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与学生文化品质培养--重现我的三个教学片段()

时间:2024-07-09 21:31:58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文课与学生文化品质培养--重现我的三个教学片段(苏教版)

 

语文课与学生文化品质培养--重现我的三个教学片段(苏教版)

《语文课程标准》加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一条,体现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具有全球性的文化视野以及语文学习与当代文化密不可分的联系。由此看出,语文课肩负着培养学生文化品质的使命。作为语文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文化的传播者,我常常思考语文与文化的结合,试图在自己的语文课上渗透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品质。

语文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老师要善于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既感受、体验到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生命力,又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开阔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和精神品格,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片段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情感是人类生存和交流的基本要素,它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而语文教学的功能之一就是通过情感的交流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深刻的教育。作为语文老师,应很好地利用教材去深入挖掘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比如《我的老师》中,我们读到了真挚的师生情;《散步》故事情节虽简单,但经作者的思考升华,我们读到的却是“父慈子孝、夫和妻柔以及扶弱济贫、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而《枣核》、《乡愁》透过每一个景物渲染的都是浓浓的思乡情怀和爱国情怀……教材中这样文质兼备的文学作品占据相当多的篇幅,这些作品当中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师要适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真正价值。

例如在《七颗钻石》授课结束后,还剩下点时间,有个学生对课文中几处小姑娘让水的故事情节有异议,他认为这是作者有意在夸大爱心的神奇力量,不真实,而实际的做法应该是首先解决妈妈和自己的口渴问题。旁边也有些同学在附和他,七嘴八舌都说开了。那一刻,我意识到学生的价值观出现了偏差。为此,我参与了他们的讨论,试图纠正他们:“课文中,我们看到小姑娘不仅爱母亲,还爱小狗、爱路人。大家一致认可爱母亲是应该的,却否定了小姑娘爱小狗、爱路人,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小狗和路人不就是有困难的、需要人同情和帮助的对象吗?我们都会遇到困难,在困难的时候也都需要他人的相助。请大家换位思考下!正是小姑娘帮助了小狗和路人,也换来了后面更大的清流。”一个学生点头:“的确,做人不能太自私的,好人会有好报。”我接着说:“课文生动离奇的情节不就是赞扬了小姑娘如钻石般闪亮、美好的心灵吗?”学生从中受到教育。这个小插曲教育了学生要懂得关爱别人,同情、帮助有困难的人。

我们的学生不仅生活在校园里,更是生活在社会里。由于受各种风气的影响,不少学生的传统价值观、人生观都受到冲击。而语文老师恰好可以利用语文课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将文章之情、学生之情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加强情感体验,从平时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让他们不要迷失在这个花花绿绿的世界里。

片段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当然,学生的体验是有层次和差异的,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教学问题,可以把起点定低一点,同时也要做足心里准备,意识到学生不一定会做出合理的分析和评价,只要在文本范围内有所思有所感即可。

例如在执教《甜甜的泥土》一课时,我让学生谈谈学习课文后的感想。许多小手伸了出来。王玲道:“我读到了感人至深的母爱。”李正立刻起身:“是感人至深的生母爱,小亮挺可怜的,后母又那样对他,她真可恨。”顾娟则说:“结尾一句似甜实苦、似喜实悲,我看到了一个既可怜又懂事勤快的孩子。”郭林又补充:“课文里的继父继母太坏了,我挺同情小亮的。”

这是篇争议颇大的课文。“生母”和“继母”的形象都经过了作者“精心”的包装,读来有些夸大和虚假的成分,授课时应避免涉及这点。如遇到学生较真文中“继母的恶行”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现实中的继母形象,切忌学生陷入传统道德观的“继母就是恶人”的消极观念里。课堂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之间的交流。我还鼓励了班上个别离异家庭的孩子表达了他们自己的看法,看到学生们根据自己的阅历,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谈出了自己的感悟,我分明看到了学生的成熟,通过这个训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

片段三、“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的语文教育,绝不能抛弃民族化。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教材收入了不少外国文学作品,,通过学习这些课文,有助拓展文化视野,加厚文化底蕴。在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中我们读到了“妇孺优先”;说明文《凡尔赛宫》让我们了解了凡尔赛宫的历史及建筑文化;散文《生命与和平相爱》中,我们知道了犹太人的求知精神和对待生命顽强不屈的态度。中外文化的差异让我们很多学生对《送行》一课颇有微词,更别说对《威尼斯商人》的深入理解了,但我认为很有必要好好给学生补充这个文化知识。

戏剧《威尼斯商人》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经典喜剧。结局大快人心,“吝啬鬼”夏洛克因为没有按欠条去割肉,最后倾家荡产。恰好符合我们传统的“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的观念。授课时,我让学生对夏洛克这个人物进行赏析。学生一说:“夏洛克是个视钱如命的家伙,他心狠手辣,心肠比石头还硬。”学生二说:“他很聪明,牢牢抓住契约这个关键,以理治人。”学生三说:“他还很固执,别人怎么劝他都听不进去。”学生四说:“他也很笨,鲍西娅假意向着他,他竟然信以为真了!”学生五说:“他似乎也很可怜,别人都歧视他,说他是异教徒。”听了学生的回答,我知道学生已经读懂了这个人物。但似乎还不是我最后想要的声音。我接着给学生讲了犹太民族的历史以及他们几百年来的艰难的处境,让学生知道,作家笔下的夏洛克是这个被迫害的民族的化身,他勇于反抗,他也值得我们同情。通过我的讲述,学生知道了“种族歧视”,知道了“民族没有优劣之分,没有高下之别”。

学习外国文化,尊重和理解外国文化,这何尝不是文化品质的培养?在我们的语文课上,这样的学习还有很多,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渗透文化教育。

文化是语文的灵魂,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文化。语文课是文化学习和传承的一个平台。语文课文化品质教育应该是未来语文教育的趋势,希望通过语文课培养学生的文化品质,让学生成为一个真、善、美的人。

 

【语文课与学生文化品质培养--重现我的三个教学片段()】相关文章:

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09-16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07-08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三个环节09-09

课堂培养学生习惯教学总结01-16

动手做做看教学片段与反思09-25

《蜗牛的奖杯》课堂教学片段及反思08-21

叙事片段作文07-09

语文课教学反思09-08

语文课后的教学反思05-23

语文课教学反思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