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阅读教学艺术

时间:2024-07-15 23:12:41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艺术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艺术

 【内容摘要】  语文阅读是复杂的心智活动、情感活动、语言实践活动,也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情感、思维、需要、方法、语言是构成阅读教学艺术的五个基本要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由语言感知课文传达的情和意,引起大脑神经系统的思维活动,理解知识和获取知识,并不断产生新知的需要,进而推动其更加自觉积极地学习。本文从语文阅读的本质特征出发,对语文阅读教学艺术谈点个人看法,阐明了语文阅读教学必须突出情感因素,创造情境,激发需要,讲究口语艺术。

【关 键 词】  语文阅读    情感    教学语言    教学艺术

纵观我国语文阅读教学研究领域,由于多年探索和反复实验,已经提出了许多思想、理论、方法、模式。但是在这诸多思想、理论、方法、模式之中,是否存在某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共通的东西,即本质规律呢?回答应当是肯定的。再则,从目前高等师范院校的语文教学法教材来看,迄今关于语文阅读教学部分,基本上不外乎对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教学过程结构和组织教学的方式方法的阐述。尤其是对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仅限于朗读、默读、讲解、描述、提问、讨论、教材处理等浅层次的操作方式和教学基本技能的表述,这对于语文教师提高阅读教学能力和水平,获取高质量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效果,缺乏深层次的或根本性的理论指导意义。鉴于此,本文从语文阅读的本质特征出发,对语文阅读教学艺术问题谈点个人看法。

一、语文阅读的本质特征

在各科教学中,语文教学,尤其是语文阅读教学是更具艺术性的学科。这种艺术的首要的本质的目的在于:依据学科自身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特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想方设法诱发学生学习语文的需要、愿望和动机,这是获取高质量教学效果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也是语文阅读教学艺术性强弱的最重要的标志。

作为语言基础学科的语文,不仅具有信息性、交际性和实用性的特点,而且还处处蕴含着形象性、情感性、意境性。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以其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科学的等多方面的知识,给语言这种工具增添了具体、丰富的内容,这就使语文阅读具有下述四个特征:

(一)阅读是复杂的心智活动  

阅读过程中,读者把作用于视觉器管的外部语言转化为内部语言,这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首先由视觉感知文字信息,再由传导神经将文字信息输入大脑,然后大脑中枢神经从中提取所需的信息。与此同时,读者要经历一系列的判断、推理、分析、综合、抽象、归纳、联想、想象等复杂的思维过程。既有从内容到形式的顺向思维,又有从形式到内容的逆向思维;既有从整体到部分的发散思维,又有从部分到整体的聚敛思维;既有纵向思维,又有横向思维;既有形象思维,又有抽象思维。正是在这些复杂的思维过程中,理解读物的意义,获取需要的信息,同时又发展智力和创造能力。

(二)阅读是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

阅读将外部语言转化为内部语言的过程是内化的吸收过程,这是由一系列的语言活动行为和语言活动技巧组成的语言实践活动。如在听读活动中,读者通过听觉和视觉感知语言符号,并且通过查阅工具书、翻检书目、参照注释来释词、诠句,理解词句含义和篇章的要旨,又学习和运用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抽象、概括等技能。在学习课文过程中,还要运用精读、略读、朗读、默读等技能技巧,达到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形式,吸收思想知识营养,积累语言材料和写作技巧,将课文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把课文的思想变为自己的思想,同时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整个阅读过程是一种训练语言技能技巧的语言实践活动过程。学习和掌握阅读的一系列规则和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训练阅读的技能技巧,是实现阅读教学目标的重要条件。

(三)阅读是复杂的情感活动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过程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过程。课文是情感信息的载体,阅读过程是读者经历美感、理智感、道德感等情感体验和情感熏陶的过程。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凭借对文字形象的感知、想象获得感性的情感信息;阅读议论文,通过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方式获得理性的情感信息。所以,语文阅读过程是读者与作者通过语言文字载体进行情感交流和体验的过程。

(四)语文阅读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

在语文阅读过程中,教师围绕阅读教学目的,采用启发引导、点拨、提问、答疑、朗读、讲解、组织讨论等方式向学生输出信息,传授知识。与此同时,学生通过听读说写活动将他们对课文理解和对知识运用的信息反馈给教师,使教师随时调整教学计划,一步步达到预定的阅读教学目的。在这种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中,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和学生参与阅读的内在动力的大小、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直接地影响和制约着语文阅读的效果和效率。

二、语文阅读教学艺术的基本要求

语文阅读的本质特征决定了阅读教学艺术的规律和结构要素,这就是教学内容的情感性、阅读思维的情境性、知识技能的实践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教学语言的示范性。而语文阅读教学艺术的规律和构成要素则决定了阅读教学必须达到下述五个要求:

(一)突出情感因素

这是阅读内容的情感性决定的。语言是一种工具,这是人们的共识。但是我们更应该强调语言工具的功能本质,即表情达意。“缀文者情动而辞发”。以语言文字为表达形式的各类文章,特别是诗、词、歌、赋、小说、剧本等文学作品,其字词句篇之中无不蕴含着作者对人、事、物的强烈的思想感情和主观态度,无不以情动人,以情寓理,以理驭情,这是语文阅读教学在教学内容上与数理化等其他学科教学的显著区别。欲使语文阅读教学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诱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愿望,从而产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必须在阅读教学中突出情感因素,以情动人,教出情味,即古人所说的“披文以入情”、“因情而觅理”。不论是教写人的还是记事的文章,拟或是教说明文或议论文,都应该引导学生领会、体验课文的语言形式所传达的作者的憎爱之情,褒贬之义,使学生在情感体验过程中理解字词句篇的含义和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二)引入情境,激励思维

这是阅读思维的情境性所决定的。发展思维能力是各科的教学目标之一。而阅读教学过程中思维训练的规律与其他学科有根本的不同。其他学科的思维训练只是把语言作为媒介或凭借,通过对本学科的概念、公式、定理或理论、观点的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抽象、概括等活动来实现的,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则是直接通过语言训练来实现的。用语言教语言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表现形式,语言本身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媒介或凭借,更主要的又是教学内容。学生接受、理解课文语言所传达的情感信息,不论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首先需要通过感知、体验、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方式,进入情境,才能真正领会和理解。阅读教学的这一特殊规律要求阅读教学,尤其是记叙文和文学课文的阅读教学,必须贯彻情境诱导,激励思维的原则,同时也赋予了阅读教学过程中思维训练的特定内容和形式,即以具体可感的形象、画面、声色、情态、情节、场面、经验、事实等,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励学生思维,使其产生思维乐趣。

当然,阅读教学也离不开抽象思维,也不应忽视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等抽象思维的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教学中,一般教师往往只注意课文中的理智因素,而忽视了蕴含于字词句篇中的情感因素,其结果是:本来极其生动、情感强烈的作品,经过肢解、剖析,只剩了干巴巴的几条筋。这种单调枯燥的情绪体验,又怎能不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乃至最终丧失学习语文的动力呢?以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的方式激励学生思维,使其产生思维乐趣,主动自觉地去获取知识,锻炼思维能力,这既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阅读教学艺术的生动体现。唯其如此,才能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将“厌学”变为“好学”,将“不会学”变为“善学”。所以,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总是根据教学内容、目的和学生实际,想方设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开启学生思维,象导游一样,一步步将学生引向柳暗花明之处。

(三)联系生活,激发学习需要

这是语文知识技能的实践性所决定的。作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的语文,是读写听说的工具,以语言文字为表现形式的课文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因此,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无不同现实生活与人们交际的需要密切地联系着。而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是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个体的需要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原”,“需要的基本特征就是带有动力性。”所以,阅读教学艺术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也应该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需要,使其产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

语文学习的需要来源于对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的认识和体验。因此,阅读教学不能为教课文而教课文,为教知识而教知识,必须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实践,特别是读写听说活动,把课文中蕴含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活化为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一盘盘美食甘味,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学属所需”、“学有所用”,从而产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主动自觉地去获取知识,并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发展自己的语文能力。

(四)讲究口语艺术

这是阅读教学语言的示范性对语文教师的起码要求,语文教学的基本手段是教师以自己活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即使在现代化教学手段普遍推广应用的时代,语文教学这一基本方式和特点也是不会改变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永远都是语言运用的艺术。

阅读内容的情感性和阅读思维的情境性要求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时又具有清晰严密的逻辑性,能够再现作品中的形象和画面,成为作品中的语言文字所叙述、描写的形象、画面的艺术再创造,从而能够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帮助学生理解作品。

心理学研究表明,刺激物的新异性是无意注意的最重要的原因。新异的异乎寻常的刺激最容易成为注意的对象。相反,千篇一律、刻板、多次重复的事物是很难吸引人的注意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作为刺激物的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本身就应该是一种艺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论是讲解还是描述,还是复述,其语言都应当活泼新颖,富有情感和魅力。总而言之,都应当对学生是一种新异的刺激,易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并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引起学生的模仿和学习。

总之,情感、思维、需要、方法、语言是构成阅读教学艺术的五个基本要素,它们互相联系,相互作用,交叉渗透,缺一不可。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由语言感知课文传达的情和意,引起大脑神经系统的思维活动,理解知识和获取知识,并不断产生学习新知的需要,进而推动其更加自觉积极地学习。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是贯穿始终的。教师运用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围绕教学目的要求组织指导读写听说训练,使学生又将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这个过程既符合由感性到理性再到实践这个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又体现了阅读教学中学生认识过程的特殊规律。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艺术】相关文章:

语文阅读教学反思10-21

语文阅读教学反思05-21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感染艺术(教师中心稿)05-29

语文小学阅读教学总结06-09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反思08-1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反思07-16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反思07-3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总结范文07-24

语文主题阅读教学计划02-24

新教材诗歌阅读教学艺术探讨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