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枉凝眉』悲剧色彩的营构(高二教学论文)

时间:2024-06-07 18:21:28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枉凝眉』悲剧色彩的营构(人教版高二教学论文)

 『枉凝眉』

浅谈『枉凝眉』悲剧色彩的营构(人教版高二教学论文)

一个是阆苑仙葩

一个是美玉无暇

若说没奇缘

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

如何心事

终虚话

啊.......

一个枉自嗟呀

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

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

能有

多少泪珠儿

怎禁得

秋流到冬

春流到夏

啊.......

          作为《红楼梦》影视剧的主题曲,《枉凝眉》不但用旋律成功地渲染了剧作的悲剧氛围,也用歌词很好地诠释了男女主人公不幸的爱情故事。所以歌曲无论是唱还是听,都能让人灵魂深处受到很大的触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让人对宝黛二人的命运哀伤同情,对剥夺他们自由相爱的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痛恨、唾弃。下面不揣浅陋,对歌词悲剧色彩的营构略作分析。

     首先,歌词的上阕中以一组比喻巧妙地奠定了人物爱情的悲剧基调。“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仙品奇花,无暇美玉,都是高洁美好的东西,但毕竟无法类聚(一种是矿石类,一种是植物类)。这就暗示了男女主人公虽然都属于卓尔不群者,互相欣赏互相爱慕,但由于处在贾府这个特殊环境里,他们只能成为命运的玩偶,彼此无法走进对方的生活,空自烦怨悲苦,以至或恨泪香消,或疯癫出走。正因为有了这一组比喻的成功铺垫,歌词接着才自然而然地生发了关于情缘的困惑与不解,“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啊......”加大了伤感无奈的韵味。

    其次,歌词的下阕暗中呼应并诠释了歌词开头的比喻,使人物的悲剧元素得到形象化的显现。“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组叙述语表现了“命运”影响下,宝黛二人相思相恋、误解怨叹的情状。“枉自”“空劳”意味着二人心向对方,对方却不能领会。心灵无法相通,又很在乎对方,其结果只能互相猜疑,赌气抱怨,上演一出出冤家聚头的闹剧。“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两个暗喻的句子,表明男女双方都已将对方看成是“水中月”“镜中花”,猜疑误会已让彼此感到对方的不可捉摸、难以把握。从而,意味着爱情悲剧在两人身上的上演是不可逆转了。所以歌词最后写道:“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啊......”这是悲剧的活画,流泪的是林黛玉,她短暂的生命承载的全是因爱而伤痛的悲悲切切的泪,然而贾宝玉的心又何尝不是在因爱而滴血呢!

    主题歌词不可能写实般来展现剧作的梗概,但它可以借助修辞、借助艺术手法将剧情的特点点染出来,让我们因此感受到人物命运的波折与不幸,在情感上更容易产生共鸣,更容易理解歌曲深刻的主题意蕴。其实,整首歌在倾诉不幸的爱情遭遇的同时,也是在控诉悲剧命运制造者的罪恶 ,即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对青年男女自由相爱的摧残。这便是这首歌词悲剧色彩营构上的成功。

 

《浅谈『枉凝眉』悲剧色彩的营构(人教版高二教学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浅谈『枉凝眉』悲剧色彩的营构(高二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浅谈高一语文诗歌教学(教学论文)08-14

浅谈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教学论文08-03

浅谈中考文学作品阅读的复习策略(教学论文)08-12

《伟大的悲剧》语文教学反思12-11

伟大的悲剧语文教学反思07-28

色彩的调和教学反思08-06

《春雨的色彩》教学教案06-16

色彩的教学计划08-28

北京的色彩教学反思08-14

《春雨的色彩》教学反思07-24

论文-AI自动生成器

万字论文 一键生成

输入题目 一键搞定毕业范文模板
AI原创 低重复率 附赠査重报告

点击生成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浅谈『枉凝眉』悲剧色彩的营构(人教版高二教学论文)

 『枉凝眉』

浅谈『枉凝眉』悲剧色彩的营构(人教版高二教学论文)

一个是阆苑仙葩

一个是美玉无暇

若说没奇缘

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

如何心事

终虚话

啊.......

一个枉自嗟呀

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

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

能有

多少泪珠儿

怎禁得

秋流到冬

春流到夏

啊.......

          作为《红楼梦》影视剧的主题曲,《枉凝眉》不但用旋律成功地渲染了剧作的悲剧氛围,也用歌词很好地诠释了男女主人公不幸的爱情故事。所以歌曲无论是唱还是听,都能让人灵魂深处受到很大的触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让人对宝黛二人的命运哀伤同情,对剥夺他们自由相爱的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痛恨、唾弃。下面不揣浅陋,对歌词悲剧色彩的营构略作分析。

     首先,歌词的上阕中以一组比喻巧妙地奠定了人物爱情的悲剧基调。“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仙品奇花,无暇美玉,都是高洁美好的东西,但毕竟无法类聚(一种是矿石类,一种是植物类)。这就暗示了男女主人公虽然都属于卓尔不群者,互相欣赏互相爱慕,但由于处在贾府这个特殊环境里,他们只能成为命运的玩偶,彼此无法走进对方的生活,空自烦怨悲苦,以至或恨泪香消,或疯癫出走。正因为有了这一组比喻的成功铺垫,歌词接着才自然而然地生发了关于情缘的困惑与不解,“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啊......”加大了伤感无奈的韵味。

    其次,歌词的下阕暗中呼应并诠释了歌词开头的比喻,使人物的悲剧元素得到形象化的显现。“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组叙述语表现了“命运”影响下,宝黛二人相思相恋、误解怨叹的情状。“枉自”“空劳”意味着二人心向对方,对方却不能领会。心灵无法相通,又很在乎对方,其结果只能互相猜疑,赌气抱怨,上演一出出冤家聚头的闹剧。“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两个暗喻的句子,表明男女双方都已将对方看成是“水中月”“镜中花”,猜疑误会已让彼此感到对方的不可捉摸、难以把握。从而,意味着爱情悲剧在两人身上的上演是不可逆转了。所以歌词最后写道:“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啊......”这是悲剧的活画,流泪的是林黛玉,她短暂的生命承载的全是因爱而伤痛的悲悲切切的泪,然而贾宝玉的心又何尝不是在因爱而滴血呢!

    主题歌词不可能写实般来展现剧作的梗概,但它可以借助修辞、借助艺术手法将剧情的特点点染出来,让我们因此感受到人物命运的波折与不幸,在情感上更容易产生共鸣,更容易理解歌曲深刻的主题意蕴。其实,整首歌在倾诉不幸的爱情遭遇的同时,也是在控诉悲剧命运制造者的罪恶 ,即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对青年男女自由相爱的摧残。这便是这首歌词悲剧色彩营构上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