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学生散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和阅读习惯的培养(教学论文)

时间:2022-04-14 16:55:36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探学生散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和阅读习惯的培养(教学论文)

淮安市盱眙县新马高级中学 于凉

浅探学生散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和阅读习惯的培养(教学论文)

  摘要:现代语文教学当中最重要的就是阅读与写作,在阅读中现代散文的阅读既是一个教学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说重是因为其语言精练、词藻华丽、行文隽永、手法巧妙,对激发学生爱好语文、学好语文大有裨益。说难,是因其虽“神不散”,但毕竟“形散”,不像记叙文那样完整,说明文那样明白。如何能让学生学会阅读到文章的深度、情感,就必须针对散文的特点,再现散文的意境,将动人的画卷展现在眼前,把感情的清泉引入心田,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把握文脉,习得语言,领悟其蕴含的思想感情,掌握出神入化的表现技巧,从而提高散文阅读的质量。

关键词:情感、意境、引导

进入高中以来阅读与初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初中多数的阅读都能很好的区分文体,像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而在进入高中以后所遇到问题就是在题型上淡化文体特征,而更注重测试学生对文本的把握,对信息的提取能力,更注重让学生展示自己与文本对话,进行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

以往我们在指导阅读中将自己所认为准确的一些阅读分析的知识,细细地嚼碎了喂给学生,虽可谓是“苦心孤诣”却没有看到学生的“心领神会”。记得著名的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过“硬塞知识的办法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做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的退步”。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以及自己对以往阅读教学不断反思的情况下,我设想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阅读教学改革:

1、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我发现探索。

阅读的过程本应是潜心读书,获得个体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应是个性化行为,可是我们的做法都使个性化变为模式化。无怪乎学生不会答题了,就是因为我们的模式化阅读非但没有提高他的阅读能力,反使其降低。不光如此,学生还在琐琐碎碎、反反复复的专项训练下丧失了学语文的兴趣。”如何带领学生在阅读中提高阅读能力,特别是在比较枯燥的散文中领会意境,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首先,带着感情引入意境 。

意境是散文的生命。教学中若能抓住散文物我一体的意境,散文的主题、感情、技巧等等就都能够带动起来。也唯有如此,才能把散文的思想、感情、技巧讲得深入浅出,且还散文之完整、动人的本来面目。 

要将学生引入意境,引导者首先要进入意境。进入意境的前提是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境”由“情”生,“情”浓“境”深,无“情”则不能入“境”。教师要把自己完全置身于作品之中,从内心深入感知作品撼人心肺的艺术感染力,在感受作品、产生共鸣的基础上,带着强烈的感情,把意境传导到学生的情感中去,使师生双方与作者作品两方的思绪自然而然地协调共振起来。在这里,教师的“带情”、“导引”是重要的一着。教师只有以自身的情绪去影响感化学生,巧妙地带领学生一同遨游艺术殿堂,才能达到不断深化教学的目的。 

其次,抓住文眼理清脉络。 

文眼,即“揭全文之旨”的点睛之笔,是牵制全篇的艺术构思焦点。文脉,是一个完美、严谨的艺术整体的脉络与筋骨,在全文起着重要的组合作用。教学中要抓住文眼,指导学生反复研读,细心揣摩段落层次,让学生透过“散”的外表,理出内在的经纬,领悟文章的主旨和神韵。 抓文眼就是抓点,目的是以点带面。要抓准文眼,需“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把自己安置在“情动而辞发”的“点”上,引导学生顺着文路揣摩,循着笔意思索。然而,单是抓住文眼,还是不够的,还要指导学生理清思路,切实把握行文脉络。

散文是一种最讲究构思,最注重文脉的艺术。它“形散”而必须“神聚”。要使无穷的联想,零散的材料,上升为具有艺术魅力的散文,忽视文脉结构是难以想象的。所以教师要讲好散文,必须抓住文眼,理清文脉,从结构入手,具体分析。

 2、 因生而易着眼未来,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确实如课标中所说得那样,我们面对的学生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学生基础太差,字认不全,句读不懂,更不用说理解文意了;有的学生可能读完文本之后就能从文中提取信息,从整体上感知文意;更可能有一些能力超强者能从语言、内容、结构、写法上赏析评价文章,取其精华,取其糟粕,指导自己的写作。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不应忽视学生的这种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要因生制宜。

选入教材的散文多为构思巧妙、用笔神奇的丽篇佳作,其借外在之景,抒内心之情,传神地状物,精巧地升华,造成情深意浓的美学胜景与极强的艺术魅力,往往使你沉醉在美的享受中。再加上其朴素而优美,自然而新奇,严谨而洒脱,通俗而惊人的语言,触及你的灵机,拨动你的心弦,更使你留连忘返。阅读中,引导学生精读细研,努力挖掘它的语言特色,掌握它的表现手法,是又一重要任务。从小处咬文嚼字,通过对语言运用的分析,学习景物描摹、感情升华、哲理揭示的技巧。让能力较差不知从何读起的同学,能做到对文本进行以认读为起点的理解性阅读 ;能捕捉信息、整体感知的同学做到以质疑为核心的研究性阅读;能赏析评价的同学做到以借鉴为目的的欣赏性阅读。要使学生明确,语言本身并无黄金与砂石之分,能创造出动人的意境,传神传情地写景状物,就点石成金了。当然,要真正体会作家遣词造句之妙,还必须透过语言的外衣,挖掘语言的内涵。

例如《荷塘月色》文章头段描写月光下荷塘中高高挺立的荷叶像亭亭玉立的少女翩翩起舞而张开的裙子;绽开的荷花像丽人柔美的身姿洒脱大方;含苞欲放的花蕾如同羞涩、娇滴的少女脉脉含情。在第二段描写微风吹过荷塘时,用“流水”、“轻纱”形容月光的皎洁、柔和,用“梦”形容月光的漂浮不定,若隐若显,既渲染出目光雾色相混的朦胧迷惘,又烘托出月色笼罩下荷塘的幽静、安恬,不禁使人心向往,仿佛也被带入梦境之中。

所有这些,都是应该放在特定的意境之中,引导分析的。带着感情,引入意境;抓住文眼,让学生心中有数,阅读时要注意把握重点,处处从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入手,让学生真正品尝到散文甘美的果汁。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这就决定了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我认为在以后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忽视对“答”的培养,重视对“读”的培养。培养精读和略读的习惯培养学生朗读和默读的习惯。注重对学生进行包括重音、停顿、语调和语速等朗读技能及提高默读速度和理解率等默读技能的训练,培养爱读和多读的习惯。在以后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应通过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们爱上读书,养成自己找书读,多读书的习惯。

 

【浅探学生散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和阅读习惯的培养(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浅探阅读教学中的导学策略04-14

语文教学培养创造思维策略浅探04-14

阅读,点亮学生的灯塔(教学论文)04-14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语感04-14

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04-14

关于培养地理阅读和表达的智能地理教学反思04-30

小班教案 | 小班语言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03-20

探究性阅读的探与究04-14

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网友来稿)04-14

议论文阅读方法略谈(网友来稿)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