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项羽之死(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项羽之死》
〖学习目标〗
①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②通过三个场面,分析人物形象,培养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③探讨项羽悲剧性格与乌江自刎的原因。
〖学习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鲁迅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人把《史记》誉为悲剧英雄的画廊,而其中西楚霸王项羽是悲剧画廊中的绝代典型。“项羽之死”这个片断便是这部旷世悲剧的最后一幕。“乌江自刎”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历史把版面留给了刘邦,楚河汉界的真正含义从此变成了性质,寄居在中国象棋棋盘上。“喑哑叱咤,千人皆废”的英雄死了,留给我们无数读者的是掩卷闭目思索、拍案而起的长叹。
二、朗诵全文
1、结合书下注解,疏通文意,确定重点词、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
2、设疑、解疑:通过交流、讨论,解决心中疑惑。
3、提交问题,共同讨论解决。
学生按照要求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收集学生的疑难问题。
三、知识积累
师生共同疏理文言基础知识,教师用多媒体归纳重点字词句。
1、重要字音
垓()下 骓() 数阕() 马骑() 麾()下 属()者 田父() 绐() 自度() 刈()旗 王()我 被十余创()
2、通假字
骑皆伏曰(服) 乌江亭长yì船待(舣)
3、古今异义
期山东为三处(山的东面) 地方千里(土地方圆)
4、词类活用
项王军壁垓下(名词作动词,本指军垒,此处为设营驻守)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名词作动词,唱楚歌)
项王则夜起(名词作状语,连夜)
直夜溃围南出(形容词使动,使……溃;名词作状语,向南)
身七十余战(名词作动词,亲身参加)
令诸君知天亡我(动词使动,使……亡)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名词使动,使……为王)
5、特殊句式
项王则夜起,饮(于)帐中(状语后置)
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定语后置)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定语后置)
汉骑追者数千人(定语后置)
所当者破(被动句)
然今卒困于此(被动句)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何……为”,固定结构,由副词“何”与语气词“为”构成,用于询问原因或反诘。可译为“为什么……呢”“怎么……呢”等)
6、翻译下列句子。
①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汉军把楚人都征服了吗?他们那边楚人为什么这么多呀!
②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我所抵挡的敌人都被打垮,我所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来没有失败过,因而能够称霸,据有天下。
③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
④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悬赏征求我的脑袋,我就把这份好处送你吧。
⑤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能跟上项羽的骑兵只有下一百多人了。
四、布置作业
1、复习巩固本课文言基础知识。
2、思考:“项羽之死”给我的启示。
第二课时
五、研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1、教师导入
项羽的形象:英雄、莽夫、勇猛、有勇无谋、自负、妇人之仁等。)
请大家一起来朗诵《垓下歌》。从这一诗歌当中,大家感受了怎样的一个形象。(明确:勇武、柔情、悲壮)。项羽这一位历史人物的形象是多面性的。这首诗歌是他性格一个方面的展示。下面我们就去体验下这位悲剧英雄其他方面的性格特征。
2、课文描写了几个场面?
明确:垓下被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
3、描写项羽在“四面楚歌”时动作行为的五个词是什么?表现了项羽什么思想性格?
明确:惊-起-饮-歌-泣,刻画其多愁善感的性格侧面。
4、第二段中项羽对部下的话占了很大一部分。请认真阅读,分析这些语言反映了人物什么性格?
明确:“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极端的自负;“为诸君快战”,勇武。
5、第三段中项羽有三次行动,请分别找出,从中可见项羽是个什么样的人?
三次行动:
第一次:项羽--大呼、驰下、斩将
汉军--皆披靡
(提问)遂斩汉一将”中的“遂”字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意作用?
明确:说明项羽“斩汉一将”轻而易举,从而表现出项羽的勇猛善战。
第二次:项羽--嗔目叱之
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通过对比,表现出项羽的勇猛。)
第三次:项羽--弛,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亡两骑
(教师总结:三次行动,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项羽如猛虎一般的气势和战斗力,英武形象栩栩如生。非常精彩!)
(提问):三次行动之后,有一段项羽与部下的对话,有什么作用吗?
明确:说明项羽刚才的勇猛杀敌主要是向部下证明他的失败是“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勇猛、自负。
6、为什么项羽“欲东渡乌江”,却又在有船可渡的时候不渡了呢?
明确:亭长的话使项羽心中产生深深的“无颜见江东父兄”的羞愧之意,所以决定不渡乌江。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知耻重义。
补充:项羽在乌江边拒渡,赐马,赠头,表现了人物哪些性格?明确:知耻重义。
7、教师小结:
项羽的形象跃然纸上:有诀别美人名骓的血性柔肠,有感天怨时的自负自叹,有拼死决战的勇猛刚强,有乌江拒渡的知耻重义,有赐马赠头的豪侠意气。正如古人云:“精神气血,无所不具。”
8、四面楚歌之时,项羽慷慨悲歌,有人说项羽失天下的最后时刻所心疼的只有宝马和女人,你同意这种说法吗?项羽慷慨悲歌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性格?
明确:爱女人是重情,爱战友是重义。项羽慷慨悲歌表现他多情善感,男儿有泪不轻弹,何况男儿中的男儿,这里写项羽“泣数行下”,渲染出一个末路英雄。
9、项羽悲歌泣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这个场面说明了什么?
明确:众位勇士对项羽的畏惧和尊敬。左右随从对项羽的怜悯,不忍心看到他哭泣,写出项羽处于绝境时的凄惨状况。
10、项羽面临失败时,多次强调“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表现了项羽怎么复杂的心里?
明确:表现项羽对自己的战斗能力充满自信,又无法改变现实灭亡的现实,认为是天命安排。
11、你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真是“天之亡我”吗?你认为是什么造成项羽失败?
性格缺陷:优柔寡断,匹夫之勇
政治错误:不懂笼络人心,残暴凶狠
军事失败:分封天下,养虎为患
命运的捉弄:鸿门宴会,田父指路
红颜祸水:儿女情长,沉迷女色
六、人物评价
1、历史上众家对于项羽的评论:课后有几首评价项羽的诗歌。大家小组讨论,看看这些诗人是从那些角度去利用这一历史事件的。
明确:①杜牧对项羽的评价:男儿当包羞忍辱,能屈能伸。②王安石对项羽的评价: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劳师哀兵,败势难回,不可卷土重来了。③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做人必须要有尊严节气。生作人杰,死为鬼雄。⑤毛泽东对项羽的看法:要抓住战机从胜利走向胜利沽名学霸王,不知勇追穷寇,放虎归山啊!
2、刘邦对项羽的评价。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3、归纳总结出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
《史记》中项羽本纪的最后一段文字: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执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问题一:用原句归纳出司马迁的观点。
明确: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认为项羽好战喜功、穷兵黩武,以武得势又以武失势。
问题二:既然批评他“谬”为何将他纳入本纪?(用原句回答)
明确: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参考译文:太史公说:我听周生说舜的眼睛可能是两个瞳人儿。又听说项羽也是两个瞳人儿。项羽难道是舜的后代吗?不然他的发迹怎么那么突然啊!秦朝搞糟了它的政令,陈涉首先发难,各路豪杰蜂拥而起,你争我夺,数也数不清。然而项羽并非有些许权柄可以凭借,他趁秦末大乱之势兴起于民间,只三年的时间,就率领原战国时的齐、赵、韩、魏、燕五国诸侯灭掉了秦朝,划分天下土地,封王封侯,政令全都由项羽发出,自号为“霸王”,他的势位虽然没能保持长久,但近古以来象这样的人还不曾有过。至于项羽舍弃关中之地,思念楚国建都彭城,放逐义帝,自立为王,而又埋怨诸侯背叛自己,想成大事可就难了。他自夸战功,竭力施展个人的聪明,却不肯师法古人,认为霸王的功业,要靠武力征伐诸侯治理天下,结果五年之间终于丢了国家,身死东城,仍不觉悟,也不自责,实在是太错误了。而他竟然拿“上天要灭亡我,不是用兵的过错”这句话来自我解脱,难道不荒谬吗?)
4、学生自主评价。
教师提示:如何评价历史人物?一要有理有据;二要将历史人物放到其生活的时代背景中去评价;三要在评价中获得经验教训,以启示今人。
评价要求:①100字左右;②引用一句名言;③(主要)以《项羽之死》中的情节、细节为事例;④点评事例;⑤联系现实。
示例一:
(观点)做人必须要有尊严。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尊严,生存在这世上也就毫无意义。(事例)项羽在乌江边,面对束手就擒和自刎两种抉择,他毅然选择自刎。(点评)一旦被擒,受到的羞辱就无以计数,人生的尊严也就丢失了。(名言)古语云:“男儿膝下有黄金。”所谓“黄金”,就是这珍贵无比的尊严。(现实)因此,在面对选择时,我们一定要保持自己人生的尊严。
示例二:
(名言)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事例)项羽攻破秦城时,只顾烧秦殿、庆功业、赏士卒,却偏偏忘了安抚百姓!以致他在溃围迷路时,竟被一田父欺骗,误入大泽,走向绝境。(观点)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点评)项羽英雄一生,却不知民心之贵千金难买。(现实)可见当政者治政、为官者处事,当以百姓为重。
示例三:
(名言)士可杀,不可辱。(观点)尊严比生命更重要。(事例)当项羽被迫退到乌江时,他没有投降--投降就会受辱;他选择了死--宁愿死,也要捍卫自己的尊严!乌江边上,他的身躯无比高大。(点评)把人的尊严放到了至高的地位,是一种超脱于物质的高尚情操。
分析示例三所存在的问题:点评不到位,不能很好地将事例与观点结合起来,以突出观点。
修改:(名言)士可杀,不可辱。(观点)尊严比生命更重要。(事例)当项羽被迫退到乌江时,他没有投降--投降就会受辱;他选择了死--宁愿死,也要捍卫自己的尊严!乌江边上,他的身躯无比高大。(点评)项羽把人的尊严放到至高的位置,放弃了生命,却赢得千古美名。(现实)现实生活中,多少人为了一点远不如生命宝贵的虚名浮利,竟能轻易丢掉尊严,虽然活着,却比死去更可悲。
【项羽之死(高二选修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项羽之死》教案设计(通用11篇)10-21
《项羽之死》优秀教案优秀03-28
史记选读;(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10-13
司马迁《项羽之死》教案07-28
《老子》五章(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10-27
人教版高二选修《民为贵》教案设计10-22
《长恨歌》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