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语文课堂语文味缺失和回归初探(九年级必修教学论文)

时间:2022-12-16 22:17:24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新课标下语文课堂语文味缺失和回归初探(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学论文)

 【摘要】:语文教学要落实新课程目标,必须要有“语文味”,但是,当前语文课堂却常常出现语文味不足或缺失的现象,产生这种缺失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让“语文味”走在归家的路上?面对这些问题,笔者做了一点初浅的探讨。

新课标下语文课堂语文味缺失和回归初探(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学论文)

【关键词】: 语文味  语言  缺失  激情  回归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堂要落实这些目标,最重要的是要体现语文特点、语文规律,换言之就是:语文课必须要有语文味。

    所谓语文味,是指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让他们在把握语文这一重要交际工具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精神。它是语文教学应具有的一种特色,也是语文课堂应追求的一种境界。

但现在很多课听完后,旁人如果不看课题,根本不知道是上语文课,总让人误以为在上“自习课” “地理课” “政治课”“自然常识课”或“录像欣赏课”。课堂上,教师要么面无表情地照本宣科,不敢越雷池半步,学生呢,有的恹恹欲睡,有的在做其它学科的作业,有的在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不着边际的话,整个课堂死气沉沉,激不起半点涟漪。要么标新立异,搞一些脱离文本的综合性的大杂烩课、不伦不类的合作探究课、热火朝天的录像欣赏课等。这节课讨论介绍,那节课自学翻阅,让学生充当所谓的主体,教师只提供几个题目,其余放手给学生,字词句理解让学生自行解决,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课后完成(试问:学生真正能自己解决的有几人,真正能自己完成的有几个?尤其是我们这些农村中学)。语文课堂特别是公开课,很少看到教师站在讲台上,而是请学生在上面指指划划,有时羞羞答答,有时嘻嘻哈哈,还美其名曰:“让学生主宰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笔者曾到本县和外县一些兄弟学校去听过课,也跟一些语文同行交流过,结果大同小异。我们觉得眼下新教材使用中,虚的无用的东西渗进课堂太多,实的有价值的东西教给学生太少。说得公正客观一点,某些语文课堂“语文味”变了,它走了调,变了辙,甚至“语文味”没有了。

    那么,造成语文教学“语文味”不足或缺失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笔者认为:

㈠、是语文教师自身缺乏激情。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导者,语文味的生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一个感情丰富的语文教师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教课文,会把自己的情感冲动传递给学生,会用自己新鲜的学识、丰富的情感去解读作者,品味语言,会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滋润学生心灵。

而现阶段,我们有些语文教师却是感情内敛,语言干瘪,声调平缓;学生则目若呆鸡,昏昏欲睡。一节课下来,老师叫累,学生也觉得累。其实这些教师不乏学识,不乏内涵,课堂上也不乏精辟,缺乏的就是激情。一个缺乏激情的语文教师,无法对文本的情感进行再创造,也就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与作者、与作品中的人物对话,并从中受益了。

笔者前几天听过这样一堂语文课,上的是杨绛的《老王》,文章情真意切,真挚感人。教师备课时能紧扣课标,打破常规,从文本的插图入手来画说老王,接着感知全文走近老王,然后合作探究评说老王,最后拓展迁移纪念老王。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认真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有些精彩词句也在着力推敲,但学生就是提不起精神,整个课堂好像一滩死水。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是教师没有真正走进文本情境,没有被文本中的人物感染,也就无法引导学生去亲临老王临终前送香油和鸡蛋的场景,听老王说的,看老王做的,师生自然无法开展积极有效的文本对话了。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一千次的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智力的发展。”课堂教学有的败笔就在于教师或对所教文本的情感美把握不住,或把握住了也不善于引导学生,而自顾自的“自作多情”。这些都导致语文教学“语文味”的不足或缺失。

    ㈡、是教师曲解了新课标理念,以为新教材必须要有新教法,那些朗读背诵、品词赏句便不是新理念,于是痛快地抛弃许多传统的优秀语文教学法,大刀阔斧地拓展延伸、赏心悦目地亲近媒体。具体表现有二:

1、拓展过度,与综合结缘太深

    新课标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崭新理念,“大语文”教学观也得到进一步推崇,在这种背景下,语文教学更加强调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更加注重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所以,恰到好处的拓展是对现有教材的有益补充和提高,对发展学生的能力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有的教师为了丰富课堂内容,将大量的非语文元素源源不断地搬进课堂:简略的背景交代变成历史演义,作家作品介绍变成人物掌故,只要跟课文内容稍有牵连,天文地理都扯进去,一味搞课外延伸,而忽视语文课程本身的教学目标。

如学习《卧看牵牛织女星》,不把重点放在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上,优美语句的品读上,而用绝大部分时间津津乐道天文学方面的知识。学习《珍珠鸟》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欣赏作者对珍珠鸟细腻、人性化的描写上,而花大半节课时间开设“多元论坛”,设想多种身份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一味搞课外延伸,过度重视学科综合、淡化学科界限的做法,不仅使语文课程“肥人田、荒己园”,还失掉了语文独有的真味。

2、音像过多,与媒体贴心太近

勿庸置疑,多媒体宽泛的资源环境,动感直观的画面,便捷简易的操作,颇受广大教师青睐。特别是 “公开课”,对于多媒体的运用更是不可或缺。然而,集中了过量声音图像信息的课件在课堂上的充分运用,不仅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而且过于直观强烈的视觉冲击,一再干扰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于是学生琅琅的读书声,在欣赏图片与音乐的过程中“日薄西山”,学生天马行空的思维空间在多媒体的泛滥展示中渐趋狭窄,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悟在多媒体富有动感的演示中浅尝辄止。

有位教师上《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开门见山简介了作者作品后,便要求学生表演鲁提辖酒楼偶遇金氏父女一事(课前排练),引出“拳打镇关西”的情节,接着便让学生观看电影,故事扣人心弦,学生不断地喊“哇” “哇”,教师应学生要求,把影片一连放了两遍,剩余时间安排学生填写表格,明确鲁提辖那三拳分别打在哪个部位,用哪个比喻来形容。这堂课就这样在学生们震耳欲聋的“鼻子、眼眶、彩帛铺……”的呐喊声中匆匆结束。至于文本中传神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学生已没有兴趣也没有时间再看上一眼了。

这种以声像的欣赏代替语言的品味,用视频代替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的做法必将导致语文课堂“语文味”的缺失。而语文味的缺失,势必使“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成为一句空话。所以,如何使语文课堂日渐消失的“语文味”回归,便成了刻不容缓的任务。 

那么,怎样才能使“语文味”走在归家的路上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㈠、提升教师素养,挖掘语文味回归的活力源泉。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语文教师文化底蕴越深厚,他的语言感染力就越强,就越能唤起学生与作者和文本的情感共鸣,他的课堂也越有语文味。反过来,一个自身语言贫瘠干涸,安于就事论事,照本宣科的语文教师无论如何也很难把课堂变得有滋有味的。所以,要使语文课堂焕发出语文味,教师必须具备如下素养:

首先要有强烈的敬业精神,要热爱语文教育事业。只有以语文教学为乐的教师,才会全身心投入到对文本的阅读和作者情感的体验中,才会很自然地把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快乐体验传递给学生,这样上出来的语文课才容易有语文味。

其次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准。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知识的构建者和创造者。这样的角色要求语文教师要有较为丰厚的专业知识素养。如果一名语文教师脑海中没有几百首诗词,一百多篇古文,几十部中外近现代名著的印迹,没有几个自己所钟爱、崇拜的文学作家,自身的语文味都不浓烈,还要让课堂充满语文味,学生充满语文味,恐怕是痴人说梦。

此外,由语文学科的特性决定,语文教师除了“专”外,最好还是杂家。其知识构建中各方面的知识最好都能有所了解,如音乐、美术、天文、地理等。而在杂的同时,还要能不断的了解新知识,新动态,特别是学生们喜爱的一些青少年作家的作品,否则会与学生形成“知识上的代沟”,甚至变为情感上的代沟,最终影响到课堂的味儿。 

㈡、净化语文课堂,纯化语文味回归的教学环境。 

语文课就是语文课,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牢固树立语文学科意识,使一切教学手段都围绕语文教学的需要来展开,绝不能因为多媒体的使用而改变语文的教学常规。对于文本中存在的那些自然科学人文知识,要为我所用,把它们作为拓展语文味的沃土,点到为止。要把不是语文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

首先要突出朗读的训练。

“没有朗读的语文课只是课,不是美的语文课,语文课,老师必须与学生一起美美地听,美美地读”(余映潮语)。朗读可以把文本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把文中静止的感情变为真情实感,把人带进文本情境中,毫无障碍地接受课文内容的熏陶感染。如学习《山中访友》,可以以“朗读”为突破口,通过自由朗读、教师范读、美读、寻读等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形象思维,联想想象,再现逼真情境,使语文课堂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其次要突出语言的学习。

语文味的创始人程少堂老师曾说过:“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深处。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儿,就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和心灵去触摸语言文字,穿行在字字句句的“密林”中,品味再三,构建出一个使心灵震颤飞扬的快乐过程。课堂上的语言学习可采用这些方法:听范读,利用听觉学习语言;朗读自己喜欢的语段并说出喜欢的原因;揣摩某些词句的作用与妙处;仿写某些经典句段;抄写精彩句段,并用比赛的方式当场背下。

最后要突出情感的激励。

语文是最富有情感美的学科,语文教师应能够准确抓住教材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并在二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而教师要想使学生受到文本情感的感染和激励,首要的是自己要情动于中,要深入文质兼美的文本中,深受感动。只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学生。要不然,文本蕴含的情感再丰富,教师体会不出,引导不得法还是无法让学生理解和把握。

总之,语文课堂要落实新课程目标,必须要有“语文味”,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只有牢固树立语文学科意识,用语文独有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去丰化和磁化语文教学过程,语文教学就会美味远播。

【参考文献】: 

①、《语文课程标准》

②、于漪《以情激情  体验感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年第7期

③、程少堂《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语文教学通讯》2001年第17期。

 

黄花菜

【新课标下语文课堂语文味缺失和回归初探(九年级必修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语文必修教学计划03-14

《语文新课标》教学反思04-20

语文必修一教学计划03-29

语文课堂教学心得02-25

语文课堂教学总结05-13

语文课堂教学反思11-02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01-27

语文课堂教学反思范文04-22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反思04-13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总结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