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敬畏自然》(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11、敬畏自然
备课者:郑时仁、欧阳明
目的要求: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2.了解文章拟人、反问等修辞的手法,品味文章中的富有哲理的语句。
3.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学生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2.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2.理解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
教材分析:
严春友毫无疑问,在本文中提出了敬畏自然的观点,所谓“敬畏”,即“敬重并畏惧”。作者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观点,其目地在于让读者通过此句或阅读本文来校正人类已经习惯的错误观点和错误行为,让人类敬重自然,畏惧自然,并从而改变对自然的态度,力图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点和人生观,企图以此来引导整个人类的社会行为。作者在本文中充分阐发了“天人合一”的观点,和“泛生命化”的理论,他认为,人类智慧只是大自然智慧的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而且人类智慧本身就是大自然智慧的杰作,是大自然创造了人类。人类自身的诞生、成长、演化都是在大自然的掌控之中,是自然进化的结果。更何况,大自然在创造我们人类的同时,也已创造了更加智慧的生物,更何况,我们人类自身的智慧也有自己的历史阶段性,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枉自尊大,没有任何理由轻视大自然、征服大自然,大自然才是缔造我们生命的母体,才是我们生命的根源,我们人类和万物一样,有一个共同的母亲,她就是充满智慧之光的大自然,我们仅仅是大自然缔造的一根草,一种生命,是她机体上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假如说大自然是一个生命体的话,也许我们仅仅是大自然的眼睛、嘴或耳朵,大自然靠我们的眼睛来观察自己的身体,靠我们的嘴来表达她的观点,用我们的耳朵来倾听大自然--母亲唱给我们的歌。
大自然创造了万物,万物皆有生命;万物都有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有自己的智慧和个性;我们人类不要自视聪慧,要敬重大自然创造的一切生命,安与他们和谐共处,因为组成我们生命的物质正是从他们中产生。“在物质中有无数的生命在沉睡着,一旦出场的时间到了,他们就会从睡梦中醒来”,这句话有点预言性的警告,告诉我们人类,要平等善待宇宙智慧的创造物,就像我们的亲兄弟一样,要敬畏他们,就像敬畏我们自身一样。要用博爱的思想和泛生命化的观点来对待大自然,敬畏大自然,否则,大自然将抛弃我们,就像当年抛弃恐龙家族一样。
教具准备:U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人:
大自然是人类之母,人类一直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泽。高天流云,大漠孤烟,青山绿水,春华秋实。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发展,人类已渐渐远离了自然,地球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人类曾宣称要征服自然,而人类遭受自然惩罚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人与自然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在自然母亲面前我们应当有敬畏之心?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上完本课后,我们也许会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多一份爱护大自然的责任。
二、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鲲鹏 kūn pénɡ 斥鴳chì ān 蓬蒿pénɡ hao 咫尺zhǐ chǐ 狼藉 lánɡ jiè 相形见绌 xiānɡ xínɡ jiàn chù 美味佳肴měi wèi jiā yáo
2.解释下列词语。
蓬蒿:(方)茼蒿。飞蓬和蒿子,借指草野。精巧:精细巧妙。
咫尺:(书)比喻距离很近。 狼藉:乱七八糟,杂乱不堪。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佳肴:精美的菜肴。
自不量力: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
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
二、整体感知:放录音
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学生交流感受和见解,同学间互相补充。
三、学习课文:
明确:
第一段段意:提出“征服自然”说法错误,认为自然的智慧是大海,人类的智慧就是大海的一滴。
第二段段意:大自然窃笑人。(理由:1.打开的空间只不过咫尺之间。2.今人也会变成古人。3.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
(二)学习第三至第五段。
1.学生阅读第三至五段,概括大意。
明确:
第三段:人类发明的工具可能是人类的陷阱。
第四段:宇宙一定存在比人更高级的生物。
第五段:大自然的智慧也远胜于人。
2.学生发表自己看法,对本文作者的观点进行质疑。
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如:
(1)说说人类变化的历史。
(旧石器、新石器……)
(2)人类从被动状态变为主动了吗?(人类先是不能或难以生存,在其他动物的威胁下偷生。后来工具逐渐进步,能够征服其他动物,是已经变为主动。)
(3)人类成为大自然的主人了吗?
(人类不能完全使大自然听命,所以尚未成为大自然的主人。)
(4)如果说至今人类的作品(一万年后)还是可笑,那么本文是不是也是可笑的?
(或者本文不可笑,那么人类的作品有的一万年后不可笑。)
(5)作者有没有否定现今人类科学的成就?
(对人类的理智有一点否定。)
(6)我们的正确看法应当是怎样? (要尊重人类的科学研究,人类的命运变好。例如人的寿命从二三十岁进为七十几,不管是一万年后,人类寿命的延长,对人类来说不会是“可笑的”。)
四、小结:
学习本文要认识“征服自然”不合理的一面,作者就是以科学理性精神比较人与自然,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出敬畏自然的结果――人类的长远发展。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听写词语。
蓬蒿 咫尺 狼藉 呐喊 自不量力 相形见绌 精巧绝伦 美味佳肴
二、继续学习课文:
学生阅读课文第六至十段,概括段意。
质疑,讨论问题。(学生交流看法。)
①人类是不是自然的智慧的产物?
②作者认为自然创造人类的目的是什么?
③自然界有目的吗?
④人类也有好有坏,大自然也是一样?
⑤本文是否也有好坏?
⑥人类的科学是人类需要的产物,本文是否也是某种需要的产物。
三、学习文中反问句的运用,体会其作用:
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如:①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②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③谁说大自然是没有生命的?……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④难道你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⑤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
四、探究活动:
长期以来,人类宣称自己是“万物之灵”,这篇课文的作者却提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根据是什么?
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成小组,搜集资料,并出一期“人与宇宙之谜”的专刊。
五、小结:
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主要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对观点的阐释是层层深入的,首先否定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口号,认为这实在是自不量力的妄想,因为与大自然相比,人类的智慧实在算不了什么,人类的许多认识很幼稚,而大自然的智慧却是无与伦比的。接下来作者进一步强调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人类与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实是兄弟关系。因此,我们应该敬畏自然。虽然作者的某些说法不无偏激之处,但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也许不是一件坏事,至少可以使人们对自然存有几分小心,不敢妄动胡来。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解除了对自然的畏惧,也使人类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解除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的人类,总是为着自己的私利由着自己的性子胡来,最终损害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
六、布置作业:
练习说明:
一 反复阅读课文,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提出
要 "敬畏自然刀为什么说 "敬畏自然"就是 "敬畏我们自己"?
本题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深入思考,以达到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目的。思考这些
问题,要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根据问题要求,提取要点,简明扼要地回答。
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是:"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做只是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做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做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做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作者之所以提出要"敬畏自然",是因为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这种观点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走到极端往往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敬畏自然"之所以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是因为人类与自然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都是宇宙生命的组成部分,尽管生命的存在形式不同,生命形态有高低之别,但都是平等的生命,都是兄弟,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再则,敬畏自然,就是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二 本文许多语句富有哲理,请仔细体会下面几句话的含义,并与同学交流看法。
l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拼呢?
掉人陷讲,就是危机。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
2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这句话的意思是,宇宙创造了人类这种智慧生物,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这句话是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
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本题意在引导学生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的语句,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所以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
三 本文多处运用反问句。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勺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本题结合课文学习反问这种修辞手法,体会反问的表达效果。
陈述句:我们没有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
反问句: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反问句更有力地强调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
反问句: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讲呢?
陈述句:谁也不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拼。
反问句语气更强烈,更发人深省。
陈述句: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
反问句: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
反问句更能激发读者的思考,语气也更强烈。
陈述句,你曾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
反问句: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反问句语气更强烈,且有催人深思的效果。
四 长期以来,人类宣称自己是"万物之灵",这篇课文的作者却提出人类"只是大
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
法,根据是什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成小组,搜集资料,并出一期 "人与宇宙之谜"的
专刊。
本题旨在培养独立思考精神,培养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鼓励学生发表自
己的看法,鼓励学生与作者平等对话。学生不仅要发表看法,而且应尽量说出根据来。教
师应该引导学生搜集资料,根据事实来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
板书设计
第1段:人类“征服自然”的想法是错误的。
第2段:大自然窃笑人类。
第3段:人类发明的工具可能是人类的陷阱。
第4段:宇宙一定存在比人更高级的生物。
第5段:大自然的智慧也远胜于人。
第6段:人类的智慧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
第7段:人类只是宇宙大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8段:宇宙本身就是硕大的永恒的生命。
第9段:生命都是宇宙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
第10段:在宇宙中处处都是人类的兄弟。
第11段:我们应当视其他生物为我们平等的生命,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敬畏我们自己。
教后记
【《敬畏自然》(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敬畏自然》教案设计优秀07-10
课文敬畏自然的教案设计09-02
《敬畏自然》教案设计优秀7篇(合集)09-06
八年级《敬畏自然》说课稿09-16
《敬畏自然》说课稿11-17
《敬畏自然》教案08-24
《敬畏自然》说课稿08-20
敬畏自然说课稿08-21
《敬畏自然》教案09-04
《敬畏自然》教学反思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