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苏教版必修)
湖北郧西土门中学 胡先艳
内容摘要 本文将从朗读、注重落实教学过程、语言、背诵四个方面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
关键词 朗读、注重落实教学过程、语言、背诵
在新课程标准下,文言文的考查深度虽有所降低但基本知识的考查得到进一步加强,有些学生、教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里教师是关键。教师要上好每堂文言文课,渗透新课程标准,让学生双基打牢。怎样做好文言文教学?本人在教学实践上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注重朗读教学
苏东坡曾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于自知”。从这点上看,东坡先生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们要反复诵读,何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优秀散文需要读,小说需要读,诗词需要读,文言文更需要读,在教学中更应注重朗读教学。读中有感,读中有悟。在朗读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对人物形象的感悟,对人物情感的领会。怎样读?把自读和范读相结合,把齐读与个读相结合,把讲前读与讲后读相结合,把朗读和背诵相结合。把这四结合落实到位,对文言文内容的把握可以说已完成了一半。同时我们在听范读时一定要让学生听正确的、流利的、有节奏的、有感情的、有语气语势的朗读,可适当配录音带。在听的基础上要求让学生自由的、大声的朗读,力求课堂上书声琅琅,这样学生就能在朗读中感知,在诵读中求解,在诵读中积累。切记在文言文教学中一定要把朗读教学落到实处。
二、注重落实教学课堂过程
无论教师怎样讲,学生怎样做,最终体现在“落实”上。我平时从以下两点着手:
(1)落实手段灵活多样
学习文言文弄清文言文的字词句是正确理解全文的关键。对于单个的字词,学生通过注释、工具书以及教师的提示,往往都能正确把握,但对于句子仅从表象理解是不够的。要在重点落实的前提下能通过灵活运用使文言文课堂学习活起来。
《醉翁亭记》中有“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这句话一般情况下,负者背着东西走累了,需要休息一下,行者在走路时侯被美丽的景色陶醉了会情不自禁地唱起来,那么原文能否改为“负者休于树,行者歌于途”?问题一抛出,立即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学生踊跃讨论,各抒其见 ,最后达成共识------不论改,因为被美景陶醉了,于是负者忘记了劳累,行者坐下来赏景。学生在讨论中激发了兴趣,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发挥,更重要的是加深对此句的理解,此句的落实在轻松中完成了。又如在《木兰诗》中有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少数学生理解有偏差,有疑问,为什么作战中将军都死了,壮士都回来了?学生自觉讨论加上老师引导,让学生明确这是互文的修辞,理解需要上下交错理解。这样学生很容易就接受了。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不能孤立的去解释句子的含义,而应把句子的理解与内容的把握,人物情感,人物形象结合起来,不是照本宣科,而是通过设疑的方式让学生讨论加之教师适当的引导,这不是让课堂热闹起来了吗?
(2)落实在运用
在文言文字词句落实上必须要打破一味死记硬背的模式,应着眼在运用上,体现在阅读实践中的运用。在教学文言文时,一般采用“注重字词,标记疑点;课堂质疑,师生释疑;联系旧知,推求词义;归类整理,练习巩固”的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曾经出现过的字词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联系、比较、整理。如虚词“之”“其”“而”等字用法,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分类整理,这样有助于词语的积累。把这些东西专门积累在触手可及的本子上,而且还记忆在大脑中。长此以来就会积少成多,同时要辅以练习,真正把文言文字词句落到运用中。循序渐进定能提高文言文学习效率。做好了,即使是课外阅读又有什么可怕?
三、注重语言教学
文言文的教学实际是传播、培育、弘扬民族精神,塑造未来灵魂。在文言文教学中师生通过对文言文的鉴赏,可以在细微之处体味作者深邃的思想感情,更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艺术表现力的熏陶。在教学文言文时,大多采用“疏通字词----归纳段意---板书结构----理解主旨---总结特色”是的套路。在现行新课标中已不适应了。应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应注重语言教学,让学生在语言中得到熏陶,得到教育,要欣赏文章的语言。
(1)赏言辞之美
古人的语言风格首先追求自然与简朴。自然,就是合乎事物本来的不做作的语言。简朴,就是简洁明了而朴实的语言。如《观刈麦》中“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朴实的语言写出了劳动人民的艰辛。尤其是“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句把劳动者的美德和无奈刻画的淋漓尽致,让人顿生同情之感。其中“尽”“惜”等字值得回味。其次精炼与含蓄。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十分注重语言的精炼,如《醉翁亭记》中“还滁皆山也”的改稿就被千古美谈。第三、好的言辞还讲究形象鲜明与生动。这主要表现在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上。如《木兰诗》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排比修辞的运用刻画出木兰出征前井然有序的忙碌着。又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此句运用夸张手法刻画了木兰矫健的身姿。第四、还注意音乐美与声韵美。《醉翁亭记》中叠用21个“也”字以声传情,一唱三叹,音节匀称,声调和谐,迂徐舒缓,余味无穷,正是古代音乐美的精彩体现。
(2)赏句式之美。
古代散文的句式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整齐美,二是:参差美。整齐美在骈文、赋文中表现突出,如刘禹锡的《陋室铭》运用句式对仗工整,平仄相间,有一种整齐和谐的美。《木兰诗》中五字整齐读来朗朗上口。“参差美”指语言形式上有规则的错落,从而造成美感,主要体现在姘散结合的文章中。
(3)赏结构之美
这类结构美体现较多在古代优秀论说文中,如孟子的文章。在孟子的文章中论说文结构非常典范,同时大量使用排比造成文章的一种气势美。
四、注重背诵教学
文言文读懂感悟理解赏析毕了,还要进行背诵教学,因为背诵是对文章内容的巩固,内容的落实的一个必要的补充。学生不仅要背更重要检查,真正让文言文教学落到实处,让学生在背诵中再进行一次升华。
当然语文教学之路漫漫长,吾将上下而求索!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必修)】相关文章: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07-10
《立足吟诵创设情境》--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文言文教学(网友来稿)08-07
新课程课堂教学总结06-29
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反思06-05
对于《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反思09-16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08-30
新课程背景下的美术教学反思07-29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反思06-23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反思08-13
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心得最新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