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全译之三(备课资料)

时间:2024-10-01 13:07:26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论语》全译(之三)(备课资料)

 【原文】 

《论语》全译(之三)(备课资料)

214 子曰:“君子周(1)而不比(2),小人比而不周。” 

【注释】 

(1)周:合群。 

(2)比:音bì,勾结。 

(3)小人:没有道德修养的凡人。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评析】 

孔子在这一章中提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点之一,就是小人结党营私,与人相勾结,不能与大多数人融洽相处;而君子则不同,他胸怀广阔,与众人和谐相处,从不与人相勾结,这种思想在今天仍不失其积极意义。 

【原文】 

21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1),思而不学则殆(2)。” 

【注释】 

(1)罔:迷惑、糊涂。 

(2)殆;疑惑、危险。 

【译文】 

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评析】 

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原文】 

216 子曰:“攻(1)乎异端(2),斯(3)害也已(4)。” 

【注释】 

(1)攻:攻击。有人将“攻”解释为“治”。不妥。 

(2)异端:不正确的言论。另外、不同的一端。 

(3)斯:代词,这。 

(4)也已:这里用作语气词。 

【译文】 

孔子说:“攻击那些不正确的言论,祸害就可以消除了。” 

【原文】 

217 子曰:“由(1),诲女(2),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注释】 

(1)由:姓仲名由,字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学生,长期追随孔子。 

(2)女:同汝,你。 

【译文】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评析】 

本章里孔子说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原文】 

218 子张(1)学干禄(2),子曰:“多闻阙(3)疑(4),慎言其余,则寡尤(5);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注释】 

(1)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生于公元前503年,比孔子小48岁,孔子的学生。 

(2)干禄:干,求的意思。禄,即古代官吏的俸禄。干禄就是求取官职。 

(3)阙:缺。此处意为放置在一旁。 

(4)疑:怀疑。 

(5)寡尤:寡,少的意思。尤,过错。 

【译文】 

子张要学谋取官职的办法。孔子说:“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说,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要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有握的,也要谨慎地去做,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了。” 

【评析】 

孔子并不反对他的学生谋求官职,在《论语》中还有“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他认为,身居官位者,应当谨言慎行,说有把握的话,做有把握的事,这样可以减少失误,减少后悔,这是对国家对个人负责任的态度。当然这里所说的,并不仅仅是一个为官的方法,也表明了孔子在知与行二者关系问题上的观念,是对上一章“知之为知之”的进一步解说。 

【原文】 

219 哀公(1)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2):“举直错诸枉(3),则 

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哀公:姓姬名蒋,哀是其谥号,鲁国国君,公元前494 ̄前468年在位。 

(2)对曰:《论语》中记载对国君及在上位者问话的回答都用“对曰”,以表示尊敬。 

(3)举直错诸枉:举,选拔的意思。直,正直公平。错,同措,放置。枉,不正直。 

【译文】 

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 

【评析】 

亲君子,远小人,这是孔子一贯的主张。在选用人才的问题上仍是如此。荐举贤才、选贤用能,这是孔子德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法制度下的选官用吏,唯亲是举,非亲非故者即使再有才干,也不会被选用。孔子的这种用人思想可说在当时是一大进步。“任人唯贤”的思想,在今天不失其珍贵的价值。 

【原文】 

220 季康子(1)问:“使民敬、忠以(2)劝(3),如之何?”子曰:“临(4)之以庄,则敬;孝慈(5),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注释】 

(1)季康子:姓季孙名肥,康是他的谥号,鲁哀公时任正卿,是当时政治上最有权势的人。 

(2)以:连接词,与“而”同。 

(3)劝:勉励。这里是自勉努力的意思。 

(4)临:对待。 

(5)孝慈:一说当政者自己孝慈;一说当政者引导老百姓孝慈。此处采用后者。 

【译文】 

季康子问道:“要使老百姓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而努力干活,该怎样去做呢?”孔子说:“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你选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了。” 

【评析】 

本章内容还是在谈如何从政的问题。孔子主张“礼治”、“德治”,这不单单是针对老百姓的,对于当政者仍是如此。当政者本人应当庄重严谨、孝顺慈祥,老百姓就会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又努力干活。 

【原文】 

221 或(1)谓孔子曰:“子奚(2)不为政?”子曰:“《书》(3)云:‘孝乎惟 

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4),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注释】 

(1)或:有人。不定代词。 

(2)奚:疑问词,相当于“为什么”。 

(3)《书》:指《尚书》。 

(4)施于有政:施:一作施行讲;一作延及讲。 

【译文】 

有人对孔子说:“你什么不从事政治呢?”孔子回答说:“《尚书》上说,‘孝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把这孝悌的道理施于政事,也就是从事政治,又要怎样才能算是为政呢?” 

【评析】 

这一章反映了孔子两方面的思想主张。其一,国家政治以孝为本,孝父友兄的人才有资格担当国家的官职。说明了孔子的“德治”思想主张。其二孔子从事教育,不仅是教授学生的问题,而且是通过对学生的教育,间接参与国家政治,这是他教育思想的实质,也是他为政的一种形式。 

【原文】 

222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1),小车无軏(2),其何以行之哉?” 

【注释】 

(1)輗:音ní,古代大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大车指的是牛车。 

(2)軏:音yuè,古代小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没有輗和軏,车就不能走。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评析】 

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孔子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在《论语》书中,信的含义有两种:一是信任,即取得别人的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在后面的《子张》、《阳货》、《子路》等篇中,都提到信的道德。 

【原文】 

223 子张问:“十世(1)可知也?”子曰:殷因(2)于夏礼,所损益(3)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注释】 

(1)世:古时称30年为一世。也有的把“世”解释为朝代。 

(2)因:因袭:沿用、继承。 

(3)损益:减少和增加,即优化、变动之义。 

【译文】 

子张问孔子:“今后十世(的礼仪制度)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回答说:“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所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商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和所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将来有继承周朝的,就是一百世以后的情况,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 

【评析】 

本章中孔子提出一个重要概念:损益。它的含义是增减、兴革。即对前代典章制度、礼仪规范等有继承、没袭,也有改革、变通。这表明,孔子本人并不是顽固保守派,并不一定要回到周公时代,他也不反对所有的改革。当然,他的损益程度是受限制的,是以不改变周礼的基本性质为前提的。 

【原文】 

224 子曰:“非其鬼(1)而祭之;谄(2)也。见义(3)不为,无勇也。” 

【注释】 

(1)鬼:有两种解释:一是指鬼神,二是指死去的祖先。这里泛指鬼神。 

(2)谄:音chǎn ,谄媚、阿谀。 

(3)义:人应该做的事就是义。 

【译文】 

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就是谄媚。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怯懦。” 

【评析】 

在本章中,孔子又提出“义”和“勇”的概念,这都是儒家有关塑造高尚人格的规范。《论语集解》注:义,所宜为。符合于仁、礼要求的,就是义。“勇”,就是果敢,勇敢。孔子把“勇”作为实行“仁”的条件之一,“勇”,必须符合“仁、义、礼、智”,才算是勇,否则就是“乱”。

  八佾篇第三 

【本篇引语】 

《八佾》篇包括26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礼”的问题,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种规定;孔子提出“绘事后素”的命题,表达了他的伦理思想以及“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政治道德主张。本篇重点讨论如何维护“礼”的问题。 

【原文】 

31 孔子谓季氏(1),“八佾(2)舞于庭,是可忍(3),孰不可忍也!” 

【注释】 

(1)季氏:鲁国正卿季孙氏,即季平子。 

(2)八佾:佾音yì,行列的意思。古时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 

(3)可忍:可以忍心。一说可以容忍。 

【译文】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可狠心做出来呢?” 

【评析】 

春秋末期,奴隶制社会处于土崩瓦解、礼崩乐坏的过程中,违犯周礼、犯上作乱的事情不断发生,这是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过程中的必然表现。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事件。对此,孔子表现出极大的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句,反映了孔子对此事的基本态度。 

【原文】 

32 三家(1)者以《雍》彻(2)。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3),奚取于三家之堂(4)?” 

【注释】 

(1)三家:鲁国当政的三家: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他们都是鲁桓公的后代,又称“三桓”。 

(2)《雍》:《诗经周颂》中的一篇。古代天子祭宗庙完毕撤去祭品时唱这首诗。 

(3)相维辟公,天子穆穆:《雍》诗中的两句。相,助。维,语助词,无意义。辟公,指诸侯。穆穆:庄严肃穆。 

(4)堂:接客祭祖的地方。 

【译文】 

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在祭祖完毕撤去祭品时,也命乐工唱《雍》这篇诗。孔子说:“(《雍》诗上这两句)‘助祭的是诸侯,天子严肃静穆地在那里主祭。’这样的意思,怎么能用在你三家的庙堂里呢?” 

【评析】 

本章与前章都是谈鲁国当政者违“礼”的事件。对于这些越礼犯上的举动,孔子表现得极为愤慨,天子有天子之礼,诸侯有诸侯之礼,各守各的礼,才可以使天下安定。因此,“礼”,是孔子政治思想体系中的重要范畴。 

【原文】 

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 

【评析】 

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这里,孔子就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 

【原文】 

34 林放(1)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2)也,宁戚(3)。” 

【注释】 

(1)林放:鲁国人。 

(2)易:治理。这里指有关丧葬的礼节仪式办理得很周到。一说谦和、平易。 

(3)戚:心中悲哀的意思。 

【译文】 

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根本。孔子回答说:“你问的问题意义重大,就礼节仪式的一般情况而言,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仪式上治办周备,不如内心真正哀伤。” 

【评析】 

本章记载了鲁人林放向孔子问礼的对话。他问的是:礼的根本究竟是什么。孔子在这里似乎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但仔细琢磨,孔子还是明确解答了礼之根本的问题。这就是,礼节仪式只是表达礼的一种形式,但根本不在形式而在内心。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仪式上,更重要的是要从内心和感情上体悟礼的根本,符合礼的要求。 

【原文】 

35 子曰:“夷狄(1)之有君,不如诸夏(2)之亡(3)也。” 

【注释】 

(1)夷狄:古代中原地区的人对周边地区的贬称,谓之不开化,缺乏教养,不知书达礼。 

(2)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华夏族的自称。 

(3)亡:同无。古书中的“无”字多写作“亡”。 

【译文】 

孔子说:“夷狄(文化落后)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原诸国没有君主呢。” 

【评析】 

在孔子的思想里,有强烈的“夷夏观”,以后又逐渐形成“夷夏之防”的传统观念。在他看来,“诸夏”有礼乐文明的传统,这是好的,即使“诸夏”没有君主,也比虽有君主但没有礼乐的“夷狄”要好。这种观念是大汉族主义的源头。 

【原文】 

36 季氏旅(1)于泰山,子谓冉有(2)曰:“女(3)弗能救(4)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5)乎?” 

【注释】 

(1)旅:祭名。祭祀山川为旅。当时,只有天子和诸侯才有祭祀名山大川的资格。 

(2)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生于公元前522年,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29岁。当时是季氏的家臣,所以孔子责备他。 

(3)女:同汝,你。 

(4)救:挽求、劝阻的意思。这里指谏止。 

(5)林放:见本篇第4章之注。 

【译文】 

季孙氏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难道不能劝阻他吗?”冉有说:“不能。”孔子说:“唉!难道说泰山神还不如林放知礼吗?” 

【评析】 

祭祀泰山是天子和诸侯的专权,季孙氏只是鲁国的大夫,他竟然也去祭祀泰山,所以孔子认为这是“僭礼”行径。此章仍是谈论礼的问题。 

【原文】 

37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1)乎!揖(2)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注释】 

(1)射:原意为射箭。此处指古代的射礼。 

(2)揖:拱手行礼,表示尊敬。 

【译文】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争的事情。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射箭比赛了。比赛时,先相互作揖谦让,然后上场。射完后,又相互作揖再退下来,然后登堂喝酒。这就是君子之争。” 

【评析】 

孔子在这里所说的“君子无所争”,即使要争,也是彬彬有礼的争,这反映了孔子和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强调谦逊礼让而鄙视无礼的、不公正的竞争,这是可取的。但过于强调谦逊礼让,以至于把它与正当的竞争对立起来,就会抑制人们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成为社会发展的道德阻力。 

【原文】 

38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1)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2)。”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3),始可与言诗已矣。” 

【注释】 

(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前两句见《诗经卫风硕人》篇。倩,音 qiàn,笑得好看。兮,语助词,相当于“啊”。盼:眼睛黑白分明。绚,有文采。 

(2)绘事后素:绘,画。素,白底。 

(3)起予者商也:起,启发。予,我,孔子自指。商,子夏名商。 

【译文】 

子夏问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来打扮啊。’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后起的事呢?”孔子说:“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评析】 

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仁先礼后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称赞。就伦理学说,这里的礼指对行为起约束作用的外在形式--礼节仪式;素指行礼的内心情操。礼后于什么情操?孔子没有直说,但一般认为是后于仁的道德情操。孔子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情操应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丰富多采的图案。 

【原文】 

39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1)不足徵(2)也;殷礼吾能言之,宋(3)不足徵也。文献(4)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注释】 

(1)杞:春秋时国名,是夏禹的后裔。在今河南杞县一带。 

(2)徵:证明。 

(3)宋:春秋时国名,是商汤的后裔,在今河南商丘一带。 

(4)文献:文,指历史典籍;献,指贤人。 

【译文】 

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这都是由于文字资料和熟悉夏礼和殷礼的人不足的缘故。如果足够的话,我就可以得到证明了。” 

【评析】 

这一段话表明两个问题。孔子对夏商周代的礼仪制度等非常熟悉,他希望人们都能恪守礼的规范,可惜当时僭礼的人实在太多了。其次,他认为对夏商周之礼的说明,要靠足够的历史典籍贤人来证明,也反映了他对知识的求实态度。 

 

【《论语》全译之三(备课资料)】相关文章:

论语全译备课资料07-10

有关《论语》全译(备课资料)09-20

《论语》全译之二十备课资料10-17

《论语》全译(之二十五)(备课资料)07-25

《论语》全译之二十七备课资料10-22

论语全译之二十四备课资料教案08-12

论语选读问仁(人教版选修备课资料)09-03

战国之鲁国简介(论语选读备课资料)10-20

《论语荷蓧丈人》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二选修)05-25

鲁国开国国君伯禽简介(论语选读备课资料)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