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4-09-03 13:31:22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答谢中书书(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 学

答谢中书书(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内 容 答谢中书书

标 【教学目标】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

    3、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教材分析】

重点:教学目标1、2 

难点:教学目标3

教 学

准 备 【课前准备】

1、 借助注释工具书了解课文大意。

2、 查阅资料,了解陶弘景的生平。

课 时

安 排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计  

电子教案(副页)

第    课时数      课时

教学程序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齐背郦道元的《山峡》

2、教师充满感情的导言

同学们,我们无不为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色所陶醉。其实,莽莽神州,茫茫九派,高山大岳,千流百川,我们伟大的祖国哪儿不是神奇如画呢?不信,就请你细细品读陶弘景的写景小品文《答谢中书书》,读完后你一定会觉得江南的山水真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呢! 

3、学生交流所查到的资料,教师补充。

 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

“山中宰相”――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陶一生好松。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 学生齐背郦道元的《山峡》

教后感 单击此处输入教后感 

电子教案(副页)

二、整体感知

三、合作探究

“沙沙”的声响时,他就象听到仙乐一样如痴如狂。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

1、反复朗读课文

2、以同座为单位交流自学情况,疏通文意,提出认为比较重要的或解决不了的词句。

3、 班级交流,教师补充并检查掌握情况

(解释以下加点词,翻译粗字体句子)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4、再次朗读课文,巩固理解。

  

古人善于从一川一坳之中发现地理形胜之美,在对美的描述之中表达其中的适己之意。想想此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班级交流

【其一: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其二: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其三: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其四:动静相衬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史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

总之: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视“清流见底”,又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次第井然。同时注意了色彩的配合、晨夕的变化,动静的结合等。】

【郦道元抓住江水与两岸高山特征,状物传神,描绘了一幅奇异美妙、既生机盎然又幽深冷静的图画,又于其中寄寓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赞美之情。

以小小组为单位欣赏作者是怎样写景的(参考《山峡》的各种描写角度)

教后感 单击此处输入教后感 

电子教案(副页)

第    课时数      课时

教学程序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四、背诵默写

五、佳句运用

六、作业布置

陶宏景的《答谢中书书》,写的则是普通的山川之美,他状写高峰清流、石壁清林,描摹日光的色彩变化和猿鸣鱼游,都是一些常见之景,但写得清丽自然,自有一股浑然天趣,表露自己居身其中的欢乐、愉悦、悠然自在之情。】

  

自背、互背、最后当堂默写

本文和《山峡》一样,四字写景句非常多,试最大化地运用或改用它们说一段话来描绘景物,看谁用得多,用得好。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春冬之时,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晴初霜旦,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运用今天的学习方法自学《记承天寺夜游》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翻译课文,提出认为比较重要的或解决不了的词句。

2、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景,是怎样写的?

1、 作者的思想感情与《答谢中书书》有什么不同?

  单机此处输入学生活动 

教后感 学生能了解两篇短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并能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答谢中书书(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答谢中书书教案03-04

答谢中书书(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06-25

答谢中书书教学反思08-06

答谢中书书教学反思04-22

答谢中书书教案[集合]07-22

答谢中书书说课稿06-13

报任安书(苏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09-15

《答谢中书书》 教案教学设计(鲁教版七年级下册)08-13

答谢中书书教案(锦集15篇)09-14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