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沪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4-04-30 04:05:32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天净沙.秋思》(沪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 

《天净沙.秋思》(沪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师: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值得世代相传的精神瑰宝,对诗歌,“清代诗人赵翼《论诗》中有一段这样的评价,”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师:毎朝每代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学作品和出类拔萃的人才。请同学们说说看,我们国家历代文学的代表形式。

唐诗、宋词、元曲。

首先,先来了解一下古诗词的构成及特点: 

唐诗、宋词、元曲: 

曲是继诗、词而兴起的一种古典诗歌体裁。它是配乐歌唱的诗。

曲有散曲与剧曲之分。只供清唱吟咏之用,不进入戏剧的散篇作品,叫散曲;进入戏剧的唱词,称剧曲。

散曲包括散套和小令两种。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古代文人往往借助唐诗、宋词、元曲等多种古诗体裁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今年初中升学考试,我们增加了一种新的形式,那就是对古诗词的初步赏析。如何赏析古诗词呢?今天,我们借助一首脍炙人口的古代诗歌,《天净沙.秋思》(散曲),在感受一下诗歌的独特魅力的同时,学习一下古诗词的赏析。

师:请同学们先自由读这首诗歌,体会一下这首《天净沙.秋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自由朗读 

师:这首诗歌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生:悲伤,愁苦……

师:请两位同学读一读这首诗歌,请同学们一起来品味一下这样的感情。 

师:通过同学们的朗读,我们成功地体会到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悲伤,愁苦的感情。由此可见,通过朗读,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师:这首诗歌有没有直接写到悲伤? 

生:没有。 

师:那么他是如何表现的呢?我们来一起来听一下朗读录音,希望同学们能够找出其中最明显地表现出作者悲伤心情的一句话。

师:是哪一句? 

生:断肠人/在/天涯。 

师:请同学们齐读一遍。 

师:什么是“断肠人“?

生: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处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师: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它呢?

生:舒缓,低沉、凝重、滞缓

师:我们一起读一下,注意感情和节奏的控制。

师:通过这样的朗读,我们可以感知作者内心悲痛欲绝的情感。请同学们再读全诗,思考:是否诗中每句都是悲伤的基调?都要读的如此低沉凝重呢?

生:不是,“小河流水人家”,色彩较为清丽明净。

师:“小河流水人家”,通常是写我国哪个地方的景象?江南在你的眼中是如何的?是否有你喜欢诗句的(描绘一下)?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牧《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

师:提到江南,往往会给人一种春意昂然,暖风袭人的感受,江南美景的温婉多情也往往使人心曾暖意。所以,这句诗句在朗读时应该节奏明快,语气轻松一些,请同学们试试。读

师:思考,这句诗的基调是否与全诗的悲愁基调不和谐呢?这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师:衬托(反衬)。文艺作品中情和景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应该是统一的。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围炉诗话》)。但也有“反其道而行之”。:“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社甫:《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洒,西出阳关无故人。” “以乐景写哀”。

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通过“小桥流水人家”的生气盎然而又恬美、安适的景象,衬托出游子还在“古道西风”中骑着瘦马飘零无归的悲凉人贵直,文贵曲。乐景写愁使愁更愁,使情更伤!请同学们在理解诗歌基调的基础上,再次饱含感情的朗读一遍。

由此可见,朗读的运用在诗歌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的意境及作者的愁重心伤的情感。

师:我现在想问问我们的同学,为什么“断肠人“如此心伤,如此悲痛呢?

生:他背井离乡,远在天边呢?从“天涯”二字可以看出。 

师:“天涯”是什么意思呢? 

生:天边之意。

师:因为他远在天边,所以才会伤心欲绝,愁思万千,肝肠寸断,哪些景物可以帮助表现作者的伤心之情呢? 

生:通过九种景物,表现了作者的伤心之情。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师:这些景物都是我们在秋天里常见的景物,可是他们在“断肠人“的眼中,却有这样不同,请同学们来谈一谈,这些景物有什么样的特点,在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起了什么作用?

第一句“枯藤老树昏鸦”,其意象是藤“枯”、树“老”、黄昏、乌鸦(古时候认为不吉利的鸟),其色彩是衰朽、昏暗、茫渺,情感基调是压抑、毫无生气。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其意象是道“古”、秋风、马“瘦”、行迟,其色彩是苍老、萧瑟、凄凉,情感基调依然是低沉、悲苦的。理解为游子骑着瘦骨嶙峋马独自行走在萧瑟的秋风古道上,从而引起“羁旅之苦”的意义。

“枯藤”、单说“藤”的形态是多样的,把它置于上下文中“枯藤”,形象就具体了,我仿佛看到了枯萎的藤、颓废的藤、没落的藤、毫无生机的藤,于是枯藤这一意象渲染出凄凉、萧杀的晚秋气氛。

“昏鸦”的“昏”字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黄昏时分;二是形容乌鸦觅食一天,黄昏时已无力、没精打采,幸好找到一处栖息之地,那昏昏欲睡的样子在游子的眼中是可怜又甜蜜的。因为它们毕竟还有个“巢”啊!

一个“古道”。让人马上想到路途的曲折而漫长,古道”一词不仅道出空间更道出了时间上的遥远,且熔铸了历史的厚重和苍凉,古往今来这古老的道路上不知走过多少匹这样的“瘦马”,拨响了读者心中那通往遥远过去,与古人共鸣的琴弦,

“瘦马”一词在全曲中的地位比较重要。“瘦”字写出了马的孱弱。疲惫无力,那骑在马上的人呢?作者这里是以马自比,写马旨在托人,马瘦人更瘦。马都很难再忍受背井离乡的飘泊之苦,骑在它背上有思想、重感情的人就更无法坚持了。

“老”字,既是言树木年纪之“老”,枝干之“老”,形态之“老”,又是形容秋天片叶不存的树木饱经风霜,几历沧桑的萧疏、凄凉的状态,从而透视出结句“断肠人”当时的心境和经历。

师:根据刚才所说的,我们能否用散文化、诗画般的语言,把这些景物勾画成一幅完整的场景?(80字)

在夕阳西下的黄昏,一个游子骑着一匹瘦骨嶙峋的马,迎着瑟瑟的秋风在苍凉古道上行走,眼前看到的是枯藤依附着老树,乌鸦在苍茫的夕阳下飞翔,倍感孤独凄凉。

生:枯藤缠绕着老树,黄昏时分,上面栖息了晚归的乌鸦 

  一座小桥横卧潺潺流水之上,波光里映出几户人家的房宇 

  荒凉的古道上,西风飒飒,一匹瘦马踯躅独行 

  那肝肠寸断的游子,远在天边遥望着故乡 

师:作者仅仅用了9组名词,9中景物,18个字,就为我们展现了一派秋天凄凉萧索,昏暗渺茫、毫无生气的景象。  这不仅让我们的心和那位“断肠人”一样触景而悲,愁肠满腹,同时也会生出疑问:到底“断肠人”在“思索”什么,思念什么,让他这样情伤呢?

这首散曲的题目叫“秋思”,可全篇28字中,并无一词提及到“思”,到底“思”什么?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讨论:注意曲的韵脚;家-涯)游子思归

抒情主人公为什么在苍凉的古道上忧思念家?就是因为看到了别人的“家”,进而发现自己离家乡非常遥远--“在天涯”。这里“家”“涯”声音相谐而产生意义的勾连、相关。即“小桥流水人家”是通过它的意义(家的美好、安定、归宿)来与“断肠人在天涯”的意义(漂泊异乡、无归宿)综合,家的美好、安定、温暖与游子漂泊、艰辛的巨大反差,更加突出(衬托)了游子远在天涯的思乡情绪,以至于思“断肠”!

师:作者把游子思归的思想感情融入到自然景物中表达出来,这种写作手法就是我们常说的--

生:借景抒情

师: 《天净沙秋思》则妙在情景交融,前三句十八个字,共写了九种事物,描绘了多幅图画,渲染了一种萧瑟苍凉的意境。每一个词都深刻而准确地体现了一个漂泊天涯的断肠人的独特感受,烘托出天涯游子愁肠寸断的情愫。

藤是干枯的藤,树是衰老的树,鸦是归巢的鸦,突然在荒郊野外发现了一座小小的桥,潺潺的流水和几户人家。饱含言不尽之意、这种极致的含蓄,通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方式体现, 将景语与情语巧妙地融为一体,不露雕痕又自然天成,王国维说它“纯是天籁,深得唐人绝句妙境”。可见其艺术性价值之高,因此此曲还被誉为“秋思之祖”

师:这样的一首好诗,让我们不禁感叹讶异于作者的功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谁:

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

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流芳千古的《天净沙秋思》。

师:再读全诗,同学们能否从今天的这节课中总结一下鉴赏古诗词的方法有哪些:

1、通过朗读理解诗词的基本意思。

2、通过关键词句,理解诗句的内涵。(动词、形容词、押韵的字、语言的感情色彩……)

3、我们要能够明确诗歌所表现的意象(内在的思想感情内涵和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体),及表现手法的运用(衬托……)

师:有人说:“品一壶清茶,读一首好诗,是人生的一大乐事。”今天我们共同学习鉴赏这首好诗,想必已感受到些许生命的愉悦,其实,我国的文化源远流长,除了品味语言文字的本身意韵外,我们还可以从历史、建筑、曲艺等方面去赏析古诗词,就如这首《天净沙秋思》是散曲,可以配乐而歌,下面,我请同学们来欣赏一下昆曲的版本,体会另一种韵味! 

师:评。

   生活和文学一样,处处充满了美好和诗情画意,我们要用心去发现,去体会,学会从生活中感悟文学,从文学中领悟生活。

作业:运用所学知识,阅读白朴《天净沙秋》,完成50字赏析文章 。

 

【《天净沙.秋思》(沪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沪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07-20

天净沙秋思教案02-21

【经典】天净沙秋思教案11-30

《天净沙秋思》教案07-02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08-30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07-21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08-03

天净沙秋思教案优秀05-30

《钱》教案(粤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10-23

《钱》教案(粤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