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请抓住哲学核心这个牛鼻子(高二选修)
现行高中语文课本选编了相当数量的诸子散文。这些文章,从时代上说,有春秋时期的,也有战国时期的;从学派上说,有儒、道、法等各家的。由于时代久远,学派纷呈,加之我们对上古历史、哲学了解较少,学生的文言文基础尚薄弱,因而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教师既要介绍作者、背景,又要分析课文,还要讲解、疏通字、词、句,头绪纷繁,四顾不暇,往往费尽口舌,结果仍然是一盘散沙,各方面难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学生吃力地啃完课文,对文章的内容仍然不甚了了,而且兴味索然。
在教学过程中,我摸索出一个规律,即教学诸子散文,必须紧扣哲学体系,用它统领整个教学过程。
(一) 提纲挈领,理清文与道的关系
古人作文主张“文以载道”,正好拿这句话来分析诸子散文。如果把诸子散文的各独立篇章比作珍珠,那么,哲学体系就像一根彩线,把各篇的论点、内容,以至每个段落、每句话串联成了一个整体。
《季氏将伐颛臾》一文,集中地体现了作为儒家学派创始人的孔子的哲学思想。首先,孔子竭力维护等级制度,主张正名,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点.他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季氏》)季氏身为大夫却攻打同为社稷之臣的附庸国,这种僭越行为是孔子不能容忍的,因此他旗帜鲜明地反对季氏伐颛臾。其次,孔子主张“礼治”,反对征伐,而季氏的大动干戈,正与孔子的思想相矛盾,因此才使他痛心疾首。
我在讲授每篇诸子散文时,都把完成以下三个任务,作为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如选自《孟子》的两篇课文的论点分别是:《鱼我所欲也》--舍生取义;《庄暴见盂子》--与民同乐。
2.理清各篇论点与作者哲学体系的关系。仍以选自《孟子》的课文为例.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其哲学核心是“仁政”另外,孟子重义轻利,重视修养品格,保持风节,他曾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庄暴见盂子》的“与民同乐”,就具体、形象地宣传了仁政思想;《鱼我所欲也》的“舍生取义”也正是其重义轻利思想的体现。
3.分析论辩过程,让学生领悟文章是怎样贯穿作者的哲学思想的,并以此为基础,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以至词句的意义。
《庄暴见孟子》一文的仁政思想是通过孟子与齐王的一次关于“好乐”的谈话阐述的。 开始谈话并不投机。齐王“变乎色”(变了脸色),是因为他明知孟子崇尚庄重的“先王之乐”,而他却“非能好先王之乐,直好世俗之乐”。为了调节气氛,盂子先奉承齐王一句:“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齐王情绪好转后,孟子不忙于发议论,而是问齐王“独乐乐”、“与人乐乐”、“与众乐乐”,哪一种情况最快乐,齐王回答:“与众乐乐。”这就自然而然地将话题引向"与民同乐”的题旨。接着孟子描绘了两幅画面,分别表现百姓看到国王打猎的场面时的两种不同反应:一种是“举欣欣然”,一种是“举疾首蹙额”。然后指出,形成百姓不同反映的原因在于是否“与民同乐”。这样,就水到渠成地推出了结论--“与民同乐”。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孟子极善于借题发挥,因势利导,一步步把论题引向他的哲学核心--仁政上去。尽管文章纵横捭阖,变幻多姿。但万变不离其宗,总是紧扣其哲学思想,并为宣传其哲学思想服务的。
其它学派的文章也是如此。韩非在《五蠹》一文中,举例设譬,反复论证,阐明了“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的变法主张。他贬斥仁义,认为“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这是因为,与儒家“仁政"、“礼治”、维护传统制度的思想相反,法家主张变法,奖励耕战。
要使学生理解课文的哲学含义,顺利完成诸子散文的教学过程,教师首先要过知识关,做到心中有本明白帐。这需要平时的知识准备,有选择地读一些诸子哲学著作,尤其是其中的代表篇章,还要读一些有关研究诸子散文的文章。
(二)溯流求源,疑难冰释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解铃还得系铃人”。掌握了各学派的哲学体系,然后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以此为依据,去分析各学派的文章,包括文章中的人物言行。脱离哲学体系去分析诸子散文,往往捉襟见肘,难以自圆。
《论语》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微言大义,言近旨远。例如,《荷蓧丈人》语言精炼、含蓄,文字的跳跃性大,给学生的理解带来很大困难。孔子和丈人各代表什么思想?丈人既然嘲笑孔子,为什么还要留宿、款待他的学生子路?文末孔子(或子路)的话是什么意思?这些问题成为理解课文的关键。
我在讲授这篇课文时,首先使学生明确孔子和丈人所代表的哲学流派,他们的言行所体现的各自的哲学思想。文中孔子的思想,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方面儒家对待社会、人生的基本态度是积极用世,希望通过参政实现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尚为布衣、以讲学为业的孔子说自己“待贾而沽”(等个好价卖出去)(《论语子罕》),甚至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然而在诸侯纷争、干戈四起的春秋时代,他深感自己的“道”--仁治理想很难为统治者所采用,可是强烈的“用世”思想又使他“知其不可而为之”。于是他周游列国,宣传自已的学说,遭到持不同政见者的嘲弄(如这篇课文中的荷蓧丈人),甚至驱逐、围困。另一方面,儒家提倡理想的君臣关系。儒家人伦之一就是“君臣之义”,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两方面在他对待丈人的嘲笑、自责的态度中,得到了集中而鲜明的体现。他既感慨“道之不行,己知之矣”,又说“不仕无义"(不做官,即不为统治者服务是不合适的),而且批评丈人隐居起来,不与统治者合作,是“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从丈人的言行可看出,他的思想范畴属于道家,因此孔子称他“隐者”。道家主张消极避世,他们痛恨诸侯纷争、生民涂炭、“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庄子怯箧》)的社会现实,师法“自然",提倡“无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这与儒家的“用世”思想正相反)。因此,丈人讥讽孔子不事生产,到处游说,他留宿并款待子路,又让二子与子路见礼,是为了向子路展示田园生活的快乐安宁,与孔子的辛劳奔波作对比。
教学中.我们将《庖丁解牛》一文的思想内容解释为,只要努力实践,就能掌握事物的规律。如果我们不向学生介绍一下节选部分在《庄子养生主》里的作用,学生就会怀疑,为什么唯心主义哲学著作竟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原来道家主张消极避世,明哲保身。“庖丁解牛”的故事是用来论证避开矛盾、保全生命的“养生之道”的,而我们所作的积极、有益的解释,则是把它作为寓言而从中得到的启示。
我主张紧扣哲学体系讲授诸子散文,有时实在是不如此就行不通。例如,有些词语在诸子散文里有不同的、特定的含义。如“义”这个词,在《鱼我所欲也》的“舍生取义”一语中,是“正义”、“气节”的意思,而在《荷蓧丈人》的“君臣之义”一语中,则是指儒家理想的君臣关系。
古代哲学是祖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诸子哲学思想对后世以至当代社会的政治、伦理道德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诸子散文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一些古代哲学思想。这样,既有利于语文教学,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请抓住哲学核心这个牛鼻子(高二选修)】相关文章:
《雷雨前》赏析(苏教版高二选修)07-19
李白与杜甫在诗歌(人教版高二选修)10-15
《求谏》学案(4)(人教版高二选修)06-06
《虞美人》 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10-28
高二选修化学电解池的说课稿12-13
苏教版高二选修《淮阴侯列传》教学设计06-21
燕歌行(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07-18
《雪夜林边驻脚》赏析(人教版高二选修)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