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版《巴东三峡》导学案(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4-06-06 16:02:08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八年级上册语文版《巴东三峡》导学案(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八年级上册语文版《巴东三峡》导学案(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1.理清文章脉络,掌握游踪顺序,把握好作者的思想情感。 

2.把握各峡山水的特点及景物特色 

3.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可爱,增加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4.品味文章的语言并进行口头表达训练

导学过程:

一、将课文快速读一遍,用横线标出作者沿途经过的地方,把握作者的游踪(作者沿途经过的地方)。

二、朗读课文,根据作者的游踪顺序划分全文段落,理清文章结构。

 

三、继续按照作者的游踪,找出三峡各个部分的特点并体会各峡山水景物特色。

四、作者在游历过程中的心理是不断变化的。请大家细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表现作者心理的句子,并分析它表明了作者的什么心理。 

五、作者对三峡寄寓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自由得朗读课文,选择你最喜欢的语句,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七、本文还引用了许多诗句、谚语、典故,并把它们与景物描写融为一体。请找出来并展开讨论,说说它们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八、设计导游词。

内容:可根据自己的见闻,补充一些课本上没有的或有但不够详细的与三峡有关的神话、传说、典故等。如:香溪,白帝城得名缘由,白帝城托孤的故事,诸葛亮八阵图,巫山十二峰,神女峰的传说等等。

要求:从西陵峡,巫峡,瞿塘峡三峡中任选一段设计导游词。举止大方,语言亲切自然,讲述明了、精彩。 

教学测评

一、 基础知识测评 

1.利用工具书给下边加点字注音。 

凝望(  ) 玲珑(  )(  ) 险峻(  )古褐苍苍(  )崆岭(   )

浣妆(  ) 秭归(  ) 群山万壑(  ) 单于(  )  夔门(  ) 

滟滪堆(  )(  )  峰巅(  )   袅袅(  )

2.辨析下列形近字,并组词。 

峻(   ) 崖(   ) 凝(   )竣(   ) 涯(   ) 疑(   ) 

3.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

(1)那时候,望不见天,望不见山峰,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 (    ) 

(2)杜工部诗云“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要亲自到这地方,才可以领略到前人用字之妙。 (     ) 

(3)一层一层地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 (    ) 

(4))偶尔看见一只黑色的鸟,拼命地飞,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顶。 (     ) 

4.请为下列句子的空白处填上最合适的词语。 

(1)在江南住惯的人,一旦走到这种地方来,不知道要生出一种什么样的______情感。 

(2)前面无路,后面也无路.四面八方,都被悬崖阻住,船身得转弯抹角地从山缝里_____过去。 

(3)到了这种地方,无论是什么人,没有不感到自己是过于______,自然界是过于________的。 

5.“地因人传,人因地传”山水的闻名,往往是由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演绎。除了白帝城外,你还能举出有关三峡名胜的典故一两例来吗? 

6.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气势雄伟。峡内重峦叠嶂,礁石林立。到了晚上,江上生明月,江面上能倒映出两轮月亮。游人登上“双月楼”眺望,可赏此奇观.此情此景可用李白的两句诗来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在文章中描绘了美丽奇险的巫峡风光,让我们流连忘返,请你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想象一下今天三峡的风光,再写一篇小作文--《畅想三峡》,200字左右。 

 

《八年级上册语文版《巴东三峡》导学案(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八年级上册语文版《巴东三峡》导学案(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巴东三峡之四(语文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07-07

八年级语文学案(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06-25

朗读(语文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0-05

《祖逖北伐》(语文版八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06-27

《赵州桥》教学设计(语文版) 教案教学设计09-12

《古文二则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导学案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10-08

《背影》说课稿(语文版八年级必修说课)10-25

《南京大屠杀》教案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10-15

《为人民服务》课堂教学实录(语文版八年级上册)09-30

语文版必修三《鹊桥仙》优秀教案8篇10-29

八年级上册语文版《巴东三峡》导学案(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八年级上册语文版《巴东三峡》导学案(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1.理清文章脉络,掌握游踪顺序,把握好作者的思想情感。 

2.把握各峡山水的特点及景物特色 

3.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可爱,增加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4.品味文章的语言并进行口头表达训练

导学过程:

一、将课文快速读一遍,用横线标出作者沿途经过的地方,把握作者的游踪(作者沿途经过的地方)。

二、朗读课文,根据作者的游踪顺序划分全文段落,理清文章结构。

 

三、继续按照作者的游踪,找出三峡各个部分的特点并体会各峡山水景物特色。

四、作者在游历过程中的心理是不断变化的。请大家细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表现作者心理的句子,并分析它表明了作者的什么心理。 

五、作者对三峡寄寓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自由得朗读课文,选择你最喜欢的语句,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七、本文还引用了许多诗句、谚语、典故,并把它们与景物描写融为一体。请找出来并展开讨论,说说它们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八、设计导游词。

内容:可根据自己的见闻,补充一些课本上没有的或有但不够详细的与三峡有关的神话、传说、典故等。如:香溪,白帝城得名缘由,白帝城托孤的故事,诸葛亮八阵图,巫山十二峰,神女峰的传说等等。

要求:从西陵峡,巫峡,瞿塘峡三峡中任选一段设计导游词。举止大方,语言亲切自然,讲述明了、精彩。 

教学测评

一、 基础知识测评 

1.利用工具书给下边加点字注音。 

凝望(  ) 玲珑(  )(  ) 险峻(  )古褐苍苍(  )崆岭(   )

浣妆(  ) 秭归(  ) 群山万壑(  ) 单于(  )  夔门(  ) 

滟滪堆(  )(  )  峰巅(  )   袅袅(  )

2.辨析下列形近字,并组词。 

峻(   ) 崖(   ) 凝(   )竣(   ) 涯(   ) 疑(   ) 

3.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

(1)那时候,望不见天,望不见山峰,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 (    ) 

(2)杜工部诗云“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要亲自到这地方,才可以领略到前人用字之妙。 (     ) 

(3)一层一层地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 (    ) 

(4))偶尔看见一只黑色的鸟,拼命地飞,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顶。 (     ) 

4.请为下列句子的空白处填上最合适的词语。 

(1)在江南住惯的人,一旦走到这种地方来,不知道要生出一种什么样的______情感。 

(2)前面无路,后面也无路.四面八方,都被悬崖阻住,船身得转弯抹角地从山缝里_____过去。 

(3)到了这种地方,无论是什么人,没有不感到自己是过于______,自然界是过于________的。 

5.“地因人传,人因地传”山水的闻名,往往是由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演绎。除了白帝城外,你还能举出有关三峡名胜的典故一两例来吗? 

6.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气势雄伟。峡内重峦叠嶂,礁石林立。到了晚上,江上生明月,江面上能倒映出两轮月亮。游人登上“双月楼”眺望,可赏此奇观.此情此景可用李白的两句诗来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在文章中描绘了美丽奇险的巫峡风光,让我们流连忘返,请你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想象一下今天三峡的风光,再写一篇小作文--《畅想三峡》,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