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虚实结合相生相济----古诗词教学札记(粤教版九年级)
虚实结合 相生相济
--古诗词教学札记
江苏省兴化市海河学校 张树宝 (225764)
虚实结合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虚,即心中无形的想象、回忆和情思;实,即眼前有形的客观景物。
虚实结合这种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十分复杂,笔者仅结合自己教学中的一点体会,略举几例,浅谈古诗词中“虚”与“实”的关系。
第一,以实托虚,实中见虚。古代诗人有时为了追求一种委婉含蓄的美,常常实写此物,从侧面烘托心中的彼物。例如古人写女子的美貌,常说羞花闭月,沉鱼落雁,虽然没有对其作正面的描写,但却能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从而达到审美的体验。乐府诗《陌上桑》中为了表现的罗敷美貌无比,诗人没有正面直接描写罗敷的美貌,而写了“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着忘其锄。归来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这种通过实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出神伫观,如痴如醉的神态,从侧面烘托了那个“虚”中的美女罗敷的形象,可以让人想象出罗敷那倾倒众人的美貌,要比正面直接描写罗敷的美貌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实写了“出墙”的“一枝红杏”,这是看的见得实景,通过这“一枝红杏”,人们可以想象出园内百花争艳,春意盎然的虚景,远远胜过对园内景色的正面直接实写。
第二,借实喻虚,化虚为实。对一些抽象的、虚无的情感,如果运用正面实写,往往很难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而借助具体实在的事物来比喻抽象虚无的情感,就能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南唐后主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可谓以水喻愁的千古名句,诗人借有形的水喻无形的愁,让读者仿佛看到后主李煜国亡家破,妻离子散,作为一国之君,沦为囚徒,终身受辱,千古蒙羞,胸中怨恨,难于尽言 。他那愁思多如春水汪洋恣肆,奔腾倾泻,且昼夜不息,长流不断,无穷无尽。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借可感的“三千丈”喻无形的“愁”之长。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借可感的船“载不动”喻无形的“愁”之重。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化无形的情思为有形的春蚕吐丝和蜡烛流泪,表达了十分执着的思恋之情。这些本来不易表现的情思,在古代诗人的笔下为什么是那么形态万千,生动感人,让人浮想联翩?这都得益于借实喻虚,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形象。
第三,寓虚于实,托物言志。古代诗人常把自己要表达的情思、志向和事理寄托于客观景物之中。这些情思、志向、事理为虚,所托之景物为实。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形:
1、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借写眼前可见的实景,寓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意。诗人长时间的伫立在雪地上,目送友人上马远去,直到友人拐过几个山角看不见为止,眼前的雪地上只留下友人的马踏过的痕迹。这种依依惜别之情全部寄托在那留在雪地上的“马行处”之中。友人的情思只藏于诗人的心中,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虚”的,而这“马行处”是看得见的,是“实”的。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则与之有异曲同工之美。
2、寓志于景,借景述志。曹操的《观沧海》中最后四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诗人既是写眼前的实景,也借大海的磅礴气势寓自己宽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于其中,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统一祖国宏伟志向。李白在《行路难》中要表达远大的理想、宏伟的抱负终有一天能够实现这一志向,是“虚”的,很难用直白的语言直接道出,即使道出也很平淡,而诗人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把志向寓于这艘乘长风破万里浪,横渡沧海航船之中,相信终有一天会实现理想,施展抱负。
3、寓理于景,借景说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人借登楼之实,说人生之理。特别是后两句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站得越高,看得越远。人生也是这样,只有不断攀登,不断进取,不断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才能在思想上达到越来越高的境界,在事业上取得越来越高的成就。人生就像登楼,这不是很有教益的生活哲理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寓抽象之理于具体实在的形象的典范。又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高低远近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人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就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亦是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事物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讲道理,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这一“实”体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了在通常情况下难以表达的“虚”的哲理,寓“虚”理于“实”景之中,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第四,虚实相衬,相得益彰。古代诗人常常通过回忆想象之“虚”景来衬托眼前之“实”景,或通过眼前之“实”景来衬托回忆想象之“虚”景。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前两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写妻子盼望诗人早日回归,诗人因各种原因,回归的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并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在这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这是眼前的情景,是“实”。后两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什么时候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这是想象的情景,是“虚”。诗人用未来团聚之幸福反衬眼前分离之凄伤,显得更加凄伤,这是以“虚”衬“实”。杜甫的《春夜喜雨》前几句写了眼前的实景,适时的“好雨”夜间随风而至,悄无声息,滋润万物,流露出诗人无比喜悦之情,尾联两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系想象之景,是“虚”,诗人,欣慰地想象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锦官城将是一番花红欲滴、生机盎然的更加美好的景象。诗人以眼前的实景衬托想象中虚景,使虚景比实景更美,这是以“实”衬“虚”。
古诗词虚实结合的手法运用十分广泛,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和领悟这种手法,弄清“虚”与“实”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赏析古诗词的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虚实结合相生相济----古诗词教学札记(粤教版九年级)】相关文章:
小学粤教版科学教学计划09-18
将进酒(粤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06-03
《钱》教案(粤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10-27
黄山记(粤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08-08
《钱》教案(粤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10-23
论毅力教案(粤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08-20
粤教版初一下地理欧洲概述教案01-06
汉乐府两首(粤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09-18
孔雀东南飞(粤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08-28
闽教版英语教学反思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