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登泰山记》读法(人教版必修教学论文)
沙市一中 邓金平
姚鼐的这篇写景游记,不少人觉得考据气味太浓,语言平淡,甚至有些乏味,所以对它提不起多少兴趣,就算是着意对文中的夕照和日出景象大作艺术的想象,也总有别扭之感,仍嫌其意味不足。但如果我们把它看作是一篇表现人生哲理的散文,从对人生历程和意义的领悟这一角度来阅读这篇文章的话,或许会读出一番特别的趣味来。
首先,我们可以把泰山理解为一座生命之山,其阴阳两面广袤的地理形势,也正象征着由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两极所生成的我们宏伟壮阔的生命。而长城之古与日观峰之高,则可以理解为一个生命要有意义的话,则其精神既要有时间的长度,又要有空间的高度;既要有足够的深度,又要有相当的广度。
当我们对生命有了这样的理解,为人生确立下这样高远的目标后,就开始了向生命中的泰山峰巅进发了。选择这样的人生道路,注定一开始就不会是一帆风顺、一马平川的。一路顶着刺骨的寒风,冒着漫天的大雪,而山路又是这样的漫长曲折-- “其级七千有余”,而且还有太多歧路--“正南面有三谷”,更有不尽的不可预知的令人畏惧退缩的危险--“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但是只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古时登山,循东谷入……余所不至也”,以及灵活而正确的策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最终攀登上生命的高峰--“遂至其巅”。
待历尽艰险,达到人生新的高度之后,一个雄浑而全新的境界就展现在了你眼前--“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山中居雾若带然”,正如王安石所言:“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有志者不能至也。”人生的辉煌壮丽永远只是属于那些意志坚定、抱负宏远的杰出人物的,没有目标、缺少意志的庸碌之人,则永远也不可能体验欣赏到达到人生更高处的这份愉悦和美好的。杜甫《望岳》诗中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要能发现自己的生命有多低矮渺小,莫过于登上泰山绝顶,同样,要想知道自己的胸怀有多广大高远,也莫过于登上泰山的绝顶。
登上人生的一个峰巅,实现人生的一个目标,展现在眼前的世界已经足够让你欢喜惊叹了,但这多半还只是生命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之后的最初体验,更多神奇的景象还有待你去追寻和发现。于是,就有了较日落更为壮丽辉煌的泰山日出渐次展现在目前,让你惊叹于自然的神秘伟大与生命的无限壮美。待到登上峰顶的欢喜渐趋平静之后,终于可以徜徉于峰顶,慢慢欣赏丰富的生命美景,细细品味丰厚的人类文化了。只是时间如此紧迫,许多美景“皆不及往”,因为人生的追求是永无止息的,当我们征服了生命中的一座高峰之后,就会发现还有一座更高的山峰需要我们去攀登,而脚下的这座高山,人生的这段辉煌,已经无暇让你陶醉,甚至已经激不起你多少喜悦了。此时的心境也就更加归于自然和宁静,对生命的体悟也就有了“山多石,少土……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的质朴与厚重,甚至可能是冷寂与肃杀。
人生本来就是由一个个攀登的过程组成的,所登山峰越高,对所取得的成就也就越有一颗平常心,所以在最后只是写下自己毫不显眼的名字--“桐城姚鼐记”,就将这作为自己这一段、甚至是整个人生经历的一个轻轻的绾结而已。
反复吟味这篇散文,我们或者可以感觉到似乎是在作者引导与陪伴之下,作了一次人生的旅行、精神的攀登,并领悟到生命的真意。读一篇文章,是为考试,还是为艺术,还是为人生,读法不同,其滋味大约也是很不相同的。
【《登泰山记》读法(必修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登泰山记》教学教案优秀02-10
《登泰山记》教案(通用14篇)09-12
登泰山的日记12-06
登泰山记(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06-19
登泰山记公开课教案优秀02-10
《登泰山记》语文教案(通用10篇)10-30
细密的文笔,壮美的图画--漫谈《登泰山记》(网友来稿)07-30
登泰山日记合集8篇02-25
《小数的读法》教学反思06-15
登泰山日记范文七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