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广撷博采、多点开花,切实提高初中学生写作能力(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摘要】目前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文面不规范不整洁,学生缺乏写作兴趣、语言运用能力低,作文虚构多矫情枉作。教师作文教学无序,命题脱离实际不切合学生心理、批改不科学。产生此种现象与问题,笔者认为是由教师教学方法的不科学与学生的课内外阅读量少、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小学的基础差等原因造成的。那该如何提高初中作文教学水平和学生作文能力呢?笔者提出了一些浅见:①强化作文教学的内部管理,规范初中作文教学秩序;②加强阅读训练,增加课外阅读量;③增加学生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④加强口头作文训练,注重平时练笔,加强片段训练;⑤引导学生书写平凡的生活;⑥积极引导并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切合学生写作的心理。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写作能力 提高
作文是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体现,能全面展示学生的个性和多方面的知识。既能体现一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又能体现他的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和阅读水平的高低,是最能代表一名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作文教学就成为整个语文教学的组成核心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教育综合训练的主要阵地。如果说“能读会写”是语文课最为核心任务的精要概括的话,那作文作为写的一块,恰是语文的“半壁江山”。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教学理念的不断推进,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各学校写作教学的改革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并积累了不少经验。在语文的天堂里,我们作为语文老师都渴望自己的学生能“出口成章、倚马万言”,更希望他们能够“下笔千言,妙笔生花”。可是我们清醒地看到,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仍是个薄弱环节,现实和理想总是那么遥远,特别是我们老师更觉得要实现这一目标是多么地艰难。笔者认为,我们作文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作文教学不同程度地步入了某些误区,无端耗费了学生许多时间和精力,影响了语文成绩的提高;社会整体环境和学生家庭成员的素质直接影响了我们学生的语文水平的提高。因而,对于作文教学的研究已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也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现就笔者近年来作文教学的实践及所见所闻,粗浅地谈点对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一、当前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部分,也同样存在着少慢差费的现象,教学效果令人堪忧。
(一)学生方面
1、没有良好的写作习惯,文面不规范不整洁
文面,就是文章的“面貌”,它所涉及的种种问题,如行款格式,标点符号,文字书写以及行文中某些“习惯用法”的规定,直接影响着表情达意的效果。学生作文中,不讲究行款格式、随心所欲使用和书写标点符号、字迹潦草、乱写错别字、不规范的简化字以及异体字的现象俯拾皆是。
2、缺乏浓郁的写作兴趣,写作胡乱来应付
“作文作文,作得人头痛”这句在学生中颇为流行的口头禅形象地说明了学生对写作“一怕二厌三应付”的态度。
3、语言运用能力低,意思不能准确来表达
学生的作文反映出学生语感不强、语言运用能力低的毛病。作文中的病句多,滥用误用词语的多,前言不达后语的多,语言表达“心欲言而口不逮”的多,语言表达欠严密的多。
4、缺少丰富的社会生活,矫情枉作来搪塞
学生生活单一,社会实践少,反映时代精神的作品不多,所以导致虚构的作文占了多数,还反映出有的学生的文品与人品反差较大。
由于多种原因,学生不关心社会,不到生活中实践,对生活缺乏了解,也造成了初中学生作文虚构的现象。虚构,虽然也是一种想象能力的表现,但我们的一些学生却在感情上违心地虚构,产生了许多矫情枉作。一些同学在家里明明是“小皇帝”,对父母轻则顶撞,重则谩骂,可他们的作文里写的却是父子、母女间的和睦与亲情;一些学生明明是自私自利,唯我独尊,可在作文里却虚构他如何助人为乐,热心帮助同学等。
(二)教师方面
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水平决定着学生的水平。江苏泰兴市洋思中学有一句名言: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么看来,学生作文中的有些毛病还是出在教师身上的。我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操作随意无序,与教学计划不相符
我们有些学校的语文教师在开学初制订教学计划时,只是笼统地订一个语文教学计划,作文教学只是“蜻蜓点水”,有的甚至完全不提,更不必说制订整个初中的作文训练方案。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老师随意性大。一学期有只做一、二篇作文的,有做了足数的作文但只批二、三篇的,有临时有事,便到班上随便布置一下作文题目的,还有平时不做作文,等到学校或上级来人检查时突击布置作文的……如此等等,都说明了目前许多老师作文教学上的无序性,这种无规律的“突击战”根本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惰性或应付式心态。
2、命题脱离实际,与学生心理不同步
一些教师的作文命题缺乏科学性、实用性、艺术性,出的题目不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没有同学生的心理发展同步,也没有体现由低而高整体训练的序列。这种命题所要求的生活经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学生没有亲切感,也找不出动情点。这样的结果,必然是应付式的交差或虚构一番,这是与“说真话、抒真情”相悖的。
3、批改缺乏科学,与教学规律不协调
在作文批改中,一些老师死抠住标准不放,标准过于统一,呆板,对一些冒尖文则常常是一棍子打死。一些教师在批改时,完全忘记了自己面对的是一群十几岁的初中生的作文,批改标准过高,往往以自己的标准要求学生,这种无视学生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审美能力的做法严重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
4、教学重“文”轻“道”,与育人目标不相称
一篇作文是学生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生活体验的集中体现。一些学生由于生活积累少,在作文里流露出一些消极的庸俗的不健康的思想感情,这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困惑的反映,这样的学生犹如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是需要老师拉一拉,帮一帮的。可笔者却发现农村的许多老师却熟视无睹,对此漠不关心,这是“重文轻道”的表现,使我们当前的作文教学跛足而行
二、产生如此作文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教学方法有缺陷
首先,现状分析中所谈到的无序性 作文教学本身就缺乏对学生作文教学的有效实施与管理。有些教师平时疏于对学生的作文训练,到考前却猜题押宝,让学生背上几篇文章,教给学生所谓的“应试秘诀”,如何把写过的作文改头换面,而忽视了切切实实地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作文能力。这样的作文教学,学生连真情实感都难以表达,更谈不上作文的创新了。其次,初中大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师布置作文题--学生作文--教师批改作文--课堂讲评作文”的作文教学模式,甚至于有时连课堂作文讲评也省了。这种作文教学方式忽视了作文前的准备活动,学生的思路没有打开,并且教师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作文批改上,而忽视了对学生作文前的指导。学生在作为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被教师的主导地位所取代,学生常处于被动应付状态,积极性、主动性被束缚了,作文练习完全成了一个沉重的负担,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更谈不上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了。第三,教师作文的批改未能起到促进作用。教师作文批改的标准要求过高,教师精批细改的方式也导致作文批改周期过长。第四,教师在给学生进行作文指导、批改的时候,疏忽了对学生品德的培养,从而导致重“文”轻“道”,出现了盲目拔高立意、材料太过虚构的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初中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二)学生本身有惰性
现在农村中学生总体阅读不足。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朱永新教授说:“阅读问题是中华民族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我国的阅读是什么样的状况呢?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九年期间,学生课外阅读量要达到400万字,如果每本书是10万字,就是九年读书量为40本,平均每人每年不足5本。而犹太民族每人每年55本,美国每人每年50本,与他们比较,我们相去甚远。更为严重的是,农村学校的学生阅读量更是少之又少。学生进游戏机房、网吧、戏耍和看日本连环画的时间要比阅读课外作品的时间要多得多。学生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少,阅读量又少,导致作文时素材少,选材范围小,缺乏好词好句的积累,语感和理解能力欠缺,表达方式掌握不够好。
(三)环境家庭有影响
当前学生的家长普遍文化水平不高,不要说给自己的子女在作文上进行指导,就连孩子是否在看书也很少过问。封闭的单调的学生生活不适应作文内容的开放性丰富性要求:家庭--学校两点一线,读书--吃饭--睡觉三位一体。生活平平淡淡,接触的尽是日常小事,既没有惊心动魄的场面,也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生活阅历、经验、学识都较浅薄,缺乏丰富的课外活动。在他们的脑海里是一片灰色的世界,没有色彩,没有生机。他们很难写出具有一定厚度的作文来。
(四)小学基础有问题
在这里将初中学生作文能力不高的一部分责任归咎于小学教学无疑是不恰当的。首先是上面所述的环境家庭的不作为在小学一二年级已经深深影响了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而直接反作用于初中语文的写作水平。另外无庸置疑的是,目前农村小学的部分语文教师并非“科班”出生,自身文化水平欠缺,因而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捉襟见肘。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在小学高段的时候缺乏必要和足够的作文训练,从而导致这些学生在作文能力上“先天不足”。
三、勇敢面对现状与困境,正确采取策略与措施
(一)强化内部管理,规范教学秩序
面对初中教学方式存在的弊端,我们必须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来规范作文教学秩序。首先,我们可以从教研组工作抓起,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分别对各年级的作文教学建立一定的管理细则,用来彻底改变作文教学放任自流的局面。学期初,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摸底,给学生的作文水准来个基本定位。然后由任课老师拟定作文教学计划,内容包括作文训练的目标、质量要求、辅导情况、训练次数、批改方式和方法、讲评以及反馈处理等,同时应该兼顾学生分层教学、在辅导落后生和培养优等生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以及储备充实作文教学资料等。对于学生作文的总体要求应突出学生的真实感悟、张扬个性、自由创新。这个计划可以提交备课组或者同年段老师进行统筹安排,这样有利于集思广益,调整完善。教师的作文教学计划一般在开学一两周内确定下来。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教研组应进行检查监督。其次,要加强对教师作文批改的监测。钱梦龙先生在接手一个“双差班”后布置的第一篇作文是《我的家》。其两项要求是:⑴标题必须写在第一行的正中;⑵文章要分段,家里有几个人就分几段,每段起始必须空两格。结果,这些平常吃惯了30分、40分的学生,一下子得到了“优秀成绩”,少则80分,多则90多分,这种低起点的批改标准无疑是我们的借鉴。我想,作文的评分也可采取两个分数,一个是格式要求分,一个是综合评分。这样会最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便其步步上升,写出好的作文来。同时,我们还可以采用学生互批或自批的方法,这样既缩短了周期,能把老师从繁琐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有效地加大作文的训练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鉴赏能力。何况学生间的互批还能转换角色,诱发学生对作文评改的兴趣。
(二)加强阅读训练,提供阅读平台
我们学生写作水平低下,文思枯竭,其语感积累不足和文学营养不足是重要的病因。叶圣陶先生也说过:“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 “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 所以我们要求学生在学好课本知识的情况下拓宽阅读视野,广泛涉猎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可以定期向学生列出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必读书目,重点推荐符合学生口味的文学作品,如陶渊明、谢灵运的田园、山水诗,赵树理的“山药蛋派”小说,王鲁彦的乡土小说,还有如茅盾的《春蚕》,叶紫的《丰收》等名篇,这些作品有的以其朴实、充满乡土味的语言,有的以其悠远的意境,深邃的思想,使学生受到了深深的艺术熏陶,在取材与写作技巧等方面对学生大有帮助。我们还可以通过设立“读书节”等活动使学生集中阅读课外作品,以弥补学生平时时间少的不足。
(三)增加课外活动,丰富写作素材
课外活动应该是作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又分校内课外活动和校外课外活动两种形式。我们可以利用学校现有条件,开展与作文教学相关的各种有益的文体活动。校园广播、体育运动会宣传、布置宣传橱窗、办班级黑板报以及作文竞赛等都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好方法,都可以让学生在参与中体会作文的乐趣。我们更可以走出校园,扩大学生的生活积累,丰富创作的源泉。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农丰富的家庭生活,广阔的社会生活,从而为写作积累丰富材料。可以让学生帮父母干干家务活,如如整理房间,洗衣做饭等等,也可以去地头搞搞种植、料理蔬菜、瓜果、花木,无论是什么体验,必须亲历亲为,而且要细心观察。学生多参加家务劳动一方面可培养勤劳的习惯,另一方面也可以获取许多写作信息,积累写作第一手材料。使之成为一个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写作素材仓库。当然,有条件的话,也可以让孩子去参观,旅游,走访,增长见识。认识到这一点,经常开展有意义的社会调查活动,既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毕业后为家乡多作贡献的观念,也强烈的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注重平时练笔,重视片段训练
“出口为语,下笔为文”。说和写是密不可分的。会说话是写好文章的前提。一个能说会道的学生,往往思维敏捷,写作时也能洋洋洒洒,文字畅通。为此,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口说训练。一是以古诗诵读为导航,精选古诗词,每周背诵两至三首,积累语言素材。二是利用平时的语文课,让学生轮流上台讲故事,讲新闻,讲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并总结评比。片段训练有利于学生表现生活的一个断面、说明事物的一个方面、谈论对某事物的一点看法。譬如写人又可分为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作文片段练习,可以使学生闯过语言表达关,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技法,同时又因其起点低,步子小,勤反馈而大大提高了作文成功的机率,激发了写作的兴趣,为作文的成功迈出坚实的一步。它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这是真正能促使文章生动的一条有效途径。此外,我们还可以采取培养学生列提纲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
(五)引导提炼生活,展现真情实感
毕竟我们的身边很少有轰轰烈烈是事情发生,但并不缺乏“平凡的世界”。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平凡生活的价值。青松的四季长青是平凡的,有人却能感受它的傲骨;小草的漫山遍野是平凡的,有人却能欣赏它的顽强;蚂蚁的成群结队是平凡的,有人却能注意它的团结;蜜蜂的采花酿蜜是平凡的,有人却能欣赏它的勤劳。我们要让学生注意发现平凡生活的闪光点。要引导学生在司空见惯的东西上捕捉闪光点,不是说 “生活中并不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吗?我们要让学生揭示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能认识平凡生活的价值,能挖掘平凡生活中的闪光点,我们就能写出平凡生活中的“非凡”。不要以为只有“重大题材”才了不得,其实小事也可“大”做文章。关键是我们的老师如何去引导、去挖掘。当然这是要化一番功夫的。
(六)培养写作兴趣,切合学生心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只有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了,学生才能产生作文的灵感,这时写作主体产生了“我要写”的想法,其心理处于最佳势态,其对写作的满腔热情不仅能触发文思汹涌奔流,而且还将引发写作主体坚韧的写作意志和顽强的写作毅力,满怀信心地去克服重重困难,走向作文成功之路。“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可以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上多花些功夫。
总之,提高初中学生的作文能力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需要我们广大农村语文教学工作者付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见:http://www.beijing.org.cn/ncs/chn/chn.htm
[2]朱永新:《呼吁设立国家阅读节》。见周哲主编《享受阅读--新背景教师人文读本》103页(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3]《中学语文教学》 1994年第八期第41页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4]叶圣陶:《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见《叶圣陶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149页。
【广撷博采、多点开花,切实提高初中学生写作能力(七年级必修)】相关文章:
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中心稿)07-14
中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提高研修心得体会04-07
观沧海文摘参考(人教版七年级必修)09-19
繁星(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06-11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人教版七年级必修)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