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故都的秋》教学简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 理清行文思路,感知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2. 赏析文本的语言美、意蕴美;
3. 体会作者清静悲凉的心境和对故都的眷恋之情。
二、 教学重点
赏析文本的语言美、意蕴美。
三、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清静悲凉的心境和对故都的眷恋之情。
四、 教学过程
1. 导入
同学们,本周我们进入了第四单元--中国现代散文单元的学习。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什么呢?(《故都的秋》)对了《故都的秋》。(板书:故都的秋 郁达夫)“故都”指的是哪儿?(北京、北平)大家仔细看看,书上写的是什么。(北平)对了,北京是建国后的称谓,本文写于1934年,当时的称谓是北平,大家一定要留意。“秋”有秋天、秋气、秋意的含义,也有丰收、凋零等象征意义,在文中,“秋”又指的什么呢?我们不妨先齐读课文,看看秋到底指什么,《故都的秋》都写了什么。
2. 初感交流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郁达夫的“秋”指的是什么呢?
生:……
师:大家各抒己见,都说了自己对课文的初步感悟。“秋”到底指的是什么,我想通过接下来的探讨学习,大家会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新的认识或者更为深刻的感悟。
3. 研读思路
1) 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
问题一:课文名为“故都之秋”,全文只写了北国故都之秋吗?
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对比,找出各自的整体特点。(板书)
问题二:南国之秋有哪些著名景物呢?北国之秋相应的描述是什么呢?(板书)文中对秋景的具体描写,是哪些自然段?
南北国名胜各有风骚,引出北国秋味十足的五景。
2) 北国五景
a) 分镜赏析
首先明确一景中包含的哪些事物,其次说明这些食物是如何体现秋或清、或静、或悲凉的特点,然后请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重点在语言与意蕴的美的赏析,引导学生背诵),最后给美景取一个动人的名字。(板书)
第一景由老师引导完成赏析,其余四景分组完成。
b) 整合感知
问题一:五景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陷阱问题,其实没有明显顺序,引导学生感知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问题二:为什么作者不浓墨重彩渲染已提到的故都名胜而是秋味十足但都稀疏平常的故都五景?试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
客观:五景的自然风貌,接受范围广。
主观:作者的平民意识,淡泊悠闲的生活情趣。(作者生平简介)
3) 十二段评议
带问默读:
问题一:议论的中心句和落脚点各是第几句?
问题二:文人与秋到底有什么关系?能结合某位文人具体阐释一下吗?
问题三:你还能想到哪些关于秋的名家名句?
4. 感受名家
问题一:“秋”到底指的是什么?
浅层是指秋天,课文开头和结尾都有印证。还指风雨飘零的中国,课文第四段“一而天下知秋”。还包含秋的人文情结。也可理解为作者的生命之秋,郁达夫 年遇害。
问题二: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要写故都的秋?
对故都的爱与眷恋,对自己的生活故地和生命记忆的无限怀念。(作者相关经历的导入,辅料:艾青“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故都的秋》教学简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07-01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07-12
简析《故都的秋》思想情感内蕴(网友来稿)07-08
《虞美人》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三)08-13
(精)《故都的秋》教学反思07-06
故都的秋教案09-28
故都的秋说课稿09-10
《故都的秋》说课稿05-29
《故都的秋》说课稿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