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语文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树立语文课程意识--语文课程价值分析(网友来稿)
马豫星
语文教育改革,纷纷扰扰,在实质意义上停滞不前,乏“善”可陈,其突破口到底在哪里呢?
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叶圣陶老先生六十多年前的一段话吧。
“我们当国文教师,必须具有两个基本观念。……第一,国文是语文学科,在教学时候,内容方面固然不容忽视,而方法方面尤其应当重视。第二,国文的涵义与文学不同,它比文学宽广得多,所以教学国文并不等于教学文学。……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叶圣陶老先生就在《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
叶老所说的“基本观念”,其实就是要求教师树立语文课程意识,在课程意识的引领之下去教,通过“阅读与写作的训练”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不要“耕了人家的田,荒了自己的地”。如果没有这样的“基本观念”,没有树立这样的课程意识,所有的语文教改行为,就将似是而非,丧失自身的学科特性,而不是“语文教育”了,就极易出现李海林先生说的“自我放逐”现象。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行动上的偏移、迷失、错乱,往往与理论意识形态的混乱迷糊联系在一起。为此,笔者依据教育理论和系统科学的基本精神,不揣愚陋,重述语文课程的“个性”,促使施教者树立真正的语文课程意识,以实现语文教改的突破。
教育是一个人为的系统,靠着它,人类于是将不能通过生物遗传而传递的优秀文化绵延万载,使“人”从生物式的生存转向了“人”的生活。而实体化教育的学校系统,更是完全摆脱了此前形式化教育的松散状态,成为一个体制完备、要素齐全、结构严密的系统,绵延文化、培养“人”的功能愈加强大。语文课程是人类教育的一种形态,更是学校系统的一个要素(已经不是1904年之前的存在形式)。所以,我的阐释框架是:
第一,语文课程是人类的教育,它同样遵循了人类教育的普遍规律;第二,语文课程运行于现代学校体系之中,也必须服从学校教育系统的运行安排。
请看以下的论述。
一、从教育活动的构成要素来审视
语文课程是人类教育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可以从人类对教育活动的普遍认识出发,来揭示语文课程的显著特性。
人类的教育活动的必备要素有哪些呢?
众多关于教育活动构成要素的分析里,笔者借鉴陈桂生先生的论述,因为他汲取了马克思对劳动过程的分析,推演出非常务实的见解,教育活动“……其简单要素当包括:教育者的有目的活动、教育对象(受教育者)、作为教育者与教育对象联系中介的'教育资料'(相当于'劳动资料',不相当于'生产资料')”【1】简化一些,教育活动的必备要素应当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资料。在一般的教育活动里,此中三个要素都是变量;但是,具体到体制化的学校教育系统的班级授课制,情况却发生了变化。
首先,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在一段时空内(通常以学期或学年为单位),是相对稳定的,相对固定化的;可以说,不同的课程经常面对着相同的受教育对象。其次,作为施教者的教师,在某些情况之下也穿梭于不同的教育活动中,比如有些学校的教师就经常同时教授语文、地理或历史课程。因此,通过施教者和受教育者来分辨各门学科教育的独特性,有着较大的局限。
教育资料就不同了,它在不同的教育活动中都以迥异的质料指向存在着;或者是图象,或者是符号,或者是动作行为,或者是观念形态。因此,它能够区分并凸显各类教育活动的独特性;比如,只要看看黑板上的板书内容,就知道刚才教室里教授哪样课程。并且,教育资料的中介特性,尤其是各门课程的知识内容,都不可避免影响、制约着教师与学生的种种活动,--无论是教师学科知识素养的建构,还是教学理念个性的形成;无论是学生品德学识的提高,还是学习方法习惯的探寻。所以,从每种教育活动所凭借的教育资料入手,来判定其特性、明确其职责不失为一条恰当且便捷的途径。
那么,语文课程所依托“教育资料” 应该是什么才能具有自身的存在价值呢?
很明显,各类学科教育,诸如政治、历史、数学、物理等等,很大程度上都是以“语言”(广义)形态存在着,而语文课程也是如此。这是不争的事实。那么,这些学科教育“语言”的存在作用与语文课程的“语言”是不是一样的呢?如果一样,那么,语文课程就无须单独立科,消解于各门学科之中就行了。如果“语言”的存在作用不一样,那么,它们的差异又在哪里呢?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对“语言”施以细致入微的剖解,辨明语文课程中的“语言”的存在特性。
为此,这里引入“形式”与“内容”这对范畴为辨析的理论工具。于是,我们明白了:其他课程也须借助语言,但是,人们关注的毕竟还是承载于语言资料中的学科知识内容,无论是自然、社会的,还是人文的。在这个过程里,语言只是获取该学科知识的形式,手段,途径,桥梁,而不是终极追求,不是这些学科特别需要有意关注的。除非在通过语言这一形式去获得知识内容的路途中发生了困难,语言本身才会成为关注点,涉及语言本身的知识(广义,包含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才会在有意识的支配下运作起来,--这种现象在一些富有经验的老师的授课过程是较容易看见的,他们会通过分析语句结构,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其中的学科内容。
语文课程不应该这样。如果它仍旧把掌握领会语言所承载的内容作为自身的唯一终极目标,就失去了自身的特点,因为这项工作已经由其他学科教育承担了。惟有把语言本身作为语文课程的教育资料,令学生掌握必备的语言知识,使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能够迅速地透过语言,快捷地领悟蕴涵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甚至没有自觉意识到语言的存在,所谓“得意忘言”),才会体现语文课程的自身价值。
因此,语文课程资料的独特性就在于聚焦“语言”本身,并且是本民族的“母语”(区别于外语教育),这是任何其他学科教育所没能有意识、有目的关注的。
二、从学校教育系统的构成来审视
教育是人为的系统,不是纯自然客体,任何形态的教育不可回避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的影响,与生俱来蕴涵着某种人为的目的,只是隐显程度不同罢了。语文课程的单独立科也是如此,其间的价值因素是不可剔除的。那么,应该怎样来认识语文课程在学校教育体系内的存在价值呢?
毋须多说,语文课程是整个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元素,既然被选择并列入学校教育系统,自然是为了使这个系统的功能更加强大,也就是说,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人”社会化与个性化过程中的作用。
众所周知,“从系统本身来看,功能由元素和结构共同决定。”【2】为全力发挥学校教育系统的功能,首先必须选择最优的元素--精选各门学科,同时还必须注意元素间的结构方式(结构就是指元素之间的一切联系方式的总和),明确各门学科教育的任务并协调相互之间关系。因此,下面就选取素质教育下的社会交往素质培养为着力点,从元素和结构两个方面,来例证式地论述语文课程的立科价值。
1.作为一个元素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与学校教育系统的关系
(1)学校教育必须承担培养学生社会交往素质的任务
人是社会的动物,人的本质可以说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只有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人自身才能看清自身(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何况人也有交往的内在需求(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里的需要层次说有详尽的论述),只有人与人不断的交往,才会形成人类社会。“没有交往,就不能有人类社会” 【3】。马克思也曾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间接进行交流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甚至于漠视人本身的科技主义时代,选择关注人和人类社会本身的交往素质并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是具有重大意义;每个人具备良好的交往素质,那么"他人即地狱"的说法将成历史,人类社会将骀荡和谐的春风。而法兰克福学派的哈贝马斯更是不遗余力的论述合理性交往的重要意义,主张现代人类社会的许多弊病都可以借助合理性交往来解决。
因此,在素质教育思潮高涨的今天,社会交往素质颇受关注。有人就指出:“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我们觉得基础教育中应该包括社会交往素质的教育。”【4】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现代教育四大支柱之一的"学会相处"是一致的。作为社会系统中主要承担教育职责的学校子系统,只有将交往素质的培养列入自身目标,其功能才会满足现实社会的需求,才能实现存在的价值。
(2)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交往素质的主要途径
学校系统中,社会交往素质培养的途径又是什么呢?作为学校教育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学科教育,自然被委以培养学生交往素质的重任。从各门课程凭借的教育资料入手分析,我们就不难得出哪门学科教育是培养学生交往素质的主要课程这一答案。
语文课程凭借的基本资料是语言,而语言既是思维的工具,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本文不从“语言是存在的家”入手)。让学生理解、掌握、并能运用语言,尤其是本国母语,就成为培养学生交往素质的一个核心部分。由此,培养社会交往素质的任务自然落在语文课程身上。换言之,语文课程必须培养了学生语言交往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了社会交往素质的核心部分(所以余应源先生提出很有时代特色的"语文课应是交往教育的核心课程"这一观点),教育系统全面素质教育的功能才能完美展现,否则其功能就是残缺不全的。
作为人为的学校系统中的一个元素,语文课程的存在价值必须内含“通过语言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素质”,否则,就应踢出学校系统,或被其他什么课程替代,没有存在的必要。
2.处于结构中的中学语文课程--语文课程与其他单个门类学科教育的关系
处于结构中的语文课程是指其以为其他学科教育服务的方式而与其他学科教育联系在一起,因为“本国语文教学质量,……也关系到学生能否学好其他普通文化课和职业技术课。”【5】只有令学生基本解决语言表达与理解方面的问题,使学生“得意”的路途中无丝毫的语言障碍,其它学科才能全力以赴完成本学科所以承担的教育任务。这样也就体现了学校教育系统内各要素间结构的严密。
为了更好地说清这个问题,我们依然回到社会交往素质的培养上来。
社会交往素质“包括社会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交往能力和竞争能力等。”【6】这四种能力内容又有许多要求,单就竞争力而言,“竞争力的提高与上述适应、应变、交往等素质密切相关,同样也依赖于心理、思想品德、身体、科学文化等各种素质的整体提高,以及经验、才干、知识等的积累。”【7】这些详尽的分析表明:单单地靠语文课程,它是难以完成培养社会交往素质的重任的。语文课程必须与教育系统里其他诸多元素紧密联结构成一个统一体,在相互依赖、相互协作中实现自身作为交往教育的核心或主体的价值。
总而言之,把语文课程定位于“母语语言教育”(也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或“言语智慧”),是学校教育系统元素最优化、结构严谨化的具体表现,更是自身存在价值的展现。只有这样,语文课程,才会“独当其任”,才不会“自我放逐”,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系统内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
至此,本文已经从两个大方面再次论证了语文课程的存在价值:语文是“母语语言教育”(所谓的“语言”、“言语”和“对语”其实也是覆盖在广义“语言”之下)。所以,作为教改关键的语文教师,只有在教改行为中始终贯注着这样的语文课程意识,--语文是“母语语言教育”课程,才能使自己的教改是语文课程的教改,才能实现本质意义上的教改突破。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无所不包的“泛化”式语文教改行为:直接且显性地以提升世人人文精神、拯救社会道德沦丧为教学旨趣,或是探讨社会文化,或是追寻历史沿革,或是索隐心理幽微;本为语文课程的教育资料却成为另类教学行为的载体或“由头”,与其他课程没有实质上的差异。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固步自封的“窄化”式语文教育行为:断绝同其他课程的联系,自成一个独立的小系统,封闭僵死。
注释:
【1】《教育原理》陈桂生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年3月第一版 第10页
【2】《系统科学精要》苗东升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年5月第1版 第42页
【3】《社会心理学》FM安德列耶娃 上海翻译出版公司出版 1984年3月第1版
第80页
【4】【6】【7】《素质教育:理论.操作.经验》周峰 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8年7月第1版 第93-98页 第290页 第97页 第98页
【5】《教育原理》金一鸣 著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5年12月第1版 第274页
本文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9年6月B刊 刊发时有删减
作者邮箱: mayx27@hotmail.com
【语文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树立语文课程意识--语文课程价值分析(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让学生树立课堂自主性学习意识(网友来稿)10-10
语文课程教学总结06-05
语文课程教学反思07-23
语文的生命之创造语文(网友来稿)06-19
语文学习歌(网友来稿)09-19
语文晨读材料三(网友来稿)08-27
鞠躬(网友来稿)09-18
红薯(网友来稿)10-18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总结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