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导学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4-08-30 13:26:20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项脊轩志》导学案(苏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项脊轩志》导学案(苏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掌握有关的文学常识,了解作者的主要经历和作品的主要题材及风格。

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

体会本文笔墨清淡而情意缠绵动人的特色。

体验文中流露出的真挚的亲情。

学习重难点:

通过细节描写感悟作者在叙事中营造出来的抒情气氛。

学法建议:

要重视诵读。本文是归有光的抒情名篇,感情真挚强烈,应通过诵读读出文气,读出意蕴,读出感受。

要重视对文章的鉴赏。应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整体感受文章,并进行合理的体验想象,作出自己的个性解读。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

文题背景

1.题目解说

“项脊轩”是作者在昆山时的书斋名,以此为名,有两重含义。 其一:书斋很小,如人的脊梁之间,从文中“室仅方丈,仅容一人居”可以看出。其二:归有光的远祖归道隆曾在太仓泾居住,作者自号“项脊生”。把自己书斋命名为“项脊轩”,含有怀远追宗之意。     史书记载,作者于嘉靖十九年(154)考取举人,60岁才中进士,授县令职,以后参加八次会试,均没有考中。     事实上,读完全文,让我们感受到:归有光别号“项脊生”,从小就志向远大,要博取功名,光宗耀祖,“项脊”二字,也可理解为归有光要成为家族顶天立地的脊梁的人生理想。如果说妻死之年手植的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象征着作者的小有建树,那么作者在向亲人们宣誓,他日他一定会让他自己的功名事业根深叶茂,庇荫子孙。  “志”:记。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前一单元的《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属游记,总的属这类文体。在“淮水东边旧时月”中,“月”见证了“石头城”的兴衰。在 “项脊轩志”中, “项脊轩”就是历史的见证。

2.作者简介 

归有光(1506--1571年),字熙甫,明朝昆山人,著名散文家。作者自幼苦读,9岁能文,20岁通读五经和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加《三国志》称“四史”),但考试不利,35岁才中举,后8次考进士落第,于是迁居到嘉定(今上海市)安亭江上,讲学20余年,学生颇多,称之为“震川先生”。他直到60岁才中进士当县令。一生郁郁不得志。 

归有光虽然仕途不得意,但他博览群书,在散文创作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是明代接触的散文家。他反对明朝中期前后七子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拟古主义主张,自称“好古文辞,然不与世之为古文者合”提倡“独出与胸臆”,强调真实感情。他的这种文风,发扬了唐宋的优良传统,后人把他和唐顺之、茅坤等人并称为“唐宋派”,而他的成就最高。他的散文源出《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感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当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

文章字词疏通(第一节)

室仅方丈

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

使不上漏

5.前辟四窗 

四、语段欣赏

本节描写了项脊轩图:修葺后的南阁子,为何如此深得我心?它的美表现在什么地方? 日影反照,室始洞然--明亮之美 植兰桂竹木于庭--气节之美(香飘四溢 高风亮节) 偃仰啸歌……人至不去--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朦胧美(这是美的极至,是人与景的融合) 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原因:这个小轩是属于自己的,环境是自己的。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优美的读书的小天地,谁不高兴呢? 总结:作者写项脊轩的修葺与轩中的生活,写自己在这不完美的世界里的自我欣赏、自我陶醉,其着意处不在于此,写喜的目的是为了给下文写悲做铺垫。 

五、总结

六、作业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二、重点语句(指出重点词,特殊句式等)

1.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2.吾儿,就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3.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4.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5.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6.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7.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三、文本鉴赏

(一)、阅读课文,抓住关键句和过渡句编写提纲 (关键句一般是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等)

关键句是: “然余居于此, 多可喜, 亦多可悲。”    

“余既为此志, 后五年” “既”:已经。 

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两个信息: 

一是全文主要是写作者的“喜”和“悲”。 

二是前四段是主体,后两段是补记,文章由此可分为两大部分: 

深入:1.请大家抓住关键句(或文眼)概括文章的悲喜之情: 

文中写了哪些可喜的事?

①修葺后的南阁子;      ③祖母的关心与鼓励; 

②母亲的慈爱                  ④夫妻的相敬如宾 

文中写了哪些可悲的事?

①老屋的破旧;         ②诸父分家; 

③母亲的去世;           ④功名未就(不效); 

⑤妻子的亡故;          ⑥失    火。 

以上这些是对文章悲喜之事的概括,下面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体现这些内容的。

2.文章补写内容有什么作用?

 3、教师陈述: 

细节描写就是作品中对具有典型意义和艺术魅力的细小情节(多为人物的生活细节)的描写。它是作品反映生活的重要手段,是衡量作品艺术性的重要因素。 

提问:文章这么感人,在选择细节描写上有何独到之处?

归纳:细节的选材--琐细、真实、丰富; 

细节的描写--自然、简洁、清淡; 

细节的抒情--细腻、深挚、委婉;

结论:由此我们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对祖母、母亲、妻子及自我的深情。

四、总结:

在这篇抒情散文中,作者通过对项脊轩前后变化的记述,写出了对于它的亲切感情,也写出了对于亲人的深沉怀念。作者对自己的书斋项脊轩的无限眷恋的感情,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无论写景、叙事或抒情,看来似乎信手拈来,散漫无章,但实际上都与项脊轩息息相关, 由状物而怀人而抒情,三者融为一体,做到了形散神不散,这是本篇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一大特点。或喜或悲之情,作者均善于通过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曲尽其妙。作者用家常语叙家常事而情意缠绵动人,尤其善于用简朴生动的人物对话、口语,尽传人物的神情、仪态。  

【《项脊轩志》导学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项脊轩志 教案教学设计08-31

《项脊轩志》的教案09-12

《项脊轩志》教学札记08-23

项脊轩志教学反思10-25

《项脊轩志》教学反思09-12

项脊轩志教案(精选10篇)06-28

《项脊轩志》教案(精选11篇)08-09

《项脊轩志》的传情艺术09-15

《项脊轩志》教学反思经典(14篇)12-22

精选项脊轩志教案3篇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