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辛弃疾词三首:青玉案、鹧鸪天、菩萨蛮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词人辛弃疾及其作品
2、 结合时代背景,准确把握诗歌主旨
3、 把握辛词中强烈的爱国之情
4、 鉴赏词的艺术手法
二、教学重点
1、 结合时代背景,准确把握诗歌主旨
2、 鉴赏词的艺术手法
三、教学难点
鉴赏词的艺术手法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多读法,讨论法,多媒体
五、教时安排及教学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导入,了解辛弃疾及其作品,赏析《青玉案》
一、导语设计
由苏轼开创豪放词风谈起,比较两者的异同
二、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 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 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 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韩胄当政,一 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 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 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 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 《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三、《青玉案》的主旨和教学要点
1、听配乐朗诵,整体感知
浓墨重彩描写元宵节的繁华、热闹、狂欢的盛况,贬斥狂欢的人们,褒扬“那人”
2、自由读,分析字词
3、学生讨论本诗的艺术手法,教师再作归纳
(1)托寓手法的运用
(2)兼具婉约、豪放两种风格
4、齐读《鹧鸪天》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赏析《鹧鸪天》和《菩萨蛮》,小结
一、赏析《鹧鸪天》
1、指名朗诵,整体感知
通过追忆自己过去壮烈的经历,对比眼下投闲置散的处境,发出了壮志未酬而年岁老大的喟叹
2、自由读,分析字词
3、学生讨论本诗的艺术手法,教师再作归纳
(1)崇高人格的艺术再现
(2)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
4、齐读《鹧鸪天》
二、赏析《菩萨蛮》
1、听配乐朗诵,整体感知
登临怀古伤今
2、自由读,分析字词
3、归纳本诗的艺术手法
(1)象征手法的运用,具有一定的朦胧性
(2)沉郁顿挫的风格
4、齐读《菩萨蛮》
三、小结
辛弃疾的诗歌特点
1、以沉郁豪放为主体而兼具多种风格
2、娴熟而多样的表现手法:
(1)善用比兴托寓
(2)善于用典
(3)驾驭语言的能力非常高超
【辛弃疾词:青玉案、鹧鸪天、菩萨蛮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韦庄《菩萨蛮》教学设计07-16
两首《菩萨蛮》词赏析10-25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08-23
秋词 教案教学设计06-26
巴尔扎克葬词 教案教学设计08-12
《菩萨兵》教案04-10
青玉案元夕教案03-20
语文菩萨兵教学反思09-30
《夏》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