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说说《荀子》(之四)(备课资料)
四
下面我们谈一谈荀子的性命论。
这个问题在孔子、孟子那里就已被提到。当时,天下人都在谈论“性”,问题的焦点是性到底是善的,还是恶。如果想要谈性命论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先看一下当时其他人物的观点:第一就是告子,他认为性无善无恶,就像水,生出来就是这样。它往东流,往西流,那都是由后天决定的,生下来是没有善恶之分的。 思孟学派认为性本善。孟子--很多人都知道他是讲性善的。《三字经》的第一句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样孟子提出了性善论,我这里为了说明荀子的性恶和孟子的性善论,所以必要把孟子的性善论的来源给大家说一下:
第一,我们知道孟子主张,包括思孟学派是相信天命的。孔子五十而知天命,孟子虽然没有提到天命,但是从他的著作中可以看出,他认为有一个超越于人类之上的天地的存在。从天命的角度来说,如果承认有天地的存在,而且它主宰着人间的事物,那么他会选择贤人,他选择很多人,比如说他能“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因此孟子还是主张有天的存在的。所以说,孟子和思孟学派首先认为人间的天命来自于天,既然人间的天命来自于天,又加上我刚讲的天德说,天是公平的,我们现在有时候遇上事的时候,就会说“天哪”,来感叹天的不公平。那么他认为天是公平的,这就出现一个问题。按照这个逻辑来推理的话,命是哪里来的?天来的。性是哪来的?性是从命里出来的。我下面引的这句话是出土竹简里的观点:说人的性是从命里出来的,而命是从天降下来的。“道始于情,情生于性”。很清楚了,这就是他们的逻辑。人的命是天给的,那么人的性是命里来的,所以说人的性肯定要跟命和天是一体的,是同一结构的。天当然是“皇天授命,惟德是辅”。所以,儒家说的性首先是要强调它的道德性,因此孟子认为,人的本性跟天命、跟天性或者是跟天是同构的。所以说人的本性是善,天不可能是坏的,天是好的,天是善、是公平的,是道德的化身。所以说皇天只会把命授予给那些性善的人,有善良的道德感的人。性善论的逻辑起源是这样来的。
第二点孟子出生在战国中期,当时天下也有纷争,但是相对来说局势比较稳定。这就相当于我们毛泽东讲的“战略相持阶段”,几个大国相互攻打,有胜也有负,胜负并没有完全看清楚,因此他就认为天下总的来说还算和平,社会之间的秩序相对稳定。因此,社会治安好的时候,大家发现人都很善良,且不说能不能达到路无拾遗、夜不闭户。后来,天下大乱,学者又发现人怎么都这么恶。因为孟子生活的时代跟荀子生活的时代是不一样的,所以荀子认为人性有恶的一面。
第三点孟子说的性,是一种理想的性,人之初的性都是善良的,所以说人变坏了那都是后来改的,这都是他的观点。但是,现在来看,人是善的还是恶的,大家都各有各的观点。到了荀子时候,他提出了性恶论,两个人争论了以后,大家都明白性分善恶。董仲舒、扬雄就这么认为,他们就认为性是分善恶的。这样的话就能看出性在不同学者眼中,第一个内容不同,第二个要点不一样,性无善恶是人的本性,人生下来的那一段时间内根本看不出来,小孩呱呱坠地,你说他是恶的还是善的,我们现在说小孩是一张白纸,你把他放在什么环境中长大他就是什么样的人。从这个角度看性无善恶,孟子讲人的先天道德是善的,人有四端、四心,所以这四心产生了性善,任何人都有性善的一面和性恶的一面,所以说他这个角度强调道德性,而先天道德性带有理想色彩。董仲舒与扬雄说的性分善恶,看到的是我们现在的人,看到的是成熟以后的人。这个性是后天所养成的性格,所以有的时候过分强调性善还是性恶,非要给“性”下一个结论。然而,实际上说的完全不是同一层面的结论。我们看一下荀子为什么说人性是恶的。
他的第一个观点“性乃天就,饥欲饱,寒欲暖,理好愉佚,生而好利性无”。例如,一个人,我们先不说他生下来瞬间是怎么样,也不说理想中应该是善良的。而是看一个四五岁的小孩,他有这样的特点,任何人都是如此:饥饿了就要吃饱饭,冷了就追求温暖,生来好偷懒,下雨了就睡吧。本来明天早上要听报告,下那么大的雨就不去了,透个懒而且生而好利。
他又说:“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性是天造就的,而情是性的本质。荀子说了今之人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累了要休息,困了要睡觉,这就是人的本性。下面还讲了很多,人的人情都是这样的,穿衣服想穿漂亮的衣服,吃饭想吃一些味道好的,走路尽量想坐好的车。最初,光脚丫子的时候,理想是有一双鞋;有了鞋以后,想有一双好鞋;有一双好鞋以后,还想有一辆自行车;有了自行车以后,还想太累了,坐公交车吧;有公交车以后,还想挤的多不方便,自己开车吧;后来时间一长,开车也不方便,找个人给我开车吧。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欲望,且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所以荀子看到的人是现实的人,这一点不是先天的道德性所能决定的。所以说他提出这么一个观点。性恶里说,目好色,眼睛喜欢看漂亮的东西,年轻的人叫养眼。耳好声,耳朵好听美好的声音。口好味,吃饭的时候光盐不行,还得放点油和味精。心好利,任何人都有这个特点。所以他说恶是先天的,人生来就是这样的,人生来就有欲望,只要有欲望就有恶的一面。孟子说的善,不是生来就这样的,而恶才是人的本性,善只不过是人为修饰的结果。既然人性都有这么一些弱点,所以说有的人变得善良是靠后天的教育,靠后天的培养,靠礼的引导,靠乐的合同,靠法的制约。
要使人心向善就要靠教育引导和培养,因此荀子的第一篇讲的是劝学,你必须不断的学习,必须不断修身,必须不断进取,这个过程叫做趋善以教。随即导之以礼,礼在儒家思想中的含义是非常广泛的,包括伦理、道德规范、教育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他的性命论认为人性既然是恶的,但是人性为恶的是它的前提,但它并不是说人性本恶。我们说“人之初,性本善”,这个落脚点落在“本”上,荀子虽然说人是恶的,但是他否认人性本恶。从这个角度来说,他的性恶论跟孔子的人性本善是没有矛盾的。因为他说的是后天的,而孟子说的是先天的。他说人是有恶的方面,却不认为其永远都是恶的。开始人性是恶的,但是后来经过教义教化,变得那么向善,这叫做非终,人不是终身为恶的。而且社会上的人“非全非同”,不是所有的人都是性恶的,有的时候,我们说还是好人多,有的时候,我们又说恶人太多了,所以这一点跟荀子的说法是一样的。“非全”是讲不是全部都是恶的,“非同”是讲大家不都是恶的,或者大家都是善的。人跟人是有差别的,有的人善的东西多一些,有的人恶的东西多一些。这就是他的性恶论:人非人性本恶亦非人性皆恶。
荀子的荣辱观说到人都是一样的,可以为尧禹。人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弱点、性恶的一面,但是只要你好好地教育、好好地培养,你一样可以做尧做舜做禹。但是不培养的话,由着你的性子去发展,那么就变成了桀,就变成了一个强盗,变成了一个昏君,所以说关键看你自己的态度,关键看你自己的修养。
荀子性恶论产生的原因有这几个方面:
第一个是时代的原因,是杀伐与争夺。战国晚期,社会是大动荡的,人的丑陋的一面全都暴露出来。在战争中,有的人就去抢夺,有的人就去牟利。这是时代的背景。我们大家读宗教著作的时候,我们知道很多宗教都是建立在人性本恶的基础上,人都是有欲念,或者说社会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需要用宗教来解决。比如说《圣经》里面有段这样的描写,说妻子看着丈夫的钱袋,儿子在期盼着父亲早日去世。社会这样了,所以上帝开始来拯救你,自己忏悔反省。佛教也是这样,让自己来摆脱自己的罪孽。所以总的来说,就是在人类的大灾难和社会大转型时期容易产生一种黑暗的感觉,社会没救了,人都是这么坏,荀子就处在这样的时期,他不可避免对现实的人性进行一番思考,而且企图解决之道,所以其性恶论非常符合当时的现实。
第二个就是社会,因为荀子的目的是希望建立起一个上下君臣协同的社会运行机制,所以非常强调等级与秩序。在强调等级与秩序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假定人是恶的。当时美国开国的时候,要制订宪法,富兰克林等人就开始假定所有社会成员都是无赖,政府也可能是流氓政权。所以我们要建立一个法律来防范,就是说你如果犯了这条罪要怎么惩罚你。从法律预防的角度来说,也必须把人思考的坏一点。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够防患于未然。
第三个是哲学的角度,刚才我讲了,因为荀子认为不存在先天道德,不存在天命,不存在天志,所以他不谈论先天道德行,而谈论后天。
五
正名论实际是荀子认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名家其名与实的关系是先秦诸子都感兴趣的话题。之所以先秦诸子出现这些多差距和争论的原因有两个方面,就是他们不懂得因名实之分而产生的差异。
第一个在于物质形状,第二个是认知上的差异。我们的认识有时候存在一些差异,比如这束花,我看它可能不是花,我叫做它叶子,或者把叶子又叫做成别的名字。在认识上有差异你说是红花,我说是紫花,这时候我们对它的形容就出现差异,这是先秦名家之所以产生各式各样争论的一个根源。因为事物的形状不同,所以需要大量的名字来命名它,而且我们对同样的东西,不同人的见解是不同的,所以,这样的话又出现了一些差异,所以名与实之间的关系就出现了。因此在名家思想也好诸子百家关于名的讨论过程也好,问题都出在这个地方,荀子的正名论可以看作是诸子思想的一个总结,是荀子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荀子建立它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的一个基础。因为荀子在正名论上的观点是比较完善。所以说他的学说总的来说,包括天道说还是比较稳重和扎实。
他言名实意在解惑、在解蔽、在正名、在明礼法。他说言名的目的在于解惑,就是解除人类的疑惑。在于解蔽,蔽就是看不到,即你的短处。这样的话,我们来解决讨论这些问题。
1、以辨同异为目的。所以名家在讨论的时候,相同的就给他一个相同的名字,不同的就给他不同的名字,目的就是把天地万物区分出大的相同和不同点来。
2、以心征知为途径。心就是五官,征知要通过我们的思考来认识万物,而不要被万物的外相所迷惑。
3、以定名实为作用。我们的目的是定名实为作用,把这个事物的名字定下来,根据它的形状对他进行总结和定名,。他认为世间万物的名字有这些几个作用,第一个就是认识作用,第二个就是交流作用。认识作用很简单,那就是说,名定了而实辨,这个东西叫做笔记本电脑,一说大家就知道,这是认识作用。第二个是交流作用,大家一时一说笔记本电脑,马上就知道这是什么东西,这是它的交流作用。我们到一个地方来,而你到另外一个地方去的话,我们首先用一个共同的名字,这样交流就方便。
4、以辨三惑为立意。立意这一段最难讲了。他们认为诸子百家关于名实的讨论,出现这多的问题。在三惑上:第一惑,以名乱名。比如说侮和辱,他说侮不算辱。再如孔乙己说窃书不算偷。他这是故意识的,实际上,窃与偷是一回事,他说窃书不算偷,用两个名字之间的不同来说明其本质的不同,这个叫做以名乱名。第二个就是用实来乱名。他说深渊平,情欲寡,这个也是涉及当时名家的思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山跟深渊实际上是一样的,这就是用实来乱名的。我们之所以把它叫做山就是因为它高高耸起,这山本身就包含了深的意思,而渊本身就包含了深的意思,所以在讨论深跟渊的时候大家都应该认识到这个山与渊都是有本身的特点的。但是有一些名家学派讨论的时候就不这样,他们把山高这一面去掉了,把渊深的这一属性去掉了,把山跟渊的特性去掉,然后拿名字讨论,这就叫以实乱名。用名来乱实就是马非马,说白马不是马,一说大家可能很糊涂,为什么白马不是马?实际上,马是一个统属的概念,白马是个体的概念,白马属于马但是白马不等于马,这样表达才是对的,而不能说是和不是。这一块涉及很多名家特有的东西,是逻辑学上的。所以讲起来很费劲,我们只是想简单地提一下,这些引文全部见于《荀子》的《正名》这一篇。
5、以核名实为原则。他认为这个事物相同就叫做相同的名字,不同就叫不同的名字。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兼。比如说马和牛,能够把这个东西概括了我们就叫做马,就叫做牛;如果概括不了,我们就叫做白马和黑牛。共名、别名是同存的。万物有一个共名和别名,比如说很多东西,和在一块有一个名字,分开了又有一个名字。而命名的时候,有些是约定俗成的,大家都这样叫,我们也这样叫。而且要稽实定数。名字太多了就容易出错。荀子的这个思想,对我们后来的命名原则起到了根本的作用。我们在读先秦书籍的时候,例如《诗经》经常会说黑色的牛叫做什么,黑色的马叫什么,白色的马叫做什么。这一点显然是不符合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兼。我们现在一般不这么命名了,叫黑羊白羊的时候,就在羊的前面加一个动词来修饰即可。实际上,这利用了荀子的核名实的原则。到了汉代,人们在编字典的时候,荀子的这个原则即被继承。我们就不再过分强调把红花叫什么花,蓝花叫什么花。所以说《汉志》就说:“名家起源于礼官”,最初,名家给事物命名时候,出现这些多的争议就是因为我们在祭祀的时候,具体细分这个祭品叫什么,那个叫做什么,所以当时出现了你这个原则不行,我这个原则不行的情况。而荀子把这个总结出来,而这个原则有意识无意识地被后人所继承。
关于荀子的认识论我总结了三句话:“言形神而知内外,由意物而入征知,倡虚壹而归静笃。”这是荀子的关于人的认识,刚才讲了怎么证明,怎么认识,就是一个人怎么认识外界的事物?
首先是要区分开形和神。形是外在的,而神是内在的,要看形神。关于形神,庄子也提到过。经过汉代,形神就成为中国的一个理论命题,在佛教传入中国的时候,还有“形灭神不灭”,“形灭神灭”这样的讨论,所以荀子在这里提出了形神的观点对后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他的意物与心有征知,什么叫做意物?就是感性认识,看到一个东西,然后我们对他感兴趣的话,叫做天官意物。心有征知,是理性认识。他认为人之所以能认识外界事物是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虚壹而静的这个观点受庄子和老子的影响,而且在稷下的时候受管仲影响,所以说虚壹而静这个观点可以看作是荀子从道家思想里汲取的。就是人要虚心、要专心、要静心。人要想对外边的事物认识和学习,首先要虚心;壹,专心,一心一意;静,静心。只有具备这三点,一个人才能发展好。做任何事情也都是如此,人类的知识没有止境,做任何事物都要专心。所以说这是荀子的一个观点,我们仔细一看就觉得这是很有道理的。
【说说《荀子》之四(备课资料)】相关文章:
战国之鲁国简介(论语选读备课资料)10-20
《泪珠与珍珠》备课资料08-09
《听潮》备课资料08-18
《道士塔》备课资料05-17
论语全译备课资料07-10
《松鼠》备课资料 教案教学设计09-28
有关《论语》全译(备课资料)09-20
《星星变奏曲》备课资料08-19
《绿》备课资料--什刹海情结08-17
寓言三则备课资料 教案教学设计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