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心理误区

时间:2024-04-28 17:38:13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家庭教育的心理误区

家庭教育的心理误区1

  1、“投射效应”误区

家庭教育的心理误区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觉的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如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归属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具有同样的特征,如:自己喜欢说谎,就认为别人也总是在骗自己;自己自我感觉良好,就认为别人也都认为自己很出色……心理学家们称这种心理现象为"投射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却常常错误的把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投射到子女身上,父母总喜欢为子女设计前途,希望孩子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并且往往以“孩子小,不懂事”为由,忽视孩子自己的意愿,结果往往达不到预期目的。

  小强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可是有一段时间,小强却表现得情绪低沉。经了解我们才知道,小强的爸爸妈妈为了让小强成材,一口气为他报了英语、美术两个班,还请了一位家教教他弹钢琴,而小强偏偏喜欢跆拳道。结果小强不但自己的兴趣爱好得不到满足,每天的日程还被安排的满满的,所以才失去了以往的活泼。后来,小强的爸爸妈妈在跟小强沟通后,为他报了跆拳道班,而小强为了能学他喜欢的跆拳道,也同意了学美术,小强又象从前一样的活泼可爱了。

  合理的安排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让孩子的童年充满欢笑而不是过分的压力,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因此,在教育孩子时,千万不要走入“投射效应”的误区。

  2、“从众效应”误区

  从众效应是指在群体作用下,个人调整与改变自己使其变得与其他人更相似。简单地说,就是看见别人做什么,自己就想跟着做什么。在家庭教育内容的选择方面,从众效应十分常见。象前面讲的小强的例子,小强的爸爸妈妈为小强选择各种辅导班的依据,就是邻居们几乎都是这样做的。而邻居们这样做的理由,也是因为很多家长都是这样做的。显然,大家都不由自主地陷入了“从众效应”误区。

  应该说,绝大多数的年轻家长们没有教育孩子的经验,借鉴别人的做法,成为获取儿童教育间接经验的捷径,因而,从众效应的'产生是可以理解的。只要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注意对孩子加以正确引导,并根据孩子的自身特点选择教育的方式和培养的途径,从孩子的具体情况出发,就会避免盲从,取得满意的教育效果。

  3、“角色效应”误区

  现实生活中,人们以不同的社会角色参加社交,每种角色都会有自己特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这种因角色不同而引起的心理或行为变化 ,就叫做角色效应。角色效应的产生要经历三个过程:一是社会和他人对角色的期待。对家庭教育而言,家长对孩子的过分宠爱,往往使孩子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是家庭的核心,自己的意愿必须优先得到满足,进而形成了不会关心别人的自私的心理;二是对自己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认知。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往往忽视了孩子角色概念的认识的偏差,一些孩子常以“我爸是经理”、“我爷爷是书记”而自负,把自己与长辈的角色等同起来,颠倒了角色概念的关系, 致使这类孩子养成了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畸表心态;三是在角色期望和角色认知的基础上 ,通过具体的角色规范,实现角色期待,这就叫角色行为。从角色认知的形成到角色行为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帮助和教育孩子完成这一转化过程,是家长的职责。这就要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在生活细节上引导孩子。比如吃饭的时候,好吃、爱吃的菜,要先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吃,学会礼让和关爱,让孩子自己管理玩具、图书,注意在孩子面前的语言和行为,不让孩子产生与众不同的优越感,等等,让孩子在角色体验和角色行为中,让孩子更深层次地了解家庭生活,对于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健康的性格,是十分有益的。

  4、“晕轮效应”误区

  晕轮效应是把某人的某些特征予以突出、强调,以此掩盖此人其他特征或内心世界,这个被突出的特征,就起了类似月亮晕轮的作用。因此,也叫光环效应。这一心理效应最直接的表述,就是人们常说的“一俊遮百丑”。

  常言道:孩子是自己的好。孩子在某些方面的优秀表现,往往使家长们忽略或原谅了孩子身上的不足之处,而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不足,却有可能对孩子健康性格的培养造成不好的影响。小丽是个各方面表现都很好的孩子,经常得到幼儿园老师的表扬,爸爸妈妈都以小丽为骄傲。一次家访时,发现小丽对爸爸妈妈说话非常不客气,家长说,因为小丽聪明、爱学习,所以平时就比较娇宠。其实这种娇宠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会助长孩子骄傲自大、不尊重别人的心理。通过家长和老师的配合,小丽很快就改正了自己的不足,聪明懂事,乐于助人,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升入小学后,还担任了班级的小干部。

  5、“超限效应”误区

  美国的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一位牧师做关于捐赠的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就准备捐款,他掏出了自己所有的钱。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就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仍在讲,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使人极不耐烦或产生逆反心理。心理学上称为“超限效应”。

  日常生活中,我们在督促孩子方面,经常会陷入“超限效应”的误区,为了督促孩子完成一件事,家长总会多次提醒、催促,致使孩子产生厌烦的情绪,结果导致刺激超限,反而事与愿违。

  菲菲一家打算利用下个双休日郊游,菲菲主动要求承担一项工作。为了鼓励和锻炼孩子,妈妈让菲菲负责带烤肉的调料。妈妈怕菲菲忘了这件事,几乎每天都要跟菲菲说,别忘了带那些调料。到了双休日,全家高高兴兴地到了郊外,在大自然中流连赏玩。该吃午餐了,爸爸负责的烤炉和碳火、妈妈负责的肉和水果都带全了,偏偏是每天提醒的菲菲没有带盐,妈妈和爸爸都抱怨菲菲粗心,菲菲自己也不开心。其实,菲菲的粗心,正是由于妈妈的过分唠叨产生了“超限效应”,造成菲菲的心理疲劳和厌烦情绪所至。在督促孩子重视学习时也是这样,直白、频繁的提醒,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产生“超限效应”。如果能从激发学习兴趣入手,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启发孩子学习的自觉,必将得到满意的效果。

家庭教育的心理误区2

  【摘要】当前幼儿家庭教育中存在着不少误区,影响着家庭教育的质量和导向,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分析,以利于正确幼儿家庭教育理念的确立。

  【关键词】幼儿;家庭教育;心理误区

  心理误区即错误的理念和错误的思维方式。家长是家庭教育的主要施教者,幼儿家庭教育中的心理误区也因而主要指家长在家庭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上和偏差与失误,它往往是造成幼儿家庭教育心理问题的根源。幼儿家庭教育中的心理误区主要有如下表现:

  一、私有性心理

  私有性心理的具体表现就是家长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随心所欲地支配孩子。这种支配不仅表现为生理上的支配,而且还表现为心理上的支配,孩子成为父母的附属品。由于家庭教育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是“前喻文化”的产物,孩子就很容易成为父母的私有财产。于是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往往只注重自己的愿望或意见,而忽略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所应有的正当要求与合理愿望,这样就遇到了对孩子全面占有(身体、情感、时间、时间、权利、义务)和孩子作为独立意义上的社会人的矛盾冲突。在这对矛盾中,父母一方总是占有主导地位,而孩子一方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孩子只能按照父母的意志办事,从而导致家庭教育中一系列的“过度现象”,如过分溺爱、过度保护、过度替代、过度期望、过度教育等不协调的现象。当孩子不愿接受这类过分的要求,并以不同的形式对各种“过度现象”表示反抗时,父母就又会产生一种难以言状的“失落感”,感到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失去了精神支柱。而为了避免这种“失落”,反过来又强化这一系列的“过度现象”的矛盾斗争。由于幼儿在年龄与能力上的局限性,他们也就特别容易受到家长全权的、随意的支配,从而丧失独立性,养成过分依赖他人的个性。由家长私有心理所导致的这些教育问题会影响到幼儿今后一生的道路。而且家长的私有性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又是其他心理误区产生的基础。

  二、情绪性心理

  情绪性心理是由父母情绪、心理波动而导致对幼儿教育的不良影响。情绪作为一种心理活动,人人皆有。人的活动自觉的或不自觉的受到某种情绪的支配,具有不稳定的特点。一般情况下,越是同主体密切的人与事,受情绪因素的支配性也就越大。这就决定了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和教育,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情绪因素的干扰,从而导致家庭教育中的某些问题。父母的情绪有高有低,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父母有节制的情绪流露,会使孩子从中感悟或学习到许多做人的道理,并有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而父母自由的情感宣泄,则会产生许多教育问题。尤其是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的幼儿,由于父母情绪的影响对象只有一个孩子,因而比多子女家庭更为集中,产生的影响也就更为深刻。

  三、主观性心理

  主观性心理具体表现在家长不能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客观地评价孩子和要求孩子。家长完全以其主观的意志选择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从而导致家庭教育的种种非理智性行为。例如,在家庭教育中经常出现无视孩子的兴趣特点,不切实际地把孩子看成是音乐家、文学家、演员的料子,盲目地进行智力投资,进行强制性的灌输教育,使孩子苦不堪言。早在我国古代,明代的教育家王守仁就指出:“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子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主张重视儿童兴趣。根据现代心理学统计资料表明,儿童持续书写的时间明显地受到年龄的限制。6岁儿童仅为5分钟,7岁为10分钟,10岁为12分钟,12岁为20分钟。而家长往往按其主观意愿对儿童提出过高的、不理智的要求,这种过度的教育要求很容易造成儿童某种心理障碍。此外,家长不能客观地评价孩子,则是家长主观性心理的另一种表现。这种表现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过高估计自己的孩子,放大优点,无视缺点,经常放弃教育,惯宠孩子,养成孩子诸多的不良行为习惯。二是过低地估计自己的孩子,总是指责,批评孩子,严重损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一旦发现孩子有了缺点,就无限夸大,甚至用威吓、体罚的方法对待孩子,结果造成孩子极大的心理压力。

  四、虚荣性心理

  虚荣心理主要表现在把孩子作为一种炫耀的工具,从而满足自己虚荣性的心理需求。应该说爱子之情,人皆有之,希望自己的子女在各方面都表现得突出,成为人人夸奖的.好孩子,这种心理非常正常。如果把这种情感转化为对孩子热情和科学的教育,从而帮助孩子在各方面得到发展,那么这种舔犊之情无疑会成为家长更理智,更科学,更富有情感地培养孩子的动力。但是,如果这种爱子之情是基于一种炫耀心理和虚荣心理的满足,就往往会走向反面,产生完全相反的结果。虚荣心,是追求表面光彩,表面炫耀的一种心理活动。虽然虚荣心也可谓人皆有之,但如果把它作为培养孩子的指导思想,那就有害无益。家长的虚荣性心理,对幼儿说,影响更大,首先,容易造成孩子不诚实的行为,从而形成了与他人正常交往的诸多困难。其次,破坏了幼儿的心理平衡,因为他所期望的东西和一个年幼儿童的实际不相符,这样又会使幼儿经常处于一种掩饰的状态,当被戳穿后,又会造成幼儿的自卑感,甚至会对自己失去信心。

  五、补偿性心理

  补偿心理在家庭教育中主要表现为许多家长自己感觉失去的太多东西,千方百计地要在孩子身上加以补偿,因而很容易使家长失去教育的理智。例如现在的年轻父母,由于历史的原因,经历的坎坷,感觉自己失去太多了。一旦当(下转第106页)(上接第69页)了父母,就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并希望他们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享受得好,接受教育好,将来工作好等等,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以此作为教育的指导思想,一味地给予孩子过度的溺爱,即用这种补偿心理来代替家庭教育,必然会导致儿童强烈的物质欲望等问题。而且这些问题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变得更为严重。而在幼儿一旦形成了这些教育问题,不仅会对他们现期的发展带来诸多的不利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

  六、侥幸性心理

  侥幸心理在家庭教育中表现为不能理智而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孩子,不能及时地对孩子进行教育,甚至对孩子放弃教育。明明看到孩子有这样那样的错误行为,却会侥幸地认为,孩子还小,长大了就会好的。岂不知人的性格、品德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否则就会贻误孩子。颜之推在他的《颜氏家训》里曾说:“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主张及早施教。侥幸心理经常使家长对孩子的现实行为及其发展趋势缺乏客观的把握,从而形成一种非客观心理态度,并且不能对孩子进行及时的、实事求是的教育。

  造成幼儿家庭教育心理误区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社会文化的根源,也有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既受到当前社会风气的影响,也受家长自身素质的限制。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社会文化根源使幼儿家庭教育确立的是道德取向而非心理取向;

  (2)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使幼儿家庭教育忽视儿童天性;

  (3)当前社会风气的影响使幼儿家庭教育带上功利色彩;

  (4)家长自身素质的限制使幼儿家庭教育带上非理性色彩。全面了解造成幼儿家庭教育心理误区的真正原因,能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走出误区。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教育文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2]唐淑,钟昭华主编.中国学前教育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

  [3]颜氏家训[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家庭教育的心理误区3

  一、极端期待心理引发急功近利的教育行为

  家长对孩子成长的期待心理一旦极端化,必然在认识上诱发非理性思维,忽视孩子发展的实际,产生急功近利的教育行为。为了满足心理期待(甚至是虚荣心),混淆孩子心理上的“可学”(潜能)与教育学上的“应学”(能力)之间的本质差异,盲目的“选择”一些打着科学旗号的“快速学习方案”、“神童培养计划”。

  二、庸俗功利心理引发“成人中心”的教育方式

  任何教育都有一定的功利色彩,即教育价值的追求。教育过程中的庸俗功利追求一种“立竿见影”短期效果,不惜以牺牲孩子的可持续性发展为代价。这是一种典型的“成人中心”的教育方式。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提前学习;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强”,所以过度学习。一切为了“高人一等”。

  三、盲目攀比心理引发“无个性化”的教育

  家长用熟悉的'同学或同龄儿童的优良表现来激发孩子的上进心,作为一种教育策略,如果使用得当,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相当多的家长攀比心理膨胀,忽视孩子的个性差异,随意选择评价标准,盲目攀比,错位比较。其结果是孩子的个性消失,成长为顺从的“乖兔子”,抑或是孩子的个性扭曲,成长为叛逆的“坏豺狼”。

  教育过程中的心理误区主要源于教育文化的缺陷与教育理念的偏失。当前,消除早期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心理误区必须从家庭教育文化建设与开展亲子教育入手。

  就家庭教育文化建设而言,一方面,社区文化建设必须以家庭为单位,优化家庭精神生活环境,净化家庭教育氛围,减轻家庭教育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净化教育市场,端正教育舆论导向,传播科学的教育理论与方法,将家长的教育热情视为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并且转化为理智的教育行为,真正成为孩子成长的动力而不是阻力。

  就亲子教育而言,一方面加强亲情教育,利用血缘与亲情为纽带增强家长的教育责任感;另一方面加强亲职教育,树立家长的职业教育意识与职业教育能力。“教育孩子是家长的天职”,良好的教育意识与能力应该成为每一位家长的自觉追求。

【家庭教育的心理误区】相关文章:

家庭教育的几个误区09-06

家庭教育十大误区01-14

儿童家庭教育也有误区08-16

家庭教育常见的十大误区04-01

胎儿教育误区08-16

胎儿教育的误区08-16

宝宝智力教育的误区09-24

现代家长教育的误区08-15

关于胎儿教育的误区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