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云识天气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看云识天气》
授课班级:句容二中初二(3)班
授课时间: 2000年6月6日 第三节
授 课 人:罗 家 寿
教学目的:
一、学习并启发学生运用条分缕析的方法去观察研究事物。
二、理解生动的比喻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体会说明语言 准确性。
教学重点:掌握总分结构顺序及分类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生动的说明表现抽象、复杂天气特征。
教学时间: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出示小黑板、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二、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云”和“天气”有着密切关系,看云可以辨别,推测 天气的好坏,这篇说明文是怎样把有关云和天气的气象 知识告诉我们的?
三、讨论全文结构。
四、着重研究一、二部分层次及语言特色。
(一)讲读第一自然段
1、朗读首句提问什么叫“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2、哪些语句分别说明“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3、朗读指出修辞手法?
4、这一节按什么顺序写的?
(二)分析第二自然段。
1、朗读并背诵指出概括说明作用。
2、往往”、“常常”两个副词起什么作用?
(三)详细研究各种云同天气的关系。
1、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形状、位置、厚度怎 样,是什么样天气?
2、雨天的“招牌”呢?三种云的特点、高度、厚度、颜 色在怎样变化?
3、“改名换姓”、“躲藏”是什么修辞手法?
4、从积云到积雨云,则是夏天出现的一种特殊情况,它 的变化速度和以上有什么不同呢?
5、归纳与第二节关系。
(四)讨论如何根据云的光彩,推测天气的情况。
1、云上有哪几种光彩?(晕、华、虹、霞)
2、这些光彩特征怎样?预示着什么天气?
3、引用谚语有什么作用?
五、讨论最后一段作用。
1、观察云的形状、光彩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2、如何才能掌握它的变化规律呢?
3、最后告诉我们局限性作用?
六、总结课文。
七、布置作业:
1、说出收集的有关气象谚语试辨识天气。
2、完成练习二。
板书设计:
看 云 识 天 气
(观察) (推测) (天气的变化)
一、总说云的变化同天气关系。 [总] {现象}
姿态万千, 变幻无常。 (总)
有的像-----有的像-----(比喻、排比) 刚才-----一霎时------ (对比) (分)
“云就像天气的招牌” (总 )
二、分说云的形态、光彩同天气变化的关系。(分类说明) [分]
1、形态:经验:(高、轻、薄) 往往 晴;(先总后分)
(低、厚、密) 常常 阴。
2、光彩:晕、华、虹、霞
三、概述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和局限性。 [总] {本质}
语言生动 用词准确 条理清楚
通俗形象 科学性强 层次分明
(比喻、拟人、排比 (一般、可能、渐渐等)
对比、引用;谚语) 幻灯片内容: (一)云的形状与天气关系
云 类 形状 特征 天气
卷 云: 轻 晴
卷积云: 高
积 云: 薄 朗
高积云:
卷层云: 低 阴
高层云: 厚
雨层云: 雨
积雨云: 密 雪
(二)、云的光彩同天气关系 (略)
板书设计:
看 云 识 天 气
(观察) (推测) (天气的变化)
总说:看云可以识天气。[总-分-总] [现象]
条理清楚 高、轻、薄
层次分明 形态 (分类)
分说:怎样看云识天气。 低、密、厚 (先总后分)
(分类) 光彩:晕、华、虹、霞 [本质]
总说:意义与局限。
用词准确 往往、常常
科学严密 一般、可能、渐渐等
语言通俗 像.....像.....;刚才-----一霎时------;“招牌”;改名换姓
生动有趣 比喻、排比、对比、拟人;谚语
幻灯片内容:
(一)、云的形状与天气关系
(二)、云的光彩同天气关系 (略)
《渔夫的故事》教案
罗家寿 97.4.21 初二(7)
教学目的:
一、理解渔夫和魔鬼两个艺术形象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二、懂得故事用对话推动故事情节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复述故事理解艺术形象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教学难点:运用对话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教学构想:
本文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动人。教学中由故事入手,理解艺 术形象所蕴含的深刻意义,进而故事用对话推动故事情节的写作 方法,采用由表及里的方法学习课文。教学中重视朗读对话和复 述,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计划两教时完成:
第一教时,着重复述故事理解艺术形象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第二教时,重点解决运用对话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第一教时教学过程:
一、出示小黑板,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二、板书课题,导入课新:
1、《渔夫的故事》选自什么地方,是本什么样的书?
2、《天方夜谭》为什么又叫《一千零一夜》?
三、复述故事,理清情节。
发生:渔夫捕到黄钢瓶;发展:遇见魔鬼;
高潮:魔鬼要杀掉渔夫;结果:渔夫战胜魔鬼。
四、分析课文一至四节。
1、故事的开头给我们交代了哪些要素?
这和一般记叙文有什么不同?
2、为什么要交代渔夫捕鱼的规矩,哪一词语写出了高兴 心情?
3、哪些词语魔鬼由青烟变成全过程?
4、按怎样顺序描写魔鬼的,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5、小结:渔夫捕鱼,遇见魔鬼。
五、分析五至十五节
1、魔鬼是怎样来报答这个救命恩人--渔夫的呢?
2、分角色朗读:
要求:①读出人物感情来。 ②注意“啊”的连音现象。
3、魔鬼的恩将仇报说明了什么?
六、分析十六至二十五节
1、渔夫是如何对付这巨大而狡猾的妖魔的呢?
2、分角色朗读。(渔夫;魔鬼;叙述人。)
3、分析渔夫的心理活动和动作。
4、小结:
渔夫以自己的机智战胜了魔鬼,并告诫后人记取教训。
5、讨论:
(1)、有无魔鬼存在,渔夫战胜魔鬼说明了什么?
(2)、作者写魔鬼的目的是什么?
(3)、小结:
人们只要发挥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坚决斗争,就一定 能战胜貌似强大,而实际上愚蠢软弱的魔鬼。事实中并无 魔鬼存在,魔鬼象征着貌似强大,本质虚弱愚蠢的敌人, 渔夫象征着富有智慧,勇敢的劳动人民。通过写魔鬼揭露 敌人的残暴和愚蠢,歌颂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六、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找出渔夫与魔鬼的对话并考虑对推动情节 的作用。
2、完成“思考和练习二”。
板书计划:
渔夫的故事 [民间]《天方夜谭》谈
渔夫: 魔鬼:
(害怕)
遇见魔鬼 ......象...... 面目狰狞
(比喻、排比)
......象...... 凶恶可怕
...别...不敢... 哀求活命 貌似强大
内心虚弱 本质虚弱 (认识) 无恶不作
识鬼本性 正因为...才... 卑鄙狡猾
...非...不可... 吃人本性不变
(斗争) 摇身一变
设计引鬼 缩... 钻... 重钻瓶胆
愚蠢可笑
智勇胜鬼(胜利)
告诫他人(教训)
小结:记事简洁完整,情节曲折动人。
《小桔灯》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的:
1、认识小姑娘在黑暗社会表现出的镇定、勇敢、乐观精神。
2、理解“小桔灯”对烘托小姑娘精神作用。
3、揣摩修饰词语对增强语言表现力作用。
教学重点:小姑娘精神与我思想感情变化的影响与突出作用。
教学难点:环境描写与象征意义。
教学设想:
1、安排两教时。布置按提示预习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2、(第一课时):突破特定背景中文题、主人翁、“我” 的活动线索与感情变化之间内在逻辑关系。
3、(第二课时):刻画人物的方法,揣摩词语的表达作用。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二、检查字词。(出示小说黑板)
三、找学生试复述。
四、简析文章情节结构。
五、分析时代背景和写作意图。
1、哪些语句描写了天色?两处描写“小桔灯”说明了什么?
2、为什么要用“小桔灯”作标题呢?文章线索是什么?
3、集体朗读第10节体会象征意义。
六、分析小姑娘形象:
1、偶遇时是怎样描写小姑娘外貌、年龄、衣着的?
2、探访时写了哪些内容,表现小姑娘什么品质?
3、哪些地方写出“我”的感情小姑娘的感情?
七、归纳“我”的感情线索。
八、布置作业:
1、抄写字词。
2、熟读课文,背诵第10节。
3、说出课文怎样表现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精神的?
第二课时:(略)
板书设计:
小桔灯 冰心 象 (1-4) ( 5 -- 10 ) (11-12)
1945重庆 征 偶遇 探望 送行 怀念
阴沉黑暗 幼小 瘦弱 家境贫寒 浓雾笼罩 小姑娘 挪,摘,惊,谢。 愣 、笑、 安慰我
(朦胧) "只要...就... 年夜饭 一定会回来(镇定)
“迷茫” "我" 画、按 (勇敢)
大家都好 (乐观)
环境 : (怜) (爱) (赞) (念)
(自然社会) (受到鼓舞)
眼前有无限光明
曹刿论战
授课班级:句容二中 初三(七)班
授课时间: 1995年12月17日 第五节
授 课 人:罗 家 寿
教学目的:
一、认识“取信于民”及国家有难时挺身而出的负责精神。
二、学习围绕中心有详有略的写法。
三、掌握“焉”“狱”等文言虚实词用法、句子成分省略。
教学重点:“取信于民”思想及有详有略的写法。
教学难点:文言词句的理解。
教学设想:
一、安排二教时。
二、紧扣文题用战例激发兴趣理解课文内容带动文言词句 的教学,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采用导读法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简介作者及出处。
二、释题导入课文。
1、这一战役发生在什么地点?命名为什么战役?
(长勺之战)
2、课文怎样交代战争发生时间、交战双方、战斗实力?
(十年春 齐师伐我 齐强鲁弱)
3、战争结果如何?“伐”字说明弱鲁胜强齐原因有哪 些,关键在于谁?(曹刿 论)
4、曹刿在几个不同时期“论”的?
(战前 战时 战后)
三、串讲第一段并分析曹刿这一人物。
1、曹刿在什么情况下出来论战?对他的行动别人抱什么 态度,曹刿抱什么态度?由此看来他是怎样的人?
(公 将 战 仓卒应战)
(肉食者鄙 远谋爱国)
2、曹刿同庄公围绕什么问题论的?迎战条件各是什么?
官绅 弗从
(何以战? 神灵 弗福 )
百姓 可以一战
3、归纳:论战前的政治准备。
两千多年前曹刿能清醒地认识到民心所向、取信于民 这一战争的先决条件是难能可贵的。
四、朗读落实字词。
刿 间 属 鄙 浮 帛
师 伐 狱 虽 牺牲
遍 福 焉
可以 何以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背诵第一段。
2、预习二、三两段,比较内容详略。
板书设计:
曹刿论战
《左传》[春秋]左秋明作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字词: 十年春 长勺
强齐伐弱鲁 一、战前:论政治准备。[详]
官绅 弗从
曹刿 何以战? 神灵 弗福 (远谋) (鄙) 百姓 可以
[取信于民]
(略) 二、战时:论战机。 [略]
弱鲁胜强齐 三、战后:论战因。
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语 文 教 研 组 罗家寿
学习洋思经验,推广市教研室“导学、精讲、勤练”六字教学法关键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语文课而言,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认真备好课
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备课。因为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之基础,根本之根本。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即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细,明确教学目标,掌握课文的重点内容。只有知道学生该学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该教什么,否则,闭着眼睛捉麻雀,大抵是无效劳动而已。教学目标决定课堂教学的方向。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抓教学重点问题,前文已经论及,但需要一提的是,有些课文,如《故乡》,它不仅有重点,还有难点和要点,而这些又是一个有机的辩证的统一 体,备课时忽视不得。《故乡》的重点是写闰土和杨二嫂不幸遭遇;难点有好几处,如自然景物描写及内容深邃,含义深湛,富有深刻哲理意义的最后一段课文;要点是写“我”“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经过情况,突出地写了“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这些丰富而重要的内容,只有认真备课,深钻教材,才能准确把握,深刻理解。
二、注重能力训练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能力是在训练过程中培养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把着力点放在能力训练 上。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彻底改革以知识学习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 系和以教师讲析为主的基本教学形式,而代之以能力训练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系和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主动学习和练习为主的基本教学形式。要坚持以训练为主线,使教和学都成为训练的手段,在听说读写训练的全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掌握字词句章等知识。为了使训练更有成效,教师必须善于设计,精讲巧问,即使是一般的课堂提问和练习也要着眼于能力训练。如《桃花源记》的教学,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妻子”在文中是一个词,还是两个词?本文中像这种文字形式相同而古今词义不同的情况,你能找出几例?提这个问题的目的是理解“妻子”这一古今词的意义,但它在提问方式上却转向操作能力的要求,这就使学生的求同思维和归纳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三、突出重点内容
语文教学要主则详,次则略,不可平均用力,或按照“作者介绍、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种八股味很浓的程式化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就难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教学效率必然低下。教师必须做到,“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饮。”即紧抓住课义的重点,牵动人隅而提挈全篇,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听潮》一文,这是一篇优美的以景抒情的散文,内容很丰富,阅读它不仅是一种美的享受,艺术的欣赏而且也可以从中受到深邃的人生的启迪。要教好这一课,关键在于指导学生朗读。但 是,首先要对课文中那哲理性的主题有所理解。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才能懂得这“伟大的乐章”的深刻含义。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课文内容呢?那就要抓重点。《听潮》的重点就是:海的“沉吟”与海的“愤怒”。紧扣这一重点进行教学设计,就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四、合理使用时间
“效率”的含义,就是指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收获。 衡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如何,主要看有效教学时间,即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习得技能、形成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 时间。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45分钟的利用率。例如,我在教这《孔已己》一课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在预习中阅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课堂上以“鲁迅为什么给主人公起个‘孔乙己’这个名字”为题,启发学生设想一下孔乙己是怎样的人,然后与学生一起讨论“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句话的作用,再让学生思考“孔乙己处在怎样的一个社会里”、“为什么孔乙己出场才可以笑几声”两个问题,最后以“孔乙已是怎样的一个人?可怜吗?可恨吗?可爱吗?”启发学生归纳课文。这样教,不仅节省了教学时间,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
巧播一粒籽,催发众心芽
句容市二中 罗家寿
初二年级是学生大分化的阶段,怎样及早地做好转化工作,有效地防止分化,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学期中我协助团支部把新团员的发展工作落实到了实处,收到了极好的效果。主要有两个基本做法:一是明确思路,完善步骤。在纷繁复杂的班级工作中,把这一工作放在重点位置并使其贯穿整个学期。按照宣传发动,组织培训,提出申请,自我总结,组织考察,公开评议,发展宣誓的步骤逐一进行。二是制定标准,明确要求,对中差生也网开一面。如确立进步大,转变快,巩固久,品学优等为发展条件。这一工作的开展有效地带动了其他各项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从中我感觉到,班主任工作不能停留在完成学校任务的低水平上,主要甚至于唯一地成为贯彻学校有关班级工作的传声筒,要创造性地工作。在这一工作中,我觉得首先较好地运用了正面教育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内在动因,激励学生朝着这一目标不余遗留力地为之奋斗;第二是选择了合理的施教时机,及时引导、充实、调整了这一年龄段的求胜、求知心理。第三,认真地组织班级活动,明确的目的性、周密的计划和严密的组织体现了学校教育趣善求美性,使学生在浓厚的环境氛围中带着向上进取的愿望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巧播一粒籽,催发众心芽。
素质教育呼声日高,培养时代需要各具个性的合格公民任务愈显艰巨,让我们用创造性的工作,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
周总理,你在哪里
授课班级:句容二中 初二(3)班
授课时间: 1999年12月15日第4节
授 课 人:罗 家 寿
教学目的:
1、领会诗中包含的人民对总理的无比深切的怀念之情。
2、理解巧妙的结构和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对创造诗歌意境、抒 发感情表现中心的作用。
教学重点:朗读理解诗中包含的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入诗人创造意境。
教学构想:
周总理与世长辞二十余年,学生的感情认识与诗歌反映的特定背 景与人物都有一定的距离。教学本诗采用看插图、讲故事、说背景、 听朗读等多方铺设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意境,准确理解诗歌内容与 感情。
采用导入----朗读----体会----朗读----总结的方法领会感情,分析巧 妙的结构与修辞手法。
教学过程:
一、设计导语,烘托气氛,激发感情。
1、板书课题并题解。
(1)、简介周总理。
a、看课本前插图。
b、引导学生讲周总理在不同时期的革命故事片段。
c、提示: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与世长辞。“四人帮”不准人们悼念。 面对“没有遗产,没有子女,没有坟墓,也没有留下灰…”鞠躬 尽瘁为人民的好总理,谁都禁不住悲痛欲绝。1977年1月,总理 逝世一周年之际,诗人柯岩怀着真挚的感情写下了这首抒情诗。
d、出示小诗,集体诵读。
“鞠躬尽瘁几十年,终生为革命,功比泰山高,英名万古扬。”
(2)、揣摩题目中“你”字。
周总理已逝世,已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人民是多么希望再看到 他和蔼的容颜,再聆听到他亲切的教诲用第二人称“你”要比用第 三人称“他”更能直接表达这种感情,所以感情显得更强烈、更亲 切。全诗正是从这一问句出发,鼓起了想象的风帆,展开了抒情的 翅膀,抒发了无尽的思念。
(3)、分析题目中“在哪里”与诗内容之间提挈照应关系。
二、教师朗读全诗。(或录音)
三、分析结构,理解诗人巧妙的构思。
1、全诗分三部分:
(1节)思念;(2-6)急切的寻找;(7-9节)无尽的怀念。
2、六幅生动画面,体现了总理哪些高贵品质?
(1)、以高山为背景,体现总理忠于革命。
(2-4)、以大地、森林和大海为背景,体现总理与人民心连心。 (5-6)、以世界和天安门广场为背景,体现总理鞠躬尽瘁品质。
3、分析巧妙的构思。
以呼唤为线索展开联想,采用“呼唤-寻找-回答”的新形式。表现总 理与人民心连心,歌颂总理鞠躬尽瘁的品德,表达亿万人民怀念总理深层 感情;呼唤、回音都是虚写,而一幅幅画面却是总理生前工作 的 真 实 写 照。虚实结合的写法,激起了人们对敬爱的周总理深 切的怀念之情。
四、选讲最动人的画面,扩展联想,激发情趣共鸣。
五、指导学生朗读。
六、分析拟人和反复修辞的手法作用。
连续和间隔反复作用:强烈的感 染,急切的感情,雄浑的气势。
七、布置作业。
1、朗读背诵全诗。
2、完成“思考和练习一”。
板书设计:
周 总 理, 你 在 哪 里
柯岩
呼唤:你在那里啊,你在那里
功劳卓著 高山 革命征途 首 揭
平易近人 大地 农村大地 革命需要的 尾 示
鞠躬尽瘁 寻找 森林 深入工地 每一个地方 呼 主
伟大崇高 大海 边防哨所 应 题
世界 无处不在
应答 广场 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赞颂):永远活在人民心里
(虚) (实)结合,构思巧妙
拟人、排比、反复-强烈感染,急切感情,雄浑气势
作者邮箱: luojiashou@sohu.com
【看云识天气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看云识天气 教案教学设计04-14
《看云识天气》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04-14
《看云识天气》教案设计01-21
《看云识天气》(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看云识天气(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看云识天气》教案08-28
看云识天气教案03-28
《看云识天气》教案03-06
《看云识天气》教案优秀03-23
《看云识天气》优秀教案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