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粤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时间:2024-10-27 05:56:48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春江花月夜(粤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春江花月夜(粤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1、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品味意境、赏析意象、把握情感。

2、理解即景抒情诗中景与情的联系。

【教学重点】

把握诗歌中的情景理。

【教学难点】

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教学设想】

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春江月夜的美景,初步把握作者的感情。

2、意境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春江月夜幽美的情景。

3、情感把握。通过诗歌中意象的分析,深刻领悟作者的在诗中抒发的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及诗中体现的宇宙与人生的的哲理。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在星光灿烂的唐代诗坛,《春江花月夜》带着皓洁的月光像钻石一般熠熠生辉,而诗人张若虚也凭借这一首诗即“孤篇盖全唐”。

上节课我们花了10分钟时间初步感知了这篇杰作。大家对诗歌朗诵者对诗歌情感的把握不是很满意,我们班人才济济,下面就请两位同学合作朗诵这首诗,相信会给大家更真实的情感体验。

二、配乐诗朗诵

听朗诵,教师简单评价,鼓励为主。

三、整体把握

    诗人用丰富的情感和旷达的胸怀创作此诗。诗中情景理融为一体,使此诗具有经久不衰的意境美、哲理美和情感美。下面我们分别从情、景、理三个方面来欣赏此诗。

1、景--春江月夜美景

请大家首先把诗中描写月夜美景的语句一起朗读一下。

请大家把昨天要求大家用散文化的语言再现月夜美景的作业拿出来,六人小组交流,选出最好的一篇,加以修改完善,用于全班交流。

展示两篇。

2、理--宇宙人生哲理

看到如此美景,诗人想到了什么呢?

请朗读本诗中阐述人生哲理,江、月、人和谐一体的诗句,体味一下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思考?

学生发表意见,结合诗句阐释。

教师小结。

3、情--游子思妇相思之情

随着时间的流逝,夜色渐浓,心里的感伤之情也越来越浓,这种美景和人生思考触动了诗人怎么的情感?

学生齐读诗句。

填空归纳分析其中哪些表达思妇相思,哪些表达游子思归?要求结合诗句阐释。

(展示课件)

(1)“可怜”八句承“何处”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然而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思念,而是用“__月__”来___烘托__她的思念之情。

诗篇把“月” __拟人_化,“__徘徊__”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月的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

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卷不去”,“拂还来”的既是月色,也是思妇_绵绵不绝的相思之情_。

(2)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_落花、流水、残月_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

 “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在天涯,情何以堪!

 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_游子的青春。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的_凄苦寂寞_之情。

 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_沉沉_”二字加重渲染了他的孤寂;“_无限_”也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

   

四、拓展

为何古人看到这样的景色就会生发这样的情感与思考,这种景和情有必然的联系吗?为何又能引起我们的情感共鸣,这种文化是否已积淀为一种民族的审美情感?要得到答案我们就必须自己从历代诗文中去寻找。

1、下面我们就来分析探讨这首诗的"明月"、"江水"、"落花"三个意象的寓意。

(1) 全班学生分三组比赛列举有关所选意象的诗句。规定时间内列最多诗文的获胜。

(2) 全班分析意象在具体诗句中蕴涵的情感。

(3) 综合概括意象的一般寓意。

触此景生此情。

2、教师评价总结。

a、明月:

1、思念--月可以跨越时空;

2、时间流逝、人生短暂--升落、圆缺

3、愁绪--阴晴圆缺、悲欢离合

4、爱情--花前月下

b、江水:

1、人类的渺小--浩渺宇宙;(空间)

2、人生短暂--历史长河。   (时间)

c、落花:

伤春核心意象--年光流转、

             红颜易老、

             生命无常

五、作业:

1、选题:《春江花月夜》中另外两个意象“春”、“夜”的情感寄寓分析(任选其一)

2、方法指导:(1)收集古典诗歌中描写所选意象的诗句

(2)结合整首诗分析意象蕴含的情感

(3)综合分析此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般情感寄寓。

六、齐读全诗结束。

七、教学反思:

张若虚的这首诗可谓名家名篇,所以从我本人到学生对这首诗的期待值都非常高,当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起点变高了,对教学质量的要求也就相应地提高了。如何在保证这首诗的整体意境美的同时,又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情感,成了我备课时考虑最多的问题。

所以在不破坏诗歌整体美的前提下,我选择了从三个方面来赏析此诗,情、景、理的交融是这首诗的最大特征,也是即景抒情诗的共同特点,这样由学生从以上三个方面来感知理解作品,由景到理,由理到情,最终理解作者的深层情感。

另外,诗词教学就是学生积累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巩固所学的过程,所以能够通过此文把以前曾经学习的诗文联系起来,对于学生理解这些诗文也必定有好处。于是教学以意象为中心把学生以往的知识联系起来,并分析这些意象在具体诗句中表达的情感,总结出这种意象的一般寓意。从实际操作的效果看,这种设计是符合学生要求的,也是有利于诗歌教学的。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课堂气氛很好。

但是在具体操作中,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由于学生课前的作业没有完成的很好,所以对于“景物的再现”的交流进行得不够充分,同学们对于夜景之美的欣赏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以后应加强学生独立欣赏诗文中的景物描写,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附:

1、板书

2、参考诗句

a、明月: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唐李白)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 王昌龄)

"明月何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宋 苏轼)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唐 刘禹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唐.张九龄《望月远怀》)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b、江水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李之仪的《卜算子》。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南宋辛弃疾《南乡子》

"离恨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c、落花

"欲向相思处,花开花落时。"(唐薛涛《春望词》四首之一)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纱》)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宋晏几道《临江仙》)

"春恨秋愁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清《红楼梦》)

"流水落花春去也"(李煜《浪淘沙》)

 

【春江花月夜(粤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将进酒(粤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06-03

《钱》教案(粤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10-27

《钱》教案(粤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10-23

黄山记(粤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08-08

论毅力教案(粤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08-20

《春江花月夜》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08-08

孔雀东南飞(粤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08-28

小学粤教版科学教学计划09-18

史记选读;(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10-13

《老子》五章(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