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兵车行教案(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
2、理清思路层次;把握文章结构
3、理解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4、领略作者的写作风格,提高学生古诗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2、鉴赏表达技巧,提高学生古诗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古至今,战争都是残酷的。它使城镇变成了废墟,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所以战争无论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都将给社会和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无不痛恨战争,渴望和平。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古人反战的战斗檄文,杜甫的《兵车行》(板书)
二、文体 行:
"行"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文体。乐府诗中诗题称"歌"或"行"的很多。这种诗体,形式自由,音节、格律基本不受限制,句法参差多用五言、七言或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杜甫自拟乐府新题创作《兵车行》,继承并革新了乐府民歌体。
三、回忆作者:
杜甫(公元712--770年),唐代河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拾遗、杜工部。杜甫一生坎坷,使他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有深刻的认识,也体会到了百姓的疾苦。在他的诗中深深体现着忧国忧民的思想,是一位爱国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圣”。杜甫经历了安史之乱,其作品真实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三吏”、“三别”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夜喜雨》、《望岳》、《春望》、《登高》等
1962年,杜甫诞生1250周年时,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四、写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由于连年征战,朝廷不断征兵,百姓不肯应征,朝廷就到处抓壮丁甚至连老人和孩子也不放过。这一时期,杜甫的兵车行真实的的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五、检查预习
辚辚:车轮声。
萧萧:马鸣声。
行 行人:指被征出发的士兵。和今意赶路的人不同
点行频
干云霄:冲。
里正:唐制,每百户设一里正,负责管理户口。检查民事、催促赋役等。
开边:用武力开拓边疆。
啾啾:象声词,表示一种呜咽之声。
六、课文阅读 注意杜甫诗的风格沉郁顿挫
何谓“沉郁顿挫”?“沉郁”是就诗的思想内容来说的。沉郁指诗歌内容的深刻、深厚、凝重。“顿挫”则是就艺术形式而言,顿挫讲的是诗歌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即有情感的千回百折,又有节奏音调的抑扬顿挫。
学生读 录音比较
七、赏析课文
(1)学生齐读第一部分,思考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征夫出征 亲人送别
从哪些角度来写?
听觉 车辚辚 马萧萧 战车隆隆 战马嘶鸣作者仿佛带我们回到了
视觉 行人弓箭各在腰 出征的队伍已经整装待发,就要开赴边塞。他们的离开可能就是永远的诀别。这时他的亲人奔跑前来送行。 耶娘妻子走相送,“耶”通“爷”,即父亲。“走”跑的意思,为什么跑?可见出征的人不能停下脚步和亲人告别,是被迫押赴战场的。也就是被抓的壮丁。尘埃不见咸阳桥。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牵衣顿足拦到哭 哭声直上干云霄 这句话中你认为作者哪些字锤炼的好?(注意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
牵拦把亲人对征夫的眷恋 依依不舍刻画得很形象
顿哭准确的表现了送行人绝望无奈痛苦的心情
同时千万人的哭声直冲云天震耳欲聋这些声音的描绘从听觉上给人强烈感受,让人感觉场面的凄惨。
(2)这样送别的场面怎不使人悲痛欲绝?作者认为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悲剧?下文中有没有直接指出?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行人但云点行频
武皇是汉武帝吗?不是应该是唐明皇唐玄宗以汉喻唐是唐代诗人惯用的手法。作者把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正是由于统治者不断对边疆少数民族用兵才致使边庭流血成海水。才致使朝廷不断征兵。这里如此大胆地指控,使我们看到一位胸怀正义,关心百姓疾苦的诗人形象。
(3)作者在下文中又写了道旁过着和行人的对话。文中哪些是他们的对话?(23)段。如果有同学答第二段要引导。他们对话谈论了什么?答:他们的对话进一步具体揭示战争的灾难。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找同学翻译:说明了士兵服役时间太长。去时里正与裹头说明出征人尚未成年,可见尚未成年的孩子和白发苍苍的老人都被征兵服役,统治着惨无人道穷兵黩武。由于大量男丁服役造成劳动力缺少,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但是朝廷并没有因此减少百姓的租税?体现了百姓生活的艰难。
(4)最后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在青海边的古战场上白骨露野鬼哭凄凄这样的情景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战争造成了人们反常的心里: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封建社会甚至现在有些地方重男轻女的现象还很严重 ,这时人们反常的心理说明了战争给人们心灵带来严重的创伤。
八、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诗言志每首诗都给予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鉴赏诗歌,就应该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这首诗诗人深刻地揭露了李唐王朝穷兵黩武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达了对人民不幸的真挚而深厚的同情。这是杜甫第一首为人民的苦难而写作的诗歌。
九、艺术风格:
1、寓情于叙事当中。这是首叙事诗,无论是第1段的描写叙述,还是后一段的代人叙言,诗人的激切、深沉的思想感情,都自然地融会在全诗之中。其次在叙述次序上参差错落前后呼应,变化开闽,井然有序。第1段的描写为第2段的倾诉作了渲染铺垫;第2段的长篇叙言又进一步地深化了前面场面描写的思想内容,前后相互补充,相互辉映。再次,叙事、抒情和议论紧紧结合,水乳交融。如描述了“千村万落生荆杞”的荒凉景象后,就愤慨地责问“租税从何出”;在痛诉种种不幸之后,诗人又发出了生男不如生女的感叹,其中不知含有多少激愤之情。这样叙议结合,既使主题突出,又使感情回环往复,极具感染力。
以送别出征战士的场面描写为开头,以行人问答为主体。
十、诗圣杜甫的《兵车行》,伴随着隆隆兵车,嘶嘶战马,驶过了十几个世纪,永远定格在历史的画廊上,矛头直指穷兵黩武的最高统治者,这是对历史最透彻的拷问。
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
2、 把第一段改写成一片简短的散文
.
【兵车行教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兵车行 教案教学设计07-26
正确使用常见修辞--比喻、拟人(苏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07-19
渔父(苏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07-10
;边城(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08-30
正确使用虚语专题复习学案(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0-12
灯下漫笔(节选)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09-25
《《灯下漫笔》》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08-20
陋室铭(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