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礼与古代中国(备课资料)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三礼与古代中国(备课资料)
西汉以后,作为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和上古礼制的渊薮,《仪礼》《周礼》《礼记》(即被学界习称为“三礼”的三部儒家经典)先后被列入学官,不仅成为古代文人必读的经典,而且成为历代王朝制礼的基础,对于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影响非常深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礼与古代中国(备课资料),欢迎阅读与收藏。
今天我们谈谈“三礼”,我们常说中国是“礼仪之邦”,但作为我们中国人,什么是礼仪?我们却一直很难说清。“礼”在解放前一直研究的比较充分,解放之后,我们有一段时间把礼仪作为一种封建的残余,大家不是很提倡,对礼的研究不是很重视。所以现在礼学呢,基本上就成为一种玄学,很古奥幽深。即便有些学者做研究,也是从历史范畴、历史的角度来研究“礼”的制度,但“礼”在中国古代的时候不光是制度的问题,还涉及到风俗,我们现在有一些礼俗就是从“礼”来的。还有一些礼的观念,涉及到政治思想,涉及到哲学概念,所以说“礼”是构成中国文化谱系的一个基础。--一个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总有这样和那样的一些原创型的典籍累积下来。这些原创型的典籍既是早期人类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也是这个国家、民族、地区汲取养分的基础,这些典籍构成了这个国家和社会文化谱系的中心。儒家经典便是中国文化谱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此外当然还包括老庄思想、法家思想的一些典籍,以及一些集大成的著作,比如《吕氏春秋》、《淮南子》等这样一些杂家的著作,也有一些阴阳家的思想,整个这些东西组成了中华文化的谱系。在这个其中,对中国的历史进程和文化影响最深远的还是礼仪制度。
什么是礼仪制度
现在的西方学者很重视“礼”在构建中国社会体系中的作用,有人甚至认为“礼”是古代中国的宪章,认为“礼”的精神已经深入到中华民族的骨髓中,但“礼”是什么?古代的典籍记的很多,我们今天先讲一下仪礼与古代中国,看看礼在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建构中所起到的作用。
我们讲“礼”就要对它提出一个概念。我今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在想,因为“礼”这个概念早期说得非常多,实际上笼统来讲,我想应该这么概括:礼是古代中国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道德理念、社会规则以及家庭伦理等领域内所形成的文化传统和价值体系。我们围绕这个做一些阐释。
关于“礼”的起源是我们学术界经常讨论的。从郑玄开始,到当代学者,对“礼”的起源进行过很多解释。不同时期认识不一样,按照《礼记》中的记载,说“礼”是从饮食开始的,在这个饮食等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一些风俗,比如敬老、爱幼的风俗,这些习俗经过累积、条理化、系统化之后就形成礼仪,说“礼”起源于民俗。而按照司马迁《史记》的说法,“礼”最初起源在祭祀天地的活动之中,这就形成了“礼”,这是“礼”起源于祭祀的说法。还有一种说法是认为“礼”是天道和人情综合的结果。中国古代所讲的“天道”,天地运行之道,这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都探讨的问题。一方面是天的运行有一个规则,人类按照天运行的规则来生活、来发展。这样天在运行的规则之中就产生一定的秩序性。人在社会中的运行也要合于天道。我们现在有一些讲养生之术的人就讲这个,就是我们一年四季吃蔬菜时要按季节吃:春食苗,夏食叶,秋食花实而冬食根。道家是强调人道和天道的,这种思想认为“礼”是天道和人情综合作用的结果。因人有喜怒哀乐,而这个“礼”就是根据人的喜怒哀乐制定出来的。
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人在丧葬的时候,就容易出现两个倾向:一是有的晚辈在先辈去世以后不知道悲伤,这样就不合人情,亲人去世了应该悲伤,所以就建立一个礼制告诉你,家里人去世了你必须服丧,按照丧期的规定服丧,这是一个社会习俗,大家都这么做,这样就可以引导人向社会规范、社会习俗发展。二是人过渡悲伤,就是家里人去世以后过渡的悲伤,茶饭不思,甚至有时人因激动而产生了轻生的念头,这样也要约束。一方面要悲伤,一方面不要因为去世的人而影响存在的人的生活,所以也要制定礼。我们要通过“礼”使没有感情的人有感情,使过渡悲伤的人不要过渡悲伤。像服丧三年就是一种礼的规定,有两年的、有一年的,这是根据关系的远近而有差异。按照古代正常的话,生老病死是一种天道,但要兼顾到人情,这样就形成了礼。
到了战国时期,天下大乱,许多人就不把希望寄托在王室身上。在春秋之前,夏商周的时候王是具有绝对的权威,是部落的联盟的象征。到战国时期王的地位就变低了,人们就不期待着有圣王出现,而开始期待有圣人出现。所以战国时期的经典,包括荀子、孟子的说法都不一样,他们开始期待有圣人。因此战国时期学者在讨论为什么有礼呢?就认为礼是圣人用于教化百姓的。比如孟子就讲这样一个主张。他认为,在道德上强调仁和义。“仁”就是爱人,“义”就是责任。在行为上就强调礼仪,他主张“老有所养”,老年人头发花白就不用在路上走了,就是尊老爱幼,这就是礼仪的体现。战国后期因为天下大乱,人与人的道德感就降低了。天下太平时人讲道德,天下大乱时天下人相争,争于利益,争于力气。所以战国晚期的“礼”就不再是孔子说的礼了,开始失去道德示范意义,更多强调“礼”具有“法”的意味。像荀子之所以强调“礼”,就是认为人性是恶的,人们都是互相争的,骨肉相残,夫妻反目。在这种情况下君臣失序,怎么办?这样就要制定礼仪,所以就要制分。虽然作为一个生命的个体,大家都是平等的。但在礼制下,国君可以享有几匹马拉的车,普通的百姓却不行,为什么?这就是分配的原因,所以就要隆礼,所以“礼”就开始养贵族。普通的老百姓不能享受这些,这就是所谓“隆杀”。当时的贵族和平民怎么能区分呢?就是根据“礼”,一部分人就根据“礼”降下来,这样“礼”就带有分配的意思。所以关于“礼”的起源的解释也不一样。这时荀子还提出“礼”是禁乱的需要。天下大乱,你必须就要遵循“礼”,小孩生下来的时候就要教育他,因为人性都有恶的一面,你必须用“礼”来教育他向善,这时的“礼”就具有了实践的意义。
由此可见,礼的起源涉及三个方面:
一与祭祀有关,就是中国古时的祭礼,祭祀是很重要的,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人有鬼神崇拜的宗教观念。所以祭祀是一种人发自内心的行为,体现的在宗教仪式下的虔诚。而且早期不光有神话,还有宗教,在商朝出土的甲骨文里面就有大量的占卜的文字。商朝、周朝大部分出土的都是祭器,像青铜器、包括咱们说的司母戊大方鼎这些东西都是作为祭器出现的。商周时期实行的是分封制度,常用祭权换取统治权。首先是帝王要祭天,他有权祭天,这个权力是上天赐予的,这样他就要把自己手中的权力分配给下面的大臣或他的子孙,这样他是以祭器的分配来代替统治权的分配,所以他经常分封一个地方,这个地方享有祭祀权,这既包括对上天的祭祀,也包括对祖先的祭祀。皇帝把祭祀权分下去就标志着别人有了对属地的统治权。在中国古代不光是祭祀的问题,还涉及到皇帝的合法性的问题,包括秦始皇、汉武帝都去封禅,目的就是表明自己不光是一个有合法性的君主,而且认为他们的功德可以与前代的帝王相比。因此在古代典籍中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而且古代的“礼”说的是五礼,这个五礼里面“祭礼”是最重要的。到北京看,最重要的场所天坛、地坛、日坛、月坛保存是最完整的,包括皇宫周边的太庙的设计。所以整个一套祭祀系统在中国古代很完善,从先秦开始,从夏商周开始一直到清朝都是在祭祀的建制包括宗庙都很完善的。中国古代按《礼记》的记载,普通老百姓建房子时首先要建庙,就是先建自己的家庙建起,所以这个祭礼是最重要的。因此,我们说“礼”的第一个起源就是跟祭祀有关。二是礼与人情有关。按照《周易》的话讲,就是先有天地而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之后才我们说的尊卑、孝敬这样的话。所以君臣之礼更起源晚,最初起源就是《礼记》上说的饮食,家里父母和孩子之间怎么交往,邻里之间交往,随着国家的形成就形成了国家的上下尊卑。所以“礼”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个“礼”包括两部分,就是我刚才讲的人情的“礼”包括两部分,一个是后来形成的君主、尊卑、上下的“礼”,一个就是家庭的伦理。三是“礼”对社会具有制约作用。这个起源稍微晚一些,实际是强调礼的道德约束意义。
中国的“礼”包括那些层面呢?在上古时有三本书记载“礼”,叫“三礼”,那么这“三礼”都写什么内容呢?我们看看“礼”的结构。
中国古代把“礼”分四个层面:
一是礼义,礼义是指观念、原则、特性是什么,作用是什么,礼与道德、仁义礼智信的关系是什么。二是礼仪,礼义是“礼”的一个概念,就是带有哲学意味的对“礼”的概括。礼仪就是礼的仪式。我们现在社会中礼的仪式不是很多,不像古代那样复杂,但我们现在也有礼,礼仪是规定古代人与人交往中举行的仪式、规则、活动等这样的一些细节。比如古代的相见礼,两个人见面时怎么行礼,臣下见国君怎么行礼;遇到丧事的时候,来宾怎么行礼,家人怎么行礼;在结婚时怎么举行婚礼;在饮酒时怎么举行礼仪。所以这是一个关于活动的安排,仪式的描述。
三是礼制。“礼”有一些很基本的规定,叫礼制,--比如有人要谋反,从家中搜出了龙袍、搜出了王冠。--古代规定天子有自己的一套设备,他戴什么帽子,穿什么衣服,衣服上绣什么图案,坐什么车,居住的房子有多大,居住的城有多高,是什么规模都有规定,作为臣下是不能僭越的,一旦僭越就认为是谋反。不用说是诸侯大臣,就是皇太子私自做皇冠、皇帝的服饰都是大逆不道的。比如天子坐的车要用六匹马来拉,他的副车要四批马来拉,他封的诸侯王可以做五匹马,但绝不可以坐六匹马,所以这是都有规定的。皇帝服饰用什么颜色,臣下用什么颜色,朝廷官员用的笏板多长、多宽,衣服上绣的图案都有规定。这是关于制度上的一些规定。
四是礼度。由于社会和人情的变化,礼也在不断的变革,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调整。《孟子》中说“男女授受不亲”。现在嫂子掉到水里了,你就要把她拉上来。这就是孟子说的权,权就是要调整,权衡。按照孟子、荀子的观点:礼就是制中。就是说“礼”是调节人际关系最好的部分,调节到最完美的境界,但我们在做的时候都要调整。我们想一想在历史上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说孔子在《论语》里面说,有人问他什么是礼?他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同样一个“礼”,比如婚礼,在仪式、制不变的情况下,婚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将进行调整。有的人举行婚礼很隆重,有的人举行很简单。比如结婚的时候送你礼品,有些人可以送很贵重的礼品,有人可以送很便宜的礼品。所以“礼”既是中国古代的规定,同时“礼”也是最难用的、也是最灵活的,关键就是一个“度”的问题。依照度可以调整,怎么调整?要依据礼义、礼仪、礼制,把这三个结合起来进行调整。如果礼义是一种观念的规定,礼仪是活动的规定,礼制度之是器物上的规定,那么礼度是对上面三个内容的调整。正因为有了调整才使中国的礼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我们知道夏朝的礼、周朝的礼、商朝的礼都不同。每一个朝代都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的国情、自己的政治制度来调节“礼”的规定,所以这样使中国的“礼”有长久的保持生命力。
中国古代儒家《三礼》,具体是指什么?
经学中关于礼仪的研究被称为礼学,在群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礼学的研究主要表现为三礼研究,是以礼法和礼义为探究核心的学问。皮锡瑞认为,经学的发展大致经过了开辟、流传、昌明、极盛、中衰、分立、统一、变古、积衰、复盛等数个历史阶段。
彭林据此将两千多年来的古代三礼研究划分为六个历史时期:先秦(从礼制到礼学)、两汉(三礼之学的成熟)、魏晋南北朝(郑王之争)、隋唐(《三礼义疏》问世)、宋元明(礼学积衰)和清代(礼学极盛)。
三礼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包括六个领域:
1)“小学”研究;
2)礼学思想研究;
3)名物考订;
4)与考古学结合研究;
5)会通群经;
6)礼学史研究。
可见,礼学研究的内容极其纷繁复杂,细枝末节的研究难点又太多。如果不首先把礼的内涵和价值弄清楚,就很容易在研究的迷宫中迷路。正如《礼记·郊特性》所说:“礼之所尊,尊其义也。失其义,陈其数,祝史之事也。故其数可陈也,其义难知也。知其义而敬守之,天子之所以治天下也。”
请问:儒家四书五经是哪些书;道家三玄是哪三玄?
中国文化中的根源性典籍,可以用“三、四、五”这三个数字来加以概括,即“三玄、四书、五经”。三玄是指《老子》、《庄子》、《周易》。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周易》、《三礼》、《书经》、《诗经》,还有《春秋》(三传)。加起来是十二本。但五经里的《周易》跟三玄里的《周易》是相重的,减掉一本。另外,四书里的《大学》和《中庸》其实是《三礼》里面《礼记》中的两篇文章,如果把它再放到《礼记》里面去,那么又少掉两本,等于九本。因此,这九本书就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根源性典籍。
儒家经典三礼是什么
儒家经典三礼是《周礼》、《仪礼》和《礼记》。三礼是古代社会礼仪制度和礼仪理论的总汇,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是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
1、《周礼》:记载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书;
2、《仪礼》:保存中国古代礼仪最完备的书(据说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过礼仪方面的事情);
3、《礼记》:阐明礼的作用和意义的书。
儒家三礼分别是
儒家“三礼”指的是《周礼》、《仪礼》、《礼记》这三本书。《周礼》是“三礼”之首,是记载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书,《仪礼》主要是阐述春秋战国时期士大夫阶层的礼仪,《礼记》则是阐明礼的作用和意义的书。
儒家“三礼”简介
“三礼”指《周礼》、《仪礼》、《礼记》这三本书,是古代社会礼仪制度和礼仪理论的总汇。它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
《周礼》是“三礼”之首,又名《周官》,这部书搜集了周王朝及各诸侯国的官制及制度,以儒家的政治理想加以增减取舍汇编而成。《仪礼》主要是阐述春秋战国时期士大夫阶层的礼仪,《礼记》是阐明礼的作用和意义的书。
儒家“三礼”的意义
1、作为典章制度,它是奴隶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宗法与等级制度的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
2、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奴隶主贵族及封建地主阶级一切行为的准则。
【三礼与古代中国(备课资料)】相关文章:
三礼与古代中国(备课资料)04-14
中国的古代官爵 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一)04-14
中国古代书法(下)(人教版选修备课资料)04-14
中国古代书法(上)(人教版选修备课资料)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