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杂记(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4-05-19 20:18:24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狱中杂记(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一、方苞及成文背景:

狱中杂记(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1、作者

    方苞:清代桐城派古文的创始人,字凤九,号灵皋,晚年又号望溪。桐城(今安徽桐城)人。康熙四十五年进士。为文主张一种“义法”,要求做文章“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提倡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并重,并讲求词语的“雅洁”。这些主张在当时很有影响。在实践中,方苞以及其他桐城派作者成就虽然不很高,思想内容比较空虚,但大抵能够写得明白晓畅,在行文的结构、修辞方面有一些可取的地方。

2、背景

    康熙五十年(1711),方苞因《南山集》案牵连入狱。《南山集》为桐城人戴名世所著。戴名世在《南山集》《与余生书》一文中提出写历史时应给明末几个皇帝立“本纪”。此事被御史赵申乔揭发,戴名世全家及其族人牵累定死罪者甚多。方苞也因《南山集》序文上列有名字,被捕入狱。开始在江宁县狱,后解至京城,下行步狱。两年后出狱,被编入汉军旗,以奴隶身份入值南书房。康熙死后被特赦,解除旗籍。后累官至礼部侍郎。本文是方苞出狱后,追述他在刑部狱中所见所闻的记录。

二、解题:

“杂记”,是古代散文中一种杂文体,因事立义,记述见闻。

本文以“杂记”名篇,材料繁富,错综复杂,人物众多,作者善于选择典型事例重点描写,“杂”而有序,散中见整,中心突出。如用方苞提出的古文“义法”来衡量,繁富的材料就是“义”,即“言之有物”;井然有序的记叙就是“法”,即“言之有序”。

三、导读提示:

    方苞因受戴名世的牵连而被捕入狱,他亲身体验、观察和了解到清王朝刑部监狱的种种黑暗现实,以严肃、质朴的文笔描写了牢狱的恶劣环境,揭露了狱吏的贪赃枉法、滥用酷刑和囚犯中的无辜者含冤蒙屈、痛苦无告的不幸遭遇。

四、导读过程:

    1、全文可以分为五个部分。第一段,自开头至“皆轻系及牵连佐证法所不及者”;第二段,自“余日”至“于是乎书”;第三段,自“凡死刑狱上”至“信夫”;第四段,自“部中老胥”至“人皆以为冥谪云”;第五段,自“凡杀人”至结尾。对照注释,细读课文,概括每部分的意思。

    第一段,自开头至“皆轻系及牵连佐证法所不及者”,写刑部狱中瘟疫流行情景,揭露造成瘟疫的根源。

    第二段,自“余日’’至“于是乎书”,写刑部狱中系囚之多的原因,揭露刑部狱官吏诈取钱财的罪恶。

    第三段,自‘‘凡死刑狱上”至“信夫”,写行刑者、主缚者、主梏扑者心狠手辣,揭穿刑部狱敲诈勒索的黑幕。

    第四段,自“部中老胥”至“人皆以为冥谪云”,写胥吏放纵主犯,残害无辜,主谳者不敢追究,揭露清代司法机构的黑暗与腐败。

    第五段,自“凡杀人”至结尾,写胥吏狱卒与罪犯奸徒勾结舞弊,揭露刑部狱成了杀人犯寻欢作乐牟取钱财的场所。

    2、本文写狱中的黑暗现实,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做了怎样的归结,表现作者怎样的局限性?

    3、把本文你认为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整理出来,并举一反三,总结你的学习体会。

五、检测练习

1.下列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窦(dòu)穴   遐迩(ěr)老胥(xū) B.户牖(yǒǔ)  违(wéi)背 矜(jīn)疑

 C.骈(pián)文 俾(bǐ)使 大辟(pì)  D.罹(lí)难   绞缢(yì)  日晷(guǐ)

2.下列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是(这)疾易传染          与饮食之气相薄(迫)

  B.俾(使)困苦不可忍        而轻者、无罪者罹(遭受)其毒

  C.行刑者先俟(等候)于门外  富者就(于是,就)其戚属

  D.贫亦罄(尽)衣装          有郭四者,凡(总共)四杀人

3.下列各组句中,加线词语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①旁四室则无之,而系囚常二百馀  

②或同系,情罪重者,反出在外,而轻者、无罪者罹其毒

 B.①主缚者亦然           ②其上闻及移关诸部,犹未敢然

C.①牖其前以通明         ②又某氏以不孝讼其子

 D.①余叩所以            ②无可旋避,此所以染者众也

4.下列加线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今天时顺正                    B.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卧

C.吾辈无生理矣                 D.唯极贫无依,则械系不稍宽,为标准以警其馀

5.下列加线词语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B.贫者则面语之

C.不问罪之有无必械手足           D.夜缒而出,见秦伯

6.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皆利系者之多                         利:获利

B.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                剂:(财产的)等差

C.遂缚以出,不羁晷刻                羁:捆绑

D.情罪重者反出在外                   情:案情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①不问罪之有无,必械手足            B.①然后导以取保,出居于外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 ①而轻者、无罪者罹其毒              D.①以把持公仓,法应立决

②其孰能讥之乎                               ②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8.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众言同,(余)于是乎书             B.(胥)增减要语,奉行者莫辨也

C.狱具矣,胥某谓(某姓兄弟)曰      D.(某姓兄弟)复请之,吾辈无生理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写胥吏贪赃枉法的一组是

①少有连,必多方钩致                 ②械系不稍宽,为标准以警其余

③文书下行直省,多潜易之             ④其上闻及移关诸部,犹未敢然。

⑤中有立决者,行刑人先俟于门外       ⑥但取案末独身无亲戚者二人易汝名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③⑥          D.②③④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掌管刑狱的官员枉法作恶的现象,不仅普遍见于下级官吏,还涉及许多“部”级官员。可见在“康熙盛世”时,吏治腐败的问题已很严重。

B.封建家长以“不孝”的罪名对子女提起诉讼,左右邻居也帮着把“忤逆”之人捆入牢房。为这样的事都能坐牢受罪,作者为此感慨不已。

C.胥吏之所以胆敢篡改判决书的内容,就是因为他摸准了上级的心理:主审官宁可让案子错下去,也不愿因为事后追究错案的责任而丢官。

D.作者在狱中了解到许多黑幕,对于那些从他人口中听来的事实,作者也向同牢的犯人一一印证,体现了桐城派作家注重考据的行文特点。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狱具矣,胥某谓曰:“予我千金,吾生若。” 

②苟之狱,不问罪之有无,必械手足,置老监,俾困苦不可忍

③复请之,吾辈无生理,而主谳者亦各罢去

   

【狱中杂记(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项羽之死》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设计)10-05

燕歌行(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07-18

汉字的起源(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07-26

《魏公子列传》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二选修)08-24

夜归鹿门山歌(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10-09

将进酒(粤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06-03

消息:带着露珠的新闻(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07-20

小团圆媳妇之死(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09-18

拟行路难(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06-02

苏教版高二选修《淮阴侯列传》教学设计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