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伟大的宁静──歌德与李白的小诗》(高二选修)

时间:2024-10-17 02:16:18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人教版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伟大的宁静──歌德与李白的两首小诗》(人教版高二选修)

 二、伟大的宁静──歌德与李白的两首小诗(冬青)

人教版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伟大的宁静──歌德与李白的两首小诗》(人教版高二选修)

诗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来就是非常亲密的,要“比”“兴”,要象征,都要自然为他帮忙。而只有当诗人的心灵在现实生活中被捶楚打击,理想被击碎,纯真的感情不能为世俗所容,甚至于“世人皆欲杀”时,就会更加感到自然的亲切知音,迥异乎俗世了。这时,自然不再仅仅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写诗的佐料儿,而成了知情着意的骨肉亲人了。于是,他们就将一颗诗心放在自然中去洗净尘土,冷却欲火,最后与清净的自然合而为一。

这是歌德的诗《漫游者的夜歌》。

群峰

一片沉寂,

树梢

微风敛迹。

林中

栖鸟缄默。

稍待

你也安息。

傍晚时分,在苍茫的暮色中,远处的群峰默默无语地立着;树梢,一丝儿风影也没有,树林中,栖鸟亦缄默无声。真是远处静,近处亦静,万物俱皆静寂。诗人,也就在宁静的大自然中获得了内心的宁静。诗人,也就变成了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的脉息相通。自然中加入了新的成员并未失去它的和谐宁静,诗人投入了自然却在心中注满了甘美的和平安宁。自然与诗人,物异而情同,交浅而意深,都进入物我两忘的意境中了。

李太白的五言绝句《独坐敬亭山》与歌德这首小诗的意境极为相似: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此诗与歌德诗一样,写景由远而近。目送飞鸟高飞至尽,复见孤云闲闲独去,诗人却没有目送归鸿,俯仰自得的神定气闲,清远秀逸的心境,只是觉得鸟与云的无情──对诗人寄托的情意竟似毫不觉察。这两句似比似兴,却不可以比兴释之,而应视作诗人即目所见。这时,鸟尽云去,诗人正意兴索然,却发现敬亭山默默地站在自己面前。只有敬亭山,不似“众鸟”“孤云”之“飞”“去”,而在深情地看着诗人。茫茫天地之间,一山一人,相对而坐,不知山化而为人耶,抑或人化而为山耶,只知山与人已然同化,心意相通,相看不厌。这是何等的快慰,又是何等的悲哀!

而李白和歌德都将这悲哀与快慰默默地融化于自然之中,以至从表面(诗的字句)看似乎不见了,但其情怀从平淡的字句中渗出来,仍使人品味不已。而李白之诗题云“独”,歌德诗中的“稍待”,都透露出其中消息。

相似的境遇,造成了相似的心境。李白歌德都曾有一时期从政,且有相似的遭际。歌德这首诗写于1780年9月6日,其时歌德正为魏玛服务,被宫廷中庸俗猥琐的贵族人群所包围,为繁重的政务所累。政治上从一开始的满怀信心变为感到处处荆棘,他一举手一投足都得奋斗一番,有些事即使经过努力,却终归一事无成。因此,在公务之余他便置身于大自然,这首小诗就是题在伊尔梅奥的基克尔汉山山顶小木屋的墙壁上。李白呢,由“仰天大笑出门去”到长安,到觉得“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经历了一个政治理想完全破灭,对现实的政治和上层统治阶级的腐朽有清醒认识的过程。“群沙秽明珠,众草凌孤芳”“骅骝拳跼不能食,蹇驴得意笑春风”!同歌德一样,知道了周围的世界充满了愚蠢、昏庸、矛盾和不义,周围的人则大都不过是一些蠢人和流氓。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后,诗人在东南各地漫游,天宝十二载到达今安徽境内,“敬亭山”在安徽宣城北郊,是李白居宣城时经常游息的地方。在这里,诗人写下了这首小诗。

虽然心境相似,但由于诗人的个性不同,因而表现的手法也微有不同。李白是在从大自然中寻求知音的朋友,所以“鸟”“云”因对诗人掉头不顾而使诗人忿愤,虽然由于诗的后两句流露出的快慰而使这种情绪被淡化了。不过,也因为有后两句,才使人咂摸出前两句中“飞尽”“去闲”中蕴含的诗人的情绪。而歌德,则将自然中的一切皆视作和谐一致的整体,将自己也化而为自然的一部分,心神俱静,心神俱净,一切鄙陋繁杂的政务负担,笑鸣春风的蹇驴们,尽皆于此刻泯灭无迹。李白的诗道出了物我两忘的情由,以及心中的烦愁逐渐消释于自然中的过程。先是将感情投射到“众鸟”上,众鸟高飞而尽,再寄情于“孤云”,云是孤云,人是独坐,而孤云竟也悠闲地远去了。诗人又一次体会了世态的炎凉。这时,才知敬亭山之可亲可信,而与之相看不厌。山,是诗人心心相印的契友,与诗人默默地交流着情感。无众鸟之乱耳扰心,无孤云之触目惊神,天地间又是多么宁静!与歌德的山、树、林鸟与人一起安息的意境何其相似。

李白的天性是率真自然的,我们可以明白地看到他坦诚的心灵的细微变化,而他的心灵,又是多么敏感,他的感受,又是多么微妙啊!他不自觉地就将他的情感注入自然的景物,直至找到与自己情感相通的景物,就与之俱化,自己的孤独寂寞满腔情志就得到了理解,他就感到欣慰了。

歌德,却是在静观自然的时候,似乎被自然的宁静逐渐感染的。其实是体贴了自然之情后,借自然之情抒发自己的情怀。诗人的心情,又可从自然之情中品味得出来。

歌德诗中的宁静,与李白山人对视的宁静一样,并不是死寂。这是“大言希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宁静。人与自然之间互相意会,而不以声相传的“语言”交流。这样,我们就随着诗人,进入这种脉脉不语的情境中,感受着莫可名状的宁静中的情感交流了。其实,倘将歌德这首小诗也“翻译”成五言绝句的话(这无疑是可以办到的),则更可体味到与李白诗的神似。而歌德曾崇尚过古典艺术“高贵的单纯,伟大的宁静”的理想,这首小诗与李白的诗又都庶几近之,故而对这两首小诗体现的境界以“伟大的宁静”目之,当不为大错吧。

(选自《名作欣赏》1987年第5期)

2 石榴

赏析指导

石榴与人的头颅,本来是两种不相关的事物,但在诗人的眼中,它们却有了一种内在的相似性。这首咏物的短诗,就围绕着二者的相似性,展开了惊人的联想。第一节,先写坚硬的石榴因过度成熟开裂,露出珠玉一样的粒子,这是一个十分鲜明的形象,无疑有一种先声夺人之效;从这一形象出发,诗人继而联想到思想中高贵的头颅,也“因自己的发现而开裂”。石榴与头颅,在外形上多少有点类似,建立一种联想很好理解,但头颅如何因“发现”而开裂呢?在这里,诗人描写的不是生活中的现实,而更多是一种想像中的现实,“开裂”一词表达的或许是大脑因发现而豁然开朗的状态。

第二、三节,诗人的笔触重新回到了石榴身上,着力渲染“开裂”的过程以及汁液迸飞的场面。上一节写到石榴开裂是因为粒子过多,如果说这是“内因”的话,那么“是你们所承受的阳光”一句,强调的是“外因”,正是在阳光的照耀之下,接受了大自然的馈赠,石榴才获得成熟,裂开表皮,让红色的玉汁飞迸。在这两节中,诗人对语言的使用,也颇值得称道,清晰、有力,又有一种强烈的视觉效果:一方面是石榴表皮的粗糙、坚硬,一方面又是内部粒子的红玉一样的晶莹,内外的反差传达出“成熟”的艰难与隐秘。与之相伴随的,是一系列充满对抗性的语汇,如“隔墙”与“打通”,“敌不过”与“向外飞迸”,在封闭与外射之间,一种角力的、反抗的美得以呈现。这两节写的虽然只是石榴,但因为在第一节中,“石榴”与“头颅”之间的联想已经建立,所以二者的形象实际上有了一种相互叠映的效果,石榴的“傲然”就是头颅的“高贵”,而石榴的内与外、阻隔与打通之间的张力,也影射了灵魂获得成熟过程中,交织在头颅内部的思想张力。

第四节只有三行,却有画龙点睛的功能,诗人又回到了关于头颅的思考,但在最后话题被引申了,“石榴”与“头颅”在外形上的相似,被一种更深层的相关所替代:“辉煌耀目的裂口”让我想起灵魂“秘密的结构”。灵魂与石榴的相关性不是有形的,在“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下,美妙的汁液从坚硬的外壳中迸飞,对于一个追求更高智慧的灵魂来说,这一过程又何其相似。正如“石榴”内部因成熟的粒子而充满张力,智慧灵魂也像一种特殊的建筑,在内部包含着“秘密的结构”。

这是一首咏物的诗歌,是一首关于思想,更准确说是关于思想结构的诗,语言清晰、有力,在具有鲜明的形象性的同时,也有一种硬朗的逻辑力量。可以说,诗人将理性思考的明确与感性经验的生动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出思想的独特魅力。作为一个诗人,瓦雷里还长期进行过哲理的研究,他甚至对数学也情有独钟。因而,他对待诗歌的态度,也与一般随兴挥洒的作风不同,他更像一个严谨的数学家。在他看来,诗歌写作也是一种思想的建筑,是建立在谨严、准确的基础上的,作为一种语言的艺术,它必须包含思想、语言的双重劳作。

 

【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伟大的宁静──歌德与李白的小诗》(高二选修)】相关文章:

李白与杜甫在诗歌(人教版高二选修)10-15

外国小说欣赏技巧(人教版选修教学论文)07-10

《雷雨前》赏析(苏教版高二选修)07-19

《素芭》(泰戈尔)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07-14

《求谏》学案(4)(人教版高二选修)06-06

《虞美人》 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10-28

高二选修化学电解池的说课稿12-13

《项羽之死》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设计)10-05

苏教版高二选修《淮阴侯列传》教学设计06-21

燕歌行(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