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试谈语文素质教育中的合力效应(网友来稿)
林 燕 南
广东番禺中学高级教师 林燕南
美国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和著名化学家李远哲博士在评价中国教育传统的利与弊时指出:“教育学家100年来都有一个共识: 如果让四、五个人一起学, 一起解决问题, 成绩好的同学可以去帮助差的同学,他往往使自己变得更强。四、五个人一起学, 比老师讲半天都好, 而且可以从小培养团队精神, 这是学校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科学巨星们的这番意味深长的话,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近年来, 语文教学那种“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的被动局面和僵死模式虽有所打破,但传统的教学观仍然束缚着教师们的思想,课堂教学仍然跳不出“先生讲学生听”的框框,“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仍普遍存在。对此,国内不少的专家学者曾多次大声疾呼:必须改变这种“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灌输为主线”的少慢差费状况。吕叔湘先生曾感叹道:“十年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习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叶圣陶老先生也曾大声疾呼:“以往少慢差费的办法不能不
放弃。怎样转变到多快好省,必须赶紧研究,总要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得到切实有效的改进。”可见,切实改变这种僵化死板的教学模式确实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下面,试从三个方面探讨一下语文素质教育中的“合力效应”问题。
一、双向交流,同步共振是“合力”的基础。
从信息论的角度来说,课堂教学,实际上是教与学双方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的信息获取、处理、输出的流动过程,师生之间的信息应该是双向和谐、同步共振的交流。也就是说,在语文素质教育中,既要重视各种教学信息的沟通和交换,又要重视教与学双方的融合和交流。要做到这两点,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单向静听的教学模式为多向的立体的现代化教学模式。故此,教师应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教学中真正放下架子与全体学生平等相处,友好合作,在真诚和谐的气氛中共同切磋、琢磨,释疑解难。学生的学习,不应再是仅仅从教师的传授中接受知识,而应是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合作中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师生的关系,不应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应是群体合作,教学相长的关系。例如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第一步“定向”,让学生先学会控制信息接受的范围,排除非重点的、干扰性以外的知识;第二步“自学”, 则是学生主动接受信息的过程。第三、四步讨论和答疑,是信息双向传递的主要过程。 其中师生都是信息源,又都是接受器。它们必须通过师生双向的交流碰撞、谐合而完成;第五、六步自测和归结,是课堂信息传递共振的终极部分,它的任务与学习过程中的“归纳”、“应用”和“评价”相同,是接受到的信息的反馈与强化。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信息量大,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活动频率高,师生双向交流的信息活跃,既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又增强了师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指出的:“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在于善于引导启迪,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故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教学实践证明,语文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如能在师生的双向交流中把握学生的“固有频率”摸清学生的思维轨迹,使教与学双方的思路紧紧围绕着共同的目标共振,形成合力、那教学必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凝聚“共点力”,强化参与意识,是形成“合力”的关键。
按照力的合成理论,实现“合力效应”关键的是必须把握“共点力”原则,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其根本任务就是要想方设法把师生双方教与学的行为有效地统一到教学目标这个共点力上,把掌握方法、训练思维、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和提高素质作为教与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语文教师是语文教学“策动力”的主体,是语文教学活动的“导演”,对实现教学“合力”效应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合力效应”,促成和谐共振,语文教师必须努力做好以下几点工作。第一、强化师生间的沟通、反馈和协调。教师需学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服务于教学,并及时消除教学隔阂,化解教学矛盾,使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第二、完善师表形象,形成“晶核”效应。教师应以高尚的品格、渊博的文化知识、独到的教学方法和杰出的教学才能吸引学生。为此,教师应通过学习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系统和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唯其如此,才会受到学生的敬佩,赢得学生的信赖,使学生心悦诚服地配合自己,形成教学合力。第三、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情境,创造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在适合教学开展的和乐教学氛围中,教学群体最易形成教学合力。相互激发,相互振荡,相互放大,从而取得教学双方和谐共振的最佳“合力效应”。
现代教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参与是教学最深刻的活动机制,也是师生之间形成合力的必要条件。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每个学生都有表现欲和自尊心,这是一种时代的心态。每个学生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长处。故此,教师应该积极替他们设置表现的氛围及发挥的条件。想办法改变课堂被老师和少数“尖子”学生垄断的状况,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以便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竞争精神。例如特级教师宁鸿彬有一次应邀到北京九中上示范课, 开课前他向全班同学“约法三章”:一是“三个不迷信”── 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老师。二是“三个欢迎”── 欢迎提问,欢迎发表和教材不同的见解,欢迎发表和老师不同的意见。三是“三个允许”── 允许错,允许改,允许保留意见。宁老师的“约法三章”, 无疑对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起到了调动和激发的作用,教学的效果也必然进入了最佳境界。
三、合作互助,优势互补,充分发挥群体效应。
"合作效应"是群体意识在行为上的积极反映。故此,在语文素质教育中除了师生合作的模式之外,更重要的是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合作学习是真正能够达到因材施教,群体优化的有效方法之一。合作学习的重要特点是依据学生的能力、性别、个性特征、专长、爱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混合组成优势互补的群体。由于每一个群体内体现了合理差异,而且每个合作群体之间又保持了大体均衡,因而具有较大的竞争性和可比性。合作群体内的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群体间的同质又为各合作群体的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把参加实验的大学生分为两个能力相当的组,第一组先采用集体讨论的脑力激发法进行活动,而后让每个成员再独自思考创新的意见。而第二组则始终采用独思的方式。结果第一组所提出的创议,无论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明显地优于第二组。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由于大家交流意见所形成的气氛与互相启发的影响,使得每个参加者的思维进入了最佳状态,因而产生了最佳的群体合作效应。由此可见,这种互助共进,优势互补的合作群体一经形成,势必可以充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产生出最佳的“合力效能”。
总而言之,为了适应日新月异、竞争激烈和需求广泛的现代社会,学校教育必须冲破千百年来“师道尊严”等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打破教学上一系列作茧自缚式的“我教你学”的传统框架,调整教与学天平上的大倾斜,变纵的师生关系为横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一个开放型的、民主平等型的合作教育系统才有可能早日脱胎而出并日臻完善。
作者邮箱: linyn@pyms.net.cn
【试谈语文素质教育中的合力效应(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谈比兴(网友来稿)09-11
试谈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操作过程(网友来稿)09-15
谈阅读教学中的切入问题(网友来稿)10-30
初中作文命题谈(网友来稿)06-23
语文教学中,谁是首席?(网友来稿)08-01
歌如珠摭谈(网友来稿)07-11
浅析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网友来稿)10-24
语文的生命之创造语文(网友来稿)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