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故都的秋》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
2、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3、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稿“形”与“神”的关系。
教学重点1、本文写故都的秋天,为何不详写故都秋天的著名风景?
2、本文题为“故都的秋”,文中却多次提到南国之秋,为什么?
一、导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杜甫《登高》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空山新雨后,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
这些诗句有的昂扬,有的悲凉,有的清新,有的沉郁。这和作者的个性、情趣和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那么,郁达夫眼里的秋又会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著名的散文--《故都的秋》。让我们循着作者细腻的笔触去细细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二、题解:“故”字,饱藏着眷念热爱故都之情。“秋”揭示了本文的描写角度。全题点出地点和节令,洗练含情。值得品味。“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文章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取景,以景显情,信手写来情景浑然一体。
三、作者: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曾赴日本留学,与郭沫若等发起创造社。1921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的影响。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岛坚持抗战。1945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本文写于1934年8月。郁达夫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一些很好的散文。
四、课文结构:故都的秋景共有五种:清晨静观图,落蕊轻扫图,秋蝉残鸣图,都市闲人图,胜日秋果图。最后以议论收尾,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首尾照应。
第一部分:总起(第1、2自然段)①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
②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
总起 ① 北国之秋感受:“清”、“静”、“悲凉” 向往:“想饱尝一尝”
② 南国之秋感受:“慢”、“润”、“淡” 向往:“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味不浓不让人满足。
4、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区别在哪个方面?用一个字来概括。味。
(2)为什么北国之秋给作者以悲凉之感?(提示:结合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在作者的心中,“悲凉”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的感受。
第二部分:分写(第3-12自然段)秋花-色;秋槐-形;秋蝉-声;秋雨-味;秋果-实
秋晨天空、秋之牵牛花。秋院:破屋、碧空、鸽子、槐树、和秋草“清”
槐树落蕊而知秋 “静” 乡国有异,悲秋之感却同。
记叙 秋蝉残鸣而报秋 “悲凉” 议论
秋雨淋人人知秋 故都之秋,有它的特别之处。
枣树秋色之奇观
秋色:青天(蓝绿)蓝朵(蓝色)秋草(黄色)落蕊(灰白) 树影(暗灰)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
1.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冷色。
2.面对这么多的冷色,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冷清。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
3.作者为什么不写火辣辣的香山红叶或游人如织的颐和园,而挑选了五种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呢?
作者当时的心情:苦闷、落寞、悲凉。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4.作者选用了哪些独特的秋景?秋花的蓝朵、秋槐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雨的奇味、秋果的奇景。
作者抓住了景物的哪些特点?
(1)秋花的蓝朵(颜色)作者为什么认为“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为佳”?冷色调,更适合表现“悲凉”。作者不是还喜欢枣树吗?枣子到了秋天不是红的吗?作者喜欢的是“淡绿微黄”的枣子,仍以冷色为主。
(2)秋槐的落蕊(感觉)作者调用了哪些感觉来写秋槐?有何效果?视、听、触、嗅。使景物更加形象生动。
(3)秋蝉的残声(声音)(4)秋雨的奇味(过程、言行)(5)秋果的奇景(形、色)
5. 第7段为什么写“都市闲人”?这里写的不是上流社会人士或文化人士,而是平民,即“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为什么让他们作为故都人的代表?可能是他们的形象更有地方特点,而且作者觉得与他们更亲近,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似乎也能读出作者很希望能像“都市闲人”那样过无忧无虑的生活。
6、第12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
7、文中写“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同样能给人幽静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这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反衬了故都的静,这是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比如钟,在白天,你根本听不到它的走动声,但在晚上,夜深人静时,你便能听到清楚的滴答声,因此,假如要你写夜的静,你便可以以钟的走动声清晰可辨来衬托夜的静,这也就是以动衬静。
8. 文中有哪几处景物描写?这些描写各有怎样的特点?
P78这里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景物写得非常细致,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惬意。总起来说,表现了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
P78这里写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是触觉感受。写触觉,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P79这里写景不拖泥带水,一句一景,写出了北国清秋之雨忽来忽去的情景。云的景象、雨的阵势,写得活灵活现,说明作者观景非常细致。
第三部分:总括(第13、14自然段)南国之秋,色味不如北国之秋浓。故都之秋,我减少寿命也要留住。①南国的秋的味比不上北国的秋(对比呼应)②直抒对故都的秋无比眷恋之情(呼应)--抒发了赞美眷念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
1、第1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感受和向往。第14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之情,都是抒发情感,“向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恋”是在离开故都之时,其实质是一样的。所以1和14自然段也构成了呼应。
2、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的一段话?秋色是这样的好,祖国的美景是这样的可爱,联系当时国家山河破碎、内交外困的现实,作者为了保住祖国美好的东西,“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仅抒发了赞美、眷念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也表现出了深沉的爱国之情。
3、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的眷恋之情和对故都的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全文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从课文中的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可以看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赞颂之情。
4、这种追求是否意味着消极和颓废?不。文中歌颂了秋果旺盛的生命力,可以证明作者并非消极。 第12段说明到秋天产生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是人类共有的心理,所以并不消极。
五、结束语: 故都的秋是一首诗,深沉而含蓄;
故都的秋是一幅画,美丽而落寞;
孤独的秋是一支歌,忧伤而苍凉;
孤独的秋是一杯茶,苦涩而清醇.
1. 为什么以“南国之秋”作对比?开篇提到“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结尾提到“南国之秋,当然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并作了适当的展开,以此与北国之秋作对比。对比的目的非常明确,即抑彼扬此,北国之秋胜于南国,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写南国之秋,是为了南北对比,以“南”衬“北”,表达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这种感受既来自空间的对比(南北两地),也来自时间的积累(“已将近十余年了”)。作者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以这秋的深味在南方“尝不透”,来同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对比,这样南北对比、衬托,突出了故都的秋感人至深。
2、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3、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神的结合点是什么?文章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是五幅秋色图。文章的“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故都的秋》教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故都的秋教案09-28
《故都的秋》教案优秀03-20
劝学(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08-25
《故都的秋》教案(精选17篇)08-09
故都的秋说课稿09-10
《故都的秋》说课稿05-29
《故都的秋》说课稿07-01
故都的秋教案(通用7篇)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