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散文阅读鉴赏(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4-06-30 08:55:10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国现当代散文阅读鉴赏(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中国现当代散文是“白话文”运动的产物,是五四新思想直接影响下的艺术成果,名家辈出,佳作频现,延续并发展着中国古代散文的优秀传统。作为一种艺术形态,散文是人们以艺术的语言对自己日常的心态、生活、存在作审美的提取,由于其篇幅短小,文字精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意蕴深邃,所以越来越受到读者的喜爱。

中国现当代散文阅读鉴赏(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那么,中国现当代散文的阅读鉴赏究竟应当如何进行呢?

  一、反复品读,感受散文隽永含蓄的审美特征

  与作者将情感诉诸笔端正好相反,读者阅读散文则须披文以入情。“披文以入情”即先透过语言外壳初步了解文章粗略的结构,然后再反复读至“入情”。朱熹说:“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事实上我们也有这样的体会,有些散文的精髓是很难言传的,只有靠自己的反复吟诵、朗读,才能获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独特的审美感受。

  二、驰骋想象,展开联想,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鉴赏就是运用联想将语言还原为自己曾经有过的类似的生活体验。”(袁行霈《感受、联想、修养》)散文的构思离不开想象,阅读鉴赏同样脱离不了想象;散文的阅读鉴赏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若没有丰富的想象与联想,阅读就只能是一种肤浅化的“泛”读,根本谈不上什么鉴赏。

  鉴赏犹如采矿,阅读散文时多想象多联想是发现“矿石”的关键。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作者用饱含感情的艺术之笔,用精当的词语,把生意盎然的百草园描绘了出来。阅读时,读者要通过这些词语,并调动所有的感觉器官的经验(包括视觉、听觉、味觉),经过一番想象,使作者童年的乐园--百草园的景象在脑海中再现,并从中体会作者描写百草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鉴赏是一种感觉与理解、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精神活动,阅读者在阅读时通过想象联想,不仅感受着作品中的形象,也感受着作品中的情感,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三、抓线索,理思路,理解“形散神聚”的特点

  散文因其“散”而更需要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线索是在主题思想指导下串联和组织文章情节和材料的。线索运用得当才能有层次、有步骤地开拓文章意境,使材料散而不乱,杂而有序。

  叙事散文,所叙事情虽不完整,但总有一定的情节性,因此应当从情节方面去寻找线索。抒情散文,或寄情于景,或托物言志,物象和情感在文中总是具体可感的,所以抒情散文的线索可以从画面展开的层次或从作者与借托物之间的关系方面去寻找。这条线索可以是景、物、人,也可以是时间推移、空间转换、移步换景,还可以是历史往事或某种情感。巴金的《灯》的线索就是“灯”。作者由眼前“扫淡了黑暗”的“傍山建筑的几处平房里射出来几点灯光”引起回忆,写了给人光和热的“风雪夜的灯光”,初步揭示了灯光的含义。这里所写的灯光的作用,已不仅仅是在生活中给人照明,而是升华到了使心“找到归路”的精神上的作用。作者又由此展开联想,写欧洲的两个传说和友人的故事,点出“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进一步揭示了灯光的含义,含蓄地表达出“灯”象征着光明和希望,从而拓宽了文章的内容,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最后回到现实中来,以“对着山那边微笑了”收束全篇,暗含对抗日军民的赞扬。

  很多学生觉得散文抽象,读后往往不知所云,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真正掌握散文“形散神聚”的文体特征。例如2000年高考散文阅读材料《长城》,不少学生对21题第二问中“(作者)又是如何看待长城的现实的?”不知如何回答,有的即使答了也不全面。其实,我们联系全文,深思“形”“神”关系,就会得出:作者写长城过去和现在的种种,实际上就是以长城为载体来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进行反思、对现实加以评说、对未来予以展望。写长城主动敞开胸襟迎接四面八方亿万游人的登临,不正显示出今天我们中华民族开放的态度和强烈的自信心吗?这样,问题的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

  四、披文入情,体味散文的意境美

  散文贵在意境。散文中的“意”是指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必须有所寄托,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或因事明理。这些可寄托作者情思的景、物、事就是“境”。意境即作者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使读者如亲临其境,产生与作者的境界相似的感受,引起心灵的共鸣。单纯的景物描写谈不上意境,意境应该是外在的景物与作者心境的高度统一,是外物与内情的自然融合,是饱含作者感情的艺术画面。

  读《荷塘月色》,谁都会感叹作者笔下的景色太美了,那“淡淡”的月光,那“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一样的荷叶,那“明珠”“星星”一般的荷花,那“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那“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似的光和影……一切的一切都“像笼着轻纱的梦”。作者之所以要创造一种朦胧的环境,是因为这环境正象征着他此刻的心境。因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尽管景色“今晚却很好”,尽管“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但我仍然“什么也没有”。在此,作者欣赏到了“无边的荷香月色”,心中涌起了几丝淡淡的喜悦。但眼前的美景仅使他暂得偷闲而已,那暂时排遣又不能完全排遣的几丝淡淡的忧愁始终缠在胸中。这喜也朦胧忧也朦胧的心境,不正和月下荷塘朦朦胧胧的环境丝丝相扣吗?这就是环境与心境的统一,景和情的统一,意和境的统一。

  因此,我们在阅读鉴赏散文时可以从即景、披事、体物入手探求散文的意境美,从而悟情、入情、察情,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欣赏作品的内容之美、境界之高、情致之雅、理趣之妙。

  五、把握文眼,寻找并理解关键句

  所谓“文眼”,就是文中画龙点睛、揭示全篇主旨的句子。“文眼”出现在篇首,则后必顾之;出现在篇末,则前必有伏笔;出现在篇中,则必前有伏笔,后有照应。抓住“文眼”、纲举目张,是提高散文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荷塘月色》中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全文的“文眼”。由此,全文叙写了这样的内容:想起荷塘-夜游荷塘-离开荷塘。所以,找到“文眼”便找到了全文脉络的枢纽。

  除了文眼外,我们还要注意那些或具有特殊含义或在行文结构上起重要作用或带有明显情感基调的关键句。

  比如在结构上起统摄、领起、承接作用的句子。这类语句往往出现在段与段之间或者是不同表现手法衔接处。从结构上看,它能使文章的段落衔接紧凑;从内容上看,它往往标志着由一方面内容向另一方面内容的转换。如2004年天津卷(《春从心出》)第19题:“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解释‘书中毕竟有人生,人生毕竟一部书’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此文上半部分写的都是自己与书有关的一些人生经历。作者把追求人生的真谛形象地比喻为从书林中淘出善本精品,揭示了人追求活着的真谛的艰辛,体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对人生的思考。这句话出现在段尾,既是对上文人生经历的概括,又和分号后面的文字形成解说关系,得出人生感悟。因此,这句话的含义应为:人生如书,书如人生;人生诡谲,犹如书林杂芜;人生要追求活着的真谛,犹如要从书林中淘出善本精品。

  再比如有一定内涵、寓意乃至有言外之意的句子。这类语句的意思含而不露,话中有话,一定要根据上下文仔细揣摩其深层内涵。如2005年全国卷(《春天的梦》)第16题:“‘春风吹开了故都的城门,也廓清了我心灵上的迷雾。’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句子所在文段通过对生命中几回寒冬、几回春意的回顾,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用象征的手法赋予春天无比深邃的社会意义、人生意义。段末又有揭示写作背景的语句:“我怀念,怀念那给了我们民族和我们民族所有子孙以幸福、以理想的1949年的春天。”所以不难推断出这道题的答案应为:故都(北京)的解放让“我”对人生又有了信心,对前途不再迷惘。

  六、分析散文的表达技巧,体会散文的语言艺术

  表达技巧主要是指作家在表达方式和文体知识运用上的技能,以及运用修辞手法和其他相关写作知识的技巧。要搞好散文的阅读鉴赏,我们就必须弄清散文的艺术手法和语言特色,并做好这方面知识的归纳工作。例如:

  表达方式:叙述(顺叙、倒叙、插叙)、描写(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环境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等)、抒情、议论、说明。

  表现手法:象征、铺垫、烘托、衬托等。

  结构手法:转换、过渡、照应、详略等。

  语言修辞:描绘类(比喻、拟人、夸张)、结构类(对偶、排比、反复)、语气类(反问、设问)等。

  散文中常用的修辞方法主要有如下四种:

  1.比喻。

  比如2005年全国卷(《张家界》)第14题:“文章开头说:‘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大美翻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请解释这句话的含义。”题干中的语句使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作者把张家界比作能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它出现在全文的开头,后面的文字“唯有张家界,是彼此保持头角峥嵘的独立,谁也不待见谁”“唯有张家界,以她的危崖崩壁,拒绝从猿到人的一切趾印”“每柱岩峰,都青筋裸露、血性十足地直插霄汉”等都在刻画山的傲骨、山的血性、山的灵韵。因此,这句话的含义是: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应该是国际上最好的文学作品,张家界则是世界上最美的山水风景。

  使用比喻修辞格,在议论性散文中往往能使作品的观点通俗易懂,在描写抒情性的散文中往往能使作品生动形象,更具表现力。

  2.拟人。

  拟人的作用是化物为人,亲切自然。如2000年全国卷(《长城》)第22题:“这篇散文中,(1)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此题是对文章语言表达技巧、表现形式的考查,要求理解第二人称在便于抒情方面的艺术效果。如果不了解有关人称及其表达作用的基本知识,恐怕就难以作出正确的回答。不少抒情散文作品都用第二人称来写,它的特点是,作者直接向对方倾诉,显得亲切自然。这样理解,就能正确地回答出作者用第二人称写长城的好处:将长城拟人化,便于与长城对话,便于抒发感情。

  3.衬托。

  为突出主要事物,先描写与之相关的事物作为陪衬烘托的方法叫衬托,衬托有正反两种。如1998年高考(《报秋》)第28题:“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作者将“太阳花”“玉簪花”对照比较,“太阳花”又名“死不了”,但“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而“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二者对比,反衬出玉簪花生命力之强。

  4.反复。

  1998年高考(《报秋》)第29题:“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6个‘便’字和5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这两句都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做这类题,首先要从“语言表达”上分析:反复使用“便”字的好处是“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反复使用“领取”的好处是“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其次就要分析“表达效果”:第一问暗含的意思是“强调时间的飞逝”,或“强调时间过得太快”;第二问则是“强化主旨”或“强化中心”“深化主题”。在这里,“反复”的作用就是强调、突出重点,深化主题。

  除了对散文的修辞手法进行鉴赏外,在阅读鉴赏散文时,我们还要对散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和情韵加以细心揣摩,静心品味。《荷塘月色》中有这么一句话:“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里的“泻”与“静静地”连在一起,准确地写出月光落在叶子上的情态,化静为动,又无声响,创造了恬静柔和的意境。

  七、重视整体感知,准确衡量主题深度

  主题亦叫中心,是作者在散文里所表现出来的对人类社会种种现象的态度和观点,是一篇散文的灵魂。探索散文主题的途径与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如下几种:

  1.从作品的写作背景探索主题。

  主题的表现受一定的写作背景和作者世界观的制约。例如茅盾的《风景谈》,大多数人都认为是“极力赞美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军民伟大而崇高的革命精神”的,但这个主题是如何体现的呢?全文从头至尾是赞颂属于“第二自然”的特殊的“风景”,而连“延安”“革命根据地”“共产党”等字样都找不到,何谈赞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呢?看来探索该文主题必须考虑文章的写作背景。

  2.从作品的“文眼”探索主题。

  如1998年高考(《报秋》)第30题(多项选择题)的破解就需要抓住文章中的“领取”二字。作者把玉簪花放在时空的河流里体味生活,探讨人生。往事如烟俱忘却,“领取而今现在”,“领取”就是该文的“文眼”,也是该文旨趣。根据题面要求分析选项:B项背离旨趣;D项偏离旨趣,作了过于现实的理解;F项转移了文章的旨趣,夸大了比喻句的作用。如此,正确答案自然就水落石出了。

  3.从作品的总体倾向上探索主题。

  很多同学探索散文主题时有个最为常见的毛病,即不是从作品的全局着眼,而是孤立地从某一枝节、某一部分来归纳主题,这样不是使主题理解流于表面,就是在思想上人为地拔高了主题。比如2002年高考(《话说知音》)第22题“B.全文以‘神往和渴求知音’为线索,以叙述和描写俞伯牙遇知音和艰辛学琴的经历为主要内容,揭示知音难觅但又可求的主题。”原文是在艺术范围内反思“知音”问题的,主题是“在艺术上知音越多越好”“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不能动摇和沉沦”。而B项的理解明显太狭窄了。

  总而言之,散文的阅读与鉴赏,应该是一个趣味与修养并重的品读过程,具体方法还会因人而异,可以多方拓展。

  散文是人类真我的袒露,是人类自在生命的一个精神家园。解读散文就是解读品味人类自身。创作者为呈现自我而精心建构文本,解读者为寻找自我而努力破译文本,对文本进行再创造。因而,创作有创作的规律,解读也有解读的规律。把握了规律,创作与解读就会事半功倍。

 

【中国现当代散文阅读鉴赏(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项羽之死》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设计)10-05

燕歌行(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07-18

汉字的起源(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07-26

《魏公子列传》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二选修)08-24

古诗鉴赏常规答题模式(苏教版高三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09-28

以《合欢树》为例看现代散文的小与大(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09-17

夜归鹿门山歌(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10-09

将进酒(粤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06-03

消息:带着露珠的新闻(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07-20

小团圆媳妇之死(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