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石钟山记(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
备课人 王艳红
一. 教学要点
1.掌握"函胡/莫/识"等通假字;掌握"鼓/是/绝/而/焉" 等常用实词和虚词;
2.掌握"鼓/舟/目/耳"等在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3.掌握判断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和介宾短语后置句;
4.掌握苏轼和本课的有关文学常识;
5.了解和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将议论/记叙/描写/抒情
恰当结合及将情/景/理浑然融合的写法;
6.了解和体会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和主张.
7.学习以事明理的写法.
二. 教学重点:思考、理解“二疑”、“三笑”“一旨”,从而抓住全文的纲。
三、教时安排:二教时
四.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 一 教 时
一、导入:俗话也说:“眼见为实”,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韦斯克博士却用事实证明了“眼见”也出错。他进行过一项有趣的研究:他给参加减肥夏令营的青少年,每人发了一个杯子,用来倒橙汁喝。所发的杯子容量相等,却有高有矮,高的高度是矮的两倍。结果发现,青少年用矮杯子的人多出用高杯子的,可见对一件事情的认识是必须不仅要眼见还要亲自考察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今天苏轼也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范例。(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作品
1、石钟山简介(由学生读课后注解,教师展示相关图片):此山位于江西省湖口县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南边的叫上钟山,北边叫下钟山。千百年来,关于名山的来历众说纷纭(风水声如钟;石声如钟;山形如钟)。
2、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 ,北宋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三苏”:苏洵(父)苏轼 苏辙(子名与车有关)“唐宋八大家”:韩愈、王安石、柳宗元 欧阳修、“三苏”、曾巩。他是中国文人用儒佛道三家构筑精神世界的典型代表,他的一生最能体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信条,在政治改革中既不同意新派的么某些做法,也不同意老派的观点,结果“如风箱中的老鼠两头受气”一贬再贬。创豪放一派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三、先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文,检查预习情况,扫除生字词障碍以及停顿。
蠡(lǐ) 枹(fú) 铿(kēng) 磔磔(zhézhé) 噌吰(chēng hóng) 罅(xià) 窾坎(kuǎn kǎn) 莫(mù) 镗鞳(tāng tà) 识(zhì) 无射(wú yì)
指出哪些通假读的字(莫、识),哪个字是古音异读(射)。
四、整体把握课文;学生分别朗读、回答问题,师生共析;总结课文。
分析课文结构
请生齐读课文,根据以上分析,理清文章结构.
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质疑--提出对两位古代名人观点的疑问;
第二部分(2.3):察疑--通过实地观察,得出结论.
第三部分(4):释疑
1、本文总体思路:质疑前人--夜游察疑--结论释疑;
2、逐段分析:
第一段主要问题设计(见课后习题一1):作者主要针对两种说法质疑,他的态度和理由是什么?从苏轼对前人说法的两次质疑,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学到什么精神?
第二段主要问题设计(见课后习题一2):作者夜游石钟山重点描写了哪些对象?有什么作用,对月夜绝壁下的情景描写与下段哪一句照应?你对作者的这种作法作何看待(详见课后练习第三题)?
第三段主要问题设计(见课后习题一3):哪句话表达了本文的中心?世人为什么不能准确得知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作者对郦、李二人的说法各持什么态度?
第二课时
一、分析理解第一段
(一)补充注释
1.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焉:语气助词,不翻译
2.微风鼓浪 鼓:振动
3.水石相搏 搏:拍击
4.南声函胡 函胡:重浊而模糊
5.北音清越 越:高扬
6.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腾:传播;歇:消失
(二)解释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
1.微风鼓浪,水石相搏
2.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3.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4.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三)补出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1.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2.今以钟磬置水中
3.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4.扣而聆之
5.自以为得之矣
(四)朗读第一段,边读边翻译。
二、分析理解第二段
(一)补充注释
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适:到,往
2.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赴:赴任,就职
3.余固笑而不信也 固:姑且
4.森然欲搏人 森然:阴森森的样子
5.微波入焉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在洞和缝里面
6.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涵淡:水波动荡
7.因笑谓迈曰 因:于是
(二)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和现代汉语用法是否相同?
1.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2.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3.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4.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三)辨析写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而大声发于水上
2.空中而多窍
3.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4.古之人不余欺也
5.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四)朗读第二段,并通译全段
三、分析理解第三段
(一)补充注释
1.而臆断其有无 臆断:主观地作出判断
2.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殆:大概
3.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终:总
4.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考:敲
5.自以为得其实 实:事情能够的真相
6.盖叹郦元之简 盖:表原因、目的
(三)解释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事不目见耳闻
2.而言之不详
3.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4.自以为得其实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2.余固笑而不信也
3.至莫夜月明
4.汝识之乎?
5.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
6.长乐王回深父
分析赏读
1.《水经》是谁的作品?是一部什么书?
答:《水经》也叫《水经注》,是郦道元的作品,他是记载我国山川地理概貌的游记。
2.郦道元认为石钟山是怎样命名的?
答:以浪打岸石,声如洪钟命名。
3.李渤认为石中山又是因为什么命名?
答:以山石敲击所发出的声音像钟声而命名。
4.作者认为李渤的观点不对,基本理由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反驳?
答:石头大都能敲击发出如钟一般的声音;这是驳论据。
5、郦道元、李渤、苏轼关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陈说有何不同?
答:郦道元认为是水石相击产生的声音像钟而得名;李渤认为是山石敲击发出的声音像钟而得名;苏轼认为是风水进出洞穴发出的声音像钟得名
6、本段在评说中采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议论?
答:类比和对比的方法。
7、“此世所以不传也”和“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中“此”和“陋者”具体指什么?
答:“此”指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陋者”指李渤一类人。
8、.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答:做事不可主观臆断,要实地考察。
附:板书设计
(议论)质疑前人----提出问题
↓ ↓ ↓
(记叙)夜游察疑----解决问题
↓ ↓ ↓
(议论)结论释疑----抒发感想
五. 将本文跟(游褒禅山记)作比较。
说明:先检查练习第二题的完成情况,然后做具体分析,不是简单地列出异同之点,而是从文章的整体构思出发,用列表的形式来进行比较。下面是供参考的表的模式:
课文
项目 《游褒禅山记》 《石钟山记》
内容 记游。
从游未尽兴生发感受,谈人生哲理和治学态度。 形式是记游,实际是记考察所得。用事实破千古疑案,提倡实地考察,反对主观臆断。
结构 先记游,后议论。 议论--记游--议论。
写法 叙与议紧密结合,议论统率叙事,议论重在“立”。 叙与议紧密结合,议论统率叙事;议论有“破”有“立”。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石钟山记》教案)
今日话题: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1、 一个历史疑案
2、 在我们江西的湖口,鄱阳湖入长江的地方,有山名叫石钟山,山的面积并不大,还不足1平方公里,绝对高度也只有70米上下,就说是交通方便,风景幽美,也不至于成为人们纷纷前往的旅游胜地。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它声名鹊起,名满天下的呢?其实这与它的名字有关。
石钟山的名字到底因何而得,历来有不同的说法。北魏的郦道元以为山的下部临水处有许多缝隙和洞穴,当水位处在一定的高度时,又有适当的风力和相应的风向,此山就会发出敲钟一样的声音。而唐代的李渤却认为山上的石头在被敲打时会发出声音,那便是此山得名的原因。后一种说法涉及到溶洞地区的一些地理知识,大家在初中时学过化学,因为碳酸盐的沉淀形成一些石钟乳、石笋、石柱等,这些岩石被敲打时是会发出清越的声音的,所以,有很多人也相信这一观点。让我们先来熟悉下这些内容。
查找课文内容:郦道元和李渤的观点在苏东坡的文章中是怎么样叙述的?
学生找到: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得双石于潭上,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
那么到底如何呢?我们不妨先看看苏东坡的说法吧。
3、 苏东坡的疑问
针对郦道元的说法,苏东坡质疑的是什么?
学生找到课文:“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针对李渤的观点,苏东坡又提出了什么疑问?
学生找到课文: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看来,我们还真得找到一些有力的证据,然后才能发表见解。还是让我们与苏东坡一起去做一次实地考察吧,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4、 一次偶然的机会
苏东坡毕竟不是学地质的,他来到石钟山只不过是路过。请大家找出是什么时候,因什么事情而到了石钟山。
学生找到课文:“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5、 苏东坡的观点
A、 此山得名还是与声音有关
第一种声音:学生找出为“噌吰如钟鼓不绝”,且指出其发声位置为山下。
第二种声音:学生找到“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且指出其声音发自两山之间挡在中流的大石中。
这里有一个理解上的难点,那就是石钟山的地理不好理解。在此处,教师必须向学生讲清楚石钟山分为上钟山和下钟山,上钟山在南边,滨临鄱阳湖,面积为0。34平方公里,下钟山在北边,滨临长江,面积为0。2平方公里。而两山相距不到一公里。两山之间湖水涌入长江或者江水灌入湖中。一般情况,夏季是江水灌入湖中,这是因为长江上游冰雪溶化,长江水位猛长,下游无法排泻汹涌的江水,所以大量倒灌入湖中。根据这些情况,我们来分析苏东坡当时游山正好是水位高涨之时,所以风与水相吞吐发出洪亮的声音,是完全实际的情况。而且,夏季水急且汹涌,江水灌入湖中,则必定使两山之间的大石发出巨响,这分别就是“噌吰如钟鼓不绝”和“窾坎镗鞳之声”。
B、 命名与声音有关,也与史料有关
先让学生找出两种声音与什么发出的声音有关,学生应该找到“汝识之乎?……古之人不余欺也。”
这里涉及到《国语》与《左传》的一些记载。问题是山的命名与“钟”字有关,“钟”在古代就是乐器,代表例子有编钟。那么,此山的名字当是取山之发音如乐器之美妙。
6、 苏东坡夜泊绝壁之下的情景描写有什么作用?
让学生找出阴森恐怖的景物描写,学生当能找到“大石侧立千尺,……或曰此鹳鹤也。”这就说明到绝壁之下是要胆量和勇气的,是一般人做不到的,说明实地考察是不容易的。
7、 苏东坡的感慨
正因为实地考察是不容易的,所以,苏东坡感慨良多。无论是鱼工水师还是士大夫,或者像郦道元一样的学者,要弄清山的得名的原因都是不大可能的,而这其中,最为根本的条件还是要亲自考察,所以,苏东坡不无得意之色,因自己夜泊绝壁之下而得意,也因为得意而“叹郦元这简,而笑李渤之陋”。而他的调查为他自己赢得了评说石钟山得名原因的心理自信,所以,我们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8、 附言:苏东坡的不足
苏东坡自己能够实地考察这是好事,值得我们学习,可是,他不该自以为是,理更不该嘲笑别人,他哪里知道,他的观点也未必就是绝对正确的。事实上,石钟山的得名还与它的形状有关,历来就有两派观点,即“主声派”和“主形派”,而后者认为枯水季节山下有洞,可以容纳数百人,深不可尽,都是事实,山如覆钟,所以,这也是得名的原因。
9、 总结:本课的讲解突出了思想、思路、语言和相关知识,希望各位学生课后反复诵读。
10、 作业,学生准备,下一节课讨论。
【石钟山记(高二必修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石钟山记》说课稿08-02
《我为什么而活着》高二必修教案设计10-03
守财奴(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07-29
《《灯下漫笔》》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08-20
《钱》教案(粤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10-23
《钱》教案(粤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10-27
黄山记(粤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08-08
劝学(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08-25
来生嫁给苏轼(人教版高二必修)07-10
渔父(苏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