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母语与作文--浅谈艺术类考生作文备考(网友来稿)
博罗县华侨中学高三美术备考语文组 黄姣芳
面临短短三个月的备考,艺术类考生简直可以说是乱了方寸:基础好点的急于求成,想有所创新,结果作文常常不是偏题就是离题;基础差的写不完800字甚至交白卷;老老实实写的又往往是审题出错或者文体不明。种种现象不一而足,再加上术科成绩未出来而造成的心理不稳定因素等等。这些给语文教师带来许多困惑。由于本人连续多年担任艺术类考生高三语文教学工作,不断尝试着如何在短短三个月的备考中,引领考生决胜考场,作了诸多探索,也多少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从母语与素材、母语与写作、母语与高考三个方面谈点自己的看法,与同行共享。
母语与素材
何谓母语,从《现代汉语词典》查得的概念是::① 本民族的语言,一般是第一语言 ,即一个人最初学会的语言;② 历史比较学中指通过比较亲属语言而构成出来的原始语。无论何种民族往往都会把母语作为最基本最易学的语言,为何我们的民族会厌学自己的母语呢?我在思索中,在此不想多加赘述。现在我所要探讨的是在教学中怎样挖掘考生的母语素材资源的。比如:陈斌虽然基础差,可他幼时被逼练过“童子功”:曾经读过四大名著,说起其中的人物和事件头头是道,还能背诵其中不少的诗词警句,尤其是对偶句。张文彪书法堪称一绝,单科考上了国美,名言名句记忆颇多;张进锋喜欢体育,体坛明星他能如数家珍,各类事例皆有积累,只是不会运用;谭翠银喜欢唱歌,乐坛新星了如指掌,歌词记忆颇多;章思懿和李飞辉则擅长观察时政,对政坛人物他们津津乐道,只是思想有点偏激;钟彩梅、李丽娟、刘秋凡、黄珂等女生则心思细腻,生活积累丰厚,语文课本的知识掌握得还是不错的。只是思维较为混乱,表达一塌糊涂。我认为这些都是他们丰厚的母语素材库,是尚待开垦的处女地,是写好作文的金钥匙。单是有了素材库,还得教会其如何运用素材。对此我采取了以下办法:由于艺术类考生的特点,作文不在于追求高分,而在于确保42分,所以不必强求其素材的新颖性,只要求其作文能切题,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即可。所以除了挖掘出母语资源外,还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 、整理一份中小学课本中出现过的典例,让考生选出其中熟悉的用于作文中,积累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也就是说要能反复熟练运用3-5个事例即可。
第二、教师要善于观察时政,及时为考生提供最新母语资料作为新的母语素材,以激发其写作活力。尽量写出时代感也是符合每个考生的心声并且容易为其所接受的。这点我就不加赘述了。
第三、传授材料积累的方法:
将材料的主要内容压缩成一句话、一个短语、一段极简练的文字。天天坚持积累。
1、短语法(成语)
2、句子法
3、文段法
可略加提示,可用关键词提示记忆法或剪贴法,帮助记忆;也可不作提示。
第四、运用事实论据要注意的问题
1、观点与材料统一
2、选取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事实
3、注意叙事的概括性
4、注意叙事的指向性
5、对事实要有一定的议论分析
三、使用材料的方法,这是所有艺术类考生倍感困惑的难题。前面我已讲过挖掘其母语潜能,母语积累已调动出来,运用就是关键了。我从下面几个方面作了探讨:
第一、教给其压缩材料为己所用的方法--概括。比如 :
⑴提供考生熟知的材料,让其概括:
例一:只见韩信默然不语,低头弯腰钻过屠夫的裤裆,神情自若地离去,周围一阵哄笑。后来他投奔项羽,项羽嫌他钻过裤裆不予重用。于是投奔刘邦,被刘邦拜为大将军,为刘邦屡建奇功,被封为楚王。当他衣锦还乡时,当年污辱他的屠夫向他叩头乞求饶命时,韩信大笑,挽起屠夫说:“我非但不杀你,还要封赏你,没有当年你的羞辱,我还不会发愤呢!”韩信因胯下受辱,而发奋图强,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
概括:既能忍受胯下之辱又能奋发图强终成著名军事家的的汉代韩信(复杂短语式)
⑵提供中心论点,让其找熟知的材料作论据。
例二:试论证:善于在失败中总结经验的人是最有希望获得成功的人。……
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立志报仇,卧薪尝胆,最后战胜吴国。如果越王只一味地尝胆以警策自己,而不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正确看待自己的失败,他能够成功吗?
1、详举一例法
在人剥削人的社会里,钱有时还会招来杀身之祸。西晋的石崇,可谓富贵至极了,银子多得铸成三千斤的大球、用蜡烛烧火,出外游玩,五十里之内用锦缎做屏障……但是,“多行不义必自毙”,石崇不但激起了人民的憎恨,也引起当时最高统治者不满,最后因财多被杀了头。
2、将一类事例合在一起略举法
居里夫妇、舒伯特、巴尔扎克这些人,他们都曾在贫困中生活过,但他们都是为了人类的进步与文明而活着,并为人类的文明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因而他们都是幸福的。
3、将相似事例排比略举法
回溯科学史,没有对托勒密宇宙体系的背叛,哪来伟大的歌白尼变革?没有对亚里士多德物理理论的怀疑,哪来伽利略在运动学上的重大变革?没有对牛顿经典力学的超越,又怎么会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第三、教给其讲道理的方法
归纳:运用道理论据要注意的问题
1、引用准确无误
2、引言与论点存在紧密联系 ,多从事物的因果关系进行议论。
3、要有必要的阐释、评论。
(1)在运用事实论据时对人物、事件多作分析、评价。
(2)在使用道理论据时采用“引语+评论”的方法增加说理成分。
例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孔子说过的一句话(说出处),它告诉我们,对自己不熟悉的东西,如果“不思”、“不学”,就不可避免地要陷入“罔”和“殆”的危机(解释含义)。读外国书如此,读中国书也如此。因此,在读书中,思考,才能剔除糟粕;思考,才能吸收营养;思考,才能增长学问(层层推理)。
这是举一反三的说理方法。
四、善于驾驭材料,多角度使用材料。本文不打算作多的探讨了。
母语与写作
这类考生在文化课复课后多数是作文写不出800字。研究表明:有些考生因为课本里的资料掌握得不好,更是使用不出;有些平时即便有积累,由于长期疏于写作,无从把那些材料用于作文之中。而到了燃眉关头,只要有一线升学希望,就是其救命稻草,他们也是愿意配合训练的。于是我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首先专门设计能体现其个性特色的语言运用题让他们练习。通过这类练习,考生积累了不少精美的句子和语段,也有了一些作文素材的积累和写作的自信。其次要从其平时练习中发现其优点,以促成个性化作文的形成。第三是要加强作文的面批力度,大面积讲评对于基础甚差的考生而言是很难有收获的。
母语与技巧
有米菜下锅,不一定能煮出可口的饭菜,还得在短时期内训练其掌握一点点写作技能。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马新民老师认为考场作文的总目标应该是:重审题,写扣题文;重点题,写鲜明文;重文体,写合体文;重结构,写清晰文;重素材,写充实文;重语言,写精彩文;重文面,写整洁文。这是确定作文备考目标的大前提。我很认同,而基于艺术类考生的特点,写“精彩文”恐怕难有实效。加之艺术生在审题立意、布局谋篇方面的能力很差。对此我结合考场作文备受亲睐的议论文作为训练重点,选择课本中的范本考生也较为熟识的《游褒禅山记》作为范例,训练写作议论文的结构技能。
第一:练审题,列提纲。我以王安石的名篇《游褒禅山记》的框架结构为范本,训练其作文结构简称“四步十三句”训练法。也可以现代的典范的议论文作为模式,比如 课本中的《谈骨气》、《理想的阶梯》等简单易学的。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步--定题[用1句话]:
第二步--开篇[用句2话](点材料引入,确立全文论点)
第三步--论证[用7句话]
列事例1:第一层(或正或反)[用句(4)--(7)](立论点--摆论据--议道理)
2 :第二层(或反或正)[用句(8)--(11)](立论点--摆论据--议道理)
3:可填加事例或多角度排比论证
第四步--收篇[用3句话](收拢全篇,总结议论)
限时10分钟完成一道审题列提纲的任务,起初教师要加强个别指导,以保证审题的准确度。
第二:实际操作,限时作文练习。一周至少一篇。不需过多讲评,表扬即可;但须面批。肯定其优点,纠正其不足。优秀作文还可张贴表彰作为范例。榜样的作用是无限的。这样可以大大地激发集体的写作热情,提高整体的作文水平。有时也可以采取互批的方式进行。
第三: 设计的《突破作文审题难关》、《议论文写作防偏题》、《议论文的推理思维训练》、《议论文材料与观点的契合》等专题课。让考生迅速获取一些议论文的写作技能,使之在写作中具备有较为严密的语言思辨力。
从备考实践来看,这种方法还是取得了些许成绩的,我校的考生因为屡次分班,到3月初才最后定班级,仅3个月整,据统计,本人所带班级平均分提高了25分左右。当然这还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和探讨,要想取得突破性进展还需不断努力探索与研究。也希望与同行们在共同探索与研究中进步。
后记:我这里的训练设计是针对基础相对薄弱的艺术考生而言,对于普通考生恐怕就不是那么行之有效了。
2009 10 13
【母语与作文--浅谈艺术类考生作文备考(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兴致盎然学母语(网友来稿)07-20
浅谈关系型话题作文审题(网友来稿)08-20
文学常识备考三问(网友来稿)10-19
浅谈书法教学中的思维训练(网友来稿)07-20
鞠躬(网友来稿)09-18
红薯(网友来稿)10-18
话题作文评析(网友来稿)10-27
浅谈语文新课程与师生发展(网友来稿)06-13
静听天籁(网友来稿)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