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4-10-15 16:53:45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中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人教版)

 浅谈中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

浅谈中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人教版)

政和二中  许文娥

现代语文教学理论认为,语文教学不能单纯地传授语文知识,应着眼于语文素养--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受现行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和考试制度的影响,我们只重视读写,不重视听说,学生“说”的能力最差。1980年6月9日叶圣陶先生在给《语文学习》编辑部的信中说:“近来有几位同志对我说:你们讨论语文教学,只谈读写,不顾听说,实为一病。不善于听未必善于读。不善于说未必善于写。故而应当一把抓。”并且写了一篇短文载于《语文学习》1980年第七期,指出:“……现在教学生可不是要他们去应付考试,咱们是要他们掌握生活和工作的必要的本领。所以听、说、读、写四样应该同样重视,都要让他们受到最好的训练。”这一段话强调了听、说、读、写四者并重的观点以及加强听说训练的重要性。

提高“说”的能力,不仅有利于提高语言能力,还能活跃思维,提高思维的敏捷度和应变能力,对提高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有积极的作用。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的社会,一个信息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交往日益密切,这是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所以善于说话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所谓的善于说话,叶老认为它并非世俗所说的口齿伶俐,而是“精于思想,工于情感,富于表达。”说的话要“合于伦理,都出于至诚”。

综上所述,“说”的训练是万万不可忽视的。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下面介绍一下“说”的能力训练的方法:

(一)激发“说”的兴趣

激发“说”的兴趣,是培养学生“说”的能力的第一关。现代语文教学理论认为,语文教学不能单纯的传授语文知识,要鼓励学生发挥各自的优点,教学时教师可根据需要采用问答法、讨论法以激发学生积极的思考、大胆地阐述,还可把抢答赛、辩论赛引进课堂,也可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上台演讲,平时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大学生辩论赛的录像,组织学生学习名家的演讲辞,体会演讲家的思想美、语言美和风格美,从而激发学生“说”的兴趣。还可以讲述一些口才杰出者的故事来激励学生,像古代 孔 子、诸葛亮,现代的孙中山、周恩来,国外的林肯,他们都是以“语言”为武器,最终获得巨大成功的典型,总之,应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对说的兴趣。

(二)丰富“说”的内容

胸中有所积蓄,而后才能有所抒发。没有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就根本谈不上口头表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这个道理。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因此,语文教师就要从实际出发,组织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多观察、多动脑,使自己的头脑逐渐充实起来。为使充实的生活实践不致于成为过眼烟云,最好的办法是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叶圣陶先生早在1924年就强调过:“要叙述事物,必须先认识它们,了解他们,这惟有下功夫去观察。观察的目标在得其之际,就是要观察所得的恰好与事物本身一样。所以当排除一切成见与偏激,平心静气地与事物接触。”(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369页)这话至今仍未失其指导意义。

其次,要引导学生在重视实践的同时,努力学习间接经验,获得间接经验的重要手段就是读书,读书时要养成做读书摘抄的好习惯。

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说,凡是对你相对价值较高的知识都应该好好记录下来,以便一旦需要时可以拿出来使用,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无不是十分重视收集与积累资料的,如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吴晗一生治学严谨,刻意搜集资料,曾记下各种卡片几十万张。语文教师不仅要教育学生重视积累资料,而且还要指导学生学会积累资料的种种方法,这样说话时,材料问题就不犯愁了。

(三)教给“说”的方法

话虽人人都说,但真正说好却很不容易。这里除有内容是否充实的问题外,还有个很重要的问题,即方法问题。诸如怎样发言才能准确且清晰,怎样掌握语调、语句停顿,怎样使说话内容条理分明,怎样恰当使用修辞手法,怎样根据不同的目的、场合、对象来调整说话内容以及如何运用表情、姿态手势等以增强话语的表现力等方法问题,语文教师都要结合课文的阅读及听说训练的安排有计划地教给学生,为学生所掌握。

(1)说话的过程,是通过思维把语言按照规律组织起来,以表情达意的过程。因此,按叶圣陶的要求,教师应结合实例深入浅出地讲点伦理学、文法、修辞学等方面知识,以求言语作品之完善。伦理学告诉我们思维遵循的基本途径,违背了它,说出的话则不规范;修辞学告诉我们运用语言的方式,违背了它,说出的话则低效或无效。多数人说话往往欠完美,指责起来虽有多端,但是总不出不合理、不规范、低效或无效这三项。当然懂得了以上三方面知识,说话是否就会立刻完善起来了呢?也不尽然,还需要认真持续的训练。

(2)要在讲读教学中有意识地教给学生运用语言的方法。例如《向沙漠进军》一课的教学,在说话能力培养上可结合该课恰当使用修饰和限制词语来准确解说较复杂的事物,剖析深奥道理这一特点来进行。文中“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有史以来,人类就同沙漠不断地斗争”一句,是说自然界与人的关系。“最顽强”一词财表明沙漠危害的严重性,而又有长期难以制服的特点。“不断”一词则表明人类在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沙漠面前从未停止过斗争。此句中的这两个词如果换成别的词,便不会有这么好的表达效果。讲清这个例子,学生就懂得了说话用词要准确的问题。

同时,阅读教学中要通过篇章结构的教学教给学生组织成话的方法。例如《故宫博物院》一文在介绍三大殿中的太和殿时,按空间顺序由外到内,由中间到两边地写了太和殿的外观和内部布局。这样说明事物,线索清晰,说明详尽,可供学生说话借鉴。

(四)创造“说”的机会

学生有了“说”的兴趣,脑子里有了较充实的“说”的内容,掌握了基本的“说”的方法,教师还要结合课本及其课后练习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以训练学生“说”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知行合一,得心应手”的境界。(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605页。)

(1)按课本的听说训练中安排的“说”的项目和要求认真加以训练,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值得强调的是,教师要在教完每单元后自行设计“说”的训练教程(包括要求、题目、提示三部分)。例如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皇帝的新装》《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可这样设计“说”的训练。

要求:

①继续培养“讲故事” 的能力

②进行“创造性复述”,要求“合理想象”。即:合原文中心之理,合生活发展之理,合生活实际之理。

题目:

①组织三位同学分角色(叙述者、盲孩子、影子)有感情地朗读《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②创造性复述:将《皇帝的新装》一文改为以骗子作第一人称来叙述。或紧接《皇帝的新装》的结尾,以“游行大典之后”为题,进行合理想象。

提示:

①第一题可在课文分析后进行,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②第二题创造性复述是前面概括性复述的发展。不仅要忠于原文,而且要合理想象。因难度较大,可二者选一,最好教师先作示范。身教胜于言教。因此教师就必须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在示范中指导,在指导中示使学生能有章可循,有例可仿,兴致趋浓,效果更佳。

(2)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听、读、写作 能力训练的同时,注意进行“说”的能力的训练。如加强朗读的指导与训练,针对文章的内容确定朗读的基调,或慷慨激昂,或舒缓低沉,抑扬顿挫恰如其分。让学生读出文章的情感和意境。叶老说,“从前的人学习注重诵读,只是把几下篇文章读得烂熟,自然而然就能够下笔成文了。这个话好像有些神秘,说穿了道理也很平常,原来这就是锻炼语言习惯的意思。”当然,复述、背诵等的训练也不容忽视;阅读中还可以安排讨论、口头回答问题等练习。

(3)作文课上,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口头审题选材练习;每学期的作文教学计划内,可有计划地安排口头作文,以说带写;还可以搞师生共同口头讲评作文的练习。

(4)培养说的能力,只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大力开展语文的第二课堂活动,向学生推荐有益的读物,揭示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不断扩大阅读范围,丰富了知识,开拓了视野。在此基础上组织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读书体会交流会等。

 

【浅谈中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相关文章:

浅谈初中生语文读写能力的培养10-24

浅谈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质疑解疑能力的培养07-10

教育随笔:孩子交往能力培养08-27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网友来稿)07-10

幼儿教育随笔-培养孩子交往能力06-28

幼儿教育随笔-培养孩子动手能力05-23

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心得03-03

谈谈中学差生作文能力的培养(网友来稿)07-05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三个环节09-09

小班社会教案:能力培养玩具分类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