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通感的妙用》(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通感的妙用
--黄土岗中心学校 陈昌学
通感也称为“移觉”,是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把人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另一个器官上,凭借感受的相通,启发读者的联想,从而表现客观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这种修辞在中学语文教材中不时出现;通感的妙用,使文章语言优美、形象生动,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往往被教师和学生所忽视。
现从中学语文教材中摘录几例,试作一一说明,以期受到大家的注意和重视:
① 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刘白羽《长江三峡》)
② 这方场中的建筑,节奏其实是和谐不过的。(朱自清《威尼斯商人》)
③ 在微微摇摆的红绿灯球底下,颤着酽酽的歌喉,运河边上一片朦胧的夜也似乎透出玫瑰红的样子。(朱自清《威尼斯商人》);
④ 王小玉初唱时不甚大的声音,听起来使人感到甜润、舒畅,“五脏六腑里,象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象吃了人生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刘鹗《明湖居听书》)
⑤ 微风过去,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⑥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江河《星星变奏曲》)
以上几例都是中学语文课本中典型的运用通感修辞手法的句子。①句作者运用通感的修辞,把自己在长江三峡中一天航行所看到的美景感受转化为欣赏一曲管弦乐队演奏的交响乐。从而把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在青山绿水、诗情画意中陶醉和迷恋的感情。②句“节奏”一词是音乐术语,专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轻重缓急、强弱长短的现象。这里却用于说明建筑物色彩的浓淡强弱和位置高低错落的情况,也是将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显得贴切逼真。③句中“酽酽”原指液汁浓,味厚,是味觉;但在这里指歌声醇厚、悠扬,是听觉。作者在此用味觉形象表现听觉形象,显得真切生动。④句是描写白妞(王小玉)高超的说唱艺术。说书是一种民间口头说唱艺术,而说唱声音的美是无形体、难以捉摸的,所以作者选用看得见的景象,经历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感觉,想象得出的形象作喻体,使读者能借助喻体的实体形象感受声音之美。在这里,作者把听觉形象转化为触觉(“象熨斗熨过”)和味觉(“象吃了人生果”)形象,形容白妞的歌声圆润悦耳,娇嫩宛转,给人一种酣畅淋漓之感。通感的修辞手法在此运用得巧妙绝伦,魅力无穷!⑤句朱自清以歌声比花香,似乎不合情理,但细细咀嚼,便觉得这比喻用得实在巧妙。远去的歌声的“渺茫”正好具体形象地表现了香气的“缕缕”、“清雅”与“似有似无”。作者紧紧抓住了“远处的歌声”和“微风中的花香”似有若无、忽远忽近的共同点,将嗅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给人以飘忽微妙、新颖奇异的美感和深邃动人的境界。⑥句诗人江河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以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受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受,从而增加了诗的韵味.总之,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通感的修辞手法主要是通过语言手段使读者的感觉转移,并凭借感受的相通性和事物之间形象的相似性,启发读者的联想,从而去表现另一客观事物。我国著名文艺理论家钱仲书先生对生活中的通感现象做过极有见地的阐述:“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变通,眼、耳、鼻、舌、身各个官能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有形象,冷暖似乎有重量,气味似乎有锋芒”。作家们往往借助这五官感受的移位和转化来塑造艺术形象,表现现实生活。
其实,古今中外不少优秀作家都能娴熟地运用通感修辞手法来表现自己复杂的情感。如古代诗人李慈铭的“山气花香无着处,今朝来向画中听”;李白的“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花香”,这些都是成功地运用通感修辞手法的佳句。运用通感的手法创造的艺术形象,不仅形象贴切,具有新奇、逼真的效果,而且还具有深刻隽永、韵味无穷的审美魅力。当然,在审美过程中,通感心理的产生体现了一个人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奇巧的想象能力是不可能产生通感现象的。
在语文教学中,倘若我们多多注意通感的修辞,将它运用于学生的作文训练中;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艺术是不无裨益的。
---------2008年10月25日
【《通感的妙用》(九年级必修)】相关文章:
类比法的妙用06-03
中班围巾的妙用教案09-25
圆形的妙用大班教案07-21
妙用修辞文生辉(网友来稿)08-05
《磁铁的妙用》幼儿园中班教案08-01
地理必修二教案10-10
语文必修教学计划09-01
语文必修一教学计划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