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仁者爱人》教学设计(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03 12:49:41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论语〉选读仁者爱人》教学设计(人教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论语〉选读仁者爱人》教学设计(人教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1、背诵l.6、5.26两章。

2、掌握“病”、“伐”、“趋”、“微”、“其”、“经”在文中的意思,并重点掌握“立”、“达”、“盍”、“诸”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并默写下列语句:就近取譬;被发左衽;一匡天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朗读并标注本课句式特殊的句子。

5、明确“忠恕”内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论语》的核心部分是“仁”。《论语》共21,469个字,其中“仁”字出现,有人统计有109次, 这也就是说,《论语》中,平均十几个字中就出现一个“仁”。密度之大、频率之高,实属罕见。这位孔圣人是事事讲“仁”、处处讲“仁”,为政讲仁政,做人讲仁人,他以其言行向人们昭示:仁爱同情是人间正道,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仁者爱人。 

二、分析前四则

读四则,思考:

A重点字。

B“仁”的思想内容包括哪一些? 

重点字

1:入则孝

2:出则弟

3:吾道一以贯之

4: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5:何事于仁

6:尧舜其犹病诸

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8:能近取譬

从这几节看,孔子“仁”的思想主要内容是什么? 

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 (积极为人) 

但有了忠就是不是仁了呢?看下面这一则内容: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5.19)

      可见,有了忠不是就是仁,那么还需要什么呢?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推已及人) 

三、小结、作业布置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分析后七则 

前几则我们分析了“仁“的概念,那么对于“仁”要怎样实践呢? 

(一)读后七则,注意重点字。

1:盍各言尔志                   2:敝之以无憾

3:愿无伐善                      4:无施劳

5:老者安之                      6:固相师之道也.

7:过之,必趋                8: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

9:霸诸侯                         10:一匡天下

11: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12: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13:子见齐衰者、免衣裳者与瞽者

(二)重点句式:

1:子食于有丧者之侧

2: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3:师冕见,及阶……

4: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三)这几则讲仁的实践,我们一起看从几个方面来加以说明的。 

1:言志

读“言志”这一则,体会三人的不同点。

引用朱熹的话:夫子安人,颜渊不违仁,子路求仁 

2:问人:重人不重财

3:导盲:无微不至的关心

分析其语言的平实与浅易,理解运用具体细微的记述,真切地反映孔子对盲人的关心。

4:与有丧者侧:尊崇礼

三、探讨

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孔子仁的基本点是两个字:爱人。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其具体内容体现为忠”“恕”,即一方面要竭力为人,一方面要推已及人。具体的表现即“爱人” 

分析最后一节。思考:为什么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仁,一方面却肯定其为仁者? 

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3.22)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译文】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以殉,但管仲却没有自杀。管仲不能算是仁人吧?”孔子说:“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的盟会,不用武力,都是管仲的力量啊。这就是他的仁德,这就是他的仁德。”

孔子“仁”的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而不是只讲求小谅小信。关心民生疾苦,始终是孔子的仁爱观。 

四、总结: 

《论语》中关于“仁”的阐述有很多,比如: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人由已,而由人乎哉?”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我们要好好去阅读鉴赏,才能体会孔子思想的深遂。 

第三课时

一、导入

在沧海横流的乱世中,孔子的思想和实践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在他身上,随时随地自然流露的仁爱之心,体现着社会的良心和天地间的正气。

他并刻意不鼓励学生去寻找那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去做,而是谆谆教导学生做人的基准--“仁者爱人”,有此仁爱之心,便能成就一个有高尚道德的人。

二、分角色朗读

1、教师读“子曰”内容;

2、男声读叙述语言;

3、女生读其他对话语言。

三、解题、初步感知

“仁者爱人”,为主谓短语。何为“仁者”?何为“爱人”?

四、研习

那么什么样的人能称为仁者?“爱人”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现在就请同学们在原文中找一找,读一读。

(一)探究:在文中“仁者”的内涵是什么?

1、仁之本

(1)对内,孝

(2)对外,悌

2、仁的主要内容:

(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积极为人)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推已及人) 

 (二)探究:在文中“爱人” 有哪些具体表现?

仁的实践:爱人

1、“言志”,体会三人的不同点。

引用朱熹的话:夫子安人,颜渊不违仁,子路求仁 

2、问人:重人不重财   细节描写拓展

3、导盲:无微不至的关心

分析其语言的平实与浅易,理解运用具体细微的记述,真切地反映孔子对盲人的关心。

4、与有丧者侧:尊崇礼

5、 大仁: 孔子“仁”的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而不是只讲求小谅小信。关心民生疾苦,始终是孔子的仁爱观。

小结:仁者必爱人,爱人是仁者的活动,爱人者必能达到仁。

有杀身  以成仁  无求生  以害仁  -- 孔子

(三)“仁者”如何“爱人”

孔子以“仁”为核心提出一整套道德价值体系:

    “仁”延伸到父母是“孝”;

    “仁”延伸到兄弟是“悌”;

    “仁”延伸到子女是“慈”;

    “仁”延伸到夫妻是“义”;

    “仁”延伸到朋友是“信”;

    “仁”延伸到国家是“忠”;

    “仁”延伸到人类是“仁民”;

    “仁”延伸到自然是“爱物”; 

 五、拓展

(一)“仁”这一思想在古今中外的影响及意义。

古:◇ 微子、比干--“仁人”。献身国家,取义成仁。

◇ 文天祥--“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爱国就是为大多数人而死。 

    ◇ 谭嗣同:“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谭嗣同的代表作《仁学》,就是追奉了孔子的“杀身成仁”。 

 今:李大钊、抗洪(画面)。“仁人志士”“仁义之师”“仁爱之心”

 意义:“仁”是爱人类,爱一切的“人道主义”境界。“四海之内皆兄弟”--世界意识的形成(地球村)。

    ◎ 解放大量被压迫、被奴役的行动都是“仁”--人道主义。

    ◎ 由于人类的破坏,自然环境越来越恶劣,我们生存的地球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这就越来越需要“仁”的思想。这也是为什么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会提出“巴黎宣言”的重要原因。 

意义:“仁”是爱人类,爱一切的“人道主义”境界。“四海之内皆兄弟”--世界意识的形成(地球村)。

    ◎ 解放大量被压迫、被奴役的行动都是“仁”--人道主义。

    ◎ 由于人类的破坏,自然环境越来越恶劣,我们生存的地球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这就越来越需要“仁”的思想。这也是为什么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会提出“巴黎宣言”的重要原因。 

(二)仁人志士之志

有杀身  以成仁  无求生  以害仁 -- 孔子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六、布置作业

写作:写一篇关于当代仁人志士的人物短评。

              字数:150字左右。

             ( 可参照“感动中国”颁奖词写法)

第四课时

一、导入

二、知识总结

重点提领,归类突破

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

句子 通假字 本字 解释

⑴与师言之道与?

⑵管仲非仁者与?

⑶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⑷吾其被发左衽矣  

重点提领,归类突破

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

句子 通假字 本字 解释

⑴与师言之道与? 与 欤 吗

⑵管仲非仁者与? 与 欤 吧

⑶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弟 悌 敬爱兄长

⑷吾其被发左衽矣 被 披 披散

二、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填代码)并写出活用后的意思

A.名作动         B.名作状          C.名作使动    D.名作意动     

E.形作名          F.形作动         G.形作使动    H.形作意动  

I.动词作名词   J.动词作使动

句子 类

型 活用后

意思 句子 类

型 活用后

意思

⑴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⑸尧舜其犹病诸  

⑵己欲立而立人     ⑹己欲达而达人    

⑶敝之而无憾   ⑺老者安之    

⑷少者怀之     ⑻愿无伐善    

二、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填代码)并写出活用后的意思

A.名作动    B.名作状    C.名作使动    D.名作意动     E.形作名   F.形作动    G.形作使动  H.形作意动    I.动词作名词   J.动词作使动

句子 类

型 活用后

意思 句子 类

型 活用后

意思

⑴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A 讲信用 ⑸尧舜其犹病诸 D 以…为困难

⑵己欲立而立人 J 使…站得住 ⑹己欲达而达人 J 使…通达

⑶敝之而无憾 G 使…破 ⑺老者安之 G 使之安逸

⑷少者怀之 A 关心 ⑻愿无伐善 E 长处

三、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

句子 类型 句子 类型

⑴吾道一以贯之 ⑷门人问曰:“何谓也?”  

⑵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⑸固相师之道也  

⑶子食于有丧者之侧  ㏒琰茞 ⑹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琰茞

三、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

句子 类型 句子 类型

⑴吾道一以贯之 宾前 ⑷门人问曰:“何谓也?” 疑宾前

⑵行有余力,则以(之)学文 省略 ⑸固相师之道也 判断

⑶子食于有丧者之侧 状后 ⑹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否宾前

三、补充阅读

无言的震撼:当代中国的仁者

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毕生梦想消除饥饿的袁隆平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无言的震撼:当代中国的仁者

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大山深处孤身支教的徐本禹

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也许一个人的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无言的震撼:当代中国的仁者

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获奖者“丛飞”

从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顾之前,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没有丝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他曾经用舞台构筑课堂,用歌声点亮希望。今天他的歌喉也许不如往昔嘹亮,却赢得了最饱含敬意的喝彩。

无言的震撼:当代中国的仁者

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获奖者“李春燕”

她是大山里最后的赤脚医生,提着篮子在田垄里行医,一间四壁透风的竹楼,成了天下最温暖的医院,一副瘦弱的肩膀,担负起十里八乡的健康,她是迁徙的侯鸟,她是照亮苗乡的月亮。

无言的震撼:当代中国的仁者

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获奖者--人民的好军医“华益慰”

不拿一分钱,不出一个错,这种极限境界,非有神圣信仰不能达到。他是医术高超与人格高尚的完美结合。他用尽心血,不负生命的嘱托。

无言的震撼:当代中国的仁者

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获奖者--霍英东(聚财有道,散财亦有道)

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逝于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他有这样的财富观:民族大义高于金钱,赤子之心胜于财富。他有这样的境界:达则兼济天下。

无言的震撼:当代中国的仁者

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获奖者--林秀贞 (30年来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 )

用30载爱心让一村之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富人做这等事是慈善,穷人做这等事是圣贤,官员做这等事是本分,农民做这等事是伟人。这位农妇让九州动容。

无言的震撼:当代中国的仁者

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获奖者--“微尘”

〖主要事迹〗“微尘”起初是青岛一位数次捐款不留姓名的普通市民,后来,扩散成一个爱心群体,再后来,扩展成一个关爱他人的爱心符号。以“微尘”命名的募捐箱、徽章,走进青岛的大街小巷,成为青岛一个体现爱心的公益品牌。

青岛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在翻阅了捐款记录后惊讶地发现,早在2004年,一位神秘女士就已经使用“微尘”的名字多次大额捐款:非典时期捐款2万元,新疆喀什地震捐款5万元,为白血病儿童捐款1万元,湖南灾区捐款5万元……当人们正在努力寻找“微尘”时,一个又一个“微尘”出现了。截至目前,青岛市红十字会收到的上千笔捐款中,很多捐助者都署名“微尘”。每一双充满善意的援手,每一张不同模样的面孔,都记录下一个共同的名字--“微尘”。

〖颁奖词〗他来自人群,像一粒尘土,微薄、微细、微乎其微,寻找不到,又随处可见。他自认渺小,却塑造了伟大,这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这是一座城市的良心。

沈老师寄言

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大爱无边!

愿我们都能成为一个人敬人爱的仁者!

四、作业

 

【《〈论语〉选读仁者爱人》教学设计(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论语》十则 教案教学设计08-21

史记选读;(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10-13

《红楼梦》选读之《探春理家》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三选修)07-10

《红楼梦》选读之《宝玉出家》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三选修)09-21

《项羽之死》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设计)10-05

燕歌行(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07-18

汉字的起源(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07-26

《魏公子列传》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二选修)08-24

《夏》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8-21

《心声》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