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学生作文心理建构的几点尝试(教学总结)
黑龙江省海林林业局第一中学 张照香
中学语文新课标个性化语文教学要求,让最能体现学生个性心理,个性思维,个性品质及智能的作文教学,越来越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然而中学生作文难的现象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师的难题。尽管老师们在语文知识和写作技巧的指导学习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学生作文的效果仍不尽人意。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观察探究,发现解决学生作文难的问题,重在学生作文心理的建构和调整上。应该说塑造学生健康良好的作文心理,是培养学生热爱作文,乐于作文,善于作文的根本所在。更是扭转学生作文难的本质手段。
一,建构学生兴趣作文的心理结构
歌德说过:“学问的功夫是要认真地勤勉地来做,而且要以愉快地从容地来对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是成功的向导。特别是对那些天真幼稚缺乏认知目的的学生,让他们把自己经历的生活情景,内心的喜怒哀乐,通过平面的语言来表达,不能不说是一次认知思维的飞跃,更是学生由说到写这一语言学习过程的发展。这时教师的巧妙诱导和启发,不仅是构成学生写作心理的基因,也是激发学生表达欲望的原动力。鉴于少儿心理的构成特点,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 创设生动有趣的作文情境
所谓作文情境,就是在学生写作之前,首先开展符合少儿心理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观察活动的情景,体验参与活动的种种心理感受,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感性认识的创作氛围。在这样的背景情境中,教师开始根据活动中的细节特征点播指导。最后让学生选取一个最能表现自己独特个性的角度去创作。比如:1,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2不同季节的户外观察活动。3,自己动手的制做活动。4,由教师设立的不同主题的表演活动。5,进入某种情境后的体验活动。6,实物静态动态的观察活动等等。这些符合少年心理兴趣的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认知视野,更重要的是这种趣味横生的作文情境,极大地唤醒了学生们的创作欲望,奠定了学生健康良好的作文心理。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总能惊喜地发现,这种作文教学的形式,让那些怕作文,烦作文的学生,摆脱了绞尽脑汁仍无从下笔的难堪,找到了源源源不断的作文的内容。并感到了作文的乐趣,尝到了作文的甜头,让他们走上了作文学习的正常轨道。
(二) 捕捉学生个性生活的兴趣目标和经历,挖掘学生潜在的作文资源
学生生活的天空是广大的,学生的个性生活是丰富的,每个少儿学生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内心世界就象一个万花筒,五彩缤纷,多姿多样。从这一点看,这就为他们的作文提供了可能的写作资源。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处于少年阶段的学生,对于生活的世界,更多的是无意注意多于有意注意,因此那些隐藏在他们潜意识中的往事经历,生活情景,包括所接触的人物等,并没引起他们的注意,而且他们也没有去思考过用语言文字的形式来表达。这时,教师如果以一个探宝者的细微之心,去观察研究少儿丰富的心理,捕捉住学生个体的兴趣指向,然后再以一个挖宝者的热情和执著,去开掘学生内心珍藏的种种创作的资源,那么就会为学生开启一扇通往作文智慧宝库的大门,为学生找到丰富的写作资源,并进而激发他们创作的欲望。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刚上初一年级的学生,数学能力较强,但老师头疼的是该生作文的能力差。常常是面对老师布置的作文题咬烂铅笔头,仍是一个字写不出来。尽管老师有时对他进行单独辅导,可任你怎样诱导,该生不过是憋出几句文不搭意的话。接触到该生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该生在语文课堂上很少发言,但课下却常和同学玩耍一些简单机械型的或变型的玩具。而且他还常和同学装卸玩具,有时搞一些玩具游戏。于是我抓住该生这一兴趣点,在课余常常深入他们中间,与该生交谈玩耍。我发现只要一说起他的那些玩具,他便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与玩具的故事:什么水枪大战,玩具赛车大赛……那些带着该生个性生活情趣的神奇故事,源源不断地从这个被认为“语迟”的学生嘴里说出来,。再看该生那神采飞扬的神态,大有不吐不快难以停止的气势。一到这时我总是趁势说:其实作文就是把你心中的趣事写出来,让别人给你一起分享这种快乐呀!该生在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充满兴致地写出了虽然文法技巧不成熟,但却充满童真童趣的《水抢大战》,《玩具坦克的神奇》,《变型玩具的奇遇》……
随着该生作文兴趣的不断提高,我又与该生进行更深入地了解交流,在我的诱导下,该生又把家养小动物的各种故事一一地写出来:《乌龟爬缸》,《乌龟吃鱼》《金鱼大战》等等,那些鲜为人知的充满童趣个性的观察描述,让我看到了一个孩子丰富神奇的精神世界,更让我认识到,打开孩子创作欲望的智慧之门,最重要的捕捉住孩子个性生活中的兴趣,并善于诱导之,挖掘出他们创作的素材。
二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学习作文的心理习惯,
课文是学生学习作文的最好例子。这一方面是由于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另一方面,语文教材在编辑时,不但注意了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而且还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教材分编为不同主题的单元教学。每一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这一单元作文训练的宗旨,编选了在章法结构,写作技巧,语言风格,思想内容等诸多方面具有学习价值的精典范文。这种注重少儿心理和认知规律的科学编排,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的双重能力发展,提供了最适宜的语言学习环境。所以教师在课文阅读教学中,既要有重点﹑有目的地去挖掘教材潜在的作文指导价值,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作者认识事物的思想,观点,体会文本中的思想感情,做到读中悟理,提高认识能力。同时通过阅读,让学生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有意识掌握一定量的与写作具有对应关系的基础知识。学习作者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读中悟法,提高表达能力,解决好“怎么写”的问题。用读来带写,以读来促进写,循序渐进,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学生在自我阅读中学习作文,提高作文的心理定势。
(一) 建立符合少儿心理特点的语文课堂,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到写作的章法
茅盾说过:“学习是把前人的名著来消化,作为自己创作时的血液,并不是剽窃前人著作的皮毛和形骸,依样画起葫芦来”。所以我告诉学生,仿写求的是形,旨在吃透课文,还要超越课文,目的是练出自己的真本领。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中,觉得“很难”的创作,“有法有依”,从而尝到了作文的甜头。也更激发了他们自觉的去阅读教材内或外的文本,养成了在阅读中学习写作的心理习惯,
(二) 提升学生欣赏课文的能力,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写作的技巧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偿
生活的阅历在加深,学习的知识在增长,思想认识在提高,因此对事物的审美能力也在增强。这时对他们的作文要求,不能再是能表达会写作,而是对他们要提高作文的衡量标准:表达内容的深度广度,表达技巧的运用,表述语言的生动深刻精要等等。要试着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因此在进行课文教学中,我会抓住不同内容体裁的课文,引领学生捕捉揣摩体会文中的精妙之处。如果是写人叙事的记叙文,我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引导他们捕捉课文表现作者创作智慧和技巧的地方:叙事情节的伏笔铺垫,悬念的设置,能表现人物个性特征,思想精神的细节描写,对人物形象正面侧面描写的有机结合的表现效果,环境描写对人物或事件情节发展的作用等等,那些多方面体现文本价值的段落,句子,字词等,让学生联系文章的主题从多种审美角度把握创作的巧妙之处。把这种或那种创作技巧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运用到写人的记叙文中,往往会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更好地塑造人物的形象。
如果是写景的散文,我会引领学生分析:课文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种特征来描写?作者调动了什么感觉?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来描写景物的特点?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美?有时,我会抓住某篇课文的题目,引导学生推敲他的妙处,培养学生拟一个好题目的能力;有时我会抓住课文的开头结尾,引导学生探究揣摩作品的匠心所在;有时我会抓住课文的某些细节创作,分析体现作者写作功力的地方,让学生借鉴学习。
这种在从课文或其他课外文本中学习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更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作水平。
三,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培养学生用心观察体会生活的心理习惯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是学生作文的活的语言,叶圣陶说过:必须寻找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能做成什么文学。
小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应善于引导他们走进生活,用心观察生活,体会生活,把作文与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的生活联系起来,把自己在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写出来,让作文成为表现自己生活个性,情趣追求的最好形式,从而写出血肉丰满的作文。
(一) 培养学生乐于观察的心理习惯,体会观察的乐趣
根据小学生对事物充满好奇,对生活充满乐趣的心理特征,我尽可能创造集体性的观察实践活动,让他们在与自然和社会的接触中,感受到观察带来的种种乐趣。因此,我会抓住不同季节的变化,组织学生春游,秋游,让学生乐此不疲的活动中,去观察自然界的种种微妙的变化,感受自然与万物的的美妙神奇;冬季,我会利用北方特有的雪资源,带领学生开展打雪仗,堆雪人等刺激活动。有时,我还会抓住天气突发性的种种变化,让学生观察风云雨雪,霞雾雷电等短暂的景象。观察中,我引导学生或细看,或静听,或走出室外去感触,每次观察活动后,我先让学生分组表述自己捕捉观察到的事物,同学之间互相补充,最后再让学生融入联想而作文。有时,我会根据作文的目的,设置作文的情境,让学生在充满情趣和欢快的情境活动中去观察体会;有时我会在作文前,设置好观察的目标,让学生在课余生活中去捕捉某种形象,某个场面,体验某种心情,某种感受。如:观察妈妈关爱自己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乃至一个过程;观察老师上课,教导学生的一个神态,一次谈话;观察同学玩耍时的特征动作,神态语言;体会自己受到批评或表现的一次心理活动;目睹某个场景或某件事的心理感受;看到某种场景的一次思维联想,思维想象。有时,我会利用多媒体,放一个影视片断镱头,让学生观察其中的景物,人物的样子;放一曲带有一定趋向特征的乐曲,让学生通过听觉去体会想象其中的情境……
这种趣味横生,新奇独特的作文准备形式,强烈地诱引着那些充满好奇掠异心理的孩子,孩子们乐于参与并乐在其中,久而久之养成了学生乐于观察,勤于观察的心理习惯,为学生笔下作文找到了源源不断的资源库。
(二) 引导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心理,掌握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罗丹说过:“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许多学生在自我观察的活动中,总觉得自己每天的生活面孔几乎是一个模式,既没有轰轰烈烈的事情发生,又没有新奇独特的感受,因此观察的收获太少。这时我告诉学生,学做生活的有心人,热爱生活,细心观察,真心体会,就能在平常无奇的生活中,发现别人没发现的事,体会别人没体会的情;就能捕捉到许多精彩生动的“镜头”。我让学生从观察身边的人开始,不仅要观察他们的外貌,神态,语言,行为,还要从观察的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现他们各自不同的特点。我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景物,教给他们抓事物的特点的方法,再按一定的逻辑顺序观察景物的各个方面。我还让学生从身边耳闻目睹的事开始写:先是确立写作目的,为什么要写,再是有顺序,观察事物发生变化的过程,最后是通过思考明确所叙事情的中心。为了让学生能及时将观察到的情况和感想用文字记叙下来,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素材本,及时记录下自己捕捉的人,景物,事件。并定时检查,定时按不同阶段的写作目的进行练习。这时我会常常惊喜地看到,那一篇篇来源学生自己生活的文章,不但充满童真童趣,更显现他们细心地捕捉和智慧的发现。
总之,学生作文心理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话题,建构学生良好作文心理的手段,远远不只以上这些。但只要我们依据学生的心理规律,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科学高效的教学形式。我们就会创造学生作文实践中的奇迹。从而收获“人人爱写,人人会写”的教学效果。
【中学生作文心理建构的几点尝试(教学总结)】相关文章:
心理教学总结10-21
政治教学中的几点教学反思07-30
心理健康教学总结08-01
心理健康教学总结04-04
关于语文情境教学的几点经验08-06
关于优化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07-10
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几点做法09-04
直奔中心阅读教学的尝试08-30
心理健康教学总结【精】09-19
小学心理健康教学总结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