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学设计(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时间:2024-07-16 15:47:48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朱自清

  目标导航

  1.领悟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把握文章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3.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基础夯实

  (一)课内字词

  1.生字正音

    蓊蓊(wěng)郁郁    霎(shà)时   倩(qiàn)影   袅娜(niǎo nuó) 

  梵婀(fn ē)玲        媛(yuàn)女   櫂(zhào)  鹢(yì) 

    敛裾(liǎn jū)        踱步(duó) 

 2.音形辨析

    袅(袅娜) 濯(濯濯)  谐(和谐)裾(敛裾) 缀(点缀) 

  枭(枭雄)  櫂(桂櫂)  揩(揩油)锯(拉锯) 辍(辍学) 

   岛(海岛)     戳( 戳穿)   楷(楷模)据(拮据) 啜(啜泣)

    凫(凫水)   擢(擢升)  偕(偕老)踞(盘踞) 掇(拾掇)

 3.词语集锦

(1)幽僻:幽静偏僻。

(2)蓊蓊郁郁:树木茂盛的样子。

(3)踱:慢步行走。

(4)受用:本文中的意思是享受,动词。

(5)弥望:满眼。弥,满。

(6)田田: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

(7)袅娜:柔美的样子。

(8)渺茫:因遥远而模糊不清。

(9)宛然:仿佛,好像。

(10)脉脉:文中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深含感情的样子。

(11)风致:美的姿态。

(12)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文中是深浅不一的意思。也写作“班驳”。

(13)倩影:美丽的影子。

(14)一例:一概,一律。

(15)大意:文中的意思是轮廓。

(16)消受:享受。多用于否定。

    (二)课外拓展

1.同义词辨析

  以至-以致:前者有三个意思,一是表示范围的放大,略相当于“一直到”,如“这个经验可在全乡推广,在全县推广,以至在全国推广。”二是表示程度的加深。如“这个人开始偷人的粮食、青菜,以至发展到抢国家的银行。三是表示上面意思的自然结果,如“变化太快了,以至一时间很难适应”。“以致”和“以至”的第三个意思差不多,只是“以致”多用于表示不好的结果,如“你不注意保护视力,以致小小年级就成了深度近视”。

   化妆-化装:二者皆为动词。但区别很明显:一是使用物品不同:前者只用化妆品,后者化妆品和服装等都可能使用;二是部位不同:前者仅限于面部,后者可指整个身体;三是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使容貌美丽,后者为了适合演出或娱乐的需要,或者是不让别人认出本人。

  2.同义成语辨析

  [截然不同  迥然不同]二者都含有“两种事物有差别,不相同”的意思。不同点是前者的语意轻,表示差别很大,很不相同,后者的语意重,表示根本不同、完全不同。

  [装模作样  矫揉造作]两者都可以用于“形容人的姿态”。不同点是前者不能用于形容诗文,而后者则可以。同是形容人的姿态,前者偏重不真实,后者偏重不自然。

  [信口雌黄 信口开河]二者都含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不同点是前者多指随便批评、诬蔑,后者指随便乱说。前者含有掩盖真相、抹煞事实、恶意陷害的意思;后者一般不含有这个意思。后者有时用来形容谈话海阔天空,漫无边际,而前者则不能这么用。

   3.写月名句集锦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资料集锦

  1.关于作者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2.关于背景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作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作者不满现实,又苦于找不到出路,内心苦闷彷徨。本文就反映了作者当时的真实感受。

  3.关于《采莲赋》

  [原文]于时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译文]漂亮的少年、美貌的少女,心心相印采莲去。鹢首船头来回转,交杯频递笑把爱情传。桨板轻摇水草紧绊,船头微动浮萍才分开。姑娘身材多窈窕,白绸衫儿束细腰。情意绵绵难分割,恋恋不舍把头回。春末夏初好季节啊,叶儿正嫩花儿才开。撩水逗乐笑微微,怕水珠溅身弄湿衣。忽然又觉船儿斜,急忙收起绫罗裙。

    重点精析 

  1.怎样结合背景来理解文章的感情?

  时代背景是理解作者感情的一把钥匙。白居易曾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任何文章,总会烙下深深的时代的印迹。《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蒋介石当时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对共产党人及革命青年进行血腥屠杀,朱自清被这残酷的现实弄得“目瞪口呆”。他一方面觉得这种现象绝对不能再持续下去,要打破;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又想躲进学术的“象牙之塔”,脱离政治,维护知识分子的相对独立。但实际上,作为受五四启蒙精神哺育的他,完全脱离时代又是不可能的,因此当时作者处于极度的痛苦和矛盾之中。《荷塘月色》正是作者当时的这种思想感情的折射。从某种意义上讲,文中的荷塘实际上成了朱自清的精神避难所。了解了以上内容,再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就不是很难了。

  2.本文的关键语句的是什么?

  散文中有些语句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阅读时要重点抓住这些句子。如《荷塘月色》开头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它既印证了我们在背景中所提到的内容,同时也点出了自己夜游荷塘的缘由,是为了排遣心中的不宁静。再如“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两句明显流露出一种暂时摆脱现实的轻松感、喜悦感。而“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以及“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又明显流露出一种怅惘、失意之情。从以上几个句子我们可以体会出作者的心情是复杂、矛盾的。

  3.本文描写的景物特点是什么?借景抒情是散文最常用的手法之一,它的特点是景与情融合在一起,在景物描写中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通过文章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我们也可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朱自清笔下“荷塘月色”是很美的:荷叶田田,荷花朵朵,荷香缕缕,月色溶溶,像一首诗,又像一个梦,整幅画面给人以无限的艺术享受。从总体上看,不管是月下的荷塘,还是塘中的月色,都有一种朦胧美,而这种朦胧的意境正好折射出作者当时的心境:既有暂时摆脱现实的淡淡的喜悦,又有不能永远摆脱现实的淡淡的哀愁。这样通过对景物特点的分析,我们就很好地把握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今后同学们在阅读散文时,不妨经常运用以上几种方法,相信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

  4.怎样理解文章中的妙语佳句?

  (1)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这是《荷塘月色》中对荷花的描写,作者在此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方法,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若改为平实的说法,就是:叶子中间零星地开着些白花,有的已经盛开,有的含苞待放。而这样一来原文的韵味就荡然无存了。首先,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荷花的不同情态。“羞涩”一词写荷花含苞待放,“袅娜”写荷花饱满盛开的样子。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的娇美姿态、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荷花以生命活力和感情,写出了荷花的姿态和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无尽的遐思,真可谓“形神兼备”。其次,作者连续用了三个比喻来写荷花。因为作者是在晚上,在月光下欣赏荷花,而此时又有晚风吹拂,景象自与白天大不相同。“如一粒粒的明珠”写荷花的光亮,“如碧天里的星星”则写风吹荷塘,荷花在浓密的荷叶间闪闪烁烁的丰姿,“如刚出浴的美人”更是写出了塘中月下荷花的朦胧柔美圣洁,简直让人觉得仿佛进入了仙境。

  (2)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我们可以将“泻”字置换为“淌”、“流”、“照”等字加以比较。“淌”字显然不合适,因为月光是从上往下照射的,而“淌”一般指液体在水平方向流动或是在上下不大的范围内由上往下流,如“水淌了一地”、“身上直淌汗”等。“流”字呢?它虽然能跟前面的“流水”相照应,但读起来有重复之感;另外,月光是无形的,无边无际而且没有遮拦的,“流”字难以恰当地体现这些意思。用“照”字不能算错,但较平淡,不能给人以美的感受。而“泻”字则写出了月华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人想到月光是那样的慷慨无私,仿佛对大地充满了深情,它与荷塘中的景物亲密地接触,充盈到每一个角落,让人体味到一种静谧、一种温馨。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高一必修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劝学(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08-25

我的四季(苏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10-27

黄山记(粤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08-08

张飞教案:《氓》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09-20

高一语文必修2《荷塘月色》教学反思通用03-25

《《灯下漫笔》》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08-20

;边城(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08-30

《荷塘月色》的优秀教案设计10-04

人教版高一必修《触龙说赵太后》教案设计06-20

论毅力教案(粤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