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学生认知因素使学生会学、善学、爱学的建议

时间:2024-10-10 17:26:01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改善学生认知因素使学生会学、善学、爱学的建议

认知因素是决定学习效率和学习结果的直接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把改善学生的认知因素作为主要目标,使学生会学、善学、爱学,特建议如下:

关于改善学生认知因素使学生会学、善学、爱学的建议

1、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学习

让学生学会学习,就是使学生成为独立的、自主的、高效的学习者。学生是教学中的学习主体,具有独立性或自主性。因为独立性或自主性是形成主体的基本条件。离开了独立,则无从谈主体。为此,教师应指导学生意识到并逐步学会自动更新自身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和不同的学习情况,自觉调节、控制学习内容的次序、时间和步骤,灵活选用合适的学习方法。这样的教与学,才能使学生成为独立、自主、高效的学习者。

2、要遵循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善于学习

培养学生善于学习,重要的是要了解学生,即了解学生是如何在头脑中构造知识的,并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根本。

同时,认知心理学认为,在为学生创造学习的外部条件时,必须以学生内部认知规律为前提。因为学生信息的输出是对信息加工过程(即信息输入、加工、贮存、提取等阶段)所得结果的外显性反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应影响到学生的内部认知,启发学生对信息进行深水平加工,帮助学生在知识上查漏补缺,引导学生改造和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同时也促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和认知策略,使学生善于学习。

3、要激发学生的认知需要,促使学生热爱学习

学生的认知需要是他们的内动力,其中内在的认知动机(即学习活动本身引起的学习动机)是最重要的。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当学习者发现不能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来解释一个新问题时,或发现新知识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悖时,既会产生紧张感、不平衡感,也会产生好奇心,渴望探索、发问和求知。如果问题解决了,便产生轻松感、满足感、愉悦感,增强自信;若长期不懂,紧张感、不平衡感长期得不到消除,就会产生无助感、厌倦感、苦闷感,这种消极情绪会使学生变得厌学、恐学、甚至弃学。因此,教学中应避免外部激励成为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如单纯或主要为获得老师的奖励、家长的肯定而学习等。一切外部强化学习动机的做法,都应尽可能努力指向和作用于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如根据学生的不同认知水平,以相应程度和适当要求,积极地激励他们的学习动机,同时细致地指导他们的学习过程,帮助他们改善认知结构,体验到成功的愉悦。这样,他们在学习的不断进步中就会增强自信心和自我功效感,进而提高抱负水平和认知动机。这就是“成功教育”的心理学依据。通过外部强化手段去影响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并逐步减弱外部因素的激励,应是自理课堂教学的长期战略,这是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应十分注意的问题。

【改善学生认知因素使学生会学、善学、爱学的建议】相关文章:

乐学在于善教 10-08

《我爱学语文》教案10-25

识字学词学句教案08-23

《识字学词学句》的教案08-02

论语学而07-01

识字学词学句的优秀教案07-25

学围棋的心得09-28

学游泳日记04-06

学游泳日记12-30

《学棋》说课稿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