者。具体来说,教师要在课堂上做到五个善于:一是善于倾听,谛听课堂里方方面面的声音,决定推进的速度;二是善于煽情;三是善于点评;四是善于把握问题解决的差异度;五是善于把握本节课的目标,一定不要忘了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这两个目标。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案例。一位名教师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假设你生命还有6个月,请回答,你最想做的事是哪些?为什么?你认为这一生中是否仍存在着遗憾?你的遗憾是什么?老师叫了一位名叫陈静的同学。 

生1:还有6个月,我会带着父母去全国各地著名的风景区旅游。因为我的父母生我养我这么大,还没走出过小县城。他们的全部精力和钱都花在了供我读书上。我最想见我的爷爷和奶奶,可是,可是……(生哽咽、流泪)

老师(轻抚生肩,示意坐下):她的爷爷奶奶去世了,可两位老人家慈祥的脸庞,亲切的关爱,从没有走出她的记忆。老师曾经在她写爷爷奶奶的文章后写下这样一句评语:忍不住流泪。是的,亲情的温暖,就像炉火的温暖,你需要靠近它,才会感受得到。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提出带父母一起旅游的想法,体现了她的孝心与报恩心情,老师尤其感动。让我们一起记住,在阳光灿烂的日子,带着父母一起上路。 

生2:我最想做的就是要与死亡斗争到底,永不妥协。 

师(带头为生鼓掌):我为你喝彩,你这是思想的成熟,生命的成熟。面对死亡的笑,是生命最壮丽的笑。大家还记得陆幼青与他的《死亡日记》么?在生命弥留之际,陆幼青安静地躺在放着一篮鲜花的病床前,用沙哑的声音微笑着说:“我还在继续与死神谈判。”这是生命的“大将风度”,难怪《死亡日记》的封面图案是一朵盛开的金色的向日葵。因为陆幼青心中从来没失去过太阳。正如他自己所言:“生命真是个奇迹,不管在哪一个角落,都有最美的风景,只要不轻易地关上梦想的窗口……” 

这位教师的话既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世界,又作了语言上的示范,既体现了语文工具性的特点,又体现了人文性的特点,使课堂成为诗意的课堂、情感的课堂、思维的课堂。

总之,一堂好课仿佛一面多棱镜,因观赏者的不同、评价角度不同,对同一堂课的评价也会呈现出千姿百态。好课的标准及其评价体系应该是开放的、多元的,一堂好课的评价不能一把尺子,一种刻度。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刘坚认为,面对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标准;面对不同的教师,应该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专家、听课者,因为对教育有不同的看法,也会有不同的标准。这反映了我们认识同一问题处在不同的层面上,我们需要逐步在教育价值观上取得共识,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和课堂教学实际,从语文教育价值观的高度,探究新课程背景下的好课标准,构建能够保护教师积极性的灵活而宽松的评价体系,为推进新一轮语文课改而努力。

①:曹爱民《只要你说:语文,我爱你》②:李赠华《一切写在脸上》

③:孔企平《好课看什么》④:贾志敏《让课堂充满活力》

⑤:张安龙《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  余宪《好的课堂教学应充满生命的活力》

 

追忆

【新课改下有效语文课堂评价标准之我见(必修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新课标下语文课堂语文味缺失和回归初探(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学论文)07-30

新课改后语文课堂上的硬伤(网友来稿)09-22

新课改教学总结05-21

新课改教学反思10-22

新课改生物教学总结06-15

语文新课改教学总结08-01

有效的教学反思07-08

有效的教学总结11-24

新课改语文教学反思10-09

新课改语文教学反思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