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背影(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背 影
朱自清
(开篇点题) 难忘背影 (1)
回忆往事 望父买橘 父 儿 感动的泪
(2-6) 爱
父子分别 亲 子 惜别的泪
(篇末点题) 怀念背影(7) 思念的泪
一、 导入:
1948.8.13一个教国文的老师走出了自己的家门,看见一群学生在争着抢着一张当天报纸,其中一个学生惊慌地喊道:“老师,作《背影》的朱自清先生死了!”看到孩子们那种怆惶而又悲伤的神情,这位语文老师的眼泪不禁簌簌地往下掉!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那么,到底《背影》是一篇怎样的文章?它又有何魅力能够如此震撼这些学生和老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朱自清,走近《背影》(板书:“背影 朱自清”)
二、教学步骤:
1.解题:这篇文章题目是……《背影》,朱自清写“背影”,写谁的背影?(以儿子的身份来写父亲的背影)(板书:父亲 儿子)
2. 阅读课前提示:
从中,我们知道这篇文章写得是……(父爱)朱自清他是怎样围绕“背影”来写父爱?(板书: 爱)
3.默读并思考:
(1)这篇文章应分成几段?根据什么来分?
(2)作者在文中共几处提到“背影”?分别在哪?标注出来
分段:第一种:1-1 2-6 7-7(根据时间特征)
1-4 5-6 7-7(根据地点)
课堂上产生分段分歧!教师理清全文脉胳!
Ⅰ、难忘背影(1) Ⅱ、回忆往事(2-6) Ⅲ、怀念背影(7-7)
1925年10月收到父亲的来信,读信的时候朱自清泪如泉涌,想起了八年前父亲给自己送行的情景为了表达对父亲的怀念,朱自清写了《背影》这篇文章。
那《背影》里面共提到几次“背影”(学生回答,并分别指出!)
文章共四次提到背影:
第一次:课文第一段:“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明确:文章题为“背影”,第一段第一句就单刀直入点出“不忘背影”,这种写法叫做:开门见山,开篇点题!
你们什么时候会在周记或作文当中写道:“我好久没见到父亲了!”
此时此刻是内心开如思念,思念,为全文奠下了感情基调。
作者两年多没见到父亲了,最难忘的是他的背影。
结合学生自己难忘的父亲,调查问卷:58%教诲,20%眼神,20%习惯,其它12%,而朱自清却难忘“背景”,为什么父亲的“背影”会给我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呢?文章开头就给我们设下了悬念。
第二次:“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这时指什么时候?父亲在买橘子的时候……(板书:父买橘)
作者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背影”?
“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表布棉袍,蹒跚走…探身…穿过…攀…缩…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对于这个“背影”作者着重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写?(外貌,动作)
注意这几个动词:“穿、攀、缩、倾”把它在课本中圈起来
叫宣传委员画出简图,并结合课本六十三页图画对比分析,可知朱自清的父亲比较胖,回到原文句子:“父亲是个胖子……”
而又适逢冬天,穿多,胖,步履蹒跚…….说明父亲买橘的艰难!
然而当时朱自清刚二十岁,血气方刚的青年人不去买橘,反而让行动不便的父亲去买,是朱自清懒惰吗?用课本中的原话回答,(“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去。”)尽管父亲知道自己买橘子很艰难,但他执意要去,这说明了什么?(父爱)
此时,朱自清望着车窗外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情景,于是就有了面的那段外貌、动作经典的描写!
现在,大家安心下来想一想,如果你是当时的朱自清,坐在车上,望着父亲为自己艰难爬月台买橘子的情景,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而朱自清此时又怎么了?
“我的眼泪又很快流下来了!”“男儿有泪不轻弹”,为什么望父买橘就流泪了呢?脆弱?联系背景:1917年冬天,家境悲凉。。。。。。
老师范读本段,学生注意用心体会一下朱自清先生的感受。
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每一个父母亲都为自己的儿女过铁道买橘子,但是他们每天都重复着像买橘子这样的小事,十几年来,父母是否有哪些言行曾让你感动?大家屏心静气想一想,思考5分钟,过后,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感动!
(自由发言)
第三次:“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中,在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这一次,朱自清写“背影”,他是将背影放在怎样的画面下写的?(人群)
在电视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镜头:在离别的车站,男主角望着女主角的背影混入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渐去渐远,直至消失。当然这里没有女主角,而是朱自清的父亲!
望着离去的父亲,朱自清又流泪了,他为什么流泪了呢?你们猜测一下此时的朱自清可能会想些什么?(学生自由讨论)
1、 家中光景很是惨淡, 祖母死了,父亲赋闲,去南京谋事, 前程渺茫,感到辛酸;
2、 想到父亲刚刚去买橘子那幕,为父爱所感动,情不能自己 ;
3、 与父亲的离别,有点依恋,惆怅。(板书:父子分别)
所以,这里这个泪水的含义丰富!
第四次:“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此时,父亲的来信中说了些什么,又让朱自清泪流满面呢?(“大去之期不远矣”)联系课文注解8稍加解释。看着两年多未见面的父亲的来信,却要离大去之期不远了,一种比生离更痛苦的死别将要降临,所以他期望着与父亲的相见,这里的泪水应该是?(思念)
这个思念的泪水里,为什么背影又重现了呢?
这是一个怎样的背影?是否觉得似曾相识? 望父买橘时出现过。从望父买橘中我们已经深切体会到父爱之伟大!作者在晶莹的泪光中,想到父爱,再现买橘子的情景,这是对父亲深沉的思念!同时文章开门见山即写背影,文章结尾作者再现背影,这是什么写作手?(首尾呼应)
总结并布置作业:
全文通过四次背影,三次流泪,表现了父亲深沉的爱。
1、 将课文中还有哪些体现“爱”的细节划出来;
2、 思考并完成课后练习二、三;
【背影(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06-24
桥之美(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09-26
渔父(苏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07-10
;边城(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08-30
《中国石拱桥》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08-04