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时间:2024-07-17 08:19:25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Ⅰ、文本解读  

李白早年就有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的朋友道士吴筠推荐了李白,玄宗于是召他到长安,李白进京本想借此施展才能,有所作为,然而很不如意,玄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他,又受到权贵的排挤,天宝三年(744)李被赐金放还,第二年,他南下吴越故地,与友人作别,作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以表心情。  

Ⅱ、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本诗的创造背景和创造目的。 

2、品味诗歌,并背诵全诗。 

3、理解体会诗歌的浪漫主意的色彩,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广泛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 

1、结合诗人的背景和思想,把握诗歌的内涵。 

2、通过诵读,了解诗歌情感,并背诵。 

3、感知诗歌中的想像世界,感受诗人于其中所饱含的思想情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情感 

Ⅲ、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1、理解体会诗歌的浪漫主意的色彩 

2、品味诗歌语言的流利自然,不事雕琢的风格 

难点:1、理解诗歌的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运用。 

          2、对“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理解。 

Ⅵ、课时安排:2课时 

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引入  

1、李白的故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代表作《蜀道难》、《行路难》、《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  

2、解题  

“吟”本指吟咏,即作诗。以后作为一种诗体的名称,即乐府诗这的一种体裁。“留别”,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所以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用梦游天姥的诗向朋友话别。梦游是借“别”表明自己的态度与意向是真。另名《别东鲁诸公》或《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旧诗分“古体”和“近体”,始于唐朝。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称为古体诗。后来人们袭用唐人的说法。《梦游天姥吟留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古体诗。  

二、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历史  

1、《诗经》和《离骚》  

2、汉魏五言古诗  

3、唐代诗歌概况  

4、宋代诗歌概况  

三、听读后再朗读课文,引导划分诗歌的节奏和纠正字音  

四、课文学习  

1、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争取背诵  

2、看注解,理解字面上的意思  

3、讨论:诗歌的脉络是什么?(板书)  

4、指名学生复述课文大意。  

五、小结和课后迁移训练  

1、指名学生小结课文的内容;  

2、结合教读提示,引导学生按照故事情节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鉴赏课文,背诵全诗。 

一、诵读并分析课文  

(一)、诵读并分析①段   

师:齐读①段并思考:既然题为“梦游天姥”(在“梦游天姥” 四字下标示双横线), 为何开篇要“谈瀛洲”?  

明确:“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霞明灭”的天姥同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难 求”让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师: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  

明确:还提到了五岳、赤城和天台,从而衬托了天姥的雄峻巍峨,进一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强烈愿望。(板书:缘由)  

(二)、诵读并分析②段  

师:如此神秘美妙、雄峻巍峨的天姥山如何不让作者魂牵梦绕呢,于是便有了“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的奇妙梦境。请同学们听老师诵读②段,并思考:或以 时间为序,或以地点为序,指出本段共描绘了几幅图景,并用1-2个词归纳每一幅图景的特色。  

(边分析边板书)  

月夜--剡溪清幽 白昼--山中壮美  

傍晚--洞外恐怖 夜晚--洞中仙乐  

师:品味重点字词:飞、送、殷、栗、惊等。  

明确:“飞”“送”两字先后运用了夸张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 诗人梦游路上那种急切、兴奋、轻快、神往的心情。“殷”“栗”“惊”分别活用为动词、使动、使动。  

师:请男生齐读“洞中仙乐”部分,然后请一女生用散文化的语言进行 描绘。  

参考:电闪雷鸣,山峰崩塌。仙洞的石门,訇地一声从中间打开了。仙 府的天空浩瀚无边,看不到尽头,日月的光辉照耀着金银砌成的宫阙,以彩虹作衣裳啊以轻 风 为骏马,云里的神仙啊接二连三地下来。老虎弹着琴瑟啊鸾鸟驾着车,仙人多得像麻一样数 也数不清,多么其乐融融的场面啊。  

师:自由熟读“梦游天姥”部分,力求背诵。  

师:正当梦入高潮时,作者却“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 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梦境突然地消失了,(板书:梦醒) 面对现实, 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作者感叹了些什么呢?  

(三)、诵读并分析③段  

师:请一位同学诵读③段,其余的同学思考:段中反映了李白怎样的思 想性格?  

明确:“别君”二字照应题目“留别”(在“留别”二字下标示 双横线)。 段中主要流露出的是不满现实,不趋炎附势,蔑视权贵,傲岸不屈的反 抗精神。(板书:蔑视权贵,傲岸不屈) 同时也流露出人生如梦的虚无感伤 的情绪和逃避现实的消极避世的思想。然而我们并不能因此而过多地苛责李白。在污浊的 封建官场,该有多少人被同化得没了自我,没了人格,诗人不可能改变当时的社会环境,能 够如李白这般傲岸不屈、洁身自好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  

师: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  

明确: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的美妙是为了反衬现 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也就是说,诗歌的前 后是一致的,都是在写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只是诗歌的前半部分用梦的形式曲折地表达 出来,而后半部分诗人则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 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师:此种理解不错,还有没有其他理解,允许百家争鸣。不知同学们有 没有留意课后练习第三大题第三小题:诗人梦游仙界,为什么只写了一次“自己不在其中” 的仙人盛会呢?  

明确:老师可插入相关背景帮助理解。李白早年就有济世安邦的抱负, 但他不屑于通过科举登上仕途,而是希望由布衣一跃而成为卿相。因此,他漫游全国各地, 结交名流,以扩大声誉。天宝元年,经友人推荐,被唐玄宗召入长安,已经42岁的李白以为 大展抱负的机会来了,他也的确曾有过短暂的得意,然而不久他就发现李隆基仅只把他当作 供己 消遣的御用词人。同时李白一身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酒命玄宗的宠臣高力 士脱靴,得罪了权贵,招致他们的排挤。甚至连玄宗也开始对他不满,因而他在长安仅住 了一年多,就被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逐出京城。在这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李白亲 眼目睹了统治集团内部的昏庸腐败,宫廷生活的残酷斗争。第二年,李白借离开东鲁,南游 吴越之际, 写下了这首“留别”诗 ,诚挚地向亲友们表明了自己蔑视权贵,傲岸不屈,与 宫廷生活彻底绝裂的态度。  

因而我们亦可以把作者的梦境理解为是对他一年前的宫廷生活的折射。从“一夜飞度镜湖 月”中我们仿佛看到李白由一介布衣一跃而为万众仰慕的卿相。而当他进入宫廷,却发现他 曾经热切向往的上流社会原来并非那么美好,从“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等森然恐怖、风雨欲来的描写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宫廷生活的明争暗斗、冷 酷 无情和李白处境的孤危。虽然仙人们聚合的场面其乐融融,然而放浪不羁、桀骜不驯的李白 却无法与他们合拍,正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写到的:“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诗人被排斥在外,只能作为上流社会的旁观者,但他更是清醒者,他的及时梦醒即表明 了与这种生活的彻底绝裂。  

总之,无论是把梦境理解为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还是理解为作者摒弃的宫廷生活,他 们所表现的主旨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蔑视权贵,傲岸不屈。  

二、迁移训练 

师: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同学们亦接触不少李白的诗歌,请你任选一首, 谈一谈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然后按自己的理解诵读该诗。 

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将进酒(节选)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四、返回课文  

师:经过同学们的评论和诵读,我们明确了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是:大胆的 夸张、奇特的想象。(板书:大胆的夸张 奇特的想象)  

现在让我们重新回到课文,请你谈一谈“大胆的夸张”和“奇特的想象”具体体 现在本文的哪些诗句上。(学生回答略)   

师:下面请同学们放声地自读课文,要求通过你的朗诵、你的声音来体现李白诗歌的特色 。  

(可在下课前2分钟让全班同学尝试着齐声背诵全诗。)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梦游天姥吟留别(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05-14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08-01

《梦游天姥吟留别》鉴赏07-25

破灭的游仙梦---------谈《梦游天姥吟留别》(网友来稿)07-29

史记选读;(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10-13

《长恨歌》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08-20

《老子》五章(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10-27

人教版高二选修《民为贵》教案设计10-22

《春江花月夜》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08-08

种树郭橐驼传:选修古代散文第六单元教材教法分析(2)(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