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故都的秋》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故都的秋》导学案之预习篇
熟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完成以下作业。
一、基础知识
1、 读课文,借助课下注解和工具书,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混混沌沌( ) 潭柘寺( ) 槐树( ) 扫帚( ) 落蕊( )
一椽破屋( ) 廿四桥( ) 蟋蟀( ) 嘶叫( ) 房檩( )
平平仄仄( ) 普陀寺( ) 譬如( ) 颓废( ) 鲈鱼( )
2、 借助《语文基础知识手册》,了解作者情况。
郁达夫(1896-1945),现代 家、 家。“ 社”主要成员之一,主编《创造月刊》。1921年完成了其处女作短篇小说 ,1923年写了小说 和《薄奠》。
3、 熟读课文,填出横线上的词语,并且解释意思。
(1)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 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意思:
(2)古人所说的梧桐 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意思:
(3)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 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的正好。
意思:
4、 熟读课文,并填空。
(1)更待菊黄家酿熟, 。(白居易)
(2) ,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
(3)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 ,
, 。
二、对文章的理解。
1、给个自然段加注序号。
2、在作者的笔下,“故都的秋”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在文章中勾划出来。
3、画出文中描写的景物,和各段中表现色彩、声音的词语。
4、文章是通过对哪些景物的描绘来表现“故都的秋”的特点的?试着给各段景物描写添加一个小标题。
《故都的秋》导学案之导学篇
★学习目标:
1、 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写景状物的方法;品味语言与意境。
2、 体会本文以情驾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特点,领悟作者渗透在文中的主观情感。
★学习过程:
一、走近作者。
郁达夫(1896.12.7~1945.8.29) 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主编《创造周刊》。1921年完成了其处女作短篇小说《沉沦》。1923年写了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和《薄奠》,这是他创作的高峰。1928年加入太阳社,并在鲁迅支持下,主编《大众文艺》。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12月,小说《迟桂花》发表。
夏衍先生曾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38年底,郁达夫应邀赴新加坡办报并从事宣传抗日救亡,星洲沦陷后流亡至苏门答腊,因精通日语被迫做过日军翻译,其间利用职务之便暗暗救助、保护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1945年8月29日,被日本宪兵残酷杀害,终年四十九岁。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郁达夫的一生,胡愈之先生曾作这样的评价: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
二、写作背景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在家吃点精制的菜,喝点芳醇的酒,睡睡午觉,看看闲书,不愿意将行动和平时有所移易;总之是懒得动。”(引自郁达夫《住所的话》)在这二三年间,郁达夫的确花了很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间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杭州其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三、题目的含义,
“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时代性。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四、问题探究。
1、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写出了故都的秋怎样的特点;另外,从哪些句段中,你感觉、体察到了作者所谓的“悲凉”?你如何看待这种悲凉?
2、文章两次提到“南国之秋”有何用意?
3、本文是写景文,为什么插入对写秋诗文的议论?
★拓展阅读:描写秋天的诗词: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夕》【唐】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苏幕遮》【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燕歌行》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秋天的诗词?请写出来。
【《故都的秋》导学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想北平》导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一)09-03
故都的秋教案09-28
故都的秋说课稿09-10
《故都的秋》说课稿05-29
《故都的秋》说课稿07-01
劝学(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08-25
我与地坛(苏教版高一必修教学案例)10-21
我与地坛(苏教版高一必修教学案例)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