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4-06-06 16:28:01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执教人:宜城市实验中学 鲁发福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孔子和《论语》;

2、 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知识;

3、学习本文清晰的结构层次;

4、学习通过对话和简单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5、品析人物象,从而,树立正确人生观,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知识(以、尔、乎、方、如、夫、则、而、作、撰、伤、与、

让等);

2、学习通过对话和简单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3、品析人物象,从而,树立正确人生观,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教学难点

孔子为何“哂由”“与点”? 孔子评判学生的标准,要联系孔子的政治思想。

教学方法

诵读领悟法,讲析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 了解孔子和《论语》;

2、 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知识。

教学程序

一、导入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说过一句名言,“半部《论语》治天下” ,我们在初中时学过《论语十则》,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论语》中的另一名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二、题解

学生看注释后,说出四人的姓、名、字,解释“侍坐”。

三、孔子

有道是,“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他,一个老人,让我们高山仰止,景行行止。1998年,全体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了一个宣言:如果人类在21世纪还想继续生存下去的话,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多年前,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吸取智慧。

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479年),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以礼治国。年青贫贱,勤奋好学。五十岁时担任过鲁国司寇,代理相事,弃官后,带着自己的弟子,拉着几大车书籍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政治思想。晚年致力教育,相传先后有“弟子三千,七十二人贤士”。整理《诗》、《书》、删修《春秋》,使之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

四、《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五、朗读感知

1、听示范朗读

2、正音正字(补充文注之外)

毋 wú 乘 shèng 馑 jǐn 俟 sì

甫 fǔ 铿 kēng 莫 mù

3、练习朗读

4、演读。

六、翻译全文(详见幻灯片)

七、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知识

(一)、一词多义

以吾一日长乎尔 介词,因为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介词,把,拿,用

君子不以言举人 介词,按照,依照

固以怪之矣 介词,通“已”,已经

毋吾以也 动词,认为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动词,用、做。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动词,用,依靠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连词,而;多解

不宜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连词,表结果,以致于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语助,表时间、方位和范围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任用

以吾一日长乎尔 代词,你、你们

问君何能尔。 代词, 这、那、这样、如此

子路率尔而对曰 助词,相当于“然”,表状态,形容词词尾

鼓瑟希,铿尔 助词,相当于“然”,表状态,拟声词词尾

定楚国,如反手尔 《荀子非相》 通“耳”,罢了

以吾一日长乎尔 介词,比

摄乎大国之间落后 介词,在

异乎三子者之撰 介词,比

浴乎沂,风乎舞雩 介词,在

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语气词,呢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道理

方六七十里 方圆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方形

方欲行 ,转视积薪后, 正,才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如果

方六七十里,如五六十里 或者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至于

赤,尔何如 与“何”连用,即“如何”,怎么样

公如大夫入 《仪礼乡饮酒》 和,同

权将如吴 《三国志吴书》 到……去

不动如山 《孙子兵法军争》 像,如同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 成年男子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丈夫

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这,那

夫战,勇气也 发语词,用在句首引出议论

夫子何哂由也 与“子”组成“夫子”,对孔子的尊称

《论语》六则 指分项或分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居则曰“不吾知也。” 副词,就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师说》 副词, 却,可是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连词,那么

唯求则非邦也与些 副词,就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就”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就,就是

徐而察之,则上皆石穴罅说 原来是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假若

蟹六跪而二螯, 表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入而徐趋 表承接,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表转折,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使”

鼾然而雷击之 通“如”,好像,如同

余知而无罪也 你,你的

夫子喟然曰:“吾与点也 ” 同意 ,赞同

唯求则非邦也与 相当于“欤”, 语气助词 ,吗

失其所与,不知 结交、亲附

遂与外人隔绝 和

生三人,公与之母 给予

(二)、古今异义

铿尔,舍瑟而作。 起,站起来

异乎三子者之撰。 才能,为政的才能

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妨,妨碍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谦虚

(三)、古字通假

鼓瑟希 “稀”

莫春者 “暮”

唯求则非邦也与 “欤”

(四)、词类活用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 名活动,穿着礼服,戴着帽子。

鼓瑟希,铿尔。 名活动,弹奏。

三子者出,曾皙后。 名活动,落在后面。

浴乎沂,风乎舞雩。 名活动,吹风。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形活名,小事,大事。

(五)、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

翻译句子:浴乎沂,风乎舞雩。

2、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有两种情况:

A、 动词的宾语前置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3、宾语用代词复指,宾语前置。

B、介词的宾语前置,也叫介词结构或介宾短语的宾语前置。

翻译下列句子:

则何以哉?

不吾知也。

唯利是图。

臣是以无请也。

八、小结结束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学习本文清晰的结构层次;

2、学习通过对话和简单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3、品析人物象,从而,树立正确人生观,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教学程序

一、清晰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则何以哉”): 孔子问志

第二部分(从“子路率尔对曰”到“吾与点也”)(又分四层) 弟子述志

第三部分(从“三子者出”到结束): 孔子评志

二、阅读赏析

分组讨论下列问题,各自完成表格的填写。

A组:(表格一)

1、 四弟子各自怎样述志的?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有怎样的性格?

2、 课文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3、 你从四个“青年学生”身上受到哪些启发?

--明确:详见表格内容。

B组:(表格二)

1、 孔子是怎样评志的?

2、 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有怎样的政治思想?

3、 孔子的教育艺术怎样?概括本文中的孔子形象。

--明确:1、3详见表格内容。2、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有两种说法:

A、儒家的治国理想是“礼治”(为国以礼)。曾皙所描绘的一副其乐融融的景象就是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人生的那种大同和谐社会。曾皙所表达的正是孔子所期望的境界。所以“与点”!

B、孔子一生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周游列国,但到处碰壁,不为所用,晚年恬退避

世的思想很突出。《史记孔子世家》中说:“鲁终不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曾点“不求为政”之意正合孔子恬退避世之心,故孔子“与点”。

表格一:

人物 述 志 性 格 描写方法

启 示

原文 概括

路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治理“千乘之国”--从政 有抱负,坦诚,但性格比较鲁莽、轻率、自负。 通过对人物的对话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神态等来刻画人物。 学生畅所欲言。如,现代社会恐怕更需要子路对自己的自信,以及他敢创敢拼的勇气。但是谦虚仍然是美德。

有 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从政 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公西华 愿为小相 “宗庙之事,如会同”--从政 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皙 莫春者……咏而归。 异乎三子者之撰 洒脱、淡泊于功名、从容不迫。

表格二:

人物 孔 子 评 志 政治思想

人 物 形 象

对象

态 度

子 子路 其言不让,是故哂之。--赞成他的治国志向,但认为他不够谦虚。

乐治国

A、是一个既热情而又严格的老师。态度谦和、亲切,批评含蓄,耐心地诱导、热情地鼓励。

B、既是一个有抱负,也是一个苦闷的活生生的形象。孔子本来是问他的弟子在政治上怎样施展自己的抱负,曾皙却讲了一通投身自然怀抱的恬然乐趣。孔子“喟然”赞许。这表现了孔子思想上的矛盾。孔子一生,其思想的主导方面是积极用世的,他周游列国,希望按其“仁”的观点对当时的政治作一些改良,但却四处碰壁。

有 求则非邦也与?--赞成他的治国志向,肯定他的谦虚态度。(小的国家也是国家,冉有是在谦虚哟。)

公西华 赤则非邦也与?--赞成他的治国志向,肯定他的谦虚态度,但认为他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公西华也是在谦虚哟。)

曾皙 吾与点也。

三、总结全文

(一)、主旨

通过孔子与四弟子以“言志”为中心的一番对话,表现了弟子们的志趣与性格和孔子循循善诱的大教育家风范,同时反映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礼乐治国”的政治主张。(有另解)

(二)、写作特色

1、全篇以“言志”为中心组织材料,思路清晰,极有层次,不枝不蔓,文意明晰。表现力较强。

2、扣紧每个人的性格特点来记述,五个人的发言都合乎各自的个性、身份、志趣、教养,显得深刻而生动。

3、成功地运用对话和人物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孔子师生间的对话,将人物的心情语态,精神气质,都传神地表现出来,写得简练含蓄,生动感人。

四、拓展训练

(一)、课后“练习三”;

(二)、针对子路的“其言不让”,谈谈你的看法,写成短文。

附作文:

古时候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乡绅有两个女儿长得很美,凡是到他家的客人都对他的女儿赞不绝口,而他却总是“谦虚”地说:“哪里哪里,她们都是丑八怪。”时间久了,他的话被传了出来,于是一直到女儿老了也没有媒人登他家的门。

  这个乡绅因为“谦虚”而说出的话却被当成了真,导致了不可收拾的局面。故事虽然有些夸张,说明的道理却很值得深思。我们的民族自古便有谦虚的美德,然而,曾几何时,“谦虚”这两个字被曲解了,仿佛只有否认自己的才能,把自己贬得一钱不值才算谦虚。实际上,承认自己的才能,甚至当众表现,都不能算是不谦虚,因为表现才能的目的在于找到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他并向他请教时,虽“未出茅庐”,却敢“定三分天下”。而后随刘备南征北战,终于成为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假若他当时为了表示“谦虚”,用“才疏学浅”、“孤陋寡闻”、“不能担当重任”等词语来推托的话,也许刘备早被灭掉了。

所以,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使别人充分了解你的才智,才能得到施展你才智的机会。

伯乐相马的故事告诉我们伯乐的重要性。而韩愈在《马说》中则进一步指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方面人们苦于找不到良马,另一方面真正的良马又被埋没。既然世上“伯乐”如此稀少,“千里马”为何不“毛遂自荐”?

   有些人总是说什么“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试问:从“不露相”的“真人”要他何用?难道说从不发表自己见解的人才算“真人”?难道说永远搞不出科研成果的科学家才算“真人”?若是这样,科学家还有什么存在价值?倒不如换上一些只知道服从命令、墨守成规的机器人。

   有些人看到别人--特别是年轻人做出成绩,总爱泼上一盆带着“乳臭未干”、“不知天高地厚”等字眼的冷水。其实,们在讽刺别人“不谦虚”的同时,正充分暴露了自己摆老资格、居功自傲的骄傲本质。

   今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敢于表现自己的精神尤为重要。新一代年轻有为的人们,千万不要因犹豫而失去良机,以致遗恨终身。只要你有能力,不要理会别人说什么。你应当挺身而出,发挥自己的才智,施展自己的抱负,立志为社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附幻灯片内容提示:

1、 课题;

2、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

3、 导入;

4、 题解;

5、 孔子;

6、 《论语》;

7、 朗读指导;

8、 翻译课文;

9、 文言积累: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字通假;词类活用;文言句式;

10、 课时小结;

1、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

2、 清晰的层次;

3、 阅读赏析;

4、 总结全文:主旨;写作特色;

5、 拓展训练:课后练习三;根据子路的“其言不让”谈谈自己的看法,写成短文。

6、 结束语。

作者邮箱: lu.fafu@163.com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10-12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05-15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读后感08-07

(精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读后感2篇01-05

《马》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10-16

《春》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8-01

《散步》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10-05

《春》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10-26

《灯》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9-17

乡愁(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