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文言文实词2(粤教版高三)
应考方法盘点
掌握解释文言文实词的方法
1、 字形分析,看形推义。
即根据字形判断词的意义。文言文中,即使是生僻的词语,也可以根据造字法中的象形、会意和形声,均可推断词的基本意义。如: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乡。(《归园田居》)
“羁”字看其字形,为马被辔头罩住,可理解为束缚之意。类似从“罒”的字均有“网罗、束缚”的意思。有“罗(网)、罟(网)、罩、罹”等。
2、语境分析,因文定义
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我们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再”与“一”、“三”相对使用,可见它不是指“又一次”,而是“第二次”。
(徐)勣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 夺:强迫 (2004年高考江苏卷第11题B项)
题干解作“强迫”显然也是望文生义,由上文不难推断应为“强行改变(他的主张)”
3、构词分析,联想迁移
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考课内”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因此考生拿到考题时要运用联想,联想到已学过的课文、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和成语。
(1)联系成对的反义词、同义词。几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关系,这种特殊的互文对举现象在古汉语中非常普遍。反义词并用如“进退”、“高下”、“富贫”、“穷达”。同义词并用如“宫室”、“辅相”、“臣虏”、“货赂”。
属托行,货赂至,并曾赋敛。(《晏子治东阿》)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陈情表》)
例中由“货”推知“赂”指财物。“无”与“鲜”相对,故可理解为“无”、“少”。
(2)联系成语。即从成语和习惯用语中考察古词古义。由于不少成语中保留了古文言句法及一词多义现象,因此解题时联想自己熟悉的成语典故,也是解答文言实词题的方法之一。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氓》)
危乎高哉!(《蜀道难》)
亡去不义。(《鸿门宴》)
例中,“爽”义为“差错”,成语有“屡试不爽”,词语有“爽约”。“危”为“正”义,成语有“正襟危坐”。“亡”有“逃跑”义,“北”有“失败”义,成语有“追亡逐北”“亡命天涯”,词语有“逃亡”“败北”等。
韩轨遂投城遁走(2004年高考辽宁卷第11题A项)
句中“投”是否作“投奔”解呢?据上文“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再联想到成语“投笔从戎”,可知此处“投”应为“扔掉,舍弃”。
(3)联想课文。遇到需要解释的词语,联想初高中的课文中的有关词语,帮助我们判断。如:
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 遇:优待。(2003年高考全国卷第11题C项)
《鸿门宴》中有:“不如因而善遇之”,“遇”为“对待”之义,根据上下文语境,不难发现此处“遇”应该解作“对待”,而不是“优待”。
4、推断句法,理其结构
古汉语有其特殊的句法结构,任何一个实词与其前后的词构成特定的语法关系,因此考生也可从句法结构入手分析。
①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出师表》)
②愿陛下矜悯愚诚。(李密《陈情表》)
③其一犬坐于前。(《狼》)
“愚”:例①中作主语,我;例②中作定语,我的。例①是否可看成作状语呢?不行。因为它前面不能再补出主语。由此可知,“愚”符合名词特点(作主语、定语),词性应为表谦敬的名词。
例③,按现代汉语的理解,可以为“其中的一条狗坐在前面”,但联系前后文,何来“一条狗”。其实,这里句子的主语是“其一”,即“其中的一只狼”,谓语的中心词是“坐”,“犬”是用来修饰谓语的,而非主语。正确的译文是“其中的一只狼象狗一样坐在屠夫的前面”。
又如“为之”这一结构中的“为”,是介词,还是动词?
①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而为之泣。(《触龙说赵太后》)
②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郑伯克段于鄢》)
例①“为之”后是动词“泣”,“为”为介词。例②“为之”后是名词“所”,“为”为动词。
因此,其区分格式应为:“为之”+动词→为:介词;“为之”+名词→为:动词。
5、常规不通,通假代入
通假是古汉语中特有的现象。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不妨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往往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如2006年高考江苏卷:
4.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
(2)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
这两题每句的翻译要注意,实词“振”通“赈”,应译为“救济”;“罢”是通假字,通“疲”,应译为“疲乏、疲惫”。根据前后文,“振”后带有宾语,译为“振作”说不通,就要考虑通假。“民罢于征发”,如果按常规理解,“罢”有“停止、完结、罢官”的意思。老百姓不可能停止“征发”,那是当官的权力。因此要考虑通假。《过秦论》(中)有:“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 《论积贮疏》有:“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6、熟悉传统,掌握常识
文言实词的推断还要求考生必须掌握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近几年试卷中时有涉及,高考已考过“乞骸骨”(告老还乡)、“下车”(官员刚到任)、“春秋”(年龄)、“结发”(男子成年)等。
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2004福建卷第11题D项)
“用事”,题目解为“凭感情做事”,也是不明文化常识之故。古文中“用事”专指“掌权”,教材中学过的《触龙说赵太后》中有“太后新用事”。
要注意掌握我国古代有关的天文、地理、历法、官职及其变化和年龄、时间的特定称谓。
以官职的任免为例:①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②表任命的:授、拜、除、封。③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④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⑤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⑥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⑦表恢复的:复、还。⑧表辞官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⑨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⑩表主管的:知、典、主。
考点对应直练
(一)写出下列古今异义词语的古义。
1. 往往 旦日,卒中往往语(《陈涉起义》) ( )
2. 会计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起义》) ( )
3. 何苦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 )
4. 垄断 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愚公移山》) ( )
5. 自信 宁信度,无自信(《郑人买履》) ( )
6. 结束 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冯婉贞》) ( )
7. 老子 遥见老子杖藜而来(《中山狼传》) ( )
8. 牺牲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 )
9. 可以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 )
10. 烈士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 )
11. 无论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
12. 绝境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
13. 卑鄙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 )
14. 开张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 )
15. 感激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 )
16. 深入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出师表》) ( )
17. 有意 将军岂有意乎(《隆中对》) ( )
18. 有时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论积贮疏》) ( )
19. 鞠躬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 ( )
我鞠躬不敢息(《中山狼传》) ( )
20. 中间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 )
21. 稍稍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 )
22. 无赖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村居》) ( )
纵士卒无赖(《段太尉逸事状》) ( )
23. 于是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 )
24. 大风 可以已大风(《捕蛇者说》) ( )
25. 中心 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叶公好龙》) ( )
26. 以为 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 )
27. 作文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 )
28. 其实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 )
29. 非常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 )
30. 河北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 ( )
31. 河南 臣战河南(《鸿门宴》) ( )
32. 学者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 )
33. 从而 吾从而师之(《师说》) ( )
34. 不必 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 )
35. 所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 )
36. 风流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 )
37. 风流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
38. 山东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 )
39. 自由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孔雀东南飞》) ( )
40. 处分 处分适兄意,哪得自专由(《孔雀东南飞》) ( )
41. 逢迎 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孔雀东南飞》) ( )
42. 交通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 )
43. 生人 生人作死别,恨恨哪可论(《孔雀东南飞》) ( )
44. 可怜 东家有贤女,可怜体无比(《孔雀东南飞》) ( )
可怜身上衣正单(《卖炭翁》) ( )
1. 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 )
2.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
3. 斥鷃笑之曰( )
4. 此小大之辩也( )
5. 故夫知效一官( )
6. 而征一国者( )
7. 辩乎荣辱之境( )
8. 旬有五日而后反( )
9. 而御六气之辩( )
10.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11.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12.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
13.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
14.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15. 君子生非异也( )
16. 约从离衡( )
17.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
18.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
19. 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
20.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21. 或师焉,或不焉( )
22. 属托行,货赂至,并曾赋敛( )
23. 仓库少内( )
24. 再拜便辟( )
25.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
26. 距关,毋内诸侯( )
27.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28. 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 )
29. 张良出,要项伯( )
30.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
31.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
32.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
33.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
34. 折人手足,椎釜鬲瓮盎盈道上( )
35. 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 )
36. 太尉判状,辞甚巽( )
37. 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
38. 及太尉自泾州以司农徵( )
39. 历亭鄣堡戍( )
40.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
41. 庄公寤生( )
42. 姜氏欲之,焉辟害 ( )
43. 姜氏何厌之有 ( )
44. 无庸,将自及( )
45.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
46. 遂寘姜氏于城颍( )
47.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 )
48.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 )
49. 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
50.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
51.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
52. 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
53.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
54. 则仆偿前辱之责( )
参考答案
1. 爱,同“薆”,隐藏。见,同“现”,出现
2. 说,通“悦”;女,同“汝”
3. 归,通“馈”,赠送
4. 匪,同“非”,不是。女,通“汝”
5. 无,通“毋”,不要
6. 于,同“吁”
7. 说,同“脱”,摆脱,解脱
8. 锡,通“赐”,赐给
9. 辟,同“僻”,偏僻
10. 维,同“唯”,只,仅
11. 正,同“证”,作证
12. 取,通“娶”
13. 纫,通“韧”
14. 画,同“划”
15. 虾,同“蛤”
16. 尊,同“樽”,酒杯。一尊,一杯酒
17. 摽,通“剽”。抢劫,窃取
18. 缦,通“慢”,舒缓
19. 属,通“嘱”,劝人饮酒
20. 缪通“缭”,萦绕
21. 阖,同“合”,关闭
22. 彀,通“够”,能够
23. 旁,通“傍”,傍晚
24. 念,通“廿”,二十
25. 北冥,通“溟”,指幽深的大海
26. 垂,通“陲”,边际
27. 决,通“赽”,迅速的样子
28. 知,通“智”,智慧
29. 鷃,通“鴳”,也称鴳雀、尺鴳、篱鴳
30. 辩,通“辨”,区别,分别
31. 知,同“智”,才智
32. 而,通“能”,能力,能耐
33. 辩:通“辨”,分辨
34. 有,通“又”;反,同“返”,回来
35. 辩,通“变”,变化
36. 无,通“毋”,不要
37. 颁白,同“斑白”,头发花白,指上年纪的老人
38. 涂,同“途”,道路
39. 有,通“又”;暴,通“曝”,晒;輮,通“煣”,用火烤使……弯曲
40. 知,同“智”,智慧
41. 君生,通“性”,资质、禀赋
42. 从,通“纵”;衡,通“横”
43. 振,通“震”
44. 何,通“呵”)
45. 景,通“影”
46. 受,通“授”,传授
47. 不,通“否”
48. 曾,通“增”,增加)
49. 内,通“纳”,储存
50. 辟,通“避”
51. 振,通“震”,威吓
52. 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使进入
53. 具,通“俱”;倍,通“背”,背弃
54. 豪,通“毫”,细毛
55. 要,同“邀”,邀请
56. 蚤,通“早”
57. 不,同“否”
58. 有,通“又”
59. 闵,同“悯”,忧伤,多指疾病死丧
60. 椎,通“槌”,动词,打破
61. 嗛,通“慊”
62. 巽,通“逊”,委婉
63. 翁,通“工”
64. 徵,通“征”,征召
65. 鄣,同“障”,边塞险要处的防御工事
66. 参,通“三”
67. 寤,通“牾”,逆、倒着
68. 辟,同“避”
69. 厌,同“餍”,满足
70. 庸,同“用” 帅:同“率”
71. 寘,同“置”,安置、放逐
72. 阙,通“掘”,挖
73. 锡,通“赐”
74. 无,同“毋”,不要
75. 摩,通“磨”
76. 底,通“抵”
77. 见,通“现”,表现
78. 失,通“佚”
79. 责,通“债”,指下狱受腐刑
三、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1.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爱:喜爱、爱好
B.既来之,则安之 安:使……安定
C.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穿着
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加倍
2.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本:树木的根
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鄙陋、鄙俗
C.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兵:士兵
D.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致:使得
3.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君子病无能也,不病人之不知已 病:疾病
B.前太守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荣举臣秀才 察:选拔
C.序八州而朝同列 朝:使……朝拜
D.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4.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乘:动词,登上
B.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诚:实在、确实
C.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除:除掉、免去
D.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辞:托词、借口
5.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使……跟从
B.殆有神护者 殆:懈怠
C.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当:执掌
D.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道:学说、主张
6.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 得:心得、收获
B.秋月春风等闲度 度:过
C.是已非人 非:不
D.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复:恢复
7.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不久当归还,誓天不相负 负:违背、背弃
B.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名词,老朋友、老交情
C.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顾:回头
D.今已亭亭如盖矣 盖:伞
8.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固:顽固、固执
B.后五年,吾妻来归 归:回家
C.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 国:国都
D.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过:责备
9.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假的
B.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间:从小路、走小路
C.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见:见到
D.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解:分割
10.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就:担当
B.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举:攻下、占领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断绝
D.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何:多么
11.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先帝在时,……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恨:遗憾
B.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胡:什么
C.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或:有时候
D.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即:当
12.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既克,公问其故 既:已经
B.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 患:疾病
C.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疾:厌恶
D.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 及:比得上
13.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类:似
B.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怜:同情
C.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莫:没有人、没有谁
D.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乃:你、你的
14.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内:同“纳”,纳入、接纳
B.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期:孝服的一种,为死去的祖父母等服丧一年的孝服
C.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奇:奇特
D.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迁:调动官职
15.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堪:承受
B.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弥:越、更加
C.复前行,欲穷其林 穷:走完,尽
D.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去:到……去
16.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劝:勉励
B.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如:到、去
C.若属皆且为所虏 若:你
D.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胜:超过
17.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善:好的
B.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 涉:经历
C.沛公不胜杯勺 胜:受得住
D.乃使蒙恬北筑长城……却匈奴七百余里 却:打退
18.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使六国各爱其人 使:让
B.无乃尔是过与 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C.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克:能够
D.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适:出嫁
19.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其故封识具存 识:通“志”,记号
B.彼且奚适也 适:到……去
C.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书:书籍
D.孰与君少长 孰:谁,什么
20.下列对加点词“数”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数罟不入池 数:几个
B.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数:气数、命运
C.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数:若干
D.范增数目项王 数:shuò,屡次
21.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率:大概
B.范增说项羽曰 说:劝说
C.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说:喜欢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偏私、偏爱
21.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素:白色的绸绢
B.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汤:热水、开水
C.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属:嘱咐
D.吾属今为之虏矣 属:类、辈
23.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亡:死
B.暮而果大亡其财 亡:失掉、丢失
C.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亡:灭亡
D.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没有
24.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涕:鼻涕
B.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徒:徒弟(类)
C.沛公欲王关中 王:读wàng,统治
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读wàng,使……为王
25.下列对加点词“望”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夜雪初霁,荞麦弥望 望:视野
B.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望:看见
C.敢用是为怨望,又投间蔑污使君 望:埋怨、怨恨
D.望秋先陨 望:接近
26.下列对加点词“恶”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岁恶不入,请卖爵子 恶:收成不好
B.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 恶:读wù,诋毁
C.彼且恶乎待哉 恶:凶恶
D.恶!是何言也! 恶:读wū,相当于啊、唉
27.下列对加点词“相”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相:互相
B.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 相:察看、仔细看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相:帮助、辅助
D.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相:引盲人行走的人
28.下列对加点词“谢”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阿母谢媒人 谢:感谢
B.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谢:辞别
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道歉
D.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谢:告诫
29.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要没有、要不是
B.书不能悉意 悉:全
C.望陛下亲之信之 信:信任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兴:兴起
30.下列对加点词“行”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行:读háng,辈分
B.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行:行走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行:路程
D.行将就木 行:行动
31.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幸:皇帝到某处
B.又重之以修能 修:美好的
C.潭中与可百许头 许:表示大约的数量
D.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阳:太阳
32.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张良出,要项伯 要:需要
B.淡妆浓抹总相宜 宜:合适、适宜
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遗:赠送、给予
D.作《师说》以贻之 贻:送给
33.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贼易之,对饮酒,醉 易:轻视、轻慢
B.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C.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右:上,古代以右为尊
D.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再:第二次
34.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径造庐访成 造:到……去
B.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知:了解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致:达到
D.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质:质地、底子
35.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不效则治臣之罪 治:处理、处治
B.投诸渤海之尾 诸:各
C.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族:灭族
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卒:完成、终结
36.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走:奔向、趋向
B.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左:古代地理上常以东为左
C.王曰:“何坐?”曰:“坐盗。” 坐:犯罪、牵连治罪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坐:坐着
参考答案
1.D(通“背”,背弃、背叛)
2.C(兵器、武器)
3.A(动词,担忧、忧虑)
4.C(拜官、任职)
5.B(副词,大概)
6.C(动词,认为……不对)
7.C(副词,反而、难道)
8.B(女子出嫁)
9.A(动词,凭借、借助)
10.C(横渡)
11.B(对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的泛称)
12.B(动词,忧虑、以……为患)
13.B(爱)
14.C(名词,零数,余数)
15.D(离开、离去)
16.D(优美、名胜)
17.A(与……友好)
18.A(连词,假设)
19.C(动词,书写)
20.A(读cù,细密)
21.A(动词,遵循、依顺)
21.C(请,劝请)
23.A(逃亡、逃跑)
24.A(眼泪)
25.B(夏历小月十五,大月十六)
26.C(读wū,什么)
27.A(动作偏指一方,她)
28.A(谢绝)
29.B(动词,详尽叙述)
30.D(副词,读xíng,即将)
31.D(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32.A(通“邀”,邀请)
33.D(二次)
34.B(主持,管理)
35.B(兼词,“之于”的合音)
36.D(介词,因为、由于)
【文言文实词2(粤教版高三)】相关文章:
小学粤教版科学教学计划09-18
《钱》教案(粤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10-27
将进酒(粤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06-03
黄山记(粤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08-08
《钱》教案(粤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10-23
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用法及翻译06-08
论毅力教案(粤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08-20
粤教版初一下地理欧洲概述教案01-06
汉乐府两首(粤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09-18
文言文实词推断法(网友来稿)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